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窈暗暗记住教训,一把抱住金大腿,温婉地笑答:“大厨房的人做得过分,我原也想过来祖母这里蹭饭的,又想,大姐姐吃饭跟猫儿似的,生病了,吃那么点,什么时候病能好呢?便又去她那里打秋风。
祖母不知,昨儿我好劝歹劝,板起脸,吓唬一顿,大姐姐竟连吃一整碗碧粳粥,吃了个小包子,又吃了大半碗菜。石蜜连翘感激涕零的,直夸我有办法。祖母瞧着,照这么个吃法,大姐姐很快便病愈了。”
太夫人勾勾她的小鼻子,展颜笑道:“你个机灵鬼,再想不到你还有吓唬人吃饭的法子!只别再学猴儿翻墙了,再来一回,祖母我可没颜面去外头给你挑个好郎婿。”
施窈满脸窘迫,嘴硬道:“我那是担心大姐姐!”又爱娇地掩面道,“我才不要什么郎婿,一辈子陪着祖母才最享福!”
哄得太夫人笑成一朵花。
施窈在甘禄堂陪太夫人吃了早膳,学了写字,晌午便回去了。
太夫人消除心底那点芥蒂,又怜惜起她来,吩咐:“小丫头可怜见的,连顿饭都不能好好吃了。那姓尤的媳妇子着实下作,她随便耍点子阴私手段,便叫府里的两个小主子都成了笑话,简直奴大欺主!
你去敲打敲打,罚她一年的月例,再有一次,索性这府里的大门都不用进了,谁家请得起她,她去谁家整治主子去!”
汤嬷嬷忙应下。
太夫人顿了顿,仍觉得施窈委屈可怜,又道:“将我每餐的饭菜,瞅着两个心思精巧的,拨给二姑娘。”
汤嬷嬷应了,笑道:“老太太最是心慈。”
太夫人叹了一声。
满府里没一个消停的。
她这个居中调停的,怕才是那个最惹人厌恨的。
?
施窈过了几天清静日子,沉下心与太夫人学写字,偶尔和太夫人一道去兰佩院坐坐,名曰探病。
她私下又拿二百两银子交给柳华姑姑,命她再去买些米粮面粉送到青莲寺,施粥施馒头,又叫多多买些咸菜,给人补补盐分,又叫再去寻些二手的袄子、皮子,又交代米粮面粉要去谢家粮铺买,因它家童叟无欺,不缺斤少两……
详细地说了一大堆,怕柳华姑姑忘了,索性拿来文房四宝,逐条写下来。
柳华姑姑赞她心细,收好纸张,却是犹豫道:“姑娘,前头舍了二百多两了,已是足够,不必再布施的。”
冬日富贵人家布施,多为求个好名声。
半是心诚,半为名利。
施窈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很不必接二连三布施,因闺阁女儿还是不好传出些名声的,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低调内涵才是姑娘家的本分。
施窈落寞地笑道:“姑姑去便是。我没读过几本书,却读过一句话,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但我从乡野市井的一个穷家破落户,来到京城享福,每日锦衣玉食,做梦都觉得不真实,便想把这梦也传递给旁人,或许一饭一粥竟成了别人的梦呢?
再者,一来,老太太为大姐姐的病忧心,这银子是老太太给的,我理当为老太太分忧,为大姐姐求个平安康泰;
二来,不怕姑姑笑话,我虽从小衣食无忧,却打小觉着自个儿运气不大好,亲缘上差了些,只盼着多多做些善事,佛祖能看在我行善的份上,赐我两分运气。”
说完,施窈用帕子掩住眼睛。
柳华姑姑听得心酸。
姑娘是个好姑娘,但运气着实差了些。
一进府便遭了满府厌弃,好歹哄了太夫人的欢心,才艰难立足。
“好,我听姑娘的。姑娘切莫伤神,老太太惦记着你,老太爷也对你有几分心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施窈点点头,垂着脑袋没抬起来,像是伤心极了。
柳华姑姑怕她不好意思,忙告辞退出去。
好一会儿,半夏推了推她:“姑娘,柳华姑姑出去了。”
施窈挪开帕子,脸上面无表情。
半夏见她脸上没有泪痕,暗暗松口气,眼窝子发酸道:“姑娘,虽知你是装的,可听了你那些话,奴婢还是难过,憋着一口气喘不出来似的。”
施窈笑吟吟拉她坐下:“可别哭!我面前不兴丧气!锦衣玉食,从前做梦都梦不到的好日子,有什么可哭的。”
“可是,不论其他,单论吃穿,您跟大姑娘比,差一大截,她那才叫锦衣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