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狡猾的老毛子
    第二天,谭永青早早来到招待所,带着高远来到二纺机。

    其实二纺机名义上是纺织厂,但是除了生产纺织品之外,二纺机还有一部分纺织机械的研发生产业务,所以才被叫做二纺机。

    二纺机和清河纺织厂离得不远,都在清河县郊区,从县城到二纺机乘公共汽车要差不多一个小时。

    到了二纺机,谭永青先是带着高远去食堂吃了顿早饭,之后两人才来到车间。

    车间里显然是才被清理过,非常干净,但是里面摆着三条产线,产线旁边全都是零散的机械零件。

    除了零件,产线旁边还或站或坐着一些人,他们穿着统一的工装,看样子正在等着谭永青。

    进入车间,谭永青也懒得介绍,直接从一个柜子里翻出那本德文手册和高远翻译过来的草稿,开始一一给高远介绍那些零件。

    高远认真的听着,他发现有一部分零件已经被装配上去了,放在地上的那些都是还不知道该装在哪儿的零件。

    一遍听下来,高远大概听出了谭永青的意思。

    就是他们找到了手册上对应的零件,可在对着手册去装配时,却发现装不上去,于是他们怀疑是不是手册翻译错了,或者他们找错了零件。

    于是在谭永青介绍完所有零件之后,高远又拿着手册对比了一遍。

    因为手册上在介绍零件时不仅说明了名字,还配上了对应的规格,高远便用卡尺和钢尺一个一个量。

    量完之后,他找出了问题,所有这些装不上去的零件都是一些很关键的零件,比方说轴、轴套、销之类的,这类零件对尺寸要求都比较高,哪怕只是一点点偏差,都会导致装配不上。

    而地上所有这些装不上的零件,都在尺寸上有一点偏差。

    找出问题后高远纳闷了,以他对德国工业的了解,德国人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而且是这样大批量的零件都出差错,这几乎导致这批机器变成废品啦。

    想了想,高远把谭永青拉到一旁,说道:“零件没有错,就是尺寸有些偏差,如果我估计得没错,应该是老毛子在倒手的时候把这些关键零件给换了。”

    谭永青在苏联留过学,即便两国交恶,他也认为那只是政治问题,而这批机器是两国交恶之前引进了,那个时候,老大哥怎么可能搞这种小动作呢。

    “不会吧,那批工程师都是我朋友,我们的关系多好哇,他们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儿呢?”

    “呵呵,可不可能事实都摆在这儿,如果是一两件零件出了差错,那还可能有别的原因,可是这么多零件全都有差错,还全都是关键零件,那我就不得不怀疑是有人把原来的零件给调包了。至于什么原因嘛,我想不用我多说你也能明白。”

    看着谭永青还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高远叹了口气,“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具体什么原因咱们现在追究也没用。好在这些零件只是尺寸有偏差,咱们把尺寸纠正过来就行了。”

    前面说了,二纺机有研发生产机器的业务,自然也有那个能力,只要找出症结,加工零件不成问题。

    谭永青甩了甩脑袋,极力让自己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对了,这还只是机器部分的问题,还有电器,我把他们留下的资料整个儿翻了一遍,好像没有看见电器部分的接线示意图或者说明之类的。你再给看看,是不是翻译的时候漏掉啦?”

    听见这话,高远心头一震,心说这老毛子不会做得这么绝吧。

    机器这玩意儿,放大了说跟人体是一样的,有躯干有大脑,躯干是执行部分,大脑便是操控部分。

    像刚刚高远查看的那些轴啊啥的机械零件,就相当于机器的躯干,而电气部分则相当于机器的大脑。

    高远非常清楚自己已经完整的把手册翻译了出来,但是他不记得上面有电气控制的介绍。

    显然,老毛子先是在零件上动了手脚,然后拿走了控制方面的所有资料。

    想到这里,高远无奈地摇了摇头,“那本手册只说了机器的装配,里面一个电字都没有。”

    谭永青大概早就料到了这一点,痛心道:“那这下就麻烦了,还是得去省里找专家。”

    “不一定,”高远接过话茬,“你先带我去看看资料。”

    谭永青大吃一惊,“你还懂电路?”

    高远没回答,他很清楚,这个年代的电器控制还没有后世那些复杂的模拟电路或者数字电路,可能稍微有点麻烦,但只要弄清机器的动作原理,恢复控制电路还是比较简单的。

    “先不说这些,你带我看看资料。对了,我估计这回还真需要点儿时间,能不能帮我给农场的家里捎个信,就说我在你们这儿帮忙,免得家里人担心我。”

    高远虽然没有肯定,但也没有否定,而且从他没有丝毫犹豫的神色来看,他应该是懂一点儿的。

    谭永青顿时大喜过望,连声答应道:“没问题没问题,我马上给你们农场去电话。哎呀,小高,这回你要是帮我把机器弄好了,那可真是咱们二纺机~~不是,应该是咱们县的大功臣啦。”

    高兴的同时,谭永青也颇有些感慨。

    分配来二纺机的时候,领导们只知道自己是苏联留过学的高才生,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只是在苏联大学读过两年。那两年的时间自己光是学俄语就花了大部分的时间,而且那边上课也只是教一些非常笼统、非常表面的东西。

    进入二纺机没两年,就被分到技术股,再后来苏联专家过来,因为自己懂俄语,就成了技术负责人。

    本来还以为从此平步青云,可哪儿知道没多久两国交恶,那些专家全都被撤走。

    原本,这批机器随着专家被撤走已经搁置了,谭永青也跟着松了口气,因为他很明白仅凭自己根本玩不转那批德国机器。

    结果今年省里的领导不知道动了哪根脑筋,又想起这批机器。

    这几个月,谭永青是睡不着觉也吃不下饭,省里面已经给了期限,这是政治任务,要是完不成,丢人不说,自己这个技术负责人的位子恐怕都不保。

    好在半个月前自己不小心伤了胳膊,才在医院里碰见高远,如果这小子既懂德文,又懂机械和电器,那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己必须好好把握住才行。

    一边想着,谭永青一边挪动脚步,“走,去我办公室,那些资料都在我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