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密须灭国
    王十五年春(公元前907年)

    周天子姬伊扈率领部分随从巡游西部地区,至泾上(今甘肃平凉市西北)视察密须国。密须国是姞姓诸侯国。密须国国君密公为了讨好周天子,亲自陪同周天子骑着马巡游泾上。

    这是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周天子带着文武百官以及密公一路上,除了清溪潺潺,杨柳吐翠,百花待放外,畋田里的野兽一群群追逐着,它们有的在追逐中玩耍,有的在追逐中求偶,有的在追逐中趁机吃掉对方。

    周天子看到这一切非常高兴。当他们来到泾水边时,看到泾渭之流分明,看到浮云悠闲飘动。

    这时,他们看到了三位佳人,这三位佳人皮肤白嫩如皓月,面容姣好似观音,只要嫣然一笑,就会荡起迷人的酒窝。

    三位佳人看到了路上的庞大车队,随后就上前拜见。当她们三位像春风一样轻飘飘地立到了周天子和密公面前时,周天子用他那老花眼看了又看,一时间不知所措。

    随着女子们的丰盈身姿,随着女子们甜蜜的笑容,随着女子们荡漾的秋波,随着女子与密公含情脉脉的双目,随着她们与密公那娇滴滴的对话,周天子的春心也荡漾起来。

    周天子多么想密公马上向他介绍这三位美女的来历啊!可是,为了帝王的尊严,为了在美女面前显示自己的威风,他装得持重的样子。

    但,周天子内心里在想:这三位美人很可能是密公特意安排来贡献给寡人的,寡人何不坐进法驾等待她呢?

    想到这里,周天子安稳地坐进了法驾,幻想着夜阑人静与美人共度良辰美景。

    而另一边,密公见美人来投,以为是天降吉祥,把这三位美人拉上温车(有车厢的豪华车)。

    跟着出游的诸侯们看到这一幕,都以为康公是想为周天子献美,一个个在妒忌的同时,也想看看这三位天上的仙子。这样一来,把周天子惹火了:“你们看什么!”

    同时,密公也是想要巴结周天子,便急忙对天子说:“启禀大王,这几名女子都是本地人,如果大王喜欢,臣明天一定将她们献给大王。”

    可是周天子是谁?他可是天子啊,于是周天子摆出君王的架子,说:“密公,你这是要让寡人学商纣王吗?还不快让她们回去!”

    这听起来好象是在训斥密公,实质上是让密公把这三位美人藏好,等他回宫后好好的享受。

    密公本来就年轻贪色,于是他根本没有会意出周天子的意思。看到这三位娇滴滴,软绵绵投怀送暧的女子,密公顿时就被迷的五迷三道了。

    随后密公就带着三个女子回国了。在美女们的笑声中,他早就忘记自己是周朝的臣子。

    密公回国之后向他的母亲介绍了三位美女的来历后,密公母亲紧皱眉头,说:“侯儿呀,你好糊涂哇!这三位美女不是凡人,你能受用吗?还不快献给周天子去!”

    “可是,母后,这是天子命孩儿领回的啊。”密公不甘心地辩驳道。

    “侯儿呀,天子田猎都不敢猎取太多的野兽,诸侯出行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

    天子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如果是小人物而拥有美物,最终准会灭亡,更何况天子这是在考验你啊!你听阿母的话,不会错!”

    这时的密公哪里还听得进母亲之言,一气之下,带着三位仙女远离都城,到郊外行宫里去逍遥去了。

    再说周天子回宫后,一直在等密公送那三個仙女。

    可是,在他等了十个多月都不见人影,连忙派人去密国打听。派去的人回来,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密公居然留下了三个女子,自己享用了,这可把天子气的不轻。于是天子立马招来虢公,对着虢公吼道:

    “虢公,明天我会让你带上洛八师去把密国灭掉!你必须要答应下来”

    虢公问及缘由,天子平静了一下心情说:

    “这天下是不是寡人的?”

    虢公回答说是。

    “密国是不是寡人的臣子?”

    虢公回答说是。

    “那,天下有人享受了寡人没有享受的东西,密公享受了不该他这个臣子该享受的东西,难道不该消灭掉吗?如果不消灭,寡人的威严如何彰显?周王朝的威严如何保持?

    所以为了天子的威严,为了周王朝历代先王的功劳,密国必须灭掉!”

    虢公看着坚定的天子,而他自己也是个近臣,于是将这个任务接受了下来。

    第二天,朝堂上,周天子以密公强占民女,欺君罔上、祸国殃民等罪状,要求虢公领洛八师讨伐密须国。

    等到周军赶到密须国,而密公看到大军压境,晓得了事情的严重性,在这时,他才感到后悔。

    但后悔已经迟了,于是密公只好硬着头皮组织军队抵抗。但这显然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之举。

    密须国很快被虢公率领周军攻破,姞姓族人惨遭劫难,除被杀者外,青壮年皆被逮捕收为官奴。周天子认为密公罪大恶极,便下令将他凌迟处死,其家产全部充公。

    而至于那三个女子,周天子并没有任何指示,三人被按照战俘的待遇被充当官奴了。

    王十九年(公元前903年)

    由于周天子不重视军队的建设,使得各乡邑的武装力量十分薄弱,有的乡邑甚至没有守军,而洛八师也因为削减军费,使得人员多有不足,

    甚至有的旅只是空旅,原来一师(军)一万两千五百人,八个师就是十万人,而现在整个洛八师只有四万人。

    同时西六师与殷八师也没有满员。西戎人认为有机可乘,便起兵反叛周王朝,组织戎狄联军向周王朝发起了入侵。

    西边的周军兵微将少,洛邑附近的洛八师又被削弱殆尽,周军根本无力阻击敌人,于是被戎狄联军连续攻占十余座城邑,直逼丰邑。

    周天子得知丰邑受到威胁,抓紧下令燃起洛邑的烽火,紧急调集各诸侯国军队到洛邑集合,准备联合出击,

    白邑

    “家主!烽火起烟了!”一个家臣立马向白衍报告。

    “什么,北狄又入侵太行山了快召集家兵和白罴卫集合,左右与我披甲!”说着,白衍就要前往披甲。

    “不是,家主,是洛邑的烽火燃了。”

    白衍愣了一下,

    “你说洛邑?”

    “是的家主。”

    白衍心想:怎么会,洛邑的烽火自从修起来这一百年来就没动过,今天燃了,不会天子被人骑脸了吧,不过还是要赶快去集合啊,不然天子别拿我白氏开刀啊!

    于是对着家臣说道:

    “伱去传令,叫一千家兵集合,我和白政各带五十白罴卫,马上集合去朝歌,我们要带领殷八师赶过去。”

    “喏。”

    三日后,白衍父子率领家兵抵达朝歌,率领着早已集结好的殷八师前往洛邑。

    在这一路上,不断有诸侯带兵加入军队。

    八日后,东边诸侯的联军到达洛邑。

    第二天,南边诸侯到达。

    周天子见诸侯联军已到,于是亲自率领诸侯联军前往丰邑征伐戎狄联军,同时下令,让西方诸侯联军在天子军队进攻时,从戎狄联军后面进攻。同时切断戎狄联军的后路。

    经过五日行军,周联军抵达丰邑西面,戎狄见周军到了,立马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围城,率领大部队与周军对峙。

    很快,双方开战。

    因为戎狄生活艰难,虽然武器装备不足,但是士兵战斗力比较高,而周军因为周穆王后期的武力荒废,以及周天子继位后,削减兵力以及不维护军备的缘故。

    虽然周军人数比戎狄联军多,但是战事还是僵持了下来,而西边诸侯联军因为烽火被戎狄阻断,通信受阻,所以军队集结晚,接到命令总是慢一步。所以没有到达丰邑。

    周天子见状十分焦急,这时白衍对周天子说:

    “启禀大王,臣是卫国上将军卿大夫白衍,先祖是姒罴,家中留有祖传兵法,因此对于这种情况,臣有所办法。”

    周天子见状大喜,说道:“卿有何妙计,还请教寡人啊。”

    白衍说:“戎狄能有此抵抗,凭的就是一口气而已,而这口气就是戎狄联军的首领,如果大王能够派出一队勇士,集结起带着大量的战车,冲向敌军大纛,斩断敌军大纛。

    那么戎狄就会以为他们的首领被杀了,这口气自然就泄了,也就无法再抵挡我周王朝的联军了。”

    周天子听完,大善,立马让虢公率领从各个诸侯凑出来的精兵强将,以及集中起来的战车,向戎狄大纛处杀去,一定要砍断敌军大纛。

    “阿父,天子为什么不让你领兵冲锋啊,让那虢公冲锋,这不是给他送功劳嘛!”白政对着白衍愤愤不平的说道。

    白衍看着生气的白政,笑着说:

    “你有先祖罴的勇力吗?”

    白政听完错愕了一下,然后红着脸说:“没有。”

    然后白衍又说:“你看你阿父有先祖罴的勇武吗?”

    白政看着白衍为难的说:“这···”

    白衍看白政不好意思说,于是说道:

    “为父也没有,那既然我们父子两个都没有如此勇力,那这斩将夺旗的功劳如何拿下,如果不认清自己的力量就贸然往前冲,

    运气好能够被白罴卫保护着全身而退,运气不好,我们父子可就折在里面了啊!放弃自己擅长的事不做,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为了保全自身,我不会去做那种愚蠢的事。”

    白政听到父亲如此说,立马道歉认错,并表示自己会记住的。

    半个小时后,虢公顺利带领精锐之士将戎狄联军的大纛砍断,前线的戎狄看到中军的大纛倒了,以为自己部落的首领死了,于是有的连忙脱离对面的周军对手,前往中军查看,

    有的直接转头就跑。于是一个两个三个,戎狄阵线直接崩溃,周军见状连忙尾随追杀,一直追杀了十天,才把戎狄联军赶出境外。

    各个诸侯见到戎狄跑了,连忙收兵统计自己军队的损失,周天子本想继续追击,前往戎狄境内大抢一番,但是被大部分诸侯所阻止,无奈,只好下令班师。

    回到洛邑后,周天子按功犒赏诸侯,白氏又在太行山内被加封了一些土地。

    随着犒赏命令的不断发出,周王朝中央的钱货和天子手上的土地如流水般不断变少,不仅如此,戎狄在周天子直属土地上的烧杀抢掠,让天子实力进一步下降。这一场战乱使周王朝受到了很大损失。

    -----------------

    僭越财物,必受灾妄;德不配位,必受其咎。

    ——《白氏春秋》

    弃长而用短,为保自身计,我不为也。

    ——《白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