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辽走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全本免费阅读

    就快到辽使臣决定觐见大宋皇帝的时候,多么可笑。

    因为技不如人,所以居然连使臣见皇帝的时间,都是使臣决定好的“黄道吉时”。

    对此不满的大臣也有很多,奏折像是雪花一样飘向宋仁宗的案头,可惜中央客馆那边没有一个人敢去。

    甚至这段时间,辽使臣也经常去骚扰各位大臣,但是大家也都只敢,要么阴阳怪气地刺几句,要么就是让人吃闭门羹。

    “看,这就是弱小的结果。”苏景先在苏家,苏家无官无职,自然是不被这些辽臣放在心里。

    晏几道看着,心凉凉的,这些天他爹爹在家的时候总是会接受这些辽臣的来访,然后试图像是苏景先一样聊些关于辽的事情,效果颇丰。

    但同时,这些辽臣也是话里话外地看不起大宋,晏殊都有些听不下去,这些天表情收敛的效果也是越来越不好,不过辽臣们也看不出来就是了。

    晏几道则是根本做不好表情管理,小脸冷冷的,看着那些辽人的脸也冷冷的。

    “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上门,会有人答应吗?”

    “怎么不会呢?”苏景先的脸上也没有笑容,或者说有更深层次的仇恨,看着这些人,似乎就能幻视到未来山河破碎的样子。

    “总有人愿意给别人当狗,也总有人拎不清现状,以为别人要的是听话的狗,实际上别人要的是能利用一时的白眼狼,结束了就杀了吃了,不留一点痕迹。”

    “这里面的人肯定会有人愿意,给闭门羹的人有人会悄悄接头,正经拉进去聊天的人也有人会悄悄联系。”苏景先表情淡淡,“明修栈道,最简单的事情。”

    辽国放肆,大宋也放任,最后成了这么一副局面,双方都觉得滑稽,又可笑。

    良辰吉日到了。

    辽使说是会用最高的礼节,觐见宋仁宗,这倒是做到了。

    这天他们穿得比来的时候要更加华贵,甚至一路都没有坐车,就这么一步步走过去的。

    “难道是改邪归正了?”这天苏景先定然是要上班的,他没有官职,但是助教这个工作让他能够吃到现场的第一手瓜。

    最兴来他们想看都看不了呢。

    辽的那些使臣,苏景先之前在中央客馆看到的时候,一个个看着都傻不愣登的,现在严肃起来之后,倒是看着像是厉害角色了。

    “这是怎么了,突然对我们大宋有了敬畏之心?”

    “大概是又想到什么招数了吧,想要给我们大宋点眼色看看呢。”

    几乎所有的

    大宋官员都觉得这些人没有憋什么好屁,苏景先自然也是这么认为。

    不过苏景先到底也只能看这么一段路,进宫门之后就和他们分别了,自己去了资善堂这边。

    “怎么样怎么样?”最兴来一脸兴奋地过来问苏景先。

    苏景先摇了摇头,“光看着感觉还挺正常的,不知道之后会有什么幺蛾子。”

    “这些天他们一直在汴京折腾,估计有什么后手呢。”赵曙对这件事也不太看好。

    三个人一时间情绪倒是有些低迷,这时候进来了老师。

    一个,两个……全都进来了。

    “今天我们不上课,我们讲一下,战争与和平。”

    老师们派出了一个代表,开始了这别开生面的一堂课。

    在苏景先他们学习的时候,那边辽果然发难,提出来了在御前比武助兴。

    “双方各出三个人,赢得得到赏赐,输的没有惩罚。”

    晏殊轻声复述着这句话,富弼站在他旁边,这对翁婿在政治上的立场很相似,在大体上都是锐意进取,也是较为积极的主战派。

    “怕是要见血。”

    辽的意图简直一目了然,这显然是想要仗着自己的身体素质,对大宋进行碾压,如果有机会,富弼绝对要阻止,可惜没有机会。

    大宋不仅不能输,至少得打成平局。

    打赢西夏这件事给大宋上上下下带来的鼓舞,一时不慎就会因为这一次输给辽使臣,而再次萎靡。

    这不利于大宋在军事方面的发展。

    主战派能想到的事情,辽方向的人也想到了一点,不过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本质上其实是……

    孔雀开屏,多少拉一点客户去辽啊!

    和苏景先想得一样,是有人顶风作案,觉得大宋没有辽有“前景”,暗度陈仓想要给大辽做事。

    但是辽这边也有自己的盘算,这些投靠他们的,实力地位也好,个人能力也罢,都不能给太多的助力,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还是想要有些更有用的。

    起码是投靠来就能给辽带来帮助的,而不是张口闭口说忠于大辽,但是要大辽先提供资源,让他们在大宋过得更好的。

    是的,投靠他们的人中,还混进去了一些“需要资助”的人,或者说,大部分都是这类,辽这才气得不行,非要露一手,让大宋知道自己的厉害。

    而这次的比试,就是赌上姓名的,生死之战。

    不签生死状,但辽这边要么把人打死,要么自己被打死,否则绝不下场。

    只是有些事情计划赶不上变化。

    “再打,他就死了。”总有人在看台上忍不住下场,年轻力盛的种古便是这么一位。

    他无官无职,哪怕是跟着去护送辽使臣,回来也只是多了一份阅历,在排队等能被分配到什么样的小官当当呢。

    至于为什么种古能够出现在这里,自然是继续跟着护送使臣的队伍来的,他们还没彻底解散,有送回去的需求。

    有人刷了接过来的资历后,就靠关系找了别的差事,种古连父亲的蒙阴都不乐意,自然也不乐意别的。

    只是来了这里,没想到这么让人生气。

    “这是在擂台上,小子,擂台上安全只有自己能够保证。”

    说话的是大胡子,大胡子的实力看着比那人要厉害很多,把人当鸡崽子玩,都吐了两波血了,种古被人拉了两波,这波他再不来,眼看着这人就要直接死了。

    看不惯,所以种古上来了。

    “我替他接着打,我的安全,自己保证,怎么样?”

    种古看着大胡子,眼睛里满是倔强。

    年轻的生命总是要更加鲜活,若是寻常人这样,大胡子定然会拒绝的。

    但是种古这一路上各种阻拦,现在想想,从辽出发,就不太顺利,最开始的不顺,就是这个种古了。

    “好啊。”大胡子舔了舔嘴巴,上面有刚刚另一个人喷溅出来的血渍,“啧,男人的血,腥气,老男人,更腥,不知道你的会不会甜一些。”

    故意的,辽和宋的关系,自然不是这几年才恶化的,但是这几年,特别是澶渊之盟后的这几年,宋在辽的眼里地位直线下降。

    去过边境,自然也会知道,有些比较恶心的事情,就比如说辽人会劫掠宋人。

    男女老少,都会劫掠,要么是当人头战功显示自己的威猛,要么是作为消遣娱乐,把人当猎物作为游戏,或者是……吃了。

    种古被这话刺激到了,当场就想挥拳,好在忍住了,先把人送下了场。

    “接下来上场的是,种家的种古。”

    晏殊向宋仁宗介绍名字的时候,旁边有不少文臣都侧目了,大概是震惊居然这么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晏殊都能记得。

    难道这就是属于天才的,让人侧目的记忆力吗?

    这只是因为认识了苏景先,所以……

    苏景先这些天关注这些辽的使者,自然也关注了去护送的团队,知道了这位种古,多次阻止辽的改变路线的行为。

    大加赞赏,并且搞不懂

    ,明明辽自己都有了解大宋地域的想法,怎么还对他们这些太学生的探口风事件亳不设防,难道是不在乎?

    晏殊都没好意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辽在乎,他自己套话,按照苏景先的方式,甚至问到了辽现在的皇室状态。

    当然,是通过大宋皇帝子嗣不丰这件事来切入的,谁知道得到了一些辽自己内部的情况。

    宋仁宗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小,所以刘太后掌权,但是现在已经权利回归。

    辽那边也不太乐观,萧太后执政,当初更喜欢小儿子,对现任辽兴宗耶律宗真并不满意。

    宋仁宗才执政没多久,辽兴宗又何尝不是呢?

    知道了这些消息,晏殊分析了一下,得出了辽也很需要一个震慑大宋的机会,倒是对西夏之胜,更为满意了。

    如果西夏败了,这次辽或许都不会出使,而是让大宋这边派使臣过去吧。

    野心也会更大,或许要从大宋这边索要更多的利益,路上更换路线,想必就是为了以后侵略大宋提前做的准备。

    诸如此类的信息,晏殊现在都没说,自己的同僚自己清楚,扬汤止沸的事情他们也不止干过一回了,还是先慢慢改变他们的想法。

    或许等到苏景先进入这个朝堂,就会给朝堂注入一段新鲜的血液,让大宋变得更加强势也说不定呢?

    晏殊没多说,但是场面上的局势给了他的同僚们错误的推断。

    种古这小子,实力是真的很强!

    种古知道,自己比起大胡子来说,少的是经验,是真的上过战场、杀过人的经验,但是他更知道自己的优势。

    他年轻。

    阅历不足又怎么样?

    他眼神更加敏锐,出手速度更快,甚至力气都更大,大胡子出拳的时候,种古就看出来了他的行动轨迹,提前规避掉了。

    种古和大胡子的比试因着种古的努力,也是多了一些势均力敌的味道,两个人打了大概一柱香的时间,大胡子有点受不了了。

    “你小子,有点东西。”一边说着,大胡子一边开始脱衣服。

    大宋这边原先以为是身上多了负重,半场脱负重,明显就轻视大宋,也是一个更好的羞辱大宋的手段,但是没想到,那仅仅就是一身普通的衣服。

    但是就这样,对方硬生生因为没有普通的衣服的束缚,打架又更疯了。

    “果然,不是文明人。”这人甚至想说不是人,那里有人因为不穿衣服,实力就上一个台阶的。

    也不仅仅是实力上,这人的心狠手辣也

    上了一个台阶,下手更很辣,以伤换伤的事情也尤为常见。

    大宋君臣的表情,逐渐从种古替换上场之后的放松,也慢慢变得凝重,直到种古把人打晕,自己也撑不住晕倒的时候,慌慌张张地把人都带着去看太医。

    大胡子一人对两个人,辽那边也算他一打二,一赢一平。

    “怎么这样,不是说替第一位上场吗,这怎么算是两局。”最兴来不清楚自家武将们的实力,但是清楚三局两胜的话,现在已经是对大宋的大不利局面了。

    “没事的。”老师反而放松,因为第三个上场的人是狄青。

    狄青这个人,真疯,在朝堂上也算是年轻力盛那一挂的,还比种古多了阅历。

    打仗的时候因为他敢冲,冲得也猛,经常是一对多的局面,现在一对一,他更加不慌。

    曹仪看着场上像是战神一样的狄青,表情很高兴,“看,他和我是一起在西夏战场上拼搏下来的。”

    只不过人家在前线,他在后勤。

    “小叔,你这不够人家一拳打的吧?”曹腾也跟过来了,本来是不行的,但是谁让曹家人地位在这里呢?

    还是武将,多来几个也能扛得住事,就当作是宋仁宗的潜在保镖都行。

    可惜遇上这御前比武的事情,两个曹家人都不太能打,只好在这旁边看着别人打。

    狄青奠定了大宋的胜利,盘算多日,硬吃了亏的辽人脸色都不好了。

    和大宋打了这么个一负一胜一平的局,比杀了他们都让他们觉得膈应。

    大宋这边就完全不同了,喜气洋洋的。

    怎么说呢,这简直是天选结果,两方的面子都能保全,宋仁宗可高兴了。

    歌舞宴会这些又安排上了,主打一个把人哄好为上。

    辽给宋这次带了不少东西,不过……

    羊被一点点细分了,羊肉被吃掉,送来了羊角、羊皮和羊毛,牛也是如此。

    马倒是还好,带的是活的,但是路上用的也是这些马,现在蔫蔫的。

    还有一些矿石,很多大宋这边都不认识,更不知道能干什么用,询问辽得到的竟然也是不认识的回应。

    “陛下听闻大宋有鉴赏美玉的爱好,玉石玉石,就是埋在地里的石头,所以特地从地里挖出来了这些,希望共建辽宋之好。”

    这陛下说的也不是宋仁宗,而是他们自己的皇帝。

    那使臣许是也觉得这东西完全没用,看着这么一大堆黑乎乎的东西,有的是黑色,有的是褐色,倒也是有些边边角角

    的有点金属光泽,就这么点也被使臣吹出了花。

    索性,宋也不是第一次知道辽这个尿性了,也就是知道这玩意不值钱,他们才会一下子送来这么多,但凡值钱,他们一点也不会往大宋这里送的。

    要么说宋憋屈呢,自己往辽那边出使,是自己带东西去送,得到一点垃圾会来。

    辽这边出使大宋,千里送垃圾,宋还得回礼,回的东西也都宝贵。

    亏死。

    使臣送的东西,也就那据说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亲笔画,让宋仁宗多看了几眼,别说,《千角鹿图》画的山林的面貌确实有点栩栩如生。

    宋仁宗之后还让晏殊尝试复原了一下,复原场景自然也是保留了。

    宋仁宗心里自然也是有着把辽兼并的想法,那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领土,只可惜……没这个实力拿回来。

    辽使臣拿了东西,又尝试了一下,发现依旧没办法挖走宋的墙角,只好含恨离去。

    大胡子的身体恢复好了,种古年轻力壮加上有御医们的多人问诊,恢复地甚至更快,自然又在回辽的路上作伴了。

    辽送来的东西,大宋也得想办法轻点,书画这些放仓库,至于那石头……

    “什么?你是说,辽国那些人千里迢迢送来了一些褐色、黑色的石头?”

    “确定不是煤炭吗?”苏景先皱眉,“你们有看过吗?”

    煤炭,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发现的记录,但是一直没有普遍使用。

    哪怕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也是烧薪为炭,准确来说,是木炭。

    这么多年一直伐木烧炭,也相当影响环境,很多地方的树木不丰,从而导致了更多的地质灾害,大宋本来就是煤炭开始普遍使用的时候,所以苏景先反问的时候,自己都有些震惊。

    或许真的不是煤炭呢?在看到之前,苏景先依旧抱着这样的想法。

    结果见到之后,意外发现。

    真就是。

    “原来煤炭长这样,和烧的木炭还是有点不同的吗,看着好黑。”最兴来自然也跟着苏景先去了,他作为苏景先刷开各处地方的门票,他不去,苏景先也看不了。

    “烧这种煤会有黑烟,宫中烧不了。”也是有人认识的,朝堂上的众位大人不认识,但是作为仓库的人见得多,什么都得认识,不然被偷了不知道,那就完蛋了。

    “如果是黑烟的话……我倒是有点办法。”苏景先正好也想到了,把煤炭变成无烟煤,只需要了解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方法。

    “什么屋里化雪?”苏景先不小心说了出口,最兴来有点懵。

    苏景先笑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辽竟然千里迢迢给我们送了这么多的煤炭,这个冬天诸位大人能过上个好日子了。”

    苏景先发现了那堆没用的石头是辽送来的煤炭!

    苏景先有办法把有黑烟的煤炭变成无烟煤!

    这两个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文武百官的耳朵里。

    “你这大宝哥哥,究竟有什么是不会的?”宋仁宗有点无奈了,现场那么多人,辽开采的时候肯定也有很多人,他们挖出来了这些个大小不一的“石头”送过来,就是觉得这东西没用。

    “辽还和我们换了一些木头回去……”

    这换木头还能干什么呢?大宋冬天冷,辽更冷,他们需要抗寒,结果送来的这个东西就是抗寒的……

    “这比告诉他们这个是宝石,更让他们难受吧?”最兴来也是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