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做商人的生意
    “贩卖牲口?”一众蒙古贵族二代对这门生意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围在朱慈炤身边开始认真听讲。

    朱慈炤接着说道:“中原有一个特点:可以耕种的地非常多!而很多百姓买不起耕牛和骡马,只能靠人力劳作。费时费力不说,还会耽误节气,影响收成!”

    “而你们部落的牧民有牛有马,正好可以卖给中原的百姓。”

    “大哥,”一个蒙古小弟高高举起右手:“边关互市一直都在进行着,我们部落的百姓用牛羊向商人换取粮食等物资。咱们现在才参与进去,是不是有点晚了?”

    啪!

    旁边另一个蒙古小弟对准那人后脑勺就是一巴掌,“大哥说正事呢,别插话。”

    “我没有!”

    “还犟!”

    啪,又是一巴掌。

    见那人不再说话,打人的蒙古小弟朝着朱慈炤谄媚道:“大哥请继续!”

    朱慈炤被二人的行为逗笑了,他笑着说道:“别打了,说正事。”

    “大哥您说,我们都听着呢。”

    朱慈炤收起笑容:“我当然知道边关互市的事,边关互市的本质还是生意。而做边关生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只有钱可不行,还要掌握一条贸易路线才能挣到大钱。”

    “咱们有钱但是没人,没路线!所以不能碰边关互市。”

    “啊?”一众蒙古小弟顿时懵了。

    既不做商铺的生意,也不碰边关互市的生意。

    怎么才能贩卖牲口?

    总不能让他们这帮贵族亲自去贩卖吧?

    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朱慈炤神秘地说道:“咱们不做百姓的生意,而是做商人的生意。”

    “做商人的生意?”众人眼神愈发迷茫,更加不懂了。

    “对,”朱慈炤认真点头:“在边关互市之前,你们负责统计牧民需求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而我则统计中原各地百姓打算购买牲口的数量。”

    “等一下大哥,”一个蒙古小弟打断了朱慈炤的话:“草原上牧民的需求很好统计,各个部落统计汇总即可。中原那么大,如何统计百姓打算购买多少牲口?”

    “里长统计各村有无购买牲口的需求,然后汇总到县里,县再汇总到邮驿司。咱们以交税的名义把这些信息买过来,再卖给商人。这样商人去边关的时候既能知道什么物资最紧俏,返程的时候也能知道哪里的百姓最需要牲口。”

    “届时牧民用牲口换到了想买的物资,商人带着牲口返回中原又转手卖给了百姓,而百姓买到了耕地的牲口,咱们赚了钱,邮驿司收了税。”

    “可谓皆大欢喜!”

    众蒙古小弟眼睛开始放光。

    虽然他们当中有很多年纪小的并没听懂,但他们从年纪大的同伴眼睛里看到了光,于是跟着他们一起放光。

    “等一下大哥,”又有一个蒙古小弟举起了求知的右手。

    “说。”朱慈炤面带笑容。

    “商人一去一回少说也得半年!中原百姓会不会等不及,从其他地方购买牲口?如此一来,商人好不容易贩运回去的牲口就没有了销路,导致赔钱。时间长了,赔钱的商人多了,就没人愿意从咱们这里买信息了。”

    “或者,商人越过咱们,直接从县里、州里买信息,咱们花钱从邮驿司买来信息也会失去销路,导致赔钱。”

    朱慈炤淡淡一笑:“没那么简单!”

    “买牲口对百姓来说是大事,很多人会考虑很长时间,半年,一年甚至两年。至于越过咱们就更不可能了,县直接对接邮驿司,大明朝有一千多个县,那些商人总不能花一千多份钱买信息吧?”

    “如果他们效仿咱们,也从邮驿司买信息呢?”有人担忧,“或者邮驿司的官员故意将消息泄露出去,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效仿,如果真有人效仿,最先反对的应该是商人。”朱慈炤眯着眼睛。

    “商人?”众人不解。

    “对,举个例子!邮驿司统计的消息显示天津需要大量耕牛,商人们一窝蜂似的将耕牛赶到天津贩卖。结果由于贩卖耕牛的商人太多,导致根本卖不上价,甚至赔钱才能卖掉。”

    朱慈炤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这个信息源只能有一个,并且要从源头把控去某个地方贩卖耕牛的商人数量。如此一来,商人才能获利。”

    “至于消息泄露的问题也好办!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会请求父皇派镇抚司出手调查!”

    听到镇抚司三个字,在场所有人都咽了口唾沫。

    来京短短数月,他们已经充分了解了镇抚司的本事。

    “大哥的主意太棒了,咱们敬大哥一杯!”

    “来来来,干杯!”

    推杯换盏中,众人在游船上喝的酩酊大醉。

    次日醒酒后,朱慈炤立刻将这个想法落到纸上,向崇祯请示。

    接到朱慈炤的信,崇祯愣了。

    许久之后他才放下信,喃喃自语道:“这小子竟然想到做B2B,属实出乎了朕的意料!”

    “皇爷,什么是币...吐币?是神兽吗?”王承恩一脸懵逼的问。

    在他的认知里,只有神兽才会吐币。

    “不重要!”崇祯摆摆手:“永王的想法不错,你把这封信交给司礼监和内阁,让他们看看。行的话可以试试,不行的话说个理由。”

    “是。”

    王承恩用最快的速度将信转交给了司礼监。

    司礼监掌印高时明带着信来到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