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议定出兵
    赵云支持魏延异道会潼关的策略,原因很简单——骑兵速度快啊。

    如果是让魏延带着三千步兵去绕道进攻潼关,赵云肯定也不会支持,那基本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但,如果魏延带领的是骑兵打不过,我还跑不过么?!

    只要魏军派去支援潼关的不是骑兵,又或者,即使是骑兵,只要魏延不浪,发现情势不对及时后撤撤回重泉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么一来,张溪担心的前两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如果曹真不是驻守临晋,而是直接退回潼关曹真毕竟是率领大军后撤,而大军主力也大多是步卒,回撤速度肯定无法跟骑兵的速度相比,魏延率领三千游骑兵去偷袭潼关,肯定会比曹真更早的赶到潼关。

    如果曹真确实驻守临晋,只是往潼关派了援兵要往潼关加派守卫,曹真必然不可能会傻到往潼关派骑兵,他自己的骑兵都不一定够用呢。

    因此,曹真就算派援兵过去,也必然是步兵,而步兵依然是跑不过骑兵的。

    也就是说,魏延率领骑兵去偷袭潼关,不管怎么看,都能抢在魏军的步兵前面赶到潼关,甚至如果是一路急行军的话,甚至可能抢出三到五天的进攻时间来。

    至于三五天内攻不下,可能陷入敌军优势兵力包围的问题可以跑啊,骑兵还能让步兵给围住了?!

    而重泉距离潼关,大概是一百五六十里,如果是步兵行军,可能还需要考虑粮食补给等问题,但如果是骑兵,来回不过四五天的距离而已,靠随身携带的行军干粮足够支撑了。

    连后勤补给的问题都不用去考虑了。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如何吸引潼关的魏军主动出战?!

    这个问题,本来是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但赵云觉得,自己好像有办法。

    之前在大荔县,赵云不是在骑兵决战中大获全胜,并且击杀了曹魏的骑兵统帅牛金嘛现在赵云手里,可是有着牛金的全套官印麾盖。

    这是战利品来着。

    因此嘛,赵云觉得,魏延完全可以让骑兵换上魏军的服饰,打着魏军的旗帜,以牛金败军的名义,逃回潼关去。

    只要以牛金的麾盖或者是印信取信潼关守将,诈开潼关城门,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当然,诈不开也没关系,被敌人识破了,难道潼关守军还敢主动出城迎敌,用步兵对抗骑兵不成?!

    所以啊,在赵云看来,这个异道会潼关的作战计划,有了骑兵的速度加成,就变成了一个可行的作战计划。

    成功了,不用说,彻底堵住了魏军的退路,以潼关的关防死守,魏军即使想反攻,短时间内也无法攻破。

    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咱们打不过完全可以跑,大不了撤回重泉县,继续步步进逼就好,也不用担心魏延会陷入死地。

    而有了赵云的支持,魏延顿时抖愣了起来,再次向张溪请战。

    没办法,魏延如今的隶属关系,还是属于雍州刺史部麾下,赵云的支持,并不能给他出兵的理由,如果张溪坚持不同意,那一样是白搭。

    而张溪张溪其实已经被说动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张溪觉得不太保险的地方。

    若汝当真占据潼关,仅凭三千士卒,可守几日?!张溪看着魏延,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吧,魏延还真的楞了一下。

    真不太好回答。

    魏延这次领兵去偷袭潼关,就算真的诈开了城门,夺取了潼关,他身处的环境也意味着,他无法依靠魏军降卒据守,真正能依靠的,就只有那三千骑兵。

    当然,这里的问题,不是骑兵能不能用来守城的问题骑兵下了马,那也是可以当步兵来用的。

    以前没人这么做,是因为培养骑兵的成本太高,一个骑兵的培养成本,都够培养十个步兵了,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人奢侈到用骑兵去攻城或者守城的。

    但不用,不代表不能用啊!!!

    如果真的到了魏延面临的那个情况,在占据了潼关后缺乏守卫兵力,骑兵拿来当步兵用,用来坚守城池,也不是不可以。

    真正的问题是,骑兵可以下马当步兵用,但骑兵到底不是步兵,平时的训练内容还是有差别的。

    你让骑兵下马去野战,说不定还不会有大问题,但守城那些守城器械,骑兵真的懂得怎么操作么?!

    也许短时间内,人多的时候,这样的问题不是问题,但随着坚守的时间变长,兵员损耗后,还能不能合理的调配兵力,用守城器械坚守,这就是个大问题。

    所以,张溪这个问题,其实是问的,魏延能不能用三千骑兵,发挥出三千步卒的守城效果,以及,魏延面对占据潼关后的局势,能坚守多久。

    魏延不能立刻回答的原因,也在于此。

    如果说,在攻打潼关之前,魏延还能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做到进退自如的话,那么一旦真的攻下了潼关,那魏延就没有任何选择了,他必须死守潼关。

    而要守住潼关,仅靠三千从骑兵转职为步兵的士卒,魏延真不好预估自己到底能守多久。

    因为啊,真到了那个时候,潼关不仅要面对曹真派出的反攻军队,还有可能要面对洛阳方面派出来,给曹真打通后路通道的援军。

    这是两面夹击。

    如果只能坚守个三五天,那去偷袭潼关的意义根本不大,反而自己也会折在潼关。

    必须坚守足够的时间从曹真军团的兵力去估计他的后勤补给极限的话,至少要坚守十五天以上的时间。

    十日可守,十日之外仅以身赴国难尔。

    这是魏延在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种守城困难,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给出了的回答。

    而这个回答,让张溪和赵云纷纷皱起了眉头。

    十日时间有点太短了。

    从这里到潼关,骑兵速度再快,也需要两日左右的时间,再算上魏军得知潼关失守后的反应时间,加起来起码要五日左右也就是说,魏延即使攻下潼关,站在张溪这边的角度看,最多也只能坚守十五天?!

    如果是这样的话

    十日此计颇为凶险矣。赵云想了好一会儿,叹口气,说道。

    张溪也跟着点头。

    十五天时间,太短了。

    确实,从曹真的大军规模来判断曹真的粮草补给间隔时间,大概也就是在十五天左右,但谁又知道这一路进军关中,曹真没有囤积下预备的粮草?!

    都不用多,只要能多出五天的粮草供给,也足够曹真反攻下潼关,打通自己的粮道,继续对关中保持威胁。

    而以目前雍州军团剩下的一万五千士卒,加上赵云的五千骑兵,也无法在十五天的时间内,对曹真率领的军团进行有效打击。

    这个潼关,夺与不夺,好像关系不大。

    可魏延急了这么好的战略不用的话,岂不是可惜了?!

    此计虽险,却非不可一试若能克潼关,关中魏贼必乱,也未必不能一战而克之!!!魏延赶紧的找补着说道。

    坚守十日,是魏延根据自己遭遇到的最困难的局面而言的,也不是说,就只能坚守十日。

    如果曹魏的反应稍微慢一点,自己手下的士卒能把士气保持的长久一点,守上半个月,甚至乐观情况下,守个二十天,也是可以的嘛!!!

    可这套说辞,在张溪面前,却有些不够用。

    张溪这个人嘛,魏延其实也知道,用兵谨慎嘛但凡有超出他预计的可能,他就会犹豫,下意识的认为,不可控的事情,尽量不要去做。

    但魏延不是这个性格,他是信奉实战派的战场形势本来就多变,谁也无法做到完全预料到战场上发生的事情,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凭借经验进行临阵决断。

    不真正打一下,谁又知道自己到底能坚守多久呢?!

    因此嘛,魏延和张溪两人,就这个问题,又吵起来了。

    张翼是在场官职最低的人,他不好说话,当然,也跟他已经习惯了这俩位位高权重的将军互相争吵有关。

    但赵云受不了这个像什么样子。

    汝二人且勿争吵!!!赵云一点都不给面子的直接呵斥道,临阵之将,当以冷静为先,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嘛,也就赵云有这个资历能训斥两人,毕竟严格说起来,赵云和张溪,魏延,就不是一个时代的将领。

    哪怕是以魏延这般桀骜不驯的性格,面对赵云,他还是要给面子的。

    而赵云这时候也在嘀咕这两人是不吵了,但这个异道会潼关的作战,到底要不要进行,他也心里没底。

    赵云不像张溪那样过于谨慎,但也不像魏延那样过于莽撞坚守十天,甚至是魏延超水平发挥,坚守十五天,其实都不算太保险。

    要想竞全功,那至少要坚守潼关一个月以上但赵云也知道,就靠三千人去坚守潼关一个月,那是想瞎了心了。

    因此,赵云稍微琢磨了一下,说道,文长,若给汝五千兵马

    这话只说了一半,然后赵云就说不下去了。

    既然是要冒充牛金所部的败兵,三千人马已经是极限了,五千人马曹泰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怀疑为什么这五千人不去找曹真归建,而是跑到更加后方的潼关来。

    所以,兵力是真不能多,否则根本不具备诈开潼关城门的条件。

    而就在这个时候,魏延实在是憋不住了。

    某家只需三千兵马袭取潼关,若不能坚守十五日,愿受军法从事!!!

    嗯,是的,魏延改口了,从坚守十日改成了坚守十五日。

    而且,魏延还立下了类似军令状的豪言壮语。

    但

    守不到十五日,你魏老匹夫连回来的机会都没有,军法从事个屁啊!!!

    某人如此回应道。

    赵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头有点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