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跳梁小丑
    朱元璋面上露出的是不可思议。

    如果说,此前朱棡的一番话,对于朱元璋而言,也只能是朱棡这小子,算是将书读进去了,也开始效仿读书人讲大道理了。

    可真正厉害的,却是后头这一番话。

    原来这是秦桧说的,能说出这个典故来,说明这家伙已经熟悉了许多历史上的典故。

    可直到了最后直接翻转,讲出来的道理,已不再是读书人这样简单了。

    单凭这一句,几乎已经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哪怕是朱元璋的许多同龄人,只怕也未必能有这样的领悟。

    眼前这个儿子,竟如脱胎换骨一般,教朱元璋激动起来,于是朱元璋急切地道:“这……这是谁教你说的?”

    朱棡挠挠头,道:“恩师授课时讲的,他说……做任何事,最重要的就是识人。而要分辨一个人,其法门就是听其言观其行,不要看他说什么,因为越是大奸大恶之人,可能说话都很动听,所谓大忠似奸就是这样的道理……”

    朱元璋不自觉地围着朱棡踱步起来,面色越来越沉重。

    朱棡继续道:“恩师还说,世上最难的事,恰恰就是这个明辨是非好坏,就好像这许多的大道理一样,就比如刘智吧……”

    刘智此时脸色已是惨然,他下手已经够黑了,但是没想到,邓千秋这几个家伙,比他还黑,可以说是处处都打在了他的七寸上。

    现在又听朱棡提及到他的名字,刘智禁不住在心里又一哆嗦。

    只听朱棡道:“刘智就喜欢讲大道理,每到讲大道理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可难道嘴上挂着苍生社稷,动辄就是君子德行的人,难道就一定是忧国忧民的君子吗?他可能是君子,也可能是秦桧。正因如此,观察一个人平时的行为,看他平日里做了什么事,才可真正地识人,因为人的嘴巴可能会骗人,但是他的行为是骗不了人的。”

    朱元璋顿感兴趣,他眼里洋溢着毫不掩饰喜意,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朱棡:“嗯?这又何解?”

    “再以刘智来对比吧。”朱棡道。

    刘智:“……”

    刘智已经开始气的发抖了,他下意识的,开始将眼睛瞟向群臣的方向,此时他希望有人能来给他解围。

    可群臣此时个个脸色紧绷,还有人露出沮丧之色。

    现在这个局面,还是不要做出头鸟的好,太狠了,鬼知道这几个家伙,还有没有后着。

    朱棡朗声道:“从前儿子也听过他讲一些大道理,也是说苍生社稷,什么谦谦君子,什么仁义孝悌。可他总是说自己顾念苍生,儿臣却发现,他平日里养尊处优,并没有半分以苍生为念的行径,他将谦谦君子四个字挂在嘴边上,也不见他何时真做了什么道德君子做的事。那么……一个人只是不停地动用嘴皮子,却没有丝毫这样的举动。父皇,你说说看,这样的人……到底是伪善的小人呢,还是君子呢?”

    朱元璋斜视刘智一眼。

    其实朱元璋不在乎刘智是什么,此人是读书人,而恰好朱元璋求贤若渴,似乎此人很有一些才学,安置在大本堂也不错。

    可现在,朱棡左一口伪君子,右一句秦桧,似乎一下子将这秦桧与刘智竟连接在了一起,只要朱棡说一句刘智,朱元璋立即便想起那秦桧的丑恶嘴脸,令人生厌。

    朱元璋目光又落回到朱棡身上,满意地道:“好,好,这才是真正的才学,既懂经史,又能举一反三。棡儿,你有出息啦。”

    朱棡已是满面红光,忙道:“哪里的话,儿臣这才到哪儿啊,主要还是恩师教授的好,恩师实在太懂教书育人了。他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许多的道理,让他来教儿臣,儿臣都觉得屈才了。恩师便是教父皇,那也绰绰有余。”

    朱元璋脸上笑一下,嘴角却又往下拉了一下,紧接着,终于又扭转了嘴角,很勉强地重新挂起笑容:“不要口无遮拦。”

    朱元璋说罢,脑袋别到一边。

    那朱棣一脸无语,还没轮到他呢,他也有很多道理可讲的啊。

    朱元璋则是看向了那刘智,似笑非笑地道:“刘卿家,伱看……朕的这几个皇子,如何?”

    刘智心如死灰,满心的绝望。说实话……当着陛下和百官的面,他实在没什么说辞了,只好道:“晋王殿下聪明伶俐,教人惊讶。”

    朱元璋道:“可你当初不是这样说,你当初说他无心学业,成日混账。”

    “这……”此时的刘智,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朱元璋却不打算就此罢休,于是接着道:“从前他无心学业,荒废年华,可你看现在,自打跟着邓千秋学习之后,便一日千里,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谁能想到,这才半个月,他已非吴下阿蒙了。那么……你觉得邓卿家与你相比,如何?”

    刘智:“……”

    朱元璋却是突的板起了脸,冷声道:“朕让你回话。”

    刘智打了个寒颤,虽是不甘不愿,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陛下,邓百户……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朱元璋道:“什么叫也不是一无是处?”

    刘智只好硬着头皮道:“他能督促殿下们功课,确实令臣意向不到……”

    “只是督促功课这样简单吗?”朱元璋不由得愤怒起来,冷冷地看着他:“当初你在大本堂,也教授诸子读书,莫非你是说,你吃着朕的俸禄,受了朕的恩典,却没有好好督促诸子的功课,以至于他们不堪造化?”

    这一番话,足够要命了。

    刘智但凡接受了这个逻辑,那就属于欺君之罪。

    何况天下谁人不知,陛下最厌恶的人,就是吃了他朱家大米,还敢混日子的人。

    刘智打了个机灵,在陛下冷飕飕的目光下,最后还是下了决心,悲戚地道:“邓百户胜臣数倍,臣不如也。”

    朱元璋步步紧逼道:“他既胜你,可你为何却对他处处诋毁,说他不学无术?你可知道,这是构陷!”

    刘智吓得人已软了,陛下这一句句诛心之词,已让他如芒在背,构陷者……反坐,罪加一等。

    这也是滔天大罪啊。

    刘智开始求救似的,抬头起来,又看向群臣们。

    朱元璋冷眼看着,顺着他的方向看去,瞄见了刘基。

    却见刘基,无事人一般,似是毫无察觉。

    朱元璋沉声道:“你东张西望做什么?”

    刘智心里不禁失望,看来……御史中丞刘伯温,也不愿搭救他了。

    到了这一步,已是横竖都是死的地步,他太清楚陛下的手腕了。

    于是……咬咬牙,随即叩首道:“陛下,邓千秋的学问,固然胜臣,可臣之所以反对邓千秋,是因为他勾结巨贾!”

    此言一出,可谓是石破天惊。

    殿中骤然之间,又多了几分肃杀。

    朱元璋亦是脸色凝重起来,他眯了眯眼睛,而后凝视着刘智道:“勾结巨贾?难道又是莫须有?你可知道,若是查无实据,是什么后果?”

    刘智道:“这是千真万确,江南巨贾沈森,与邓千秋勾结,竟将自己的孙儿,也送入百户所学习,教他孙儿与诸皇子同窗,敢问这是不是勾结巨贾?邓千秋既是教授诸皇子,此乃陛下对他的厚爱,是何等的恩德,!可他不思图报,却为一己之私,胆敢教诸皇子与商贾之孙朝夕相处,这……又成何体统。臣正是瞧不起邓千秋的为人,才不得已弹劾,陛下明察秋毫,此事……一查便知。”

    朱元璋见邓千秋开始躲闪,而那朱棡,更是脸色惨然,此时心里似乎也料到这刘智所言非虚了。

    于是朱元璋脸色更加凝重起来,这一点,倒是让朱元璋始料不及。倘若真如此,论起来,确实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群臣似也有所触动,他们心里也不禁嘀咕起来,这个邓千秋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朱元璋沉了沉眉,顿了顿,才冷笑道:“你的意思是……他与那巨贾沈森,平日勾结,与之交好,所以给那巨贾沈森提供了便利,是吗?”

    “比这更加严重。”刘智感觉自己捉住了机会,忙添油加醋道:“臣曾打探过,那邓千秋,打着授业的名义,居然收了那沈森两万两纹银。”

    一旁听着的朱棡,要窒息了。

    两万?不是说一万吗?

    他忙错愕地看向邓千秋。

    邓千秋忙是以手覆面,无颜面对朱棡。

    朱元璋瞪大眼睛:“什么,两万两银子?”

    “陛下。”刘智咬牙切齿,用鄙夷的口吻道:“是每年两万两,每年……”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惊得说不出话来。

    每年两万……两纹银……

    天上真能这样掉馅饼?

    “臣之所言,千真万确,臣没有半句虚言,陛下命有司一查便知。邓千秋……他不堪为人师,打着授业的旗号,干出这丧尽天良之事。他掉进钱眼里,满身铜臭,这样的人……如何能教导皇子们?”

    朱元璋:“……”

    …

    终于写完了,太累了,去睡,明天继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