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终于
    马车缓缓朝着赌坊的方向前行。

    于世同我详细讲着南晋使臣那边的情况。

    “据阿忍说,前些日子还有另一拨人也在盯着那两名使臣,总是时不时在番馆附近转悠,还趁机拉拢使臣的侍卫,打听消息。”

    我蹙眉凝思,言道:“肯定不是晏王的人。”

    于世点头。

    “确实不是,阿忍偷偷跟踪过那几人,发现与他接头的是睿王府的人。”

    魏驰这个狐狸精,竟然不动声色地在暗中查南晋使臣的事。

    他一定是在怀疑什么。

    我淡声道:“若是魏驰在派人打听,还真没什么意外的,毕竟当初把你关进斗兽阁的人,有心之人顺藤摸瓜,一查就能查出来是谁。而且......”

    “而且什么?”于世追问。

    “他应该已经知晓我的身份了。”

    于世眸眼圆睁,神色紧张道:“如何知晓的?”

    我将南州城画舫那晚的事,大致同于世讲了一遍。

    于世坐在一旁,难掩忧虑之色。

    “你和我的身份,就算魏驰知道也无妨,我们穷途末路,流亡他国,于他来说,也没什么利用价值。”

    “怕只怕,魏驰会查出我们来东魏的目的,一个晏王已经够咱们头大的了,再来个睿王,又要你人,又要抢你岁氏家产,到时那可是要乱了套。”

    “不过,看样子,魏驰那边暂时还没查到什么,不然他的人也不会一直在番馆外面转悠。”

    我点了点头,同于世叮嘱道:“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你定要多加小心,决不能让魏驰的人探出我们的计划。”

    于世长腿大开,大喇喇地往那儿一摊,满怀自信地捶下了下自己的胸脯。

    “放心吧,小爷办事,你还不放心?池塘里的泥鳅都不一定比我滑头。”

    我故意拆台。

    “滑头你还被那几个使臣给关进斗兽阁里去了?”

    “......”

    于世憋了须臾,为自己辩解。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还不准我失误一次了?”

    我讥笑道:“你这失误一次,差点要了咱俩的命。”

    自尊心受挫,于世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行了行了,不说这个了。”

    转而我又问于世:“你平时跟阿忍他们都是怎么传消息的?”

    于世道:“刚开始就我抽空去找他们,后来魏驰那滑头狐狸派人盯我盯得紧,就想了个法子。”

    “什么法子?”

    “睿王府每隔几日就有菜农来府上送菜,那菜农已经年过半百,膝下无儿无女,阿忍主动跑去给人家当干儿子了,每隔几日就替那菜农来给睿王府送菜,顺便给我送信。”

    我嗔笑了一声,“还真有你们的,给人当儿子的事儿都干。”

    聊了些接下来的行事计划后,我同于世夸起了翠晴。

    “翠晴人还挺不错的,做事谨慎又细心。要不是她在,我和你通风送信还真难,走前,你别忘了好好感谢下人家。”

    于世漫不经心地点头回道:“好。”

    “翠晴长得也不错,看起来她对你也是情根深种。不若,带回南晋,纳她为妾如何?”

    于世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坐在那儿,似乎对我的唠叨甚是厌烦,兴致索然地回了我一句:“恕难从命。”

    我替翠晴鸣起不平来,“那你利用完人就跑?”

    于世哼笑嘲讽我。

    “你不也一样,咱俩都没心没肺的,别教小爷整君子那一套。”

    我砸了下舌,觉得于世此话有理。

    坏就坏得彻底些。

    进到城西的那家赌坊,跟着阿忍等人来到隐蔽之处。

    刚关上房门,十几个人,以于世为首,呼啦啦啦地在我身前跪了好几排。

    “吾等拜见公主殿下,公主千岁千千岁。”

    一个人喊一嗓子没什么,十几个人同时喊,突然震得我一激灵。

    不当公主好多年,总是我跪别人,现在轮到别人跪我,着实有点不习惯。

    但我仍故作从容,学着当年姑姑长公主的架势同他们挥了挥手。

    “平身吧。”

    “属下遵命。”

    简单寒暄聊了几句后,我同阿忍等人吩咐道:“三日的时间,派人按照魏驰和小太监长生的身量、年纪,买两个死刑犯或者将死之人来。都城里寻不到,就去周边的州县,找到之后便通知于世,之后怎么做他自会告诉你们。”

    “另外,之前的身份户籍和通关文牒到时可能用不了了,都办份新的,方便我们日后能顺利离开东魏。”

    “属下领命。”

    阿忍随后问道:“剩下的那两个使臣,还有他们的人,不知公主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睿王魏驰现在盯得紧,贸然出手搞不好会暴露你们的存在。”

    “先盯紧了,待仲秋之夜,一个都别留。”

    “可派去盯梢的人回报,那两个使臣仍在打殿下和世小爷的主意。”,阿忍又道。

    “无妨,我和于世都在睿王府,就他们那几个人,也就只能是打打主意罢了。”

    叮嘱完相关事宜后,我同于世提着魏驰那壶御赐的百年陈酿,来到了一处极其隐蔽且不显眼的深巷子。

    深巷子的尽头,有一家面具铺子。

    铺子外面的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面具。

    有祭祀用的傩面,也有孩童们喜欢的狐狸面具。

    本就不是什么赚钱的营生,却开在如此难寻之处,定是有其中的道理。

    推门走进铺子,挂在门梁上的竹制风铃叮当作响。

    正在雕刻面具的主人闻声,抬头看向我和于世。

    “终于来了,还以为你要顶着那张脸,过一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