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成为神侍之后》全本免费阅读
脱下粗布长衫,唐颂换回黑色宽松大衣,戴上深灰毛线帽。徐图换回藏蓝牛角扣大衣,杨先生帮他把金丝眼镜擦了十来遍才让他戴上。
三人打扮得衣冠楚楚,提着一箱子经书,搭了附近乡民的牛车进城。
敦煌城北有一座占地极广的宅邸,光是门脸就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十分气派,正门大匾上有金漆题书——李府。
杨秀才与门房的人相熟,略说了几句话就带两人进了大院。行至一方小厅,只见香雾袅袅,四周有金石字画摆设,风雅非常。
路上杨秀才给两人讲了规矩,他们这次送还经书的人家是敦煌望族——李家。
李家乃是名臣之后,家学渊源,世代簪缨,马上要见的这位李翰林更是远近闻名的大儒。
刚坐定就有小丫鬟奉茶,青瓷茶具典雅,毛尖茶汤清芬。
用完一盏茶,一个书童前来取借的经书,一个衣着体面的婆子来取抄好的经文。
又等了半晌,李翰林身边伺候的小厮来传话,说老爷还在家塾,客人需稍候片刻,让丫鬟上了数盘精致茶点。
三人边吃边等,没等到李翰林,倒是那个取经文的婆子又折了回来,说经书的字迹跟以前不同,老太太打发她来问问。
杨秀才连忙回话,说是身边两位年轻相公协助自己所书。婆子不疾不徐接道,老太太想要见见几位先生。
三人跟着婆子走了许久,到了一处轩敞明亮的大厅,正中坐着一老妇人,衣着锦绣,气度不凡。两侧散坐着几个妇人,身后皆有丫鬟婆子拥簇,熙熙攘攘的,把偌大的屋子都填满了。
三人进去问安,因周围皆是女眷,故不敢抬头张望。
上座的老妇人让他们不要拘谨,略夸了几句抄书字迹秀美,接着便是询问唐徐二人的年岁、籍贯、父母、婚配与否。
唐颂觉得这套流程好熟悉。
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两人觉得尴尬,但一二十双眼睛盯着,压迫感十足,也一一回答了。
老妇人刚要给三人赐座,就有小厮来请杨先生去书斋,三人告安,跟着小厮在院中穿行,路过一处幽静游廊,偶然瞥见一粉一蓝两道倩影在廊下花坛摇扇扑蝶。
唐颂现在灵力低微,和普通人无异,但有一点远超常人——视力。
隔着老远,她都能看清少女脸上的绒毛。
两个女孩生得极美,衣裙也精致华美,想来是这家的小姐。唐颂欣赏了几眼青春的美好,突然发现蓝衣少女手上闪光的东西好生眼熟。
她放缓脚步,屏息凝神,双目微眯。
是那枚卖了三两的钻戒。
“咳咳!”杨秀才皱眉,故意干咳提醒。
唐颂回过神,抱歉笑笑。
行至一处小院,只见幽篁中有一清净小屋,从门外看去,有一长身男子端坐其中,正在饮茶读书。
“大人——”还未进门,杨秀才就朗声作揖。
李翰林见人来了,放下书本,起身迎接:“辉之来啦。”两人叙旧一阵,杨秀才才引荐唐徐二人。
李翰林见两人身着洋服,相貌俊秀,身姿挺拔,对两人印象不错。
杨秀才介绍两人是留洋回来的学子,不仅精通泰西文字,还通晓诗文史学。
李翰林一听来了精神,叫书童拿来一本书递到二人手上。
“The study of sociology——”唐颂看着封面流畅念出,杨秀才微笑着摸了摸胡子。
李翰林问道:“你可知这书是何人所著,内容又是何物?”
这书是他京中好友捎来,信中只说此书精妙,值得一看,可惜他不通洋文,国内亦没有完整译本,他只好广招贤士翻译,来了几个在洋行做事的翻译,译了两页都说晦涩难懂,译不出来。
“这是斯宾塞的书。”徐图斜瞥了一眼封面。
唐颂点了点头,说:“不错,这是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内容的话讲起来很复杂,它涉及了许多领域,我并不专精。”
“无妨无妨,小兄弟尽管讲。”李翰林见这后生言之有物,又很谦虚,笑着招手让丫鬟上茶水点心。
杨秀才坐在旁边呷茶,见唐徐两人跟李翰林聊得投机,觉得这毛尖都比原来喝过的醇厚甘甜。
直至正午,李翰林都意犹未尽,便让下人在偏厅摆饭,招呼三人落座。
李翰林说只准备了便饭,没什么好菜,让他们不要介意。唐颂看着满桌珍馐,想到早上吃的咸菜配馍,觉得李翰林对便饭有很大的误解。
饭毕,杨秀才起身告辞,唐徐二人自然也要走,李翰林意犹未尽,挽留之情溢于言表。杨秀才哪里不明白他这位老上司的心思,便让二人留在李府,说明日回寺里也不碍事,又在唐颂耳边留下一句“勿要迷恋女色”,这才乘车离去。
唐颂哑然,杨先生只怕是对她有什么误解。
下午,两人与李翰林在书斋畅聊,从社会学到科举制度,从古希腊罗马到春秋战国,从莎士比亚到诗词格律,天南海北,言无不尽,连晚饭都是在书斋吃的,以至于用饭时分李翰林的夫人还打发了人来询问。
李翰林觉得这两个后生见识颇广,沉稳大方,不似酸腐举子。虽浸淫西学数年,却没有沾上傲慢习性,一味贬低桑梓,反而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公正严明,倒有几分大才之风。
三人秉烛夜谈,直至夜半李翰林才放人去厢房歇息。
唐颂和徐图说了一天,竟不觉得累,反倒觉得有趣,毕竟现代人与清末文士思想碰撞,也算石破天惊世上独一份了。
第二天,两人刚醒就有丫鬟捧着巾帕在床边等着伺候,换上准备好的绸缎长衫,两人被丫鬟带去了饭厅。
红木八仙桌前坐着一位端庄妇人,唐颂扫过妇人的面容,是昨日坐在李家老太太右侧的那位夫人。
妇人见两人来了,热情招待两人落座,说自家官人清晨要去家塾授课,不得空闲,故只有她来招待两位雅客。
妇人娘家姓曹,两人忙作揖问曹夫人好。
少顷,丫鬟们提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