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这会不会太伤人了啊?
    “陛下,臣还有事要奏。”

    楚鸿沉稳启奏,党争这事一开启便是你死我活,没有停下的可能。

    “哎,一并吧!”

    赵祯微微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是党争,但知道归知道,愤怒也是真愤怒。

    楚鸿深深的望向王钦若,“当年户部内部财政出了问题,以王阁老为首的一干人等力推将淮水一带的稻田改为桑田,让淮南黎民百姓改稻为桑。

    这事人人怨愤悼骂,以至天下徒起纷乱,民间动动荡不已,盗贼流寇激增,有了数年前无数的民变。王钦若之政,毒害淮水黎民久矣。内阁大学士当为天下计,无才无德、私心盈溢者当贬黜!”

    这是韩系准备的大杀招,拉下王钦若的杀招。

    王钦若当即神色大变,袖口里的手止不住的颤抖。

    他是真的怕了!

    在陈端被搞走,到处攀咬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怕!

    他是文臣,也是宠臣,内参的事情自然是有那么点欺君的意思,但他完全可以用没怎么注意账目的详细内容的理由搪塞过去。

    可改稻为桑这事不一样啊!

    这事,与赵祯死后的评价紧密相关!

    赵祯的袖袍也有些轻微颤动,这事他自认有那么一点点责任。

    “改稻为桑,天下黎民尽皆称赞,何来动荡?”

    陈端被拉下去了,刑部尚书赵吉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

    楚鸿静静答道:“改稻为桑,则淮水百姓无粮可食。”

    “养桑产丝,卖丝可得钱,以钱买粮怎会无粮可食?”

    刑部尚书发现这次的难度好像没那么高,楚鸿的气势好像也没之前那么咄咄逼人。

    “这改稻为桑的初衷的确如此,这也是陛下同意施以此政的缘故。政本为良政,可官不为好官。”

    “怎么说?”

    赵祯微眯着的眸光亮起来,这些年淮水一带造反的人可不少,那是一块极为肥沃的地方,偏偏造反不断,这让赵祯一直认为可能是自己当年决策的问题。

    也因此,对于自己死后的身后名,他其实也有那么点预测。

    仁慈是一定的,有没有庸政就不一定了。

    或者说,大概率有个庸政,甚至有“仁慈有之,却也愚蠢”这样类似的评价。

    如今,竟然听到了不同的答案?

    “淮水养桑,当时陛下也考虑到了粮食的问题,便让户部拨下粮食,以兼济淮水百姓。”

    赵祯边听边点头,心里则是动荡不已。

    难道,这政治黑点还能变上一变?

    这身后之名,还能更改?

    楚鸿接着诉说:“可惜,王钦若私下让当地官员将朝廷的粮食高价售卖,又哄抬粮价,改稻为桑为表面功夫,实则让他那在淮水为官的弟弟,坏我大周朝国运。”

    “表面功夫?”

    “这是陛下当年亲自下令,侍读学士难道有什么质疑的不成?”

    王钦若又下场了,他听到这里再也待不住了。

    “王阁老为何这么惊慌,难不成是不准人说话?”

    韩章悠然站出,与王钦若相对而视。

    “继续说!”

    赵祯一看这情形就知道肯定是王钦若那边有问题,当即有点小激动。

    当初,他是将“改稻为桑”一事是作为重要政绩来干的,就连这良策的对话,都让人在史书上写了足足近一页纸。

    偏偏这“改稻为桑”的结果并不好,要是流传后世.......

    他快要老死了,最怕的就是后世评价有那么点偏差,改稻为桑一事也是他心底的一道坎,这事最容易让人说事。

    如今,既然有了改变定性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陛下,民以食为天,若是吃不饱饭,再是美好的治政也是枉然。改稻为桑,这却是使得百姓没有时间种地没有粮食,有的仅是养桑赚取的少许钱财。

    若是依照陛下的安排,粮食分发下去,当地百姓定然可以衣食无忧,又能从养桑一事赚点小钱。届时,朝堂有了蚕丝,可以海运高价卖给他国,财物问题迎刃而解,百姓有了安宁,两全其美。

    可王钦若那弟弟在王阁老的暗中授意下........”

    “这是污蔑!”

    王钦若直接打断,不让再说。

    “不错,这定然是污蔑啊!”

    “王阁老清风亮节人尽皆知,岂容污蔑?”

    “这事已然定性,没什么好说的,陛下,臣有事启奏。”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王系的人也待不住了,王钦若亲族那边的事情他们门清,连忙阻拦。

    “住嘴!”

    赵祯怒了,这是什么意思,居然怕到不让人说话吗?

    侍读学士少说一句话,朕到后世就得被多骂千句万句!

    “陛下........”

    “住嘴!”

    赵祯从龙椅上站起身,指着一个还试图搅混水的官员,“若是再胡搅蛮缠,贬官流放,灭门抄家!”

    赵祯真的怒了,就连陈端欺君的时候都没有这种表现,也没有这么在意过。

    这下,没人敢说了。

    楚鸿沉稳的点了点头,“王钦若授意弟弟售卖本应赈济的粮食,又伙同当地豪绅哄抬物价。

    淮水大多数地方养桑,粮食却是更为稀少,百姓家里种的粮食不多,养桑的钱财因为粮价上涨也买不了多少粮食。

    如此,当地豪绅再压低土地价格,让百姓不得不卖田为生,一时固然吃饱了肚子,来年却是无地可种,断无生路,民变无数。即使是誉满天下的范文正公亲自安抚,却也民变不断,以至今朝动荡纷乱不断。

    黎民百姓苦楚不断,王阁老家却是得利颇多,如今田产共计四十万余亩。”

    赵祯脸色刹然阴沉,田产没了,黎民百姓可不就没了出路?

    最关键的是,土地兼并了四十万余亩。

    这个数量实在是太夸张,基本上就是淮水一带所有耕地的面积了!

    赵祯并不特别在意王钦若的贪,四十万亩也在他的承受范围内,可他不能忍受的是王家居然将淮水土地占完了,一点也不留给淮水黎民百姓。

    这让黎民百姓能怎么办?

    要不当王家的走狗奴隶,要不造反呗。

    太绝了,一点活路都不留,难怪天下纷乱不断,又以淮水最多!

    好家伙,他一直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没想到啊!

    这招真绝,本地大族做了断子绝孙的事,悄悄把事情隐瞒,汴京御史认为是皇帝的决策导致,弹劾一两次以后也就不敢再说,这事就此烟消云散,唯有百姓遭灾,大族得利。

    “好好好!实在是高啊!”

    赵祯微眯着眼睛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什么也说了。

    “王爱卿有何解释?”

    “陛下,臣在淮水.......”

    王钦若被这事搞得有点慌乱恐惧,但他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当即准备辩驳。

    “唉!别说了,朕不想听!”

    赵祯并不打算让王钦若说话,他可不想被后世之人诟病千年万年,他要将这事定性。

    这事就是王钦若的错,皇帝赵祯是没错的!

    错的是王钦若的奸佞,皇帝赵祯“改稻为桑”是良政,只是被奸臣破坏了。

    后世之人要骂,就骂王钦若!

    “内阁文爱卿,殿前司指挥使富昌何在?”

    “臣在!”

    “臣在!”

    内阁大学士文彦博和殿前司指挥使富昌连忙站出。

    “查,查个底朝天!”

    “诺!”

    “诺!”

    王钦若一直颤抖的手不再颤抖,心里凉到极致,腿软的有点站不住。

    文彦博和富昌,一个是有派系的内阁大学士,一个是贵妃亲哥哥,两位在文武双方都是顶层的人物,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影响这两位。

    他,内阁大学士王钦若,这次怕是悬了........

    “退朝!”

    赵祯也不看王钦若,大步离去。

    楚鸿暗自咂舌,改稻为桑......

    嗯,怎么说呢?肯定没有那么差,可也绝对没有他之前夸的那样好。

    生产力起不来,地方大族不给力,改稻为桑这种依托于商业的事情就很难起效。

    所以,自己居然将改稻为桑说成良策了吗?

    不对劲,自己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奸臣的属性啊?

    不过,真不愧是韩系一重核心人员想出来的顶级阳谋杀招。

    这是真能将王钦若拉下来。

    这一招,也是真的杀进了这位仁宗皇帝的心里。

    赵祯一生仁慈,这“改稻为桑”算是他少有的政绩错误点。

    恰好赵祯又没有子嗣,最怕后人乱编排。

    这一下,将王钦若和淮水政绩黑点绑定,赵祯又有了重新定性“改稻为桑”的机会。

    且不说这事和赵祯的后世评价挂钩,就算赵祯不考虑身后之名,这事也是真的和王钦若有莫大干系,王氏也真是这样干的。

    单凭这点,王钦若就上不去宰辅大相公。

    楚鸿长舒一口气,今天说的话有点多,有点口干舌燥。

    王钦若注定翻不了身了!

    ........

    一直降低存在感的盛纮惊呆了

    这就是汴京的激烈争端吗?

    前段时间逼君,这段时间又是内阁大学士争宰辅位置?

    太残暴了!这对六品小官也太不友好了!

    不过,贤婿居然能在这么多大佬里游刃有余?

    可是,贤婿的那些话会不会太伤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