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东进还是西去
    一个年过得张云桦变懒了,每天就跟磨洋工似的,写上三四千字就坐不住。

    《山楂树》剩下的十多万字内容,整整磨了一个多月才交稿。

    意识到钱不多了,张云桦也不再咸鱼,咬着钢笔帽,思考着搬运哪部作品。

    《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等优秀作品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可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涉及到还未开始的年代,若是把后续的删掉,又总感觉少了什么。

    删删减减,最后留在脑海中的就剩俩作品《走西口》和《闯关东》。

    之所以选择这两部作品,一是故事线够早,不用耗费精力修改不应出现的年代。

    第二,便是两个故事的内容足够丰富。

    都是五十二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随随便便写写都得几十万字打底,抄起来赚的才多。

    一个西走,一个东进。

    两部都是非常好的作品,张云桦一时间不知道先写哪一個为好,左右为难。

    张云桦一把将嘴叼着的笔帽摔在桌子上,非常中二的说道:“特么的,小学生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全都要。”

    双开,网文扑街作者的日常操作。

    更何况,他都不需要思考只要无脑输出即可。

    到时候两部作品同时交给赵永平,至于杂志社选哪部随便他们。

    打定主意,张云桦也不再犹豫,开始动笔。

    自己写累了,就拉来大姐和小妹充当工具人。

    果然,贫穷才是码字的唯一动力。

    硬生生的在两天时间内把两部小说的前一万字写了出来。

    吃过早饭,张云桦拿起书稿,骑上二八大杠直奔‘朝内’而去。

    路上看到新华书店呜呜泱泱的围了好多人,听动静好像是里面有人在打架。

    严打过后,爱混的爱闹腾的都进去学手艺了,社会上一片海晏河清。

    都多久没有听说哪里有打架的,张云桦好奇的停下自行车,递了支烟给一旁的大哥问道:“这啥情况啊?怎么跑书店门口来打架了?”

    “因为插队呗。”大哥接过香烟,乐呵呵的说道。

    “插队?这也不至于打架啊。”

    “嗐!~还不是白桦林的那本《孽债》闹的。昨天发售第一天,书店都给买空了,谁都不想尽兴而来败兴而归。”

    《孽债》发售了?

    我咋不知道?

    除开第一期只刊登了一万字,后面都是两万。

    自去年十月份发表以来,到现在共连载了五期,共十万字都不到。

    现在发售不是杀鸡取卵么?

    转念一想作品已经投给人家了,只要把属于自己的稿费如数发放,是不是杀鸡取卵跟自己也没关系。

    随着身穿白色制服的公安到来,人群中打架的两位这才停了手。

    在问清了两人原因,公安叔叔可能认为只是俩文痞对社会造不成危害,没抓人只是口头训斥了一番便收了队。

    没过几分钟,新华书店的大门打开了。

    随着身穿西服的中年女店员一声:“排好队!不排队不许进!~~~”

    刚才还杂乱无章、乱哄哄就像是菜市场的大门前,霎时间,排出了两条整齐的队伍。

    更有许多还在早点铺吃早餐的顾客也哗啦啦的加入了队伍中。

    看着越来越长的队伍,张云桦眼红的不行。

    现在要是改成后世的版税制度,自己何苦还要辛苦码字,这一下不就解决了自己的资金问题。

    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还能把咱难住了?!

    可这些只能在脑海中想想罢了,唯有码字才是真理。

    “白桦林?”

    张云桦正沉浸在痛失千千万万小钱钱的低落情绪中,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笔名,也不想版税还是稿费了,头也不回的蹬着自行车就撩。

    一路抄小道走近路,总算是把几个锲而不舍的大哥给甩掉了。

    “张同志,大清早的您怎么满头大汗?那活少操作,对身体不好。”

    随着张云桦来的次数多了,门岗的保卫员也和张云桦熟略,时不时的还会开两句玩笑话。

    “弟弟我血气方刚一小伙,壮得跟牛一样,身体能虚?”张云桦嗤之以鼻,上上下下打量保卫员,嬉笑着说道:“不对啊。别人看到只会问我怎么骑这么快,你咋会往那方面想,不会是你真有问题吧?”

    “那方面不行是病,得早些治。”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么:你好我也好。要是长期得不到满足,家庭矛盾那是早晚的事儿。”

    想开车,那就开呗。

    看谁的车速快,看谁先把谁甩出去。

    “弟弟啊收了神通吧,老哥哥我错了。”

    保卫员嘀咕了一句就将张云桦往大楼里推。

    带着胜利者的笑容,张云桦蹭蹭蹭一口气上了三楼。

    “呦,今儿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正在审稿的赵永平,猛然看到张云桦站在自己面前,手里的稿子一放,乐呵呵的给他倒了杯水。

    “还能啥,缺钱了,找财神爷来化缘了。”刚才一阵疯骑,张云桦口渴的不行,一口气把杯子里的水喝的干干净净。

    “化缘?”

    “又写新书了?快拿来看看。”赵永平眼睛一亮,催促道。

    “这次是两本,随您挑。”

    十多分钟后,赵永平一脸幽怨的看向张云桦:“你这家伙学坏了啊,之前催《山楂树》催了半个月,才给了几万字。现在倒好,一次性给了两部,而且每一部都这么好。”

    “嘿嘿...那会不是过年么。”

    “赵编辑,跟您商量件事儿呗。”

    “怎么说?”

    “你们选剩下的那本,我能不能换个笔名投别的杂志?”

    上次将《一条狗》投到‘京城文学’事出有因,年宏远和赵永平都会理解。

    这一次就不能这么玩了,该打的招呼还是要打,省的大家闹得不开心。

    “这么缺钱么?”

    “昂,新买的房子,要添置不少家具,手里缺钱。”张云桦如实说道。

    赵永平左手夹着香烟,右手在桌上有节奏的敲击。

    过了三两分钟,这才说道:“你坐会,我过去一趟。”

    没多久,张云桦又被叫了进去。

    年宏远先是问了两部小说预计的字数,又问了后续的大致走向。

    沉吟了片刻后说道:“两部小说我都要了,不过这次不会刊登在期刊上,而是整书发售。”

    “稿费可以提前预支一部分,至于稿件,希望你能尽快完成够一部书发行的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