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他在替朕负重前行
    欸?

    汲仁诧异的望向郭昌。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不古啊。

    你个浓眉大眼的,刚才还口口声声维护太子,现在卖起太子来竟也如此痛快,连毒誓的空子都钻?

    不过此时他心中更好奇的,还是毁堤淹田的真相。

    难道此事果然另有隐情,只有我一个人被蒙在鼓里不成?

    “说得好!”

    听了郭昌的话,刘彻面露欣赏之色,微微颔首,“将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让朕瞧瞧太子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诺!”

    郭昌应了一声,当即徐徐道来。

    从最开始刘据命他派斥候前往北岸四郡查探,一直说到毁堤淹田当夜,他被刘据叫到房内又连发十遍毒誓的事。

    絮絮叨叨半个时辰,可谓是事无巨细。

    听完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刘彻的眉头又微微皱了起来,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

    然而汲仁却是表情凌乱。

    怔怔的望着郭昌,心中的信念好像在这一刻彻底崩塌:“郭昌,你是说……这所有的一切皆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你以为?”

    郭昌斜睨过去。

    “不可能,这不可能!没有人能做到这步田地……”

    汲仁依旧难以置信,口口声声的道,

    “照你这么说,决堤之后除了濮阳北堤的那上百顷田地,新河下游就不该出现严重的灾情,你可有证据?”

    “呵呵,回来之前我已派斥候去探过,一切皆如太子所料。”

    郭昌冷笑,“何况此事瞒得了你,难道还瞒得了陛下?”

    “汲仁啊汲仁,亏太子事事都惦记着你,时时都不忘护你周全。”

    “没想到你到了这时候,对太子居然还抱如此成见,我郭某看错你了,心中只有替太子不值,你好自为之吧!”

    “……”

    汲仁闻言陷入了沉默,面色一阵红一阵白。

    别的暂且不说,那郭昌让他加盖了官印的“治河三策”就是证据。

    当时他以为郭昌只是想将功赎罪,又怕人轻言微,“治河三策”无法受到重视,因此才拉上他一起上疏。

    而他也觉得“治河三策”的确是难得一见的良策,才勉强同意了下来。

    现在细想起来,太子如此安排完全就是为了保护他……

    “汲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想着这些,汲仁只觉得羞愧难当,又大声说道,“若果真如你所言,汲某此前对太子多有出言不逊,还向天子告状险些酿成大错,汲某愿亲自登门自裁谢罪!”

    郭昌眼睛一瞪,当即破口大骂:

    “你要死死远点行不行,我要是吊死在你家门口,你晦不晦气,到了这时候你竟还想恩将仇报?!”

    “我……”

    汲仁不由又是一愣,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终于。

    “聒噪!”

    上首响起了刘彻的声音。

    汲仁和郭昌连忙收声垂首,老老实实的伏在地上。

    “郭昌,你方才说,太子曾屡次警告于你,教你莫要坏了他大计,你可知究竟是什么大计?”

    刘彻声音平缓低沉的问道。

    “这……罪臣不知。”

    郭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忙叩首道。

    哪知汲仁沉吟片刻,却又在这时候说道:“陛下,前往濮阳时,太子曾邀罪臣共乘一车,途中说了些话,表露了一些想法,罪臣也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如实道来。”

    刘彻又看向汲仁。

    汲仁叩首道:

    “太子与臣说起过十九年前瓠子决口的事,说陛下听信田蚡谗言,将水患拖延这么多年,至梁楚之地民不聊生,是陛下毕生的污点……”

    “汲仁,汝母婢!”

    听到这里,郭昌肺都差点气炸,再次破口大骂。

    若非被绑成粽子,汲仁脖子已经被他扭断,可惜现在的他就只能蛄蛹了一下以示愤怒。

    “郭昌,咆哮皇殿,你想作甚!”

    刘彻豁然起身,抓起案几上的简牍就砸了过去,厉声喝道,“汲仁,你接着说,将你知道的全部说出来,不得有所隐瞒!”

    “!”

    郭昌何时见过天子如此震怒,顿时吓得身子一抖,脖子和篮(lan三声)子都不自觉的缩了起来。

    汲仁也是打了个激灵。

    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说了不该说的话。

    汗流浃背的同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太子还说,陛下有苦衷归有苦衷。”

    “可这污点想要洗清实属不易,必须使用特立独行的手段才可挽回……”

    “罪臣当时不懂太子口中这‘特立独行的手段’是什么,就算如今知道了毁堤淹田的真相,也依旧感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确定这番话是否与太子的大计有关。”

    “请陛下明断。”

    听了这番话,刘彻有一次陷入了沉默,眉头皱成了疙瘩。

    “特立独行的手段……”

    他此刻也已经被绕了进去,大脑快速运转思考这些事情之间的关联。

    然而他哪里知道,那只是刘据随口说的一句话罢了。

    指的是他在距今四年后亲自前往瓠子决口,征发数十万役夫,甚至命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都脱衣干活才堵住瓠子决口的事。

    而且当时刘据只是自言自语,只说了一半就意识到有外人在场,立刻闭口不谈。

    因此汲仁也只听了一半。

    刘彻仍在不断思索:

    知道朕当年的苦衷,也直言那是朕毕生的污点,难以洗清……

    明明发现了大禹古河道,却故意不说,偏要背负毁堤淹田的骂名……

    心知此事朕必定追究,提前安置保护汲仁和郭昌,还赐予二人治河三策,一肩抗下所有罪责……

    大计……

    他什么都知道!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特立独行的手段……

    特立独行的手段……

    特立独行的手段……

    “吱呀——”

    隐约之间,刘彻忽然感觉面前的迷雾中有一扇小门打开了一条缝,一束光照了进来。

    难道他正是在用这种“特立独行的手段”帮朕洗清污点???!!!

    太子毁堤淹田,昏聩无能。

    然朕施政得当,以至国泰民安,上天有感助朕逢凶化吉!

    这不正是朕最近在极力证明的事情么?

    太子竟有如此智慧,能算到这一步,连朕的想法都算了进去?

    错不了!

    也不会错!

    只有这一种可能,否则一切便无法合理解释!

    难道他还能故意倒行逆施,故意背负天下人的骂名,故意让朕废了他不成?

    不可能,绝对没有这种可能!

    他只是知道朕不容易,在默默的替朕负重前行!

    有子如斯,汉祚之幸,朕之甚幸!

    想到这里,刘彻忽然激动起来,鼻子都莫名的发酸,不知何时握成拳头的手正在微微颤抖。

    朕的好据儿,朕的好儿子,朕的好太子……

    自今日起。

    朕再也不是孤家寡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