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普鲁士的出击
    作为普奥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存在象征,1864年奥普和丹麦在各国见证下,为停止石勒苏益格战争而签署的《哥德堡和约》,可谓是奥普两国的最新合作典范。

    但是既然叫做合作与竞争共存,有了合作只有有竞争了。

    两国在经济上一步步的渗透其他各国,就连巴伐利亚王国这个曾经投向奥地利帝国的国家,也开始成为奥地利和普鲁士经济影响力的战场。

    因此该国的利益既得者,很大一部分是不愿意一股脑的继续跟随奥地利。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奥地利入侵萨克森的时候,巴伐利亚王宫会纠集其他国家成立西德意志邦联的原因。

    《哥德堡和约》的签署虽然短暂的避免了奥普之间两国争端再爆发,但是却是治标不治本。

    这令奥地利和普鲁士国内的敌对方都不满政府的这版操作。

    因此两国都在积累仇恨罢了。

    普鲁士认为奥地利妥协,奥地利则认为普鲁士则是为了缓和奥地利和普鲁士关系,普鲁士作出的努力。

    也正因这种猜测,使得各自国内的保守势力开始发动反击温和的一方,极度恶化了两国的关系。

    1865年11月4日,普鲁士大使向奥地利帝国提出两国在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边界问题进行一次劝全方位的认证。

    可是奥地利帝国拒绝了,因为奥地利应该执行现在的模糊边界就可以了。

    该国一位副外交大臣认为随着奥地利投入英国的阵营,使得奥地利跟英国的关系影响。

    普鲁士再次要缓和普奥关系,所以才来维也纳请求厘清关系,避免发生误判的。

    这令维也纳高层都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像是抓住了普鲁士的小辫子一般。

    因此这位安排的副大臣列出了清单:要求普鲁士政府能够支付奥地利帝国在石勒苏益格战争上巨额赔偿,修复奥地利帝国在战争的损失。

    奥地利可以按照以前丹麦统治时期过度往南扩张前石勒苏益格边界线,奥地利可以恢复到1850年前的边界线。

    面对奥地利帝国傲慢的态度和这么无理的索赔要求,普鲁士的这位大使自然不会答应了,并且还愤然离去,他那消息传回柏林。

    柏林纷纷指责奥地利的无耻行为,并声称即是花费这巨额赔偿金来增加防御费用的做军费,也不会屈辱的花一分钱来祈求奥地利。

    俾斯麦政府的这番表态,令得整个普鲁士王国都沸腾了。

    人人都对俾斯麦的做发感到赞赏,对奥地利的厌恶达到了极点。

    普鲁士大使的这次公开行动的谈判失败,普鲁士国内的主和派将责任推给了他身上。要求破坏普鲁士和奥地利关系的他应该受到处罚。

    不过俾斯麦首相拒绝了这个要求,甚至还给他提升到了外交部副大臣的职位,以示支持。

    这更是令普鲁士国内的保守派的容克贵族势力支持俾斯麦达到最高点。

    普鲁士国内的强硬势力至此,终于远远的压倒了主和派。

    于是,普鲁士在议会会议上,这为普鲁士刚回来的副大臣代表政府在上面宣读普鲁士跟奥地利这些年的演变进程的变化,指出了了奥地利帝国在屡次跟普鲁士之间发生争斗时,都会选择侮辱普鲁士来提高自己在德意志邦联的地位,这是对普鲁士的挑衅和极端的侮辱,必须让奥地利帝国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于是经过普鲁士议会一直讨论,普鲁士做好了为这次奥地利的侮辱事件作出强烈的反应,而普鲁士也要随时做好战争准备,准备随时为普鲁士的荣誉而战。

    战争的机器开启来后,想要停下是很难的。

    于是这回普鲁士的硬碰硬决策议会通过后,在前荷尔斯泰因(普属)和石勒苏益格(奥属)之间的边界上,普鲁士开始主动的发动多次推进策略,使得维也纳开始频繁的接到不少的石勒苏益格危机的信息,但是维也纳的约瑟夫一世在内,所有人都认为这只不过是俾斯麦政府的虚张声势罢了。

    以此不加理会。

    1865年11月10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公开行程,他对波罗的海东部的圣彼得堡进行访问,他代表威廉一世问候亚历山大二世,而同沙俄帝国戈尔恰科夫首相进行会谈后,两国公开了相互支持的做法。

    不过令奥地利帝国把身心都提起来的两国结盟,却没有发生,刚松了一口气,可是回到柏林的俾斯麦,却是没有令奥地利的这个担心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