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我们可以把城寨修到司马懿面前
    诸葛亮道:“威公,稍安勿躁。”

    杨仪说道:“丞相,李衡的医术我并不质疑,但这是军务之事,他的身份与此事不符。”

    诸葛亮点了点头,显然他也认可杨仪的观点,不过他觉得李衡说的“结营寨,打呆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他看着李衡,问道:“济安(李衡的字),你说的结硬寨,打呆仗,是何意?”

    “回禀丞相,我汉军主攻,魏军主守,我军远道而来,虽然这三年丞相经略汉中郡,后勤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不用再从蜀地翻山越岭,但若是司马懿一直不出战,并且魏国不断往关中增兵,战局就会陷入僵持状态。”

    诸葛亮对他刚才说的表示肯定,点了点头,说道:“你继续说。”

    自从穿越过来,关于季汉如何翻盘,李衡也推演过许多次。

    所有的战术,对季汉翻盘,基本上无效。

    因为曹魏占据了关中、中原、河北,这三个地方在唐代以前,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人口总数高达一千三百多万,是富裕的地方。

    而季汉所占领的益州,在这个时代,属于偏远地区,人口总数也就在四百万上下。

    以益州一州正面撼动曹魏九州之地,在战场上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什么意思?

    季汉与曹魏大规模对战,不能出现大败,因为综合实力不允许。

    可曹魏却能,这意味着曹魏试错成本极高。

    问题就出现在,家底厚实的曹魏,居然还不出战。

    那现在该怎么办?

    从战略上对抗曹魏,不要再用战术胜利麻痹自我了。

    战术的胜利,只是一次次小胜,根本无法撼动曹魏。

    战略对抗就是在蚕食关中,建立前沿阵地,吸纳人口,建立纵深。

    可这些李衡现在不能说,因为说了没用,他的履历太单薄。

    所以他只能慢慢地透露一些信息。

    李衡知道自己在诸葛亮面前是班门弄斧,如果说这个时代有天才,诸葛孔明一定是其中的一个。

    要知道,他是搞后勤出身的。

    很多人对搞后勤没有概念。

    这么说吧,汉初三杰里功劳最大的那个姓萧的,就是搞后勤的。

    李衡作为穿越者,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战争,战争不是简单的冲锋陷阵,更不仅仅只是前线对峙。

    战争包括了资源的调集、战略的部署、战术的执行。

    而这里面,资源包括人口、粮食、钱财、武器等等,它们相互之间还必须做到一个合理的匹配。

    战略部署则对统帅的要求更高,例如是走斜谷出五丈原,还是走子午道奇袭长安。

    魏延的提议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的认可?

    因为魏延这种打法是激进打法。

    历史上的激进名将有很多,例如赫赫有名的冠军侯,再例如后来的李靖,都打过长驱直入的闪电战。

    但他们背后要么有强大的大汉,要么的强有力的大唐做支撑。

    他们输得起。

    眼前的季汉却输不起。

    对于季汉来说,人是宝贵的,不能就这样糟蹋。

    诸葛亮谋事一项缜密。

    要在他的长处面前吹牛逼,稍有不慎,就完犊子了。

    这个完犊子倒不是死或者被抓,而是想树立的人设就塌了。

    至少以后,李衡还想往这方面升上去,是不可能了。

    所以,李衡仔细在理了一下思路,才说道:“丞相,所谓的结硬寨,打呆仗,就是把屯的田都围起来,屯多少围多少,随着屯的田不断增加,围的地也就越大,从郿县围到长安城下,也不是不可以的。”

    杨仪立刻说道:“我当你有什么高论,这样围下去,需要多少人,又要种多少地出来?”

    李衡笑道:“这种事,恐怕就要劳烦杨长史来为丞相统筹了。”

    不等杨仪说话,姜维倒是先开口了,他问道:“司马懿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围田?”

    李衡说道:“我们不就是希望司马懿出来么?”

    “李郎君,你对打仗可能不太熟悉。”姜维很震惊地告诫道,“我们现在在五丈原,以及附近屯田,当田还不算多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的兵力足以维护那些田不被魏军袭扰,魏军也不会随意来袭扰,但如果田一旦变多,我们的人势必会分散,魏军便会抓住机会,对田进行突袭。”

    似乎担心李衡还不明白,姜维进一步解释道:“当我们的兵在种地的时候,是分散的,这样的兵不具备战力,我们会被魏军打得措手不及。”

    姜维这般一说,就知道是亲自上过战场的,对战场的细节问题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些人整天讨论大战略。

    杨仪用一种更加轻蔑的眼神看着李衡,仿佛李衡已经被姜维的话堵死。

    李衡却说道:“将军大才,在下受教了,不过这也是可以解决的。”

    “如何解决呢?”

    “我刚才说的是围田,所谓围田,第一步不是开垦田,而是扎寨、围墙,等一切防御做好,再开荒。”

    听到这句话后,姜维和杨仪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中看到了惊讶。

    好家伙,这个李衡是想在这里建城?

    而且听这意思,还不是一两座。

    一直沉默的诸葛亮笑了笑,问姜维:“伯约,你觉得如何?”

    “末将觉得不可行,那样消耗的时间太长,现在屯田的进度已经很慢了,开荒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衡也不再多说,他站起身来,对诸葛亮行礼,对姜维和杨仪行礼,然后说道:“在下只是御医之子,不懂甚打仗,方才也只是一时兴起,丞相垂怜,听在下说完这些浅薄之语,在下已是感激涕零,不敢再献丑。”

    姜维却说道:“你年纪轻轻,能想到这些,也算不错了。”

    “多谢将军谬赞。”

    说完之后,又对诸葛亮说道:“丞相,在下告辞。”

    “慢走。”

    李衡随即又对姜维和杨仪行礼,然后转身出了营帐。

    这个时候,杨仪才说道:“按照李衡的说法,西线战局大大拖延,岂不是给了曹叡调兵增援的时机,李衡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

    姜维也感慨了一句:“但愿吴主能拖住曹叡。”

    诸葛亮却并未多说什么,但对于李衡刚才说的那些话,却深思起来。

    四月二十日,一大早,李衡刚吃完早饭,就看见前面营帐里,士兵们正在集结。

    李衡知道,汉军又要开始对魏军用兵了。

    李衡逮着了个机会,悄悄跟过去,离得很远,在那里偷看。

    汉军渡过斜水后,到了魏军营寨前列阵。

    魏军果然没有出来。

    汉军开始叫阵。

    李衡隔得远远的,竖起耳朵听着。

    其中一段喊话竟与李衡穿越之前一部电影台词一模一样。

    “司马老贼!有本事你出来!别说你不是丞相的对手,就是我,你试试。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绿刀子出来,我扎你苦胆。”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还是白刀子出来,我挑你脑浆子。”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黄刀子出来,我扎你屎包!”

    几百个将士一起呼喊,声音如还浪一般,一波接一波冲到敌营之中。

    魏营中,部分将士气得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