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文正何在,老哥哥们救援来迟,实在不好意思。”
正当朴惜英、庆千兴背靠背说话间,沈刺、黄志善联诀而来。
等靠近朱文正将旗附近时,两人下马步行,一边走一边兴奋的叫嚷。
这一次出兵慈悲岭,沈刺、黄志善其实有愧于朱文正,他们若是行动迅速,在接到朱文正信使送来的军报之后马上出发,只需两天就能到达战场。
换句话说,朱文正最后一天之所以被逼入绝境,就是沈、黄两人行动不坚决,存了私心所致。
其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们两个过于看重眼前利益,只想着全歼郑世云,取得西京之战的最大战果。
就这么一耽搁,朱文正就遭到了李芳实、李成桂、李之兰的围攻,本来还能支撑的防御营垒,在高丽军十倍于我的兵力优势下,支离破碎。
要不是朱文正最后当机立断,率领六百敢死之士反冲锋,出奇不意阵斩李之兰,使得高丽军士气大挫,沈刺、黄志善到来时,见到的怕是朱文正全军覆没的结局。
也正因如此,沈刺、黄志善在打败高丽军后,也不忙着清点缴获,就一起来到朱文正这里告罪。
“沈万户,黄万户,你们能来救援,小子已是感激不尽,这一次慈悲岭遇险,确实是小子莽撞了,没想到双城李氏、还有女真骑兵会这般难缠。”
朱文正听到说话声音,睁开疲惫的眼睛,起身将两位红巾军万户让进帐内。
“文正,叫万户生疏了,你不嫌我占便宜,就叫我一声黄兄。”
黄志善哈哈笑道。
说罢,这个一脸虬须、相貌酷似猛张飞的矮壮汉子拍了拍朱文正的肩膀,以示亲近之意。
朱文正冒险进兵慈悲岭,目的何在?
从战役大局来说,就是为了阻断李芳实、李成桂增援安佑、郑世云,这一点,朱文正虽然没明说,但黄志善也是久经战阵之人,岂能看不出来。
“老黄,你这就不讲道理了,我和文正可是先认的兄弟,你属于后来的,要当文正的兄弟,还需我的同意才行?”
沈刺瞪了黄志善一眼,不满的说道。
在红巾军中,黄志善与他屡屡争功。
这一回,更是得寸进尺,想要抢他沈某人的兄弟。
“沈兄,黄兄,你们两人不用争了,我朱文正今日得你们所救,两位都是我的救命恩人,今日就在这万马千军杀戮的战场上,我以明王的名义发誓,我朱文正认了两位兄长,请恩兄受小弟一拜。”
朱文正说罢,撩起甲袍,单膝跪下,准备向沈、黄两人行兄弟之礼。
红巾军中皆兄弟。
就算不结拜,朱文正见到资格更老的沈刺、黄志善也要叫一声大哥。
现在两人心存愧疚,要与他结拜,朱文正自是同意。
“使不得,我等粗鄙之人,当不起贤弟这一礼。”
“沈二,不用说了,同拜同拜。黄某今日,就壮着胆子,认了文正当三弟。”
黄志善年纪最大,性格也更加疏狂,不喜客套虚伪,遂直接摆出了大哥的作派。
“黄志善,你说谁沈二,我沈刺军中功劳,比起可要更多,在关平章那里,我的位置在你前面。”
沈刺一听黄志善自居老大,一下就炸了。
他不过是客气客气,等朱文正回复几句,就答应下来,当这个带头大哥,岂料想,黄志善不讲武德,竟然抢了他的大哥名份。
“两位大哥不用争了,你们年纪比我大,资历比我老,按哪一个方面论,都是我大哥。”
朱文正一手挽住一个,笑呵呵的解围。
沈刺、黄志善两人别看相互争执,互不服气,但遇上危险时,他们两個绝对是并肩作战的真正战友。
历史上,沈、黄两人就一同战死在咸从之战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文正,高丽人兵败,慈悲岭门户大开,我已命手下一个千户抢占关隘,你心计缜密,多有计谋,快说说,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沈刺在帐中坐定,问朱文正道。
安州之战,沈刺采纳朱文正的提议,在官道两翼伏袭,大破冒进的高丽人马,连杀赵天柱、李荫两将。
西京之战,又是朱文正献计,与黄志善两路进兵,打了安佑、郑世云一个措手不及,红巾军能够以少胜多,攻取敌方重要城池,朱文正功不可没。
现在,又是红巾军决策的重要节点,沈刺开始习惯问询朱文正,而不是向尚在安州的主帅毛居敬问策。
黄志善与朱文正相处时间较短,不清楚朱文正的才干,不过,沈刺这般推崇,他也没有质疑,两只环眼睁得很大,看向朱文正,只等他说出下一步方略。
“黄兄,沈兄,慈悲岭既下,开京就是敞胸露怀的女人,我们当速速南下,兵发高丽王都,让那些瞧不起我们,叫我们红巾贼的高丽狗,趴伏在我们的面前哀嚎求饶.....。”
朱文正笑了笑,用鼓惑的言语说道。
红巾军中将校,出身草莽居多,读书识字的唯有关铎、潘诚、毛居敬等廖廖几人。
沈刺、黄志善虽然作战勇猛,但一个是上马贼,一个是打铁匠,两人没读过什么史书,跟他们讲大道理,那是对牛弹琴。
相反,说些让高丽王臣跪地求饶的大白话,更能让沈、黄两人动心。
“好,就听文正你的,你让我往哪里打,我就往哪里打,要是皱一下眉头,我就不姓黄?”
黄志善兴奋的一击掌,高声叫道。
“沈某麾下,还有两千可战将士,文正伱若缺兵,尽管调用。”
沈刺不甘示弱,直接交出兵权,以示对朱文正的信任。
“两位兄长的好意,小子心领了,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我们三人要南征,毛帅也会加入进来,我们先行出发,替毛帅探一探路。”
朱文正拱手感谢。
大胜之后,继续兵进开京,是当然之举。
不过,在此之前,朱文正觉得有必要,向沈、黄两人细细阐明南入高丽之后的注意事项,以免他们疏忽大意,轻信了高丽人的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