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254【新一轮收购案】
    《从港岛开始发家》全本免费阅读

    如韦理斯所说,他与陈德泰没有恩怨,更多的是为了和记集团的利益,在他看来,大昌地产公司已经过分汲取和记集团的利益,如今的和记集团需要这些利润来恢复原状,所以他需要将和记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当然陈德泰也没有错,两人都是为了各自公司的利益而已,事情演变成的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李文迪只是一个说客,韦理斯的要求他会一字不差的告诉陈德泰,至于事情会如何发展,已经不在李文迪能干涉的范围之内了。

    这次约见最多的收获是拿下了两家公司旗下的地皮,特别是西环地界的地皮,因为葵涌那边的厂房地皮扔在用,想要开发,必须先替制衣厂找到搬迁的地方以及建好厂房。

    如今的葵涌地区尚未完全发展起来,即使建成住宅区,也未必能有太大的利润,所以仍然需要等待。

    而建丰制衣投资公司,李文迪是不打算给黄丽欣的,旗下的和丰企业才是黄丽欣的‘玩具’。

    如李文迪所预料的那般,南丰纺织联合公司的老板找上门来,说了一堆话,都是想李文迪将建丰制衣投资公司转让给他,可惜他们的开价太低了,还给李文迪画了一个大饼:南丰纺织联合公司旗下有不少廉价的厂房可以与贵公司合作开发,利润三七开。

    李文迪嘴角满是冷笑,我这边要亏钱,那边又要自己付出几年的功夫才能有钱赚,为何要如何折腾呢?为什么一定要给你们这个脸呢?

    李文迪从商以来是很少遇到这种商人,自己的利益一毛不拔,把合作商当做傻子,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5月初旬

    大昌地产公司与太古洋行的合作渐入佳境,与和记集团的纷争也慢慢平息(其实在谈判),利好的消息偶尔有所发布,股价的涨幅开始恢复,逐渐又成为了‘华资五虎将’的大哥。

    说起来,大昌地产公司比其他华资地产公司更具威望,更得股民的拥护,哪怕与和记集团闹出大事件。

    在同一天,太古洋行以1亿1377万元向太古轮船公司购入国泰投资31.25%股权,又向太古实业公司承购25.25%国泰投资的股权,使得太古洋行变成国泰投资的控股公司。

    如此的交易方式让太古洋行没有任何的损耗,却轻松掌控了一家大公司。

    国泰投资公司旗下控有国泰航空公司、香江飞机工程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这项收购行动变相的将这两家公司转为太古洋行的附属公司。

    看似没有很大的好处,实际上增强太古洋行对旗下优质公司的控制力,同时提高太古洋行的

    利润回报率,在股市方面提高现时的股价,抬高市值。

    消息一经发布,太古洋行的股价开始了不同寻常的涨幅,将其他三大洋行的涨幅甩开一条街。

    “李生,太古洋行的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10%。”吴雄对着李文迪严肃的汇报道“真是厉害,这样的收购案一分钱不花,却可以提高了市值。”

    李文迪笑了笑,香江股民都是一窝蜂,完全不分析其中的原因,便一股脑的买入。

    “这不过是寻常手段而已,怡和公司的手段更加高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李生说的是!”吴雄尴尬的说道“你这次来是买进还是抛售?”

    李文迪眨了眨眼睛,他这次来自然是为了买进,不过不是买进太古洋行的股票,更不是买进大昌地产公司的股票,而是买进一家名为‘威胜发展’的公司股票。

    威胜发展公司在73年大牛市上市,董事局主席是著名的大律师李业广,不过实际控制人并不是他,另有其他人。

    这是一些企业家的策略,拉拢知名人物作为董事长,提高公司的威望,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公司的市值,也有利于集资供股。

    这家威胜发展,上市时的集资规模在2000多万元,净资产过亿,是不错的优质企业。

    按照李文迪前世的记忆,董事局主席李业广很快便会联系新鸿基地产公司的郭得胜,让郭得胜全面收购威胜发展公司。

    这些企业的实际控制人,都被股灾和石油危机吓惨了,或者是企业的资金出现大问题,他们看不清未来的前景如何,现下出售才能尽可能保住他们的资产。

    虽然如今的股市看似平静不少,但是74年的波折已经让不少人心有余悸,要是再来一次急剧下跌,他们如何扛得住。

    这当然是善意的收购,大股东愿意出售,新鸿基地产公司也乐意溢价买入。

    李文迪也想收购这家威胜发展,可惜威胜发展的总股本是8000多万股,市值超过7000万,又要溢价全面收购,他没有这么多的资金,只能熄灭这种想法。

    “威胜发展公司的股价是多少了?”李文迪严肃的问道。

    吴雄神色呆滞,这家公司他确实没有什么印象,“我需要去了解一下。”

    “好,你去吧!”李文迪挥了挥手,吴雄的反应是正常的,即使是交易员,也未必能记清所有股票的价格。

    几分钟后,吴雄推门进来,“李生,威胜发展公司的股价是0.9元,涨势很慢,听说是公司的财务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不是什么大问题,不会太影响正常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