第137章 11朵红玫瑰
    因为清楚他的品性,那眼神,她不太舒服。

    “禧儿的样貌是标致。”

    周夫人神色带点讥诮玩味,不是针对程禧,是针对程衡波,“老程年轻时是公认的风流美男,女随父,他的女儿当然漂亮。”

    李韵晟又打量了程禧一会儿,周京臣漫不经心扫他一眼,忽然开口,“舅舅,有什么话问禧儿吗?”

    他笑着,也不尴尬,“多大年纪了。”

    周京臣偏头,“告诉舅舅。”

    程禧不看李韵晟,只看地板,“二十岁。”

    “双十年华啊。”李韵晟感慨,“大学快毕业了吧。”

    “明年。”周京臣替她回答了,“表妹呢?”

    “你表妹今年毕业。”

    周京臣若有所思,“舅舅的女儿比禧儿还大一岁,很有出息吧。”

    李韵晟喝着茶,没什么兴致继续聊。

    ......

    叶柏南临近中午赶到老宅。

    礼数相当周全,拎了礼品,周夫人一份,李韵晟一份。

    李韵晟的那份是特级鹿茸蜡片,壮阳补肾的。

    按道理,李韵晟是长辈了,“花名在外”多多少少难堪,收这种礼品,更是羞耻。

    不过李氏家族是巨富,李韵晟不在乎外界的风评,毕竟没几个人敢说三道四的,反而他骄傲自己的体力棒,女人多。

    南方风月场有他的酒后名言:赛马有赤兔马,猛男有李韵晟。赤兔马不侍二主,李韵晟可睡百女。

    老太爷曾经大骂他,丢尽了李氏家族的脸面,剥夺了他的继承权,亲弟弟又懦弱,不是经商的材料,孙子辈只有周京臣最优秀,因此李氏集团的最终继承人选了长女这一房。

    叶柏南也给程禧捎了礼物,一束红玫瑰。

    花束不大,11朵。

    既不显得过于隆重,让程禧招架不住,又有特殊的含义。

    她捧在怀里,“你是来办正事的,其实不需要买,路上耽误工夫。”

    “这不是礼物,是我的心意。”叶柏南俯下身,平视着她,“她们有的,程禧都会有,她们没有的,程禧也会有。”

    他一如既往地喜欢连名带姓这么叫她。

    不轻浮,不草率,每一句话深思熟虑郑重其事,令人安心。

    周京臣望着那束花,又望向叶柏南。

    双眼好像积酿了一潭幽邃的井水,深不见底。

    “叶总工真是消息灵通。”他从沙发上起来,气场凛冽压人,“父亲刚同意,你便送来了玫瑰花,我有些怀疑是不是你在幕后操控,早已知道结果了。”

    “周总工玩笑了,我哪里猜得出周伯父的意思呢。”叶柏南如同什么没发生过,心平气和的同他握手,道贺,“恭喜周总工,以后是华家的女婿了。华团长昔年军功赫赫,虎父无犬女,有华小姐这位贤内助辅佐,我在商场不是你的对手了。”

    “叶总工谦虚了。”周京臣浮着笑,眼底却冰冷,“我领教了你的手段。”

    “哦?在哪里领教的。”叶柏南明知故问。

    周京臣拍他肩膀,“你我之间,何必装傻呢。”

    叶柏南掸了一下周京臣拍过的位置,“周总工的高明,远胜过我。北航集团协助海关缴获了一批违禁药品,在业界大出风头,周总工是头号功臣。”

    “托叶总工的福了。”

    他们各自笑出声。

    相对而坐。

    周京臣翘起一条腿,慵懒倚着,叮嘱保姆,“叶总工喝现磨咖啡,不加糖,加半勺奶。”

    叶柏南扬眉,“周总工很了解我。”

    “不如你了解周家。”周京臣弦外有音。

    程禧杵在一旁,闻着花香。

    这圈子的男男女女,个顶个是演戏的行家。

    表面谈笑风生,礼尚往来;实则刀光剑影,处处杀机。

    所以周京臣那么容易骗了她。

    程禧心里憋气,揪秃了一朵玫瑰,花枝砸他额头上。

    枝尾尖锐,刮出一缕白痕。

    “拿好你的花。”周京臣皱眉,“再掉下来,我给你扔了。”

    “我的花你凭什么扔?”程禧炸毛。

    男人将花枝撇在她脚下,语气凌厉,“凭它不长眼。”

    她腾出一只手,推打他,“你不讲理!”

    周京眉擒住她手,眉头越皱越紧,“谁不讲理?”

    “怎么又吵了?”保姆陪着周夫人从厨房出来,哭笑不得,“周公子让一让妹妹,您和她争什么对错呀!”

    一楼热闹,惊动了二楼休息的周淮康。

    他昨晚没睡,明天又去外地出差,在主卧补觉,周京臣和程禧吵醒了他。

    “京臣没上班?”他睡意惺忪,反手拉上房门。

    叶柏南这时撂下杯子,彬彬有礼起身,“周伯父。”

    周淮康僵住。

    整个人麻木在台阶上。

    迟迟没应声。

    “周伯父。”叶柏南又重复了一遍。

    周淮康下颌线紧绷,咽了口吐沫,明显是慌张了。

    视线缓缓移向叶柏南,“是叶家的老大啊。”他嗓音钝哑,粗喇喇的,神情故作轻松,“云航集团渡过危机了?”

    “有劳您惦记,顺利解决了。”叶柏南站姿笔挺,一副谦卑温和的态度,“月初我和母亲登门拜访过,您在书房忙公务,遗憾没有见您一面,今天才弥补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