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6章 码工
    紫微星国际这边开了一个高管会议,很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人才的招聘,要提高薪资,要给股票,要给签字费。


    不过,高管会议结束后,许亮杰和郑晓丽一起来到周不器的办公室,说是有重要的事情相商。


    “雅虎App发展得挺好,雅虎新闻App、雅虎财经App也都不错。”


    周不器先是予以表扬。


    要说做移动端的产品,还是紫微星最强,尤其在周大老板的拍板下,郑晓丽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他的“屠榜策略”。


    所谓的屠榜策略,就是让雅虎App出现在所有有影响力的相关榜单的前三名!


    这是后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最擅长的策略。


    这可不是花钱买榜。


    得是市场运作才行。


    要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才行,用怎样的策略组合可以最省钱、市场效果最好,这得有一个庞大的精密的市场分析团队才行。


    有的团队,为了上榜一天,可能要花500万。有的团队运作好了,可能只花100万就能排进前三名了。


    在这方面,美国人就差了太多了,对市场和商业的认识,以及行为作风上的胆魄,都不如国内的团队。但凡他们能用正规手段打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不会采用一些上不来台面的阴招。


    现在的硅谷几大巨头,都在各出奇招地向着移动互联网转型,有的很成功,比如Facebook;有的不见起色,比如微软。


    雅虎要是没有卖给紫微星国际,想转型成功几乎不可能,基本就淡出互联网产业里的主流视线了。


    现在则不同,在郑晓丽的带领下,雅虎起死回生!


    不仅是郑晓丽主导的雅虎App、雅虎新闻App、雅虎财经App和雅虎体育App都发展起来了,雅虎CEO斯科特·汤普森负责的雅虎邮箱App、雅虎金融App、雅虎天气App也都有了很明显的业绩进步。


    这其实就是“屠榜”的作用了。


    雅虎App霸占了各大榜单的前三名,这就是占领用户心智。受益的可不仅仅是这一款产品,而是整个“雅虎”的品牌。


    有了这种市场效应,雅虎邮箱App、雅虎金融App也都被带动起来。


    郑晓丽笑着说:“雅虎在你的带领下,不到一年时间,转型就初见成效了,可见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移动互联网的人……”


    “别,”周不器摆了摆手,打断了她,“都是你们的功劳,我这是沾了点光。”


    郑晓丽道:“不过,我还能做得更好。”


    周不器笑道:“当然,我已经看到了雅虎重回巅峰的样子了,多了不说,雅虎App在全球有4亿用户,基本就能实现目标了。”


    这毕竟是一款新闻类的产品,规模上不可能跟Helo、Facebook、Ucgram这样的社交产品比,能有几亿用户就算巨大的成功了。


    想要有更大的增长,就一定得破圈。


    从新闻的圈子里冲出去。


    比如UGC的视频内容。


    如果雅虎App上增加了UGC的视频内容,完全有可能去跟YouTube抢一抢市场(类似国内的西瓜视频)。


    从产品的生态来看,雅虎和谷歌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


    郑晓丽道:“现在有一点阻碍,成为了雅虎App发展壮大的限制。”


    “什么阻碍?”


    “人才。”


    “缺人?”周不器还以为是什么大问题呢,“那就招聘嘛,雅虎的复苏这么明显,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相信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参与进来,把这样一个互联网行业里的丰碑似的品牌给重塑起来。接下来,紫微星国际一定不能退缩,要积极地参与到市场里,加入到抢人大战中去。不管对手是谷歌还是微软,又或者是什么甲骨文、思科、IBM,不管是谁,都不怕!”


    郑晓丽摇摇头,“美国人不行。”


    “嗯?”


    周不器微微一怔。


    郑晓丽道:“刚开始来到美国这边,我还挺期待的,毕竟这里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有着世界上最顶尖的互联网技术。可时间长了,也就那么回事,感觉还不如我在国内工作时的团队呢。”


    周不器问:“是雅虎这些年的弱势?”


    郑晓丽摇头道:“一开始我也以为是雅虎的原因,是雅虎过去这些年里屡战屡败,员工的士气都不行了。后来才慢慢地发现,雅虎的士气不行,只是一方面。这些美国人就是不行,反正我对他们很失望。”


    许亮杰就在旁边解释道:“是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很多时候,态度真的可以决定很多。”


    郑晓丽气道:“雅虎App现在的团队是115个人,他们每天的工作量,要是放在国内……一个30人的团队,都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做一个雅虎App又不需要什么世界顶尖的技术,做这类的产品,硅谷这边真是太差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工作态度差。”


    “也不至于……”


    周不器觉得她说得有点夸张了。


    他也见过。


    国内的IT行业加班很重,996什么的都是常态。其实硅谷这边也一样,在紫微星国际的硅谷总部园区里,每天晚上九点多了,办公大楼里也都是灯火通明的。


    那些白人是真不怎么加班,只有个别的工作狂会留下。


    但是大部分的亚裔、印度裔,加班的积极性都很高。


    如果遇到一些紧急的事,通宵达旦地工作,甚至连续很多天不休不睡,那也是常有的事。


    许亮杰沉声道:“还是要差很多的,加班费支付了不少,效率却远不如国内。现在的IT行业里,要说世界上最顶级的那些科学家,国内比美国还是要差上一些。可要说绝大多数中下层的工程师,这个群体的实力国内可以说是碾压美国。”


    郑晓丽是个女性,胆大心细,作风泼辣,就很直率地说:“互联网是科技行业,可中下层的工程师,其实就是蓝领工作,跟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没什么区别。你看中美的制造业,论生产袜子、衣服、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脑的能力,美国拿什么跟我们国家比?我们出一个省,就能超越整个美国了。互联网也是一样。”


    周不器失笑道:“码农呗?”


    郑晓丽道:“‘码农’的说法有点不负责任,但我觉得叫‘码工’还是很合适的,就是写代码的工人。在技术专家领域,美国更强,我们应该不计代价地去市场中抢人。可是在工人群体里,还是国内更强。”


    周不器这也就听明白了。


    郑晓丽这是对美国这边的工作环境熟悉了,了解了,然后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了。


    过了初期对美国的幻想期,逐步地了解现实了之后,就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如果是做一些特别高科技的项目,比如人工智能,肯定要以美国这边的团队为主。


    可是雅虎App没啥技术含量。


    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去生产手机一样,美国人当然也能做,但一定不如国内的工厂。国内的工厂,可以成本低、效率高,积极性强、服从性强,还真能指哪打哪。


    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忽然来了一笔1000万产量的大订单,要求在3天之内完成。


    这种级别的任务,就只有国内的制造业能完成。


    恰好,互联网的变化性是最快的,对时间的重视性要远超制造业,每天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比3天生产1000万台手机更棘手更紧张的任务需要解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