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全本免费阅读
帖子送到孟家的时候孟半烟并不在家,是孟大接的帖子。来送帖子的是陪着武承安去潭州养病的安福,孟大随武承安的车队走了那么久,两人也都很熟悉了。
“大爷爷今天怎么没出去遛弯儿,我还说今天天气这么好,过来肯定碰不上爷爷。”
“你这鬼精鬼精的,有什么话要问就直说,我们家的规矩向来都是能说的就说,不能说的你问我我也半个字不能答。”
过了早上那段有风的舒服时间,太阳一出来天很快就热起来。孟大把安福拉进门房里,又把刚从井里镇过的蜜瓜切了一个,一半留下一半让小玖来拿到后院去吃。
“爷爷,还是你这里舒服。孟老板是个大方人,在潭城县的时候我们就沾着我家少爷的光,吃了孟老板不少好东西。”
帖子是武承安亲自写的,嘱咐的话却是秋禾说的。秋禾私底下拉过安福,一再叮嘱不能光送帖子,要是能行就多跟孟家人说说话。人家刚到京城,有什么难处别等别人开口,只要不是太为难的都能答应下来。
武承安久病多年,早已习惯了收敛情绪。对孟半烟的那一丝情愫更是强压在心底并不曾透露半分,孟半烟的人生已经够难的了,武承安自觉不能再给她添麻烦。
但这世上最藏不住的除了咳嗽便是爱意,即便只有几分也总能被人窥探出一二来。
回京那一路,武承安虽不曾主动过一次去跟阿柒孟大几人说话,但每次在驿馆休息,要是遇上两边一起吃饭,阿柒他们聊天说话武承安就总是听得入迷。
尤其提到孟半烟时,就更认真了。他不插嘴也不多问,只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唤人去添几个菜或是再拿一壶酒,美曰其名大家一路辛苦,少喝一点酒解解乏不妨事,其实还是在留人多说说话罢了。
武承安的心思秋禾看得清楚明白,更知道自家主子递帖子上门肯定是要劝孟半烟拒了这场亲事。
人的心都是偏的,秋禾的心就偏向武承安。她不敢置喙武承安的决定,只好私底下动一动心思,让安福先上门去套套近乎,万一孟姑娘那边其实也愿意这门亲事呢,岂不两全?
安福是个机灵小子,虽还拿不准孟半烟知不知道孟海平和侯府的打算,但要哄好一个孟大还是手到擒来。只要真心诚意说些孟半烟的好,就保准能让孟大喜笑颜开。
“可说呢,我们搬过来才多久,两边邻居都说咱家伙食开得好。姑娘怕咱们受不了暑热,又嘱咐厨房每天多备冰镇的果子和酸梅汁,吃得比寻常人家的主家还好。”
孟大说起这个就忍不住连脊背都挺直了些,人活一辈子说到底不过吃穿二字。满足了这两条才能有心思考虑别的,他跟了孟家这么些年,从未在肚皮上吃过亏,也是他向来引以为荣的事情。
“之前咱们回京那一路相处得多好,我还跟阿柒姑娘说,要是等孟老板来了京城住进侯府,再要见面恐怕就难了。没想到孟老板真有这般志气,不去那侯府里住,往后咱们两家可千万别疏远了,要勤来勤往才好。”
“行了你小子也别跟我这儿耍嘴皮子,我们姑娘今天是真不在家,她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来了京城总不能见天待在家里。帖子我收下你放心,等姑娘回来看过了许是明天就有回帖。”
孟大人老成精,看安福这幅做派就知道他是在故意拖时间想要等人回来。见他吃了瓜收了汗便也不多留,几句话就把人给打发回去了。
孟半烟还不知道武承安打算给自己来个坦诚相待,一早便带着阿柒出了门。
“姑娘,今儿怎么打扮得这么隆重,以往不是向来嫌金簪压得颈子疼的。”
今天出门,孟半烟身着湖色绣白蝶镶金丝暗绣的衣裙,脚上穿的绣花鞋鞋尖上一边一颗随步伐轻颤的南珠,发髻上除了一圈掐丝花钿,还簪了一支喜鹊登梅金簪,整个人看上去是掩不住的富贵风流。
偏她又不像寻常未嫁女子那般头戴帷帽,身边还带着一身劲装腰佩长刀的阿柒,走在街上就更加打眼。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京城百姓,也多有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的。
“南城和西城咱们都看过了,咱们今天往东城去走走。”
说是说京城里除了皇城分成南北西东,但哪朝哪代也没有在城里再修城墙把坊巷隔开的道理。
东城再贵也不是没有没有商铺集市,只不过都是做买卖,买煎饼的跟卖海参翅肚的,这其中的差别又海了去了。
才来不过几日,孟半烟只囫囵个儿的逛了逛,着重把南城和西城几个有名的卖酒铺子看了看。虽然之前听武承安说过京城酒多,但真正亲眼见到,孟半烟还是被酒肆里各种品类的酒晃花了眼。
京城不比潭城县那样的小地方,酿酒的和卖酒的没有一个东家的道理。
京城地贵,酿酒的酒坊都在城外,听说有几个村子里全都是做的酿酒的生计,每家都是靠着独一份的酿酒方子吃饭,只有专攻一样的做法,最忌讳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捣鼓。
或有外来的商人会带些酒来京城,也是直奔各个酒肆酒铺而去,酒肆酒铺就专做买卖,说起酿酒大多只懂些皮毛,只要不被哄骗了去也就够了。
像孟家以前那样前店后坊的生意,在京城只有两家。背后站着的都是大商贾,才能两头维系。孟半烟还想像以前那样把孟家的买卖重新张罗起来,纯粹是痴人说梦。
不过涨了见识的孟半烟并不泄气,反而觉得这一次来京城是真的来对了。在东城和阿柒逛过几条街之后,就随意找了个酒楼坐下吃饭。
“阿柒,你去过武承安家里吗,离这里远不远。”
“姑娘,再往前走两条街就是武府了。”
“哟,那他家离皇城可够近的。”
东城的府邸起码有三分之一是御赐下来的,剩下的也大多都是开国时勋贵皇亲们的府邸。过了这么些年府邸的主人换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