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紧急招到西暖阁的三位阁老,见到的场景是,西暖阁满地碎片。
元青花,汝窑、哥窑的瓷器,端砚,湖笔,名画……无数后世价值以千万、亿计的古董都碎成了渣渣。
阁老们传阅完郎奇的密折,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劝木匠皇帝。
由于厂公的奋战,近一年内阁频频换人。
目前阁老只剩下四个,其中帝师孙承宗还在前线,能来议事的,只有顾秉谦、魏广微两个阉党,朱延禧一个老顽固了。
顾秉谦身为首辅,一点担当没有,见皇帝怒火万丈,缩着头装死。
倒是朱延禧一甩袖子,“老臣就说,不应该和亲。
看,郎奇已经胡化了,竟敢把天朝的公主当财产送给鞑子酋长。这下彻底变成和亲了,天朝颜面大损,郎奇该杀。”
魏广微慨叹,这个老顽固真是不懂事,皇上生气,你不劝劝,还火上浇油,连忙和稀泥,“陛下,无论如何,郎奇也是为了减少蒙古内斗折损,好增强实力打后金。
而且,一旦郎奇平定了喀喇沁和土默特,咱们九边被蒙古马匪骚扰的事情就彻底没了,这无论如何应该支持。
长公主又不会真的被送到召城跟鞑子酋长大婚,只不过名声稍微受损,这也是为了大明江山。
郎奇不是都献计过后如何弥补了么?咱们可以现在就开始准备。”
天启怒气不减,“郎奇用计,事先不跟朕商量,把朕的妹妹送出去了,才派人告知。
这就是拿徽妍威胁朕,让朕不得不配合他的计谋,跋扈!实在太跋扈了!
你不是脑袋聪明么?就不能想个别的主意代替?非要朕的妹妹牺牲名声?这就是没把朕这個大舅哥放在眼里。”
这话朱延禧不爱听了,“陛下,九边将士为了大明江山,将军铁衣冷难着,士兵爬冰卧雪。
宁德公主身为皇族,更应该为大明江山出力,不然何以服众?”
感情别人牺牲没事,咱们老朱家自己人就不能牺牲?我好歹也姓朱啊。
“大胆!放肆!”
天启一拍龙书案,“你这个腐儒满嘴仁义道德,只会整天讲他娘的祖制,就没办过什么实事,有什么资格往外卖朕的妹妹?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帽,让他滚蛋!”
几个太监过来,推推搡搡,把朱延禧给撵了出去。
这老家伙整天在内阁里跟朕对着干,朕忍你很久了。
郎奇在察罕浩特定计,喀喇沁和土默特还没平定,大明内阁一位阁老第一个受害,被革职回乡了。
开除了一位碍眼的阁老,天启怒气稍平,西暖阁里就剩俩阉党阁老了。
有了为皇帝怒火背锅的,老奸巨猾的顾秉谦知道皇帝的气出得差不多了,才慢吞吞站了出来。
“陛下,事已至此,咱们得想办法弥补。
怎么处理郎奇是以后的事,这次咱们要是不出手,长公主就真的改嫁到召城去了,这绝对不可容忍。
臣建议,以宣府镇黑云龙为主,调榆林镇、大同镇、太原镇兵将辅助,配合郎奇的这次计谋。”
天启一甩龙袍,“你们两个定吧,要是徽妍真的出了事,你们两个也别干了!”
其实,顾秉谦和魏广微这次对郎奇是支持的,还非常佩服。
郎奇要是派兵硬打召城,他们觉得郎奇不过是个军头而已。现在用计,而且脸厚心黑到了极致,高人啊。
他们两个甚至觉得,郎奇这么厚的脸皮,要是回来当首辅,自己应该赞同,大明内阁需要这样的人才。
不过两人滑头,不像朱延禧傻帽顶着皇帝的怒火上,自保的本事一流。
皇帝以为文官们会弹劾郎奇,想错了,此事过后,文官们一声没吭,高层反而将郎奇认作了同类。
皇帝怒气冲冲出了西暖阁,凉风一吹,头脑冷静了不少,脑袋里头一个冒出来的人不是郎奇,居然是已经回了松江养老的徐光启。
这次嫁妹,徐光启帮着算卦居然灵了,妍徽这刚嫁过去就改嫁了。
皇帝本来要回寝宫歇会消消气,想起徐光启来,信步进了养心殿,一挥手,“来人,拟旨!”
邵公公弯腰跟在皇帝身后,心里这个痛快。
嘿嘿,万恶的郎奇,叫你害咱家。现在惹火了皇帝,你终于要完蛋了,皇帝一定是要下旨撤你的职。
谁知皇帝说的根本不是郎奇。
“调徐光启入京,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参赞国事,顶替朱延禧的空缺。”
皇帝让徐光启入阁,不是因为他算卦灵,那玩意多半是蒙上的,而是因为他敢犯颜直谏。
反对天启嫁妹这件事里,徐光启是田丰,但天启不是袁绍。
这届内阁除了阉党就是腐儒,唯一办实事的孙承宗在山海关督战,这内阁的执行力就差了不少。
阉党虽然听话,可是整人行,办事不行,腐儒就更没有办事能力。
徐光启此前练兵、搞军备颇显才华,又懂西方的几何学和水利,正是郎奇说的什么将来搞工业化需要的人才。
内阁不能都是拍自己马屁的,总得有个能办事的啊。
郎奇又一次无意中改动了历史,徐光启提前入阁,对大明可能是好事,可《徐氏庖言》、《农政全书》因此就没了……
天启除了懒点,好玩点,基本算是个明君。他生气是生气,不可能真的收拾郎奇,自毁长城。
可这事不能就这么完了。身为皇帝,被妹夫拿妹妹胁迫,不得不配合他,这实在是太窝囊了,这口气皇帝不可能咽下去。
天启越想越气,终于想出了个出气的辙。
“来人,记录朕的旨意。”
终于要收拾郎奇了么?邵公公兴奋得不得了。
几个太监提起毛笔,等着速记皇上的圣谕。
天启看向养心殿的殿口,眼前仿佛出现了郎奇奸诈的笑脸。
皇帝手指殿口,破口大骂。
“郎奇,我*你*!*你**!@#¥%&…….”
天启自小就没接受过帝王教育,倒是混迹市井多年。
这一通骂,足足骂了十几分钟,就没重样,基本把大明十三省老百姓骂人的词汇都用了一遍。
骂完了,心里敞亮了不少,回头看向记录圣旨的太监们,“都记下来了吗?”
记是都记下来了,不过陛下这次的圣谕生僻字太多,有的根本就没有那个字,只能用谐音代替。
太监们拿着这份空前绝后,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骂人圣旨,都有创造历史的感觉。
这份圣旨内阁绝不可能通过,天启一摆手,“不要送去内阁,直接给郎奇发中旨。”
派谁去宣旨合适呢?皇帝一眼看到了在底下正偷着乐的邵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