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程昱来投,大言争先
    在家中的数日,荀棐除了与父亲荀爽、兄长荀表等人长谈,还陪着荀爽去城外墓地祭拜了他故去的亲长和兄弟。

    数日之后,荀棐便作别父兄,动身回往阳翟。

    只不过这次去阳翟比来时队伍中多了一个人,正是荀彧。

    前些时日文太守让荀棐推荐人才,荀棐推荐了荀彧和阳豹等人,文太守应允后便派人征辟他们。

    适时阳豹就在荀棐左右,所以接到征辟之后就直接任职兵曹了,而荀彧身在颍阴,便按照惯例推辞了两次,直到五天前才接受了太守的征辟。

    他也要去阳翟任职,所以干脆便决定和荀棐一道同行。

    众人在路上行了一天,将至阳翟,抬头便可遥遥望见古朴的城墙。

    荀彧骑在马上,忽而说道:“我听闻三公和刺史都遣人征辟六叔,不知六叔是何想法?”

    荀彧口中的六叔当然是荀爽,自荀爽被天子赦免以来,朝中三公和豫州刺史纷纷向他拋出了橄榄枝,想要请他出仕,不过荀爽都还没有答应。

    荀棐回答道:“阿父久在他乡,如今初至家不愿意再远行赴任,所以都拒绝了,或许以后会出仕吧。”

    荀彧点头,“如此也好,我家大人以往也甚是思念六叔,如今他们可以常饮酒谈天为伴。

    不过这样一来,你我二人就必须更加勤勉,方不堕家族声望。”

    党锢之前,荀氏多有二千石,千石、六百石就更是多了,然而二次党锢后,族中就再没有人出任高职,声名渐衰。

    若不是荀绲、荀爽仍在世,荀棐、荀彧、荀攸也都颇有名气,荀氏的家世声望恐怕便难以维持。

    毕竟世家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两千石!

    族中久无二千石,十几年、数十年就会跌落世家,沦为一地豪强。

    如今荀爽得赦,暂时不愿意为官,那么族中唯二出仕的荀棐和荀彧压力就大了,这也是荀彧为何说两人必须更加勤勉的缘由。

    只有年轻一辈任职千石、二千石,才能稳住荀氏的声望。

    荀棐闻言笑道:“我愚人也,但文若有高才,日后三公之位可期。”

    荀彧哭笑不得道:“二兄又调笑我了。”

    荀棐爽朗一笑,正要说些什么,侧方路上忽然窜出一个佩剑的中年男人。

    “汝是何人,何故阻路?!”

    关羽霎时拔剑,纵马挡在荀棐前面,目光凛冽地问道。

    “程立拜见荀功曹!”

    中年男子虽被关羽的气势骇了一跳,但反应过来后立刻拜倒在地。

    荀棐抬手,关羽遂倚马慢慢向后退开。

    荀棐看着拜倒在路中间的中年男子,讶然道:“足下是程仲德?”

    “正是程某。”中年男子抬头道,“半月前郡人陈公台来访我家,称荀君遣人寻我,我久仰功曹大名,故立刻便从东郡赶来,今日方到阳翟。”

    听他提到陈宫,荀棐这才确定他没有说假话,于是果断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扶起程立,连道:“程君请起,我亦久闻程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质不俗。”

    程立起身道:“功曹才是风仪过人,容貌甚伟,适才我行于道旁,瞥见君等,虽未曾见过君,但一观容貌气度,立时便猜到您就是闻名天下的荀辅之,故而上前参拜。”

    听他这么一说,荀彧惊奇不已地打量着程立,心中暗道:“仅仅通过容貌和气度就能推测出二兄的身份,看来此人必智慧过人,难怪二兄想要招揽他。”

    荀棐也没想到程立竟然是这样认出他的,心里惊讶,口中说道:“程君睿智,且与我等同行,待进了城我设宴款待程君。”

    程立也不推辞,径直上马与荀棐等人一起入城。

    到了荀棐在阳翟买下的宅院之中,荀棐当即摆宴,仆婢们为诸人奉上酒肉和鲜果。

    宴会之上,荀棐没有提招揽之事,程立也没提,直到饮酒微醺后,程立心思一转,有意卖弄一二,争取荀棐的重视,于是道:

    “功曹大名垂于宇内,但不知观天下大势如何?”

    荀棐配合地说道:“请君为我言说。”

    荀彧也静静地看着程立,想要看看他能有何高见。

    程昱四十余年来,从未有过大名气,如今登临郡功曹宅邸,又被荀棐重视,心中意气上涌,说道:“以我观之,天下大乱在即!汉家危矣!”

    席中没有旁人,不怕说的话流传出去,所以程立放胆大言,想要一鸣惊人。

    “君等可知太平道否,立在乡中多见太平道人,其众蜂拥成群,又颇得黔首之心,乡吏不敢欺,郡县不敢管,久而久之,不臣之心必起!

    且太平道首张角有信众百万,一日高呼,百万人景从,其势州郡不可当,届时天下反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语罢,程立目光看向荀棐二人,却未见他们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心中甚是奇怪。

    我都“危言耸听”到这个份上了,你们怎么不给点反应啊?

    荀棐和荀彧不仅没有惊讶,反而相视一笑,这下把程立给搞蒙了,他还以为荀棐是不信自己的判断,连忙道:

    “立所言非虚,我县县丞名叫王度,我曾多次见他宴请太平道渠帅、头目,还盗取武库兵器贩给太平道人……”

    见程立情绪有些激动,荀棐摆手道:“我信程君所言。”

    程立呆了半晌,反应过来道:“功曹也猜到太平道有谋反之心?”

    荀棐点头。

    程立方尴尬一笑,本想着语出惊人,没想到荀棐早就留意到了太平道人的举动。

    “是立自负了……”

    荀棐却真心实意地说道:“君仅凭细琐之事便能看出常人所不能见之事,可谓才智高绝,我愿聘君为功曹书佐,为我参赞诸事,不知君可愿意?”

    程立当然愿意,不愿意他就不会奔波数百里跑来颍川了。

    而且他四十多年来连个正经的官职都没做过,就算功曹书佐一职不高,但对他来说也非常难得了。

    他来投奔荀棐的时候甚至都没想着能立马任官,这会儿能任职郡中已经大出他所料,故分外欣喜地拜倒在地:“固所愿也,不敢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