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拓跋焘
    他哭了,哭得最后没了力气。

    他抱着那具尸体,随后缓缓跪坐了下去,他摸着花木兰的头,他的头埋入了她的脖颈,却猛地抬了眼睛,眼睛闪过一丝狠戾:“传我旨意,花木兰此人,从此无人可提起,不得记入史册,违令者斩。”

    他之后或许也真的因为这个原因,灭了崔浩全族。

    他将花木兰送回了家乡,那个她已经数十年没回去的地方。

    自从花木兰朝堂自刎之后,他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脾气越来越不好了。

    此时,天下也已经太平。

    如今的佛教已经成为大众信仰的宗教,而如今的道教却是在走下坡路。

    崔浩终于是瞧不下去了,他从小便博览群书,信仰道教,他对佛教并无好感,他觉得,佛教这种宗教简直无病呻 吟。

    他经常在拓跋焘面前道佛教“为世费害”。

    武威去世前三年,也就是太平真君五年(444),太武帝下诏限制佛教,说佛教“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禁止王公以至百姓私养沙门。

    他对佛教厌恶到了极致。

    原因很简单,第一是花木兰信佛,可是却并没有得到好报,第二便是,他只信自己。

    拓跋晃这时候已经十六岁了,也已经成了婚。妻子是柔然郁久闾氏,河东王郁久癌毗的妹妹。太平真君元年(440),郁久闾氏生下拓跋濬。

    当时是拓跋晃监国秉政。

    他相信义父若在,定不会让父皇如此对佛教的,他也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

    但是拓跋焘不曾采纳,但是拓跋晃言辞凄切,让拓跋焘动了情。

    拓跋焘因为拓跋晃的近乎哀求,应当是心软了,他也就睁了一只眼闭一只眼。

    却不想第二年(445),路经长安,正准备去寺庙休息,却是发现了大量兵器造酒器具、财物和窟藏妇女。

    这些沙门完全是摈弃了佛教,用宗教的幌子来造反甚至是行奸,淫之事,实在是太过分。

    拓跋焘怒了,他终于做了一桩千古错事。

    其下诏大规模灭佛,诛杀沙门,焚烧寺院经像。

    虽然拓跋晃监国秉政,抗旨缓宣诏书,让很多沙门闻讯远逃,部分经像得到隐藏,但北魏境内还是有大量僧尼被杀,寺院佛经毁灭殆尽。

    拓跋晃从不喜宗爱。

    因为他知道,他私底下做了什么。

    宗爱自然也是看不顺他,经常在拓跋焘面前说着拓跋晃的不是。

    这时候的拓跋焘身子已经很不好了,因为他经常头疼,他的药都是由宗爱负责,喝药却不见气色,有时候甚至连人都认不清,有时候脾气连自己也控制不了。

    终于拓跋晃宠臣仇尼道盛因宗爱谗言所杀害,宗爱更加肆无忌惮,一连哄骗拓跋焘连杀拓跋晃麾下十多名官员。

    拓跋晃痛极昏倒,惊悸成病,不久身亡,年仅二十四。

    拓跋晃死后,闾氏悲痛万分,没过几年,也忧郁而死。

    拓跋焘在这个时候已经清醒了过来,他不再喝宗爱送来的药酒,他总觉得拓跋晃死因很奇怪。

    他下了榻,他喘了许久,他觉得有些头重脚轻,他想查儿子的死因,却瞧见了宗爱,他进了屋子,他手中握着一把匕首。

    史书道:

    废佛后不久,寇谦之病死,崔浩后来也因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废佛后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

    在拓跋焘心里,兄弟一直是他的逆鳞。

    这是一对跨越性别的兄弟,

    她身份被别人发现,他便杀,

    他想,他一个皇帝,肯定能护住她的。

    他希望她能归隐,

    幸福地离开这里。

    但是他终究没有护住她,

    她最终还是死在了他面前,

    她为了他的声誉,自刎在朝堂之上,

    用死堵住了悠悠众口。

    他疯了,从那一刻,

    他灭佛,只为了证明,

    信仰这种东西根本就是毫无作用的,

    它终究是没有让她活下来,

    那么留着还有什么用。

    他昭告天下,

    无论所有人不得提起这位将军的名字,

    史官也不得记载进史册,

    他害怕,

    之后的人们就如现在的人们一般,

    愚昧不堪,

    那么怒目冷对看着她冰冷的墓碑,

    他们一直说着她不守妇道,

    或者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他心疼。

    他宁愿她安安静静睡在那里,

    不会让所有人知晓,

    直到沧海桑田,

    时间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