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00
    第181章 尽忠

    借着这场磅礴的大雨, 谢墨和甲队的将士们,终于趟过汹涌的河水,艰难地到达了对岸。

    暴雨增加了一切战争行为的不确定性。

    将士们的衣服湿了个透,湿冷的同时, 更是增加了不少笨重感。

    他们的头发紧紧贴在脸侧与头皮, 视线也因雨水而受阻。

    当将士们的双脚离开澎湃的河水, 踏上西岸泥泞的土地,几?乎瞬间便体验到了“泥足深陷”的感觉。

    好在, 这一切不仅发生在他?们身上, 也平等?地降临于北秦士卒。

    暴雨不仅阻隔了视线, 更是影响了箭矢的轨迹。

    除了少数几?个神射手外?,其余人根本无法利用箭雨阻拦谢墨等?人的前进?。

    尽管有?将士被?河水冲走,但甲队还是以一个较低的伤亡率, 成功到达对岸, 开始架设铁索桥。

    北秦哨兵见此情状, 立刻吹动号角,集结军队迎敌。

    对于许多北秦士兵而言, 猝不及防的突袭, 原已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更何况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战斗。

    黑夜与大雨遮挡了视线,他?们根本不清楚来了多少敌人,只?知道身边不断有?人倒下。

    作为一支不远千里南征的外?族军队,他?们实在不习惯江淮间这样的大雨。

    郗归曾命令北府军,在平日的演练中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战场, 也曾模拟过夜间抢渡的场景。

    平时的训练终于在真正的战争中派上了用场, 将士们虽说打得艰难,但却?依旧占据上风。

    反观北秦军队, 很快就呈现出了颓势。

    当越来越多的将士成功渡河,北秦人开始仓惶地向西边逃去。

    暴雨渐渐停歇,天色也开始转明。

    这本非适合行路的天气,可求生的本能还是驱使?着他?们狂奔。

    谢墨留下一半人手收拾战场,守卫洛涧,阻止北秦人继续由淮北经洛涧入扬州,自己则带着另一半将士追击北秦军队。

    北秦人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们气喘吁吁地跑了许久,可迎面而来的,却?不是自家的友军,而是察觉动静后?,自峡山口东进?灭敌的何冲所部。

    东西夹击之下,这支原本拒守洛涧的军队,很快便全军覆没,步了寿春与峡山的后?尘。

    这三战,共剿灭北秦军队七万余人。

    另有?不少士卒自寿春西城门?外?仓惶而逃,逃亡过程中,又因踩踏、火并等?故,增添了不少伤亡。

    谢墨与何冲会师后?,确认寿春至洛涧一带已然通畅,何冲所部携带的粮食,也解了寿春缺粮的危局。

    他?沉吟一番,决定返回洛涧,带一半人马,自西向东,清理先前从?洛涧进?入扬州北境的秦虏。

    当谢墨与自东向西追击秦寇的朱庠会合之时,扬州北境的四万秦虏,也被?渐次消灭,就连流匪也被?统统清剿。

    至此,从?建康到寿春的道路与通信,已然全部畅通。

    接下来的几?日,对于郗归而言,堪称捷报频传。

    除了中部战场外?,东边的彭城始终坚守徐州北境,甚至主动出击、以少胜多,牢牢将一支北秦军队牵制于此。

    西边,北秦仓促成立的水师,终究难与当年的王浚相提并论。

    自巴蜀二下的水师,不出意料地被?桓氏拦在了上游。

    数日激战之后?,桓氏竟越过大江,收复了襄阳!

    除此之外?,薛蓝与潘可率领的女军,也一路隐藏踪迹,抵达了符石位于项城的大营。

    她们于深沉的夜色下穿行,凭借敏捷的动作与默契的配合,用匕首悄无声息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哨兵。

    女军渐次进?入营地,按照先前在山上观察到的那样,分组狩猎敌将,焚毁北秦粮仓,放走秦军战马。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直到甲队接近中军大营之时,忽有?一支利箭,挟着风声呼啸而至。

    潘可敏捷地移动身体,躲过了箭矢。

    女兵们默契地卧倒,迅速观察周围的情形,互相交换着眼色与手势。

    一个又一个火把燃起,照亮了这一片区域。

    沉重的脚步声,意味着她们这支小队,已然陷入了敌人的包围。

    薛蓝紧紧攥住拳头,感受着腰间那块冰冷的凸起,脑中不断回想?着“人在枪在,人亡枪毁”的承诺,预备着在被?敌人杀死或抓住之前,彻底毁了腰间的火枪。

    然而,她毕竟还有?些不甘心?。

    战死沙场,原是她自己立下的志向;出征之前,她也早已下了必死的决心?。

    然而,都到了这一步,距离中军大营仅仅数十?步的距离,难道她们要在这里失败吗?

    薛蓝实在不甘心?。

    这是她的雪耻之战,就算不为了北府军,她也要为自己的荣誉而战。

    她绝不认输!

    “哟,还是几?个小娘子呢!”

    一道粗哑的声音响起,薛蓝抬眼望去,看到一个满面横肉的粗壮之人,正对着一位面容俊秀的中年男子说话,笑得很是猥琐。

    那中年人的目光自薛蓝、潘可等?人身上扫过,露出了一个阴柔的笑容:“陛下这些年,什么美?人没见过,倒还未曾纳过女兵。来人,将这几?个女人抓起来,脱光衣服去了武器,送到陛下帐里。”

    旁边的壮汉腆着脸笑道:“慕容将军,这几?个小娘子可不是寻常人,个个都会武艺。一起送到陛下那里,万一合起伙来伤了龙体,那可就不美?了。您说呢?”

    他?本意是想?分得一两?个美?人,不想?慕容杨又打量了众人一番,最?终凉凉地开口说道:“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也罢,先将这几?个女娃关好,待大战结束之后?,我再秉了陛下处置。记住,这是留给陛下的人,尔等?切勿胆大妄为。至于那个脸上刺字的,带下去,劳军!”

    “慕容将军?”薛蓝听到这个称呼,看到那壮汉恭敬的模样,再与先前做的功课一对照,便知道这是苻石麾下极重要的将领,原是在上游一带作战,此时不知为何,竟到了项城外?的大营。

    薛蓝还没来得及思索下一步的做法,就听到了慕容杨对她们的处置。

    夜风凛凛,薛蓝本能地打了个寒战,似是因即将到来的可怕命运而心?生惧意。

    潘可等?人则握紧了腰间的火枪,随时准备着在敌人过来之前反戈一击,至少,先毁了火枪。

    那壮汉心?知占不到便宜,只?能赶在士兵动手之前,抬起胳膊拦了拦,示意他?们先别动作,自己则上前几?步,用粗重的手抬起薛蓝的下巴,摩挲了两?下:“倒是个美?人,只?是可惜了,这么滑嫩的肌肤,竟被?人刺了字上去。小娘子,你好好跟哥哥说几?句软话,哥哥给你求情。”

    他?本是过过嘴瘾,孰料薛蓝竟真的开口,说出了一番谁都没有?料想?到的话。

    她扬头看向不远处的慕容杨:“将军明鉴,我的丈夫,原是北府军中的百夫长。可北府军无能,竟害得我丈夫惨死吴郡,逼我不得不自黥己面,以保性命。将军,我自寿春而来,知道北府军此次的御敌计划,求您饶我一命,我愿将北府军在寿春和峡山口的布防情况和盘托出。”

    “薛蓝!你在说什么?!”潘可不可置信地喊道。

    “女郎不计前嫌,给你一雪前耻的机会,你怎么能这么说?怎么能这么做?”

    “薛蓝姐姐,你在做什么?咱们不是说好要一起报答女郎的吗?你不要犯糊涂啊!”

    女军们这一声声的呼喊,反倒加深了慕容杨的兴趣,他?摩挲着手指,半信半疑地问道:“是吗?说说看,你知道什么?”

    薛蓝厌恶地看了眼身前的壮汉,不假思索地说道:“我不仅知道北府军的布防情况,还知道寿春城中守军几?何,伤亡如何,粮草能吃到几?时。只?是这些都是机密,我不愿说给此等?形容猥琐之人,请将军容我上前几?步,细细说给您听!”

    “是吗?”那壮汉抬手将薛蓝掀翻在地,慕容杨倒是又一次地,不急不缓地问了一句,“行,你过来吧。”

    慕容杨并不完全相信薛蓝的说辞,只?是他?向来自负,认为一个女人不可能给自己造成威胁,因此,便如同逗弄狸奴一般地,招呼薛蓝过去,饶有?兴味地看着她,打算瞧瞧她究竟卖什么关子。

    薛蓝最?后?看了眼身边的姐妹,在她们谴责的目光中,理了理衣衫,坚定地站起身来,走上前去。

    没有?人不知道,薛蓝今夜行动之前,悄悄在腰间缠满了火药。

    女郎早就说过,女军走上战场,一旦被?俘,可能会经受难以想?象的折磨。

    薛蓝知道自己不像潘可那般天生神力,能够以一敌十?,也并非那种全然不畏死的勇士。

    当初黥面之时,她暗自下了许久的决心?,才终于动手。

    薛蓝不能保证,怕痛的她,在经受非人的折磨时,能否坚持不背叛女郎,不背叛北府。

    因此,她在腰间缠上了尽可能多的炸药,又将引线剪短,一早就做好了避无可避之时,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打算。

    慕容杨是条大鱼,就算杀不了苻石,能够消灭慕容杨也好。

    她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距离潘可她们太近,一旦动手,会牵连她们的性命。

    所以,她一定要走远一些,走到慕容杨跟前,确保能够一举将他?炸死,再以爆炸的混乱,为潘可她们赢取反戈一击、逃出重围的机会。

    最?后?的关头,薛蓝想?到了自焚而死的刘石。

    她想?:“没想?到我也要走上这条自尽的路子,不过,我将带着荣耀而死。我马上就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为女郎尽忠,为家人雪耻,我将成为北府军的烈士之一,阿福也不会再是叛徒的儿子了。”

    一道奇怪的咝咝声响起,潘可惊骇地看向薛蓝,满脸的不可思议。

    从?未见过火药的慕容杨,还未因这骤然响起的咝咝声而做出反应,便在一声巨响中丢了性命。

    他?最?后?的回忆中,只?有?一副冒着火光的场面,和薛蓝一道凄厉的呼喊——“女郎!薛蓝——尽忠了——”

    第182章 炸营

    爆炸的?瞬间, 潘可等人翻身朝外跃去。

    几乎是?在同时,西边也传来了一声炸响,直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北秦士卒惊恐的面容。

    那是?粮仓的?位置, 乙队炸了北秦人的粮仓!

    薛蓝的?自爆不仅带走了她与慕容杨的?性命, 更令慕容杨周围无数兵将或死或伤。

    就连原本围着潘可等人的?数百士卒, 也大多都因接连而起的?爆炸,恐慌得四散逃窜。

    潘可与同袍对视一眼, 知道转机已然出现。

    她们背靠背成环状聚在一起, 趁着爆炸带来的?震撼, 用火枪与袖弩收割周遭敌军的?性命。

    营地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护驾”“护驾”,越来越多的?人朝着中军营帐汇集。

    潘可带着女军,沉着冷静地发动攻击, 终于打出了一个?缺口?, 而后伺机扔出一个?烟雾弹, 在浓雾中朝着符石所在之地快速移动。

    因为承担刺杀任务的?缘故,她们这支小?队轻装上阵, 并未携带太?多武器, 所以一定要在装备消耗完之前, 杀死尽可能?多的?敌将。

    丙队成功打开了马厩的?大门,并扔了不少鞭炮进去。

    炸响声连绵而起,成千上万的?战马仓惶奔逃,营地里顿时乱作一团。

    潘可借着火光,看到?一群人离开中军营帐, 朝北边移动。

    她心中略一思量, 觉得应该是?将领和?亲兵们簇拥着符石北逃。

    潘可凭着天生的?神?力,拽来一匹奔逃的?战马, 竭力控制着缰绳,迅速追了上去。

    受惊的?战马拔足狂奔,加剧了瞄准的?难度。

    潘可知道,若一击不成,便会打草惊蛇,再难击中被重重保护的?符石。

    于是?她弯着腰,控制战马尽可能?地靠近那群人,终于在敌军反身射来的?乱糟糟的?箭雨中,对着苻石连开数枪。

    符石的?身体?踉跄了下,几乎要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从马背跌落。

    潘可趁机补了几枪,扔出手?头唯一一枚震天雷,而后便朝着相反的?方向跳下马背。

    她滚了很多圈,才在一块巨石的?阻拦下停了下来。

    震天雷的?烟火过后,那一群人数量变少,可却依旧策马狂奔。

    潘可捂着中箭的?肩膀,感?到?箭矢已因方才的?翻滚深入肩胛骨,身体?也因石块的?撞击而到?处疼痛。

    通往北边的?路上,不断有?人策马疾行,或是?拔足狂奔,也有?人翻看先前爆炸造成的?尸体?,可却无人停留,也并未带走任何一具尸身。

    潘可猜测,符石并未当场死亡。

    不过,他已经被火枪击中,无论有?没有?伤到?要害,都极有?可能?感?染而死,这样一来,她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大营之中,早在第一声爆炸传出时,先前留在外?围的?一千将士,便趁乱冲进敌营,用霹雳弹和?震天雷开路,辅以不断射出的?箭雨,一路收割人头。

    营地中一片纷乱,大多数北秦士兵,早已没了御敌的?心思,只想尽快逃命。

    等远远看到?北边的?火光时,先前与潘可一道潜入大营的?女军成员宋梅,带着伙伴们高声大呼:“符石已死,尔等速速投降,尚可免于一死。”

    这话在乱糟糟的?营地中,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着。

    远征本非这些?底层士兵的?愿望,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是?长安附近安稳生活的?百姓,可却被强征从军,千里奔驰来送命。

    还有?好多人,虽然本就是?军旅之人,可却始终晋升无望,既没有?享到?权力的?滋味,又要因为各个?派系之间的?斗法而受到?种种刁难。

    他们之所以会在这里,不过是?因为无法反抗的?皇权。

    可是?,如果皇帝死了呢?

    如果那些?逼迫他们南征的?将领,一个?个?都带着亲兵逃跑了呢?

    他们继续抵抗,还有?意义吗?

    就这样,支撑着北秦士卒最后负隅顽抗的?精气神?也不复存在。

    他们有?的?绝望地放下武器,跪在原地,有?的?则疯狂地夺路而逃,想要回到?北方。

    这大营之中,原本有?十多万将士,此时竟不战而溃,四散奔逃。

    北秦士卒生怕被身后的?北府军抓到?,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逃跑,以至于根本不用女军们动手?,他们自己就因踩踏而伤亡无数。

    潘可终于抄小?路回到?大营,与宋梅等人会合。

    北秦人并不知道这场袭击一共只来了一千多人,她们若是?再留在这里,迟早会被那些?走投无路的?胡人发现破绽、反戈一击。

    于是?,女军们对视一眼,很快就拿定主意,策马离开了这座乱糟糟的?大营,预备找大军来接管此处,而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追击。

    女军的?离开并不意味着北秦人的?胜利。

    尽管这些?人还未被北府军斩首消灭或是?收为俘虏,但无论如何,符石此次南征的?大本营已被攻破,营中的?这十万人,今夜恐怕至少折损了两成。

    更重要的?是?,符石受伤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火药造成的?伤害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创口?。

    符石能?够病愈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种种迹象表明,这支仓促之间汇合起来的?南征大军,在连续的?战败与君王的?重伤之下,恐怕再也无法合力南攻了——江左,安全了。

    果然,仓促奔逃的?北秦士兵,在逃亡路上,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炸营之事。

    氐人、羌人、鲜卑人各自为政,趁着符石病重、主力削弱的?时机,抢夺兵员与地盘。

    由失败而生的?种种怨怼,不出意外?地出现在了众将之间。

    这支军队中潜藏着的?民族矛盾、势力争夺,终于在失败的?刺激与野心的?催化之下,疯狂地显现了出来。

    到?了最后,就连符石本人,也不得不在重伤的?情况下,带着亲兵四处奔逃,以免被野心勃勃的?属下杀人灭口?,取而代之。

    当苻石麾下羌族、羯族、鲜卑慕容部、鲜卑乞伏部等接连自立的?消息传来时,郗归正在细看前几场战争的?战报。

    大战已然结束,但北府军却并未班师回朝,而是?于各自的?驻地修整,休养生息的?同时,帮助各地重建秩序。

    北方蠢蠢欲动的?各个?胡族,因为符石南征的?失败,而重新萌发了割地自立的?念头。

    这场南北大战,江左取得了大胜。

    如今这副混战的?局面,对于北府军而言,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因此,郗归强压下那些?有?关召北府军回京、封赏有?功之臣的?折子,想方设法促成北伐。

    然而,对于许多世家而言,郗归留北府军于豫、扬二州,显然是?为了扩张势力,占据二州的?重要城池。

    他们不遗余力地奔走着,一方面,试图让谢瑾和?王含出面,逼迫北府军班师回朝;另一方面,则散步消息,声称郗归不愿封赏众将,试图瓦解北府军对于郗归的?信任。

    对于世家们的?挑唆,谢瑾只随意应付过去,暂时稳住他们,并未找郗归说些?什么。

    王含则早已被逼离建康,又被王池派出的?人监视着,对于世家们的?提议,他根本有?心无力。

    至于北府军,郗归向来深知荣誉与利益的?重要性。

    早在大战刚刚结束之时,就让各部报上了大战中表现优异的?军队和?个?人,朝廷虽因北伐的?缘故不能?封赏,可北府军内部的?嘉奖,很快就会随着郗归的?手?书,传往各个?大营。

    郗归说得很明白,待到?一切尘埃落定,所有?将士——无论牺牲还是?活着的?——都会获得他们应有?的?荣誉和?奖赏。

    此时距离大行皇帝的?崩逝,已然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发生了太?多事,以至于直到?郗归稳稳地接住了共和?行政的?权力,司马恒都还没有?来得及见她一面。

    当日宫中禁卫冲入琅琊王府,要将司马恒与琅琊王带走问罪,司马恒心知形势不由人,因此抬出郗归的?名号,色厉内荏地训斥了一番后,很快便逃去了京口?。

    然而,大行皇帝崩逝的?消息刚刚传出,郗归根本没有?工夫见她。

    再后来,郗归去了建康算账,残忍地杀了琅琊王和?王安一脉数十人。

    司马恒追了过去,却只看到?刑场上浓重的?血迹。

    她不敢想象,向来温和?的?郗归,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司马恒浑身颤抖着,紧紧攥住拳头。

    她知道,共和?行政的?诏令已然颁发,王池那个?没有?骨头的?东西,竟然连皇位都不要,彻底倒向了郗归。

    扶持幼帝获取权力的?筹谋,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司马恒甚至来不及痛惜,便因琅琊王的?死而胆战心惊。

    她实在不敢想象,若是?郗归从王池口?中,知道她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背叛郗归,而教唆王池弑君之事,她又会面临怎样的?惩罚。

    这几年来,她虽然凭借帮北府军经商和?卖官鬻爵的?缘故,获得了不少钱财和?权力,可这些?却全都建立在郗归的?允许之上。

    司马恒好不容易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决不允许自己仅仅作为一个?掮客而存在。

    然而,当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搏上一搏,事情却完全没有?像她设想的?那般进行下去。

    大行皇帝的?死令她沾染了污名,尽管她和?琅琊王还未来得及动手?,可张氏的?行为还是?影响到?了他们。

    流言早已传了出去——先帝崩逝的?第二天,她与琅琊王正在饮酒庆功。

    这是?第一个?变数,而王池的?诏令,则是?纷沓而至的?第二个?变数。

    司马恒知道,自己是?没有?机会接触皇权了。

    她忽然觉得好恨,为什么郗归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所有?东西,可自己却什么都得不到??

    然而,无论心中有?多少不甘愿,司马恒终究还是?要去求见郗归。

    她不能?一直这样躲避下去,如果不能?获得其他东西,那她就更应将北府军的?商铺牢牢握在手?里——她绝不能?一无所有?!

    第183章 参差

    于是, 趁着前线捷报频传带来的好氛围,司马恒强笑了下,缓缓走?进了郗归理?事的?花厅。

    真要论起来,她们不过半月没见, 可司马恒却明显地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生疏。

    郗归的?眼神?也许并无深意, 可她自己却无法像从前那般自如。

    她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的一时糊涂, 说自己之?所?以擅自做主怂恿王池,只是因为压抑了太?久, 因为看不惯作为子侄的大行皇帝, 明明是那样地无能, 可却能够坐拥皇权,享受她一辈子都无法享受的?权力。

    她说,这皇位原本属于她的?亲兄长, 她实在看不惯大行皇帝小人得势, 所?以才想要冒险复仇。

    司马恒的?情绪渲染得很好, 她借着涟涟而下的?泪水,尽可能地将自身欲望在这整件事中所?扮演的?角色隐蔽起来。

    郗归对此未置可否。

    事实上, 王池确实提过司马恒对她的?种种挑唆, 也坦诚了自己在弑君一事中扮演的?角色。

    王池是与?司马恒完全不同的?人, 她向来觉得自己并不聪明,所?以就要做到极致的?听话,抑或是,极致的?忠诚。

    她并不惧怕将把柄交给郗归,但很显然, 司马恒惧怕——她心虚了。

    平心而论, 司马恒的?挑唆并不是多么严重的?背叛,只是违反了听命行事的?纪律罢了。

    可心虚却令她露出了更多的?破绽, 显露出了她深藏着的?不甘与?野心。

    郗归不是自负的?人,她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端倪,所?以并没费多大工夫,就看透了司马恒这一番话的?不尽不实。

    坦白讲,对于诸如此类的?猜忌和试探,她向来觉得心累,可却不得不面对,因而也就早已习惯。

    不过,这还是第一次,有女子对着她,伸出了名为背叛的?试探利爪。

    她以为她们已经是朋友,再不济,也是盟友。

    可司马恒却用一言一行告诉她,她们并非同心同德。

    大战刚刚结束,朝堂上关于是否北伐议论纷纷,争执不休。

    此时此刻,实在不是北府军内部清算的?有利时机。

    与?北伐的?大局相?比,司马恒个人的?那点小心思,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郗归思量一番,沉吟着说道:“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你的?鲁莽,纵是情有可原,却也真实地为北府军带来了风险。对此,我若不惩戒一二,难免令人有样学样,肆意妄为,失了规矩。”

    如同司马恒所?料想的?那样,郗归并未动怒。

    然而,这平静却令她心中充满了不安。

    她只能故意做出一副垂泪的?模样,对郗归的?说法表示赞同,可心里却已然疯狂地寻觅着下一步的?打?算。

    谈话结束后,司马恒沉默着走?出花厅。

    最后的?结局并未超出她的?预料,郗归没有彻底收回她的?权力,可却也为她添了一重掣肘,让其?他人与?她一道来掌管这些日进斗金的?商铺。

    权力的?分薄令司马恒分外不安,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么,来缓解心中的?惴惴然。

    于是,离开郗府之?后,她去找了宋和。

    就在方才,郗归郑重地告诉司马恒,凡是人所?做过的?事情,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她希望司马恒往后能够三思后行,不要再因愚蠢的?莽撞而付出代价。

    但很显然,她并没有将这话听进去。

    长久以来的?压抑令司马恒深切地渴望着权力,这渴望令她贪婪,令她焦虑,令她时刻想要做些什么去缓解心中的?不安,可结果却往往背道而驰。

    南烛瞅着郗归休息的?间隙,报告了司马恒的?动向。

    她知道郗归曾不计前嫌地对司马恒报以厚望,因此也就更能体会她内心的?失望。

    南烛站在郗归身后,凝视着她的?乌发:“您说,宋和会帮助庆阳公主吗?”

    “那就要看他够不够聪明了。”郗归拿起茶盏,轻啜了一口。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司马恒既生了异心,那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去除的?。

    更何?况,对于这样固执己见而又不够聪明的?人,郗归实在没有说服的?欲望。

    既然如此,那就且由她去吧。

    至于宋和,此人向来信奉利益至上,比不上其?他人那般忠心,但却有一样好处——他足够聪明,能够真正看得清形势。

    到了如今这般地步,只要宋和头脑还算清醒,就不会与?司马恒沆瀣一气。

    他若真的?与?司马恒合谋,那郗归也是时候和他算一算旧账了。

    对于建康的?冬日而言,即便是午后,也往往带着难以祛除的?湿冷之?意。

    郗归捧着一个小巧的?暖炉,看向窗外清冷的?庭院。

    “我总觉得她会改变,会成长,可这么几?年?过去,她竟还是没有什么长进。”

    “宋和是什么人?她那么点心眼,还不够宋和塞牙缝的?。可她偏就要一次次地凑上前去与?虎谋皮,撞了南墙也不死心。”

    “这两年?,我与?司马恒的?来往并不算少,自认为彼此间并非全无情义,她也并非那种不可理?喻之?人,可到了最后,还是走?到了这样的?地步。”

    “她不肯收手。”

    “大敌当前,一国之?君的?生死,是多么要紧的?东西,可她却为了一己之?私去挑唆生变。”

    “明明做错了事,可却不愿付出任何?代价,反倒因为我新安排人打?理?商铺而忿忿不平。”

    “当初刘坚掌管北固山私兵那么多年?,都并未因为分权而忿怒,可司马恒呢?论本事,论气量,她又哪点比得上刘坚?”

    南烛轻叹一声,苍白地宽慰道:“女郎,你不要难过。”

    “我不是难过,我只是觉得无力——”郗归抬首看向南烛,“南烛,你知道吗?她其?实就是不相?信。”

    郗归苦笑着说道:“她打?心眼里信任男人胜过女人,她不会真的?因为男人的?不假辞色而生气,却会因为女人占据高位而心怀不甘。”

    “或许我不该这么自以为是地审判她,可我是真的?失望。”

    郗归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初见刘坚时的?场面。

    那时侯,他们彼此心中也充斥着许多的?不确定,可终究还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携手共行。

    这样一个有本事有抱负的?人,往后再也不能相?见了。

    郗归放在阵亡名单上的?右手微微颤抖,那上面写着一个又一个将士的?名字,不久之?前,他们还意味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可此时此刻,却只能作为已逝英雄的?名号而存在。

    她明知不该,可还是难免迁怒:“这一战死了那么多的?将士,正是这些将士的?牺牲,才能让司马恒作为一个公主,在建康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却丝毫不知感恩!她连问都没有问一句,就只想着自己!”

    郗归的?冷静之?中,带着真正的?愠怒。

    可与?此同时,她又清楚地知道,三十多岁的?司马恒,早已形成了一套属于她自己的?思维模式,她也只是一个可恨的?可怜人。

    于是郗归轻叹一声,看向南烛:“告诉顾信,一定要顾好徐州府学。学子们无论出身高低,都必须受到足够好、足够合适的?教?育。”

    她正色说道:“这是一个参差的?世界,而那些年?轻人,那些孩子,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郗如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室沉寂。

    郗归笑着问道:“阿如回来啦?怎么这个时候回来?用过饭了吗?”

    郗如叹了口气,面色有些愁苦:“父亲打?了胜仗的?消息传来,母亲很是开心,可我却越看越觉得别?扭,索性收拾东西回来陪姑母,以免跟母亲相?看两厌。”

    郗归摸了摸郗如细软的?头发:“你父亲无恙,这原是一件好事,你母亲觉得高兴,也是理?所?应当。”

    “可是姑母,我觉得这很可悲。”郗归仰起头来,认真地看向郗归。

    “接连的?战争带来了那样多的?牺牲,刘坚将军死了,薛蓝姐姐也死了。他们为江左付出了生命,甚至因为防疫的?缘故,不能保留一个全尸。可母亲又在做什么呢?”

    “我即便没有回京口,也知道那里定然充满了骄傲与?悲伤。白幡将飘荡在徐州和三吴无数条街巷,而我们,我们这些被保护的?人,难道不该为他们哭泣,为他们哀悼?怎能仅仅沉浸于自己一家?一户的?喜悦之?中,全然不顾那些牺牲的?勇士呢?”

    “阿如,你能这样想,姑母很欣慰——”

    郗归欲言又止,她为郗如的?想法感到高兴,可却始终不愿在她面前说谢璨的?坏话。

    郗如可以不喜欢她的?母亲,可她作为长辈,却不该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诋毁。

    可郗如却并未善罢甘休,仿佛一定要问出个结果似的?。

    她说:“姑母,您上次问我是不是瞧不起她?我难道不该瞧不起她吗?她这一生,几?乎仅仅为了那所?谓的?爱情而活。可这爱情对于父亲而言,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郗如看得很清楚:“父亲心中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对他而言,无论是郗氏的?荣耀,还是江左的?安危、北府的?将士,都比妻儿、比他自己重要得多。”

    “母亲总说父亲对她好,可他只是尽到了他觉得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无论谁嫁给他,他都会对那个人好。”

    “姑母,让我觉得难受的?,不仅仅是母亲对于将士们的?漠视,更是她十多年?来放弃所?有而全力投入其?中的?这段爱情,根本就是一个不公的?存在。”

    “她甘愿将一切奉献给父亲,为此,甚至在许多其?他方面显得自私。可对于父亲而言,母亲只是她生活中极微小的?一部分,她不懂他的?家?国大义,不懂他的?满腔抱负,不懂他的?拼搏究竟是为了什么。”

    郗如冷笑着说道:“当然,他并不在意她懂不懂,因为他根本就瞧不起她!”

    第184章 阴阳

    郗归因郗如的敏锐而吃惊了一霎, 这惊讶很快就变为欣慰,令她脸上不由自主地?绽放了笑意。

    在郗如身上,她真正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纵然江左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可却依旧在灌溉之下, 长出了与周围格格不入的青葱玉树。

    这几年来, 郗如一直在改变。

    她日复一日地?, 从之前那个本能地?趋利避害、只想?讨好大人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主见、有?抱负的人。

    纵使仍有?偏激固执的时候, 可却能够清警地?觉察到?, 在这个时代的婚姻制度之下, 女性与男性各自的处境。

    她就像从前所说过的那样,在一点点拿开遮蔽自己双眼的那片叶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人,这个孩子甚至比郗归本人更加尖锐。

    郗归并?不会因这尖锐而心?生不快。

    相反地?, 她深知“矫枉必须过正, 不过正不能矫枉”的道理, 知晓对江左这样的时代而言,这“尖锐”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她微笑着注视郗如, 心?中仿佛流过了一汩涓涓的暖流, 令她那因司马恒的肆意妄为而微凉的内心?, 重归熨帖与温和。

    “阿如,你说得很对。”郗归将郗如拉到?跟前,与她四目相对,“这世道就是如此地?不公。男子和女子同?生于世,可却自落草的那刻起, 就被区分出‘弄璋’与‘弄瓦’的不同?命运, 一者‘载寝之床’,一者‘载寝之地?’。往后的日子里, 更是要见证和承受这世间的无?数差异与参差。”

    “你的母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不知道也不相信还有?其?他?道路可走?。她的可怜、可恨与可悲,只是这世间无?数女子惨淡生活的一个小小映射。”

    “阿如,这世上的不公太多了。有?人清醒地?痛苦,有?人茫然地?沉沦。甚至不仅仅女人的荣辱寄托于一个男人,千百年来,就连那些男人的荣辱,也往往只能寄托于主上,寄托于君王。如若不然,三闾大夫又何必援香草美人为辞呢?”

    “许多年来,人们?给这一切不公赋予了一个名字,叫作阴阳。天地?、日月、寒暑、君臣、夫妇、男女,无?不被划分出了阴阳的区别。”

    “这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概念。一个男人,当?他?是丈夫时,便是夫妇之中的阳。可当?他?成为臣子,便又成了阴。就譬如凤凰一词中,雄者为凤,雌者为凰。可于龙凤的概念中,凤便只能屈居龙下。”

    “然而,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之中,女性总是处于‘阴’的位置。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一代一代地?把柔弱贞顺装饰为一种美德,让女子藉此在阴阳的体系中抬高身价。”

    “可这毕竟只是一种虚伪的抬高。他?们?渲染内宅的重要性,仿佛女子安于内宅、执掌中馈,是与男人为官做宰、出将入相同?样重要的事情。”

    “可是,谁都知道,这并?不对等。”

    “男人在官场上、在家庭之外所获得的一切,使他?们?天然地?取得了‘命令’的资本,而女人的‘劳苦’却永远都换不来‘功高’,她们?的付出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

    “事实上,并?非她们?的劳动?没有?价值,而是这价值被转移到?了男人身上,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剥削。”

    “同?样地?,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男人的功劳也有?可能被抹杀、被掠夺,正如此前很多年里,军旅中那些白白为世家子弟作嫁衣裳的流民一般。”

    “阿如,这些就是这是这个旧世界长久以来的规矩,其?中充斥着直白的剥削与伪饰的欺骗。”

    “我们?可以去改变它,我们?必须去改变它!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清醒过来,让那些清醒过来的人再?也不会无?路可走?!”

    “阿如,你要记住,你是一个开拓者。”

    “你的见识、你的同?情、你的努力都无?不重要。所有?这些,都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郗归语重心?长地?说道:“觉醒者,奋斗者,这本身就是希望。”

    郗如从未如此正式地?被郗归赋予一个类似于“开拓者”“奋斗者”的角色,她以为自己还远远不够,也在一直为接受考验而做着准备。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上,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种艰难阻绝的、与淘汰有?关的考验,而只是以这样一个猝不及防的姿态,向她展现出了更多的样貌。

    但她同?时又有?些疑惑:“姑母,阶级与性别所造成的差异,能够等量齐观吗?它们?是相同?的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郗归回视郗如,“这两者当?然不同?。可是阿如,你要记住,作为奋斗者,在事业开始的阶段,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范围包括所有?既往被界定为‘阴’的群体。”

    “无?论是女人、下民,还是被异族苦苦压迫的汉人,都是我们?需要争取的对象。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争取他?们?,在不影响的原则的同?时,团结他?们?,让他?们?自觉地?发生趋向我们?的改变。”

    “如果有?朝一日,对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到?那个时候,我们?便需要做出真正的抉择。不过,防微杜渐的要义,便在于防,我希望我们?的伙伴和盟友。永远不会走?到?那样的地?步。”

    “姑母,我明白了。”郗如郑重其?辞地?说道,“我会从当?下做起,做好现在该做的一切——团结,奋斗,向着最终的目标进发。”

    她看向案上那本阵亡将士的名册:“我会像他?们?一样奋斗,会团结更多人,共同?争取更好的明天。”

    她以眼神征求郗归的同?意,而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本名册,看着看着,不由落下泪来。

    郗如深吸一口气?,伤感地?说道:“姑母,我知道将士们?的牺牲,是为了前所未有?的光荣事业,我知道薛蓝姐姐会因此而自豪,但我还是想?哭。”

    “尽情地?哭吧。”郗归轻轻将郗如揽入怀中,“哭泣原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那些为了国家和百姓付出生命的人,值得我们?任何人洒下热泪。”

    “只是阿如,哭泣过后,我们?仍要保持坚强的意志。牺牲是战争的常态,只要我们?立志北伐,牺牲就一定还会继续。我们?只有?持续地?推进这项伟大的事业,才能保证将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唯有?胜利,是对英灵们?最好的告慰。”

    郗如重重点头,而后看向郗归:“姑母,北伐,要开始了吗?”

    郗如以为按照郗归的脾气?,一定会乘胜追击,将北秦人打得落花流水,不料却听郗归说道:“不,还没到?时候。”

    郗归放开郗如,目光转向舆图:“苻石集结几十万大军进攻江左,为此,甚至连都城长安附近的百姓,都被挨家挨户地?征召。”

    “可最后出发的军队还未离开三辅之地?,先行大军就已在江淮间连连落败。甚至就连作为皇帝的苻石,也身受重伤,仓促而逃。”

    “以至于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征伐,最终只成了苻石野心?之下的笑料。”

    “阿如,你要谨记,无?论是对江左还是北秦而言,内部的瓦解,都比外来的攻击更加可怕。”

    “北秦原本就是一个由诸多胡族组合起来的国家。过去数年之中,苻石固然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建立了几乎覆盖北方全境的版图,可频繁的征战也为北秦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其?内部的诸多降将,根本未对苻石建立起纯粹的忠诚。”

    “臣服与忠诚完全是两码事。那些因战败而短暂向苻石低头的野心?家,终究也会因苻石实力的大减而露出试探的爪牙。”

    “这种情况下,一旦苻石露出明显的颓势,北秦就会瞬间危若累卵。”

    “而我们?,只需要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北秦各族接连叛乱,苻石自顾不暇,北方混战一团的时机。”

    郗如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听说,羌人、羯人和鲜卑人,都已有?了自立的动?向。”

    “还不够。”郗归面无?表情地?说道,“那些被北秦灭国的胡族,与苻石之间,横亘着深仇大恨。仇恨与利益会驱使着他?们?复仇,驱使着他?们?彼此相争。”

    “我们?没有?必要对上他?们?,只需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即可。”

    “他?们?一定会互相征伐吗?”郗如不确定地?问道。

    “一定会。”郗归斩钉截铁地?说道,“没有?多少?人能够在真正的权力面前做到?面不改色,任何人都不能小看欲望的力量。更何况,苻石手里,还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物。”

    “宝物?您是说——”郗如迟疑着问道。

    郗归缓缓开口,吐出了一个对于江左众人而言,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传国玉玺。”

    “永嘉乱后,元帝虽立国于江左,可传国玉玺却落于刘石之手,以至于北人皆云司马家是白板天子。”

    “而在北方,传国玉玺背后所隐含的寓意,也使其?成为了诸胡争霸之时的焦点所在。”

    “土地?与人口是实打实的利益,而玉玺,则意味着正统。”

    “我已命人放出各色消息,如今的北方,已然流传着‘得传国玺者得天下’‘北府军愿以天雷神器换传国玺’等消息。”

    “此次南北大战,苻石元气?大伤,身体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北方诸胡已经纷纷自立,很快,他?们?就会向着长安集结,一道终结北秦苟延残喘的性命,瓜分其?留下的各色遗产。”

    “而我们?,只要瞅准一个最混乱的时刻,趁此机会出兵北伐,便不愁不能恢复河南之地?了。”

    郗如听了这话,眼神亮晶晶地?看向郗归。

    郗归被她难得的天真样貌逗笑:“不过,在那之前,我们?要先选出一位主帅。”

    第185章 追封

    当凛凛的北风吹过征战纷纷的北方大地, 在江淮一带造就飞扬的大雪时?,扬州、豫州等地,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分田入籍的工作。

    大战过后?,北府军乘胜追击, 在淮北打了几个胜仗, 直打得胡人不?敢轻易南侵, 而后便仿佛收了手似的,再不?继续北进。

    然而北方并未因此而重归安宁。

    冬天原本并非适合打仗的时节, 可刚刚自立的诸胡军队, 一个个忙着抢占地盘, 抑或是抢夺越冬的粮草,所以正打得不可开交。

    北府军虽有徐州和三吴的粮草做支撑,可却还是本着稳扎稳打的原则, 并未贸然北进, 而是在豫、扬二地凝聚民心?, 夯实根基。

    以免与符石一般,征伐不?成, 反倒自取灭亡。

    豫、扬二州的百姓或许曾听闻过徐州的善政, 或许并没有, 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在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时?,发出那种难以言喻的真切喜悦。

    战争是最为彻底的不?破不?立。

    扬州作为江左最为富庶的地带之一,本来遍布着世家大族的土地和庄园。

    可北秦军队在梁郡以北的肆虐横行,早已?令那些雕梁画栋的庄园模样大变。

    战争结束后?,北府军比先?前撤往南边的世家子弟更早地抵达了扬州北境, 彻底占据了这?一片丰腴的土地。

    而南境的土地之中, 除却王安一脉遗留下的土地外,还有皇后?王池主动献出的大片田地。

    郗归并未辜负王池的好意, 她从北府军走账,以一笔合宜的价钱,赎买了王池所献之地,而后?又将这?钱换成了北府军庞大商业集团的一小部分股份。

    对于这?个结果,王池不?仅并无微词,还颇有些喜出望外。

    她原本没有指望用土地来换取什么,只是想为自己母子求得庇护,可郗归却给了她股份。

    这?股份不?仅仅意味着一份持续的收益,更代表着她与北府军成为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怎能不?令她兴奋激动?

    无论是王池的献地还是郗归的回馈,都系公开进行。

    其结果便是,“股份”一词,随着这?件事彻底传了开来。

    郗归将北府军名下的商铺分割成了几大系,每系都划分为千股,又将其中约百分之十五的部分放出来交易。

    最先?认购的是一些尚有余力的三吴世族,其中又以吴郡居多。

    这?些人较早地偏向郗归一边,颇为合作地完成了北府军前期在三吴分田入籍的工作,又将子弟送至徐州读书,以期在日后?博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然而为官做宰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愿望,这?些世族既不?想百无聊赖地坐吃山空,又不?愿前期送出的田地和子弟全?部打了水漂。

    更重要的是,有吴兴朱、张二氏珠玉在前,他?们知晓自己绝非北府军的对手,因此?只能在家叹息。

    而股份的出现,则令这?些向来颇具商业眼光的三吴世族眼前一亮,要不?是郗归限制了每族可以认购的份额,他?们恨不?得拿出一半身家来买股份。

    与之相反的是,对于这?个闻所未闻的词语,侨姓世家纷纷选择嗤之以鼻。

    直到吴人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买了他?们能够买到的所有股份,世家们才觉出了不?对。

    这?些人早已?习惯了对三吴世族处处打压,又怎能容他?们独占鳌头?

    更何?况,他?们也不?敢明着跟北府军做对。

    那么,既然献出田地已?是唯一的选择,与其坐吃山空,倒不?如买点这?什么股份?

    这?股份虽则比不?上田地靠谱,但那群向来精明的吴人都买了,应该也不?至于是什么坏东西。

    他?们不?敢对着郗归磨叽,可却迟疑又赖皮地找上了谢瑾,非得让谢瑾给他?们一个保证才行了。

    对此?,谢瑾并未多言,只沉默着拿出了自家认购股份的一叠凭证。

    世家们翻看着凭证,一方面觉得心?安,一方面又有些怕这?是郗归与谢瑾联合起来做的局。

    当日共和行政诏令颁布后?,对于这?些世家而言,最大的风险便在于,如果任由?郗、谢二氏把持朝政,那么,一旦郗归生下融合二氏血脉的孩子,那是不?是意味着,这?孩子日后?会成为江左新?的主人?

    然而,这?忧虑并未持续多久,郗归执剑逼迫谢瑾和离的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世家们一方面因郗归的嚣张而气?怒,一方面又庆幸二人的离婚。

    可如今看来,和离一事,似乎并未改变谢瑾的态度,他?甚至比大行皇帝还在时?更加明目张胆、毫无保留地支持郗归。

    更何?况,郗途并未像传言那般阵亡,既然导致郗、谢离婚的导火索不?复存在,那么,他?们是不?是很可能会重归于好?

    对于渴望维持现状的世家而言,这?实在糟糕。

    于是,沉默之中,有人试探着说道:“大战之后?,北府军的气?焰实在太过嚣张,一面占了豫、扬二州大片郡县,一面又逼我等出让土地,就连在朝堂上,也每每推翻旧制,语出惊人。我等本也没有什么,可侍中毕竟与郗都督一道执政,如何?竟要被她压制至此??”

    更有人气?愤地指责道:“郗氏女频改旧制,独掌大权。如此?行径,与那王莽何?异?”

    此?话一出,室中之人立时?变了脸色。

    谢瑾将茶盏重重放到几上,发出令人心?颤的清脆声响。

    他?抬眼扫视众人,目光停在最后?说话的那人身上:“韩公若有异议,大可在朝堂上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背后?议论,岂是君子所为?”

    “再说了,北府军浴血奋战,护佑江左安稳,诸公不?感激也就罢了,如何?还能说出如此?这?般令人心?凉之言?”

    “谢某与诸位同朝为官,为了这?多年的情谊,便奉劝各位一句,江左有几十上百万的百姓,一旦北府军的教?化真正深入民间,那么,便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北府军也能寻到不?少。唯一欠缺的,只是时?间罢了。”

    “尔等既无举刀相向的勇气?,又无抓住时?机的决心?,再这?般下去,恐怕迟早被吴地世族和那些新?起来的寒门庶族挤出朝堂。”

    谢瑾的语气?很是平静,可却令在场诸人无不?心?中一凛。

    有人不?服气?地辩道:“寒门庶族,如何?能与我等数代传承相提并论?”

    谢瑾冷笑一声:“那宋和出身底层,连寒门都算不?上,可在座诸位家中子弟,有谁能比得上宋和的才干,又有谁能在朝堂上与宋和相争?”

    这?些人想到宋和那张总是带笑的温润面容,和行事的果决狠辣,一时?都有些讪讪。

    谢瑾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

    大战已?然结束,他?对于郗归行事作风的最后?一点忧虑,也已?消失不?见。

    符石大败之后?,北方势必会重新?陷入纷乱,腾不?出手来侵略江左。

    既然如此?,江左正好趁此?机会,为革旧鼎新?、建章立制做准备。

    他?与郗归都十分清楚,这?些世家与北府军、与高平郗氏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隔阂。

    他?们天然地不?信任郗归,而郗归之所以采取那样的方式离婚,为的也是在震慑的同时?,让谢瑾充当二者之间的润滑剂。

    这?些世家不?甘心?被郗归一个女人拿捏,还想当然地以为谢瑾亦是不?愿屈居前妻之下。

    可这?实在是看轻了谢瑾。

    对他?而言,社稷万民,远比个人荣辱重要得多。

    他?们说服不?了他?。

    陈郡谢氏连豫州都可以让出,更何?况是田地和金钱呢?

    那日过后?,不?少世家主动献上田地、认购股份,豫、扬二州分田入籍的工作迅速展开。

    北府军熟练地丈量土地,二州所有百姓,都在新?年到来之前,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田地。

    与之同步开展的,还有教?化与宣讲。

    二州的百姓,将会像徐州与三吴的子民一样,感念郗归与北府军的恩德。

    他?们会成为北府军往后?的坚实后?盾,为北伐的成功添上又一份筹码。

    新?年到来之前,江左举办了此?次南北大战的表彰仪式。

    在那之前,郗归与谢瑾联合签署了不?少有关表彰与追封的诏令。

    其中的第一道,便是追封刘坚为广陵相。

    与刘坚即将获得的种种荣誉相比,这?职位或许并不?显眼,可却关乎他?与郗归之间最初的承诺。

    当日北固山初见,郗归之所以能够打动刘坚,凭的便是那一句“假以时?日,你?也可以作广陵相”。

    这?些年来,刘坚连连取胜,唯独缺少一场真正的大战。

    可当机会终于到来之时?,他?却为了家国,为了荣誉,选择了主动赴死。

    于是就连这?广陵相,也只能成为一个死后?哀荣,不?知能否真正告慰他?的魂灵。

    签发诏令的那一日,郗归第一次梦到刘坚。

    郗归从未去过寿春,可当梦境开始,她便本能地意识到,那就是峡山。

    她看到刘坚浑身是血,踉踉跄跄地茫然四顾,周遭影影绰绰,有身着战甲的同袍,有一地的尸体,还有那茫茫看不?到尽头的青山,与本不?该在这?个时?节出现的离群断雁。

    她看到这?青山延展着,一直到了洛阳城外的北邙山,看到刘坚穿着当日花厅初见的那套衣服,笑着说道:“我还从未看过洛阳的牡丹。”

    她听到他?遗憾地说道:“我这?一生,是没有封狼居胥的那一日了。”

    她眼前一闪,看到参加大战的将领们齐聚京口庆功,可是,满营将官俱已?在,独不?见,独不?见刘坚啊……

    她正要因此?伤怀,可一阵风吹过,又站在了京口城外的陵园,看到猎猎的旗帜之下,是数不?清的新?冢。

    埋骨他?乡的将士何?止刘坚一人?

    正是他?们的鲜血,共同捍卫了江左的安宁。

    第186章 告庙

    新年之前?, 江左以一场极为盛大的献俘告庙的典礼,宣告了这?场南北之战的终结。

    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是,这?告庙之礼,祭的不是司马氏的太庙, 而是天地与?四方?之神。

    消息传出的那一刻, 所有听闻之人都明白?地意识到了一点——属于司马氏的时代已然结束, 而世家大族此前所享有的、从司马氏皇帝身上让渡出的那一部分皇权,也将?被无可转寰地收回。

    “政由宁氏, 祭则寡人”的传统将不再理所当然, 高?平郗氏在执掌军队的同时, 竟还要插手王朝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戎、祀二事都被她左右, 那么, 下一步, 郗归又会做些什?么呢?

    一个女?人,一个没有孩子, 甚至连个侄儿都没有的女?人, 她会有这?样的野心、这?样的抱负、这?样的勇气吗?

    世家们有数不清的质疑, 可终究无人敢明着反对。

    那些暗戳戳的讥讽,往往被郗归无视。

    说得多了,还有被要求当廷对峙的风险。

    以至于他们只能侥幸地安慰自?己,强迫自?己愚蠢地相?信郗归会在走到最后一步前?自?行驻足。

    对于诸如此类的想法,桓元完全?嗤之以鼻。

    作为荆、江二州的掌权人, 他无比真实地感受到了郗归带来?的压力?。

    这?一战, 他在上游力?拒秦虏,败其水军, 收复襄阳,牵制北秦西线兵力?。

    这?本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功劳,可却因为北府军在寿春、洛涧以及扬、徐二州的大胜,而变得微不足道。

    他并未亲眼看到传说中那神奇得足以引来?天雷的武器,可却已然清晰地感受到了这?支军队给?自?己带来?的威胁。

    由荆州至建康参加告庙之礼的这?一路上,桓元听到了无数有关北府军与?郗氏女?的议论。

    郗归竟真的将?那所谓分田入籍的天真想法,接连在徐州、三吴、豫州、扬州等地进行落实。

    “耕者有其田”,这?一从前?闻所未闻的口号,竟成了一股庞大的风潮,席卷下游地带,并且还在持续朝着其余州郡扩散。

    事到如今,江左还未丈量土地、分田入籍的地方?,竟然只剩下了江州、荆州和?广州。

    广州化外之地,本不足为道,可荆、江二州的民心,却是显而易见?地被扰乱了。

    更?何况,郗归不仅收拢民心,还要拉拢行伍之人的忠心与?认同。

    这?是江左首次举办范围如此之广的献俘告庙礼,每一支在南北大战中贡献力?量的军队,都收到了郗归亲自?签发的邀请函,派出代表前?来?参会。

    抵达京城后,郗归又邀请来?自?荆、江二州的代表,分别去北府军在建康附近的各个驻地参观交流。

    桓元此行带了十二名将?领和?数十名参军、千户,并数百士卒。

    他本想让这?些人借机去刺探北府军的机密,没想到他们却被北府军中官兵平等、晋升透明以及各项抚恤优待制度打动,明里暗里地生出了向往之意。

    桓元暗骂一句“蠢货”,埋怨这?些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他很清楚,此前?桓阳之所以能在襄阳集合起那样多的流民军,靠的不过是军心民心四字。

    江左世家大族看不起行伍之人,反倒给?了出身不高?的谯郡桓氏机会。

    可如今,高?平郗氏做得远比桓氏更?甚。

    人人皆有驱利之心,桓元掌兵已久,他深知这?群刀尖舔血的军旅之人,比寻常人更?注重尊严,更?渴望禄位,也就更?容易被北府军这?套把戏打动。

    典礼还未开始,他便清醒地认识到,“危险”二字,将?成为他此行最为真实的注脚。

    然而郗归并未展现出任何逼迫之意,她依旧从容,甚至因为底气充足的缘故,看起来?比从前?更?加亲和?——一种底色为笃定的亲和?。

    桓元就这?样怀着复杂的心情参加了告庙典礼。

    坦白?说,当肃穆庄严的雅乐奏响,在场所有人的心神都仿佛被荡涤一般。

    郗归慷慨陈词,盛赞将?士们的英勇善战,每个人都因此感到骄傲和?光荣。

    来?自?北府军与?上游桓氏的阅兵代表,器宇轩昂、神采奕奕地行走于行列之中,依次接受检阅,向满朝文武与?受邀参加的民间代表展现江左的武力?。

    阅兵过后,郗归亲自?为所有前?来?接受表彰的代表颁布诏令。

    北府军的激动自?是不必赘言,可就连桓元麾下之人,也因执政之臣的青眼而激动不已。

    最后一个环节,是为所有牺牲将?士举办的祭祀。

    丰盛的祭品摆开,郗归点燃了第一束香,开始诵读祭文。

    随着“呜呼哀哉,尚飨”几字落下,《国殇》的乐声奏起,越来?越多的声音汇入其中,共同吟唱起这?首古老的挽歌。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1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2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3

    热泪随着歌声洒下,在凛冽寒风的呼号下,于将?士们的脸颊干涸。

    雄浑有力?的乐声与?歌声,伴着袅袅的青烟,直飘往碧落黄泉。

    牺牲的性命已然不可挽回,在世之人享了浴血奋战者的恩德,唯一能做的,便是铭记和?补偿。

    新雕的石碑上,那布满着的一个个姓名,何尝不是一种永垂不朽?

    除此之外,郗归还将?为所有牺牲将?士的遗属发放抚恤金——包括北府军与?桓氏麾下军队。

    北府军的商铺遍布徐、扬、广三州,还将?继续向着豫州扩展,这?财力?足以支撑她如此行事。

    桓元既恨她收买人心,又恨荆江无此财力?,只能眼睁睁接受麾下将?士被郗归的恩惠打动的现实。

    典礼结束后,桓元终于有机会和?郗归好好说话。

    他别有深意地看向郗归:“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鲁子敬诚不欺我?。姑姑,当日荆州相?识,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有朝一日,您会如此地大权在握,俨然江左的新君。”

    “子皙慎言。”郗归的反应很是平静,并未因桓元的恭维而露出丝毫得色,也没有着急地去试探他的意图。

    桓元笑了笑,并不在意郗归的冷淡:“通信畅通之后,我?便听说了您与?谢瑾离婚的消息。”

    “姑姑,您看,我?早就说过,谢瑾与?您并非同路之人,你们走不远的。”

    郗归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王皇后倒是个聪明人,竟然想出了共和?行政的法子。可是姑姑,谢瑾何德何能,能够与?你共享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呢?”

    “您有今日,凭的是高?平郗氏时代的忠勇,是北府军以血肉铸就的累累战功,可谢瑾有什?么呢?”

    “他不过凭着过去巧言令色说服我?父亲放弃的那点成绩,帮着司马氏的皇位延续了两代。”

    “可司马氏的皇帝已然成为明日黄花,他这?点功劳,如今又有什?么可提的呢?”

    桓元郑重地看向郗归的眼睛:“姑姑,我?实在不服。”

    “不服?”郗归轻笑一声,缓缓反问,“那不如这?就发道诏书,召你来?建康替了谢瑾。子皙,你可愿意?”

    桓元微微摇头,他不可能放弃荆、江二州的兵马到中枢来?。

    军队是他的立身之本,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支军队的威力?,知道庞大的军队能无限催生人的自?信和?野心,所以绝对不会允许这?军队旁落到任何人手上,就算是他的血脉亲人也不行。

    对此,他与?郗归均是心知肚明。

    郗归并未对他的拒绝感到意外:“那么,你想要什?么呢?”

    “我?想要要您的一点偏心。”桓元看似无比真诚地说道。

    “姑姑,我?早就说过,谢瑾与?您并不适合,这?世上只有我?与?您相?配。”

    “与?我?合作,嫁给?我?。姑姑,我?会是你最忠诚的捍卫者,会比谢瑾可靠得多。”

    今时今日,桓元终于不再提那番诸如皇后之类的鬼话,而是甘心摆出臣服的姿态——尽管这?臣服中仍带着算计与?狡诈。

    郗归微笑着看向远方?:“可是子皙,我?并不需要这?些。”

    “不,你需要。”桓元斩钉截铁地说道,“符石的失败,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分裂的危害。谢墨既然甘心臣服于你,那么,江左唯二的两支强大军队,便是北府军与?襄阳军。”

    “姑姑,我?承认北府军的骁勇,可若真的兵戈相?见?,襄阳军即便不能取胜,也势必会让北府军付出极大的代价。”

    “北地胡族纷纷,如今正?是北伐的好时机,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将?实力?耗在内斗上面。”

    “形势如此,北府军与?襄阳军之间,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您千万三思啊!”

    郗归听了这?话,回过头来?,笑得有些讽意:“你这?话说的,仿佛我?们此刻已经打起来?了似的。既然明知是北伐的好时机,那便搁置争议、尽快出兵便是,又何必非要在此刻与?我?掰扯这?些无谓之事?”

    “这?并不是无谓之事。”桓元刻意摆出一副无辜模样,就像他曾经很多次面对郗归时一样,看起来?十分真诚地说道,“姑姑,我?也会犹豫彷徨,也会担心害怕,也想要一个保证。”

    在郗归面前?,他向来?不惮于示弱,也并不完全?掩盖自?己的委屈和?不甘。

    “我?听朝臣们说,王皇后向新组建的台阁提议,要为您授司空衔,开府置曹掾、长史、司马、主簿等。”

    “姑姑,寿春、洛涧二战,固然居功厥伟,可我?在上游击败北秦水师、重新收复襄阳,也是大功一件。”

    “然而,除了那些虚无缥缈的封赏,我?又获得了什?么呢?”

    “我?要一个保证。”

    第187章 司空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不是吗?”郗归平静地反问道。

    “正是因为你不愿直面北秦主力的进攻,想要北府军承担可能出现的更大伤亡,我?们才共同商定了后来的策略。”

    “然而,当?北府军接连的胜利带来了盛名与利益, 你却又觉得不甘。”

    “子皙, 更高的收益常常与更高的风险同时出现, 人总要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你作为一军主帅,更加不可能例外。”

    在刚刚结束的表彰典礼上, 桓元从容地摆出了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 甚至还?在听?到北府军的功绩时, 屡屡点头以示赞扬。

    他尽情地在江左军民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气度和雅量。

    可事实上,争斗、较量与不甘, 都发?生普通人不能轻易看到的角落里。

    权力并不意味着美德, 身居高位者?不一定会比底层人更加磊落。

    有利益, 就会有纷争,有不甘心。

    谁又能真正做到慎独?

    恐怕郗归自己, 也不能保证能完全做到时时刻刻的表里如一。

    桓元因这平静的质问?而有些难堪, 他扯了扯嘴角, 看向郗归:“可是姑姑,就算我?没有北府军那样大的功劳,却也依旧为江左守住了上游的国门,使得巴蜀水师不能顺流而下,直逼建康。”

    “可是, 我?又获得了什么呢?”

    “您不觉得, 这对我?而言,十分?不公吗?”

    “公平?”郗归笑了, 她直视桓元,揭穿了他这片慷慨陈词的虚伪之处,“你我?都知?道,北秦兵败之后,上游获得的不仅仅是襄阳,更有对于巴蜀之地的攻伐权。”

    “荆州坐拥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梁、益二州丰饶的资源,如今已堪称唾手可得。”

    “对此,你还?有什么不满呢?”

    “不如我?将这虚名让给你,你把梁、益二州给我??”

    “姑姑说笑了。”桓元不急不缓地回道,“梁、益二州如何,那是我?自己的本事。我?确确实实地帮了江左,总不能因为我?自己有本事,江左便要赖账吧?”

    “你的确帮了江左,可更是为了帮你自己。”郗归轻笑着摇头,并未因这番狡辩之词而出现动摇。

    她看得很清楚:“赏赐是王朝对于其臣子的馈赠,可你,子皙,你扪心自问?,自己算是江左的臣子吗?”

    “一个威逼朝廷颁布诏令、让自己同时兼领江州刺史的人,凭什么再以臣子的身份,向江左讨要好处?”

    桓元嗤笑一声:“姑姑,你这样说我?,可你又如何呢?北府军日渐壮大,威逼皇权,甚至连一个傀儡皇帝都不肯立,难道你便是江左的忠臣吗?”

    “我?当?然不是。”郗归扬眉说道,“可无论如何,此时此刻,代表江左、代表中枢的是我?,而不是你。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总不至于连这点小事都看不清楚。”

    “所以,姑姑,你什么都不肯给,对吗?”桓元缓缓问?道。

    郗归从容地看向他:“等时机成熟,你自行决定,是否要自荆州北伐。收复长安这样的大功,我?不与你抢,如何?”

    桓元没有说话。

    待到军队修整完毕,他无论如何,也会去拿这一份功劳,去实现桓阳当?日未曾做到的野心,为自己添上一块举足轻重的筹码。

    郗归根本拦不住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承诺毫无意义?。

    可这毕竟是一个保证,无论如此,骁勇的北府军总是一个威胁,郗归若能承诺北府军不插手长安,倒也并非不算一件好事。

    至于其他东西——尤其是那传说中的神器——看来是拿不到了。

    双方就这样达成了一致,郗归把玩着茶盏,看着桓元离开。

    南烛忧虑地问?道:“女郎,长安——我?们果真要放弃吗?”

    郗归缓缓摇头:“且看着吧,桓元做不到的。”

    桓元的脾性决定了这支军队的风格,即便符石大败,长安也依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那里有无数的胡人势力,有盘根错节的汉人大族,而后者?,并非仅仅能够凭借武力撼动的存在。

    帝王之兴,必有驱除,攘除胡虏的事业也一样。

    动手的先机,并不意味着最后的胜利。

    元旦过后不久,台城便颁下了拜郗归为侍中的诏令。

    这虽只?是一个虚号,可却是位列三公的无上荣耀。

    北府军的胜利赋予了郗归获得这一称号的底气,这场堪称卫国之战的大胜,让任何人都不能明着反驳王皇后的这一提议。

    更何况,这其中还?有另一位执政臣谢瑾的一力推动。

    就这样,郗归终于获得了不亚于其祖父郗照的荣耀。

    有史以来,代表三公的金印紫绶,第?一次与一个女子的姓名联系在了一起。

    北府军诸将士因这辉煌重现而激动不已,他们清脆地看到,可以预见的光明前?途摆在自己面前?。

    他们再不必一辈子屈居人下,受那些世?家子弟的为难了。

    对于女军而言,这荣耀还?代表着另外一重意味。

    从今以后,江左人人都会知?道,朝堂之中,出现了一位女司空。

    史册会记住这一点,会让千秋万代之后的读者?,仍然铭记,是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司空。

    而对于女军将士而言,更为切实的影响是,作为司空的郗归,将会开衙建府,树立牙旗,真正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被所有人承认的班子。

    一群优秀的女性,将随着这件事的推进,真正走到人前?,而不仅仅是作为只?在徐州受到认可的女兵、女将与女官。

    南烛、伴姊、潘可、迟眉、喜鹊等等,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官服。

    她们领受郗归的恩德,接受北府的教育,并不认可江左这套腐朽的体制。

    可那又如何?

    时至今日,她们所需要的东西之中,恰恰包括这个陈旧王朝的任命。

    她们要用真切的现实,让更多的女性看到,女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来获得什么。

    她们要用来自这个腐朽体制的认可,去积蓄更多推翻它、颠覆它的力量。

    女司空、女司马、女参军、女长史,共同缔造着一个新?的历史。

    有朝一日,她们一定会让女子成为司空、成为司马、成为参军,变成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人们再也不必在这些职位之前?特意增添一个女字。

    因为女子为官作宰、出将入相,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分?封的一众官职之中,担任司马一职的女性里,有迟眉从颍川郡接回的、朱庠的母亲韩氏。

    朱庠本是桓元麾下的将领,曾于北秦十七万大军连续的攻势之下,苦守襄阳一年。

    那时其母韩氏也在襄阳,熟谙兵法的她,敏锐地发?觉西北角城墙不够坚固的事实,率领百余名城中女子,修建了一道二十余丈的新?城墙进行补救,成功拦住了北秦人的攻势。

    后来朱庠战败而降,韩夫人也被送至颖川。

    郗归听?闻韩夫人在襄阳的事迹,知?晓她素识兵法,智勇双全,且有一腔御胡之心,所以才命人扮作行商,与韩氏母子商议了大战之时的合作。

    后来迟眉成功接回了韩氏,朱庠也在扬州北境的战场力战灭敌,洗刷了襄阳之败的耻辱。

    战争结束后,朱庠及其麾下将士,像所有加入北府军的人一样,回了京口参加培训,韩夫人也被郗归请到了建康。

    当?韩夫人听?到郗归欲拜她作司马、请她作女军总教习时,连连摆手拒绝。

    她说:“老身不过是个内宅妇人,哪里做得了这些?”

    郗归握住她的手,诚恳地说道:“您出身将家,对于兵法将略,自小耳濡目染,熟记于心。襄阳守军数万,唯有您察觉了城墙的漏洞。这样的慧眼?独到,难道还?不值得拥有一个官职吗?”

    “如今的女军,大都是一群年纪不大的孩子,和识不得多少?字的中年妇人。”

    “前?者?年纪尚轻,经验不足,不好服众;后者?于兵法不熟悉,目前?还?难以为将。”

    “军中正需要您这样的人,请您帮帮她们,与迟眉一道,让咱们的女军变得更好、更强,教所有人都看看巾帼女将的英姿。”

    郗归当?着韩氏的面展开绢帛,着手起草发?给有司的诏书。

    “您的名字是?”她看向韩氏,启唇问?道。

    韩氏心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澎湃情绪,丈夫和儿子的功勋早就足以让她获得诰命,可这一次,她即将凭借自己的本领获得官职。

    她将不再仅仅是朱门韩氏,而是女军的司马,是无数有志于沙场报国的杰出女子的□□。

    她握紧拳头,郑重说道:“韩小女,我?的名字是韩小女。”

    这是一个无比简单的名字。

    韩小女的出身虽不算很低,可却也长久地没有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作为父母最小的孩子,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她就只?有诸如“小妹”之内的称呼,直到成婚之后,要在官府造册登记,这才有了一个敷衍的名字——韩小女。

    可事实上,并没有人会这样称呼她。

    他们叫她韩氏,或是朱韩氏,仿佛她生来就是为了作韩家的女儿、作朱家的媳妇,从来都不配像男人那般、拥有自己的名字。

    可这一次,她即将以自己的姓名获得官爵。

    当?郗归微笑着点头,在绢帛上写下“韩小女”这三个字时,韩小女真切地感受到了郗归对于女军、以及女军对于江左的意义?。

    原来,迟眉挂在嘴边的那句“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并非简单的口号。

    她们身体力行地,将像她这样的人拉出了陈旧的泥沼,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第188章 府学

    当郗归被拜为司空的诏令与其开衙建府的消息一道传开后, 江左上下无不为此轰动。

    诸多讨论?之中,又以徐州府学最为激烈。

    这几年?来,朱肖早已凭借着聪颖的天资与刻苦的努力,成功升入了徐州府学。

    他?一直不折不扣地遵照朱杭触柱之前的嘱咐, 立志要成为郗归可靠又忠贞的臣子。

    徐州府学不仅教导知识, 更要对学子们施加政治上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在?这里?接受教育的人, 都会日?渐成为郗归的忠诚信徒。

    朱肖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对郗归感到钦佩,可当这封诏令传来之时, 他?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此时是太昌七年?的初春, 距离郗归与琅琊王氏和离, 才过去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可就在?这样?短的时间之内,她竟已从一个内宅妇人,变成了江左的司空。

    对此, 朱肖实在?不能不大吃一惊。

    震动之余, 他?怀疑地叩问自己:“给我五年?时间, 我又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呢?”

    顾信发觉了朱肖的出神,但却并未说什么, 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感慨地看着学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

    直到朱肖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夫子, 女郎她——为什么会这样?厉害?我简直不能想象——”

    他?语无伦次地说道:“江左立国以来,才出过几位三公??更何?况是一个女子?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

    朱肖摇着头说道:“吴兴世族败在?她的手里?,实在?是不冤。”

    顾信始终微笑着看向他?,直到此时,才慨叹着说道:“岂止吴兴?吴地三郡, 江左数州, 北秦符氏,还?有北方那一个个嚣张的胡族, 上游张牙舞爪的桓氏,迟早都会对着女郎俯首认输。”

    当日?三吴彻底稳定下来之后,顾信第一次在?郗岑死后,踏上了京口的土地。

    从前的京口,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勇武的民众,可却终究贫苦。

    即便有高平郗氏的资助在?,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依旧无法过上丰饶的生?活,依旧会因一场天?灾而失去一切,苦苦度日?。

    更为重要的是,那时郗声虽然宽和待民,可却没有领兵的意向,郗岑也将心血都寄托在?荆州,并无动用北府旧部?后人这张底牌的意思。

    以至于京口民众虽比三吴百姓过得稍好些,但却没有什么拼搏晋升的希望,也就没有如今这般欣欣向荣的面貌。

    是的,欣欣向荣。

    对此,自吴郡而来的顾信感到无比震惊。

    自从接到郗归的来信后,他?一直在?帮助吴郡的自耕农和佃户。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可直到那一日?,才知道差距仍然很大。

    郗归让京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不仅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

    那是颓靡的世家子弟与绝望的底层百姓,难以轻易拥有的一种精神。

    三吴新获得田地的百姓也有这样?的希望,可却远远不如京口民众从容。

    顾信觉得他?们已然习惯了这般欣欣向荣的生?活,并且坚信自己值得拥有如此美好的一切。

    他?们从容地生?活,深知自己就是这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他?们心甘情愿去为这生?活而战,即便才刚因三吴的动乱而失去亲人,也并没有被绝望打倒。

    顾信就这样?在?京口走了整整一日?,他?在?郗归派来的护卫的带领下,经过街巷,进入校场,到达军里?,时时刻刻地观察着,敞开心扉来接受震撼。

    那时候他?便发现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这里?,积极成为了一种常态,就连死亡都不能让人丧失希望。

    他?想,若是三吴也能像京口这般,不,若是整个江左都能像京口这般,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生?活在?那样?一个世界里?的人,会是多么地幸福;而那般的一个王朝,又会是多么的强大有力呀!

    第二日?,郗归接见了顾信。

    这是一场真正的久别重逢,其?中不仅有着物是人非的伤感,更有旧貌换新颜的慨叹。

    当二人谈起未来对于顾信的安排时,郗归问他?:“我们所期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又要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这叩问令顾信再次审视地看向自己的内心。

    他?自小便厌恶世族的贪婪,想要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政治,可何?谓清明呢?

    他?所畅想的清明,会与这位异军突起的女郎所设想的一致吗?

    短暂的踌躇之后,顾信坚定地答道:“信昨日?抵徐,观京口上下,知女郎所谓令行禁止,诚不诬也。”

    “先贤有言:‘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1”

    “严刑峻法,赏罚分明,乃是一郡、一州乃至一国立身的根本。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令行禁止。”

    “某以为,最?好的世道,便是任数不任人。人人皆以法度作为行事准则,任何?人的私心、利益与智慧,都不能凌驾于法度之上。如此,则令行禁止,不待刑赏而民从事矣。”

    对于这样?的答案,郗归并不意外。

    顾信信奉法家,奉《韩非》为圭臬,向来渴望一个法度明晰、刑赏分明的世界。

    可这样?一个世界,在?江左,却是不易实现的。

    她郑重地看向顾信:“这是一个极好的理想,可若要实现它,却分外不易。”

    “但京口已经实现了,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顾信激动地说道,白皙的脸颊上浮现潮红,“我要让更多的地方如京口一般,要让明晰的法度深深刻进每个人的心里?。”

    “可若要做到这些,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郗归尖锐地指出了这个事实,令顾信的慷慨陈词出现一瞬间的卡壳。

    但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诚恳地说道:“我相信女郎也会欢迎这样?的一个世界,我请求您的帮助,我愿为您效劳。”

    顾信真诚的眼神令郗归动容,但她仍是叹道:“可这并非一件易事。昔年?商君锐意改革,行严刑峻法之制,可却被诬为谋反以至于,车裂至死。”

    “我无惧于此!”顾信斩钉截铁地说道,“大丈夫行于世间,何?惧一死?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我甘愿奋斗至死!”

    “你?的勇气?令我钦佩,然而,商君去世之前,秦国已然完成了改革,是以其?人虽死,而新法不改。可若大业未成,新法未立,你?便死在?了实现理想的路上,那这想象中的法制清明的世界,又该由谁来实现呢?”

    顾信因这一番话而沉默了下来。

    郗归接着说道:“京口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又受了高平郗氏三代恩德,因此,在?这里?推行法制,并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可江左有成百上千的郡县,若要在?如此多的地方建立法治,那绝非仅仅几个人就能做到的。”

    “我当然相信你?甘愿赴死的决心,可你?活着,才能为国为民,为你?的理想,做出更多的贡献。这远比一死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若想实现理想,当然要有原则,但也要有策略。”

    对于这些道理,顾信并非不懂。

    可他?孤军奋战了那么久,实在?难以想象还?有什么其?他?的法子,只能说服自己尽心尽力地去做,若真有一日?,不得不死,那便希望能以自己的性命,唤醒一些尚且懵懂的人。

    然而,郗归言下之意,是说还?有别的法子?

    顾信眼神倏地亮了下,当下行礼道:“某愿闻其?详,还?请女郎指教。”

    “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限,可若千千万万人都同心同德,便不愁不能成就事业。”郗归意有所指地说道,“去用你?的抱负,培养出更多致力于刑赏有度、法制清明的人。韩非子说,人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你?心心念念的理想,变成更多人的‘所欲’。正如分田入籍一般,唯有当万千民众与北府军同心同德之时,此事才能真正容易地推行下来。”

    “您的意思是——教化?”顾信似乎明白了些许。

    “是的,教化。”郗归颔首道,“我知道你?想从一郡开始,试行你?的理想,探索更好的制度。可这样?做实在?太慢,且一郡虽小,却也存在?不少根深蒂固的陈规。”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这是亘古以来的经验。你?若要真正撼动这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就非得与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致才行。”

    “记住你?的初心,你?不是仅仅为了将韩非所言变为现实,而是因为有感于民心疾苦,想要通过严明的法制,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要用教化去塑造你?改革的帮手,用利益去团结你?改革的对象。明白吗?”

    两年?多过去了,这句话仍旧令顾信感到振聋发聩。

    剥开迷雾,他?真正需要做的,其?实就只有这两件事。

    其?中,又以第一件为先,因为倘若没有人才的积蓄,他?便根本无法大规模地推行此事,只能疲于奔命,劳而无功。

    徐州府学,正是一个教化的宝地。

    那场谈话以后,顾信便进入了徐州府学。

    他?短暂地放弃了在?政事上推行理想的抱负,在?这里?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学子。

    家人们不理解他?的选择,唯有他?自己才清楚自己选择了什么。

    时至今日?,他?依旧不能不对郗归感到由衷的敬佩。

    当朱肖因为她的成就而感到震撼时,顾信只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他?坚信,郗归还?会有更伟大的成就,而这个世界,也将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郗归这个名字,将不仅仅代表一个令他?向往的精神世界,更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顾信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同路人,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引路人。

    第189章 玉玺

    顾信的?描述让朱肖心潮澎湃, 若有朝一日,女郎可以?驱除胡虏,荡静中原,收服桓氏, 重现盛汉辉煌, 那他自己?, 是不是也能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之中,做出些不平凡的?成就呢?

    然而, 激动之余, 他又有些伤怀。

    他不知道自己的祖父是否知道女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他是否明白自家是因?何而败。

    长达几年的熏陶和学习,让朱肖明白,打败吴地?世族的?, 不是郗氏女郎一人的?意志, 也不仅仅是北府军强悍的?武力, 更是无?数底层民众拧成一块所形成的强大合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世族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却没有做到。

    他们以?为水天然柔弱, 只能在容器的?左右下任意改变形态, 可却不知道,就是这样柔弱不争的?水,也能够汇成推动历史的?滔滔洪流,将他们彻底淹没。

    郗氏女郎掌握了一股先前谁都瞧不起的?强大力量,朱氏并不是败在北府军手下, 而是输给了这滚滚的?历史洪流。

    可他还?是忍不住会想, 若是没有顾然与张敏之的?阴谋,祖父是不是也能够参与到这样伟大的?一项事业中去??

    他是那样地?睿智, 那样地?识时务,本该拥有机会,亲自推动吴兴朱氏更进?一步。

    “不!”朱肖摇了摇头,再一次在心中提醒自己?谨记祖父最后的?嘱咐——这世上早已没有吴兴朱氏,往后,只会有京口朱氏。

    朱肖的?恍惚并未影响周围学子的?讨论,他们越说越激动,话题也扩散到了更多的?方面?。

    大战结束之后,从表彰大典到受封司空,虽然有无?数将领和官员被表彰、被提拔,可刘坚牺牲之后,北府军中接任他成为新一届首领的?人选,却始终没有定下来。

    学子们的?诸多讨论之中,有一项便是在议论担任大将军一职的?新人选。

    对此,朱肖也有些好奇。

    他知道顾信不仅掌管着徐州府学,更是深受郗归信赖的?心腹,因?此侧过身去?,好奇地?请教道:“老师,依您所见,刘将军之后,会是谁接替他的?职位呢?”

    顾信微笑着摇了摇头。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将士们拿命去?拼战功,自然不会轻易对着同僚低头。

    若要掌管北府军,非得要战功、资历、品行、性?情等均能服众才行。

    这样高的?要求,使?得刘坚死后,北府军中,再无?一个可以?令所有将士都服气的?人选。

    谢墨虽战功赫赫,可却出身世家,又是谢家人。

    他的?高傲性?情与谢万当年寿春之败的?事实一道作用,使?得其与北府军大多数底层出身的?将士之间,难免存在隔阂,且是短时间内很?难消除的?隔阂。

    而无?论是郗途、李虎还?是何冲,其战功都不算彪炳,未必能够服众。

    此次大战之中反正有功的?将领朱庠倒是资望够深,也有不少战功,可却本系桓氏麾下大将,且有一段战败投敌的?往事在,不可能贸然成为北府军的?主帅。

    诸多人选之中,只有郗途或许能够凭借高平郗氏子弟的?身份,弥补战功的?不足,可以?门第?出身定官爵,终究并非郗归重建北府军的?本意。

    在如今的?北府,郗途这样的?出身,要想成为主帅,反倒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军勋,否则难免不能令诸将士打心眼?里膺服,还?可能会造成某些郗归不想看?到的?影响。

    如此种种,竟使?得刘坚去?后,北府军中一时半会地?,竟找不出一个真正能够接替他的?人选。

    朱肖诚心向顾信请教,可其实顾信自己?也说不准,这个大将军的?职位,究竟会落到谁的?头上。

    他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职位的?任命,必然不会偏离“大将军”这三字的?本质。

    于是朱肖就听到顾信这般答道:“疆场之事,自然该以?战功论先后。谁有本领,便能更进?一步,不是吗?”

    “您的?意思是,还?会接着打仗吗?”朱肖迟疑着问道。

    在他看?来,大战之后,江左已然获得了一段可以?预见的?并不会短的?安稳期,大可以?趁着这机会收服境内蠢蠢欲动的?世家,与上游颇具威胁的?谯郡桓氏,又为何要主动掀起新的?战争呢?

    在内部尚未完全安定的?情况下北伐,真的?不会重蹈符石的?覆辙吗?

    顾信看?出了朱肖的?迟疑,他爽朗地?笑道:“世家于武略一道颓废多年,眼?下时局,早已不是江左立国之初那副‘士族专兵’的?模样。若说朝堂之上,或许还?要受些牵制,可论起战事来,便根本不足为惧。”

    “至于上游桓氏,苻秦大败之后,北方诸胡争战纷纷,势必会放松对于巴蜀之地?的?控制。若你是桓氏,会选择西进?收复失地?、获取煤铁,还?是与北府军这样的?强敌对上呢?”

    朱肖仍有疑虑:“可是,就这么放任桓氏继续扩大力量吗?若是养虎为患,今后又要如何是好?”

    顾信缓缓摇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桓氏的?襄阳军,也是江左的?军队。他们在上游开疆扩土,充实的?也是江左的?版图。若为了牵制桓氏,刻意抑制襄阳军的?发展,甚至因?内乱而错失了北伐这难得的?好时机,那就得不偿失了。”

    朱肖羞惭地?低下了头:“是学生狭隘了。”

    顾信宽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移向远方的?云海:“江左立国几十年来,已然因?内斗错过了许多次北伐的?机会。就连过去?数十年间兵力不足的?缺陷,也与世家大族之间、门阀与流民帅之间的?矛盾有关?。事到如今,我们不能再接着错过了。”

    他慨叹着说道:“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机会还?会不会再有,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

    大行皇帝薨逝之后,江左一直未立新君,元旦过后,也并未改元。

    当朝堂上还?因?改元之事而争执不休时,北方却传来了几个鲜见的?消息。

    太昌七年四?月,在北方诸胡混战半年之后,荥阳郡守、汉人郑重不堪其扰,终于递上奏表,声称愿率众投奔江左。

    同月,苻石终于在心力交瘁中旧伤复发,卒于五将山。

    太子泓甫一继位,便要面?临慕容氏、吕氏、姚氏等诸多自立为帝的?符石叛将的?围攻,堪称左支右绌,举步维艰。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奉上传国玉玺,派使?臣前来建康,向江左请求支援。

    他并未忘记符石是因?何而败、北秦是因?何而衰、符石又是因?何而死。

    可那些从前的?叔伯师长、如今的?叛将敌军步步紧逼,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放弃国仇家恨,寄希望于远交近攻的?法子,期望能够借助北府军的?力量保全性?命。

    当这几个消息接连传至建康,江左上下无?不震动。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江左始终面?临着北方胡族的?威胁。

    永嘉乱后,北方执牛耳的?胡族换了一个又一个,可无?论是哪一个,都始终是江左难以?视若无?睹的?大患。

    无?数的?将士、士子和百姓,从前做梦都不敢想象,有朝一日,那个曾一举统一大半个北方、曾狂妄地?说出投鞭断流之语的?北秦君主符石,竟会被北府军打至重伤,以?至于铩羽而归。

    而其太子苻泓登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向江左奉上求援国书与传国玉玺,以?一种俯首称臣的?姿态,来求取江左的?帮助。

    尽管去?年年底的?大胜早已传得人尽皆知,可在这几个消息到来之前,许多人似乎还?未如此深切地?意识到北府军究竟为江左带来了什么,江左又发生了何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几十年来,被讥为白板天子的?江左皇室,终于拿到了胡族双手奉上的?传国玉玺,可江左已然没有皇帝了。

    民间的?议论堪称如同鼎沸,朝堂之上的?热烈也不遑多让。

    那些出身世家、高傲又懦弱的?朝臣,即便瞧不起郗归的?嚣张,一个个在暗自里讥讽她有着不亚于王莽的?野心,却也不能不在这样的?消息面?前感到振奋和激动。

    新亭对泣,青衣行酒,曾是多少文武百官心中难以?平复的?隐痛,可事到如今,一切都有了转机。

    唯一尚有异议的?,是有些固执的?朝臣,执意认为胡族不足与谋,觉得江左不该援助苻秦,只管看?着胡族自相残杀便是。

    对此,郗归嗤之以?鼻。

    若是符石还?在世,自然可以?与慕容氏、姚氏、吕氏那几个叛将斗个相持不下,你死我活。

    可他的?伤口实在难以?治愈,以?至于反复之下,还?是感染而亡。

    至于太子苻泓,则年少稚嫩,根本无?法与那几个叛将抗衡。

    江左此时若不插手,难道要等着他们彻底吞下苻秦仅剩的?地?盘后,再冲上去?硬碰硬吗?

    就这样,尽管朝堂上仍在激烈地?讨论着北方的?形势,可对于北府军而言,其动向根本就不必由那些朝臣决定。

    荥阳是个好地?方,与洛阳密迩相接,若得荥阳,则洛阳唾手可得。

    只是江左与荥阳之间,尚且隔着河水与淮水之间的?广阔流域,并非轻易可致。

    纵使?郡守郑重有意归降,也得北府军能到荥阳才是。

    于是,郗归召见诸将,定了东西两路同时进?攻的?计划,又商议他们各自的?去?向。

    郗途深知郗归提拔寒门庶族甚至底层将士的?决心,因?此并未去?争这接收荥阳以?至于收复洛阳的?功劳,主动提出自徐州北境出发,向西北方向行进?,收复沛县、高平两地?。

    朱庠曾到过洛阳,熟悉这一路的?境况,因?此将与何冲一道,自寿春出发,经颖水向荥阳打去?。

    李虎则联合高权,自沛郡出发,以?自东向西、攻克梁郡、北徐州、陈留等地?为目标,同样朝着荥阳进?发。

    至于谢墨,他会率领大军,于淮北一带扫荡敌军,充实淮土,使?之彻底成为江左的?领土,为向河南进?发的?军队,提供有力支撑。

    第190章 项县

    当郗途等人一个接一个领命而去, 唯有谢墨被郗归留了下来。

    她问他:“少度,对于这?样的安排,你服气吗?”

    谢墨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你说过的,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就算我对这?安排有异议, 也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

    谢墨坚毅的面容之上, 仍有些许不逊,可却不再桀骜。

    郗归看着他一本正经地?说出这?番话, 又摆出一副假装自己并不在意错失北伐先机的模样, 难免觉得有些可叹。

    这?是?太昌七年的初夏, 距离他们荆州分别,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时光不仅会带来阅历与经验,也会带走某些勇气。

    譬如说, 谢墨明?知?道郗归故意逼迫他的叔父离婚, 再次伤害了他在这?世上最为敬爱的人。

    可他却没?有办法像从前那般冷言相向, 逼问一句“是?何居心”。

    他知?道自己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鲁莽的少年——那个能够勇敢到为了心中的“正确”、与亦师亦兄的郗岑割袍断义的少年。

    他的心中开始有了衡量和?取舍,他清楚地?知?道即便?郗归的确让谢瑾伤心, 却也从来无?愧于江山, 无?愧于社稷, 无?愧于百姓。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与一国之人的安稳幸福,孰轻孰重,谢墨不是?不会计算。

    成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再也不能肆意放任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单纯地?为喜而喜, 为哀而哀。

    或许, 与情感相比,“需求”才更为重要。

    他生?长在一个这?样的时代, 若想为国为家做些什么,是?绝不能够仅仅凭借一颗赤子之心的。

    相比十多年前的割袍断义,此?时此?刻,他已清楚地?知?道司马氏王朝的无?药可救,更明?白郗归能为不可为之事,能为这?天下带来新的生?机。

    所以他选择臣服。

    尽管谢墨与谢瑾从未就这?个话题展开深谈,可却已默契地?明?白彼此?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对于成年人而言,克制是?一种美德。

    既然选择已经做出,那么,即便?他身体里的每一滴血液都在叫嚣着北伐,可只要身为首领的郗归没?有下令,他便?不该行动。

    一个人的抱负,与北府军的大局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郗归看着谢墨克制而平静的面容,忽然释然地?笑了。

    这?一笑,仿佛融化了十余年间的隔阂,照进了荆州的云淡天高?里去。

    人人都会成长,也都可能在不成熟的时候,做出过不那么合宜的选择。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如今回过头看,郗岑选错过,谢瑾选错过,郗归选错过,谢墨又何曾没?有因少年意气而痛悔过?

    迢迢的时光堆叠着,他们只能在今日亡羊补牢地?去做到更好。

    但好在,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

    于是?谢墨也看着郗归笑了。

    尽管他内心仍然坚信,如果由他带兵打去荥阳,会做得比朱象更好,可他还是?与郗归相视而笑。

    这?一笑,笑的是?冰释前嫌,是?往后余生?的忠义。

    从今以后,他会像何冲他们一样,在郗归的指引下,为北府军而战,为这?社稷江山而战。

    郗归站起?身来,向前走了几步,示意谢墨去看壁间的舆图:“你看这?关西、河北二地?——关西诸族杂居,心气不齐;河北悉是?旧户,差无?杂人。只要我们能拿出足够的兵力,这?两地?并不难取。”

    “然而河北、关中虽可取,亦必有我以取之。欲取河北,必先固河南;欲固河南,必先实淮土;而欲取关中,则必经营宛、洛与蜀、汉。”1

    “概而言之,充实淮土,是?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

    “自从永嘉丧乱以来,淮北之地?,以至于江淮之间,便?成了北方胡族与江左之间胶着的战场,甚至成为诸多胡族争霸的所在。”

    “追求安稳度日的百姓,根本无?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只能不断南迁,背井离乡、出生?入死地?去寻一线生?机。”

    “而淮河两岸的土地?,就这?样荒废了一个又一个十年。”

    “少度,无?论什么时候,孤军深入,都是?危险的。”

    “淮河两岸的广袤土地?,和?其间新徙入的人民,以及长出的累累黍稻,都会是?我们北伐的根基所在。”

    “唯有根基牢固,才会结出硕果。否则,即便?是?再骁勇的军队,也如空中楼阁一般,总落不到实处。”

    谢墨若有所思地?垂下了头,郗归接着说道:“时至今日,你不会不明?白,过去谢家掌控的豫州,与北府军治下的徐州,到底差在哪里。”

    “为官长者,既主?政一方,便?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为将军者,既执掌军队,便?该让麾下将士都看得到前路光明?。”

    “你们在豫州之所以未能建立起?一支真?正与谢家同心的军队,便?是?因为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从前都不曾被你们真?正看在眼里过。”

    “我常常与北府军将士说,战争之最为雄厚的伟力,乃寓于民众之间。”

    “你可曾想过,你明?明?锐意有为,不惧牺牲,打出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可刘坚、李虎、何冲等人在民间的声?望,却远胜于你。这?些,是?因为什么?”

    “不要跟我说民众不重要,徐州北境的战场展现得很清楚,当徐州子民自发?地?与李虎所部同仇敌忾时,无?论是?兵员的补充,还是?粮草的运输,都变得容易得多。”

    谢墨在这?一句句话中,渐渐歇了争辩的心思,垂下了那颗高?傲的头颅。

    他闭了闭眼,问道:“所以,你要我去淮河两岸,带着我的将士们去种地?、去分田、去联合百姓吗?”

    “不错。”郗归平静地?说道,“生?民百姓,乃是?一个国家最为要紧的资源。如果不然,梁惠王也就不会发?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感叹。”

    “你带兵去淮水一带,扫荡游寇残胡,将那片土地?,彻底变回我们汉人的地?盘。少度,不是?只有征伐打仗才叫开疆拓土。守得住,甚至往往要比打得下更加重要。”

    “你还年轻,未来有的是?机会。唯一欠缺的,只是?与民众联系不深,以至于根基不牢。一个将军的成就有多大,不仅在于其最优异的地?方,更在于其短板。而现在,就到了需要你去补足短板的时候。”

    “去吧,稳扎稳打,牢固基础,将国土一寸一寸向前推进。无?论是?北方胡族,还是?上游桓氏,只要是?他们无?暇顾及或是?不该插手的地?方,你便?统统据为己有。”

    “我要你将淮水两岸营造成一个招牌,让北方汉人对这?些地?方的观感,就像孙志乱后的三吴民众对京口?的向往一样。”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

    “少度,你能够做到吗?”

    谢墨点了点头,直视郗归:“只要我能做到你说的这?些,就能够继续北征、攘除胡虏了吗?”

    “当然。”郗归笑着说道,“你接下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征伐,绝不会是?劳而无?功。”

    谢墨重重点头,行礼离开。

    郗归看着他的模样,久违地?想起?了郗岑。

    “若是?阿兄还在,知?晓我们打败了符石,该有多么开心啊。”

    想到这?里,她轻叹一声?:“少度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不像阿兄了。”

    五月是?战斗的季节。

    当石榴花像血一般地?在枝头肆意绽放之时,北府军各路出征大军已然抵达了各自的战场,开始新一轮的征伐。

    桓元也加快了对于巴蜀之地?的攻势,加紧为占据关中之地?做准备。

    攻城略池,是?北府军此?前极少涉足的领域。

    可纪律、战术、士气、武器等方面的优异足以弥补这?项不足,将士们在一场场战争中丰富着经验。

    女军也第一次在迟眉的率领下独立作战,拿下了项县。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胜利。

    消息传回的时候,江左上下,除了女将士、女工人、女学子之外,更有无?数尚在家中的女人,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眶。

    谁说女子不如男?

    谁说女子享清闲?

    这?世上,生?儿育女的是?女人,操持家务的是?女人,养蚕缫丝的女人,侍弄庄稼的也并不乏女人。

    可就因为她们是?妻子、是?女儿,所以这?功绩就不能被看见、被承认。

    既然如此?,那我们英勇的女将士,就偏偏要拼着这?条命走到人前,让这?大江南北的男人女人都看看,女人是?怎样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

    她们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所有人,女性并不是?生?来便?只能做奉献者。

    她们,同样可以成为奋斗者、征伐者、掌权者。

    这?一封捷报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太昌三年五月,北府军渡江作战,首战告捷的那一日。

    尽管项县并非多么大的城池,正如当日首战,敌军伤亡不过数百,然而,其背后代表的划时代的意义,远胜于一时的功绩。

    千载之下,仍旧会有读史者看到:“太昌七年六月廿二,北府军女将,拔项县。”

    深宫之中,皇后王池听闻这?个消息后,久久没?有言语。

    直到殿外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她才喃喃说了句:“花开了。”

    侍女姚黄微笑着附和?:“是?呀,您看这?牡丹开得多好。”

    王池看了眼那纵然美丽、却受陷于精致瓷盆的名品牡丹,轻叹着说道:“这?算什么花呢?”

    “花也好,草也罢,生?来就该在野外,在山里,在阳光灿烂下,在风吹雨打里,那才是?它们应该生?长的地?方,是?它们肆意绽放的地?方。”

    “不像这?宫里的花,美则美矣,却毫无?生?气。”

    “真?羡慕那些女军啊,我真?是?恨不得立刻如投胎。”

    “娘娘!”姚黄痛心地?喊道。

    王池缓缓摇头:“你放心,我不会寻短见的。为么多年过去了,我总算不必再讨好别人,怎么会轻易送死呢?”

    “我只是?觉得难过,这?宫墙深深,实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王池闭了闭眼,但却并未流泪。

    她想:“我如今活得——连张少芳都不如了——”

    第191章 高平

    王池虽然叹息, 却并未自怨自艾。

    她知道自己已然过上了比这世间绝大多数女子都更加优渥的生活,不该再多做抱怨。

    更知道自己此刻的职责是做一个合宜的皇后?,好好地充当一个维系安稳的吉祥物?。

    是的,皇后?。

    大行皇帝薨逝之后?, 不仅江左未立新君, 王池还特意发诏, 替长子辞了太子之位。

    因此,她始终没有成为?江左新的太后?, 朝野内外, 仍以“皇后?”二字称之。

    这皇后?虽不干涉政务, 可却有提出建议的权利,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不会有人轻易去驳斥她。

    不过王池对此向来?慎重, 并不热衷于使用这项权利。

    仅有的几次, 也不过是用来?请辞太子之位、推动郗归成为?司空罢了。

    然而, 当女军们在项县的捷报传来?,王池一反常态, 当即给内阁递了文书, 提议用通告诸州郡的方式来?表彰女军, 以勉天下女儿?。

    这提议当然遭到了反对,对于许多人而言,让女人上阵杀敌本就是天方夜谭,更遑论广而告之、大加表彰——这不是胡闹吗?

    对于女人,他们习惯了使用德容言工那?套话术。

    这话术太过好用, 常常能使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地取得胜利, 以至于当然希望能够继续用这约束来?控制她们。

    可是,这一次, 甚至都不用郗归开口,情势便逆转急下。

    多少年来?,女性被?框在这一道道条条框框里,就连谢蕴那?般的才?女,也只能怀着天生的禀赋,无可奈何地嫁给一个自大的蠢货,在“贤妻良母”的角色中消耗余生。

    她们是自愿如此的吗?

    不是的。

    谢蕴曾想方设法地说服家人放弃这场联姻,可却始终没有成功。

    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在长久的忍耐之后?,凭借着家人的一点愧疚,让自己和孩子得以随着王定之的外任,离开那?方狭窄暗淡而令人窒息的天地。

    可就是这一次的挣扎和努力,却将她带上了死路。

    这并非仅仅是她自己造就的悲剧,因为?在她做出促成王定之外任的选择时,根本没有看到有别的路可走。

    这就是她们的“自愿”,这就是她们的“选择”。

    她们并非天生就甘愿受人摆布,不过是对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知晓自己能做的,只有那?一点点螳臂当车、飞蛾扑火的“可笑”努力罢了。

    她们就是怀着这样?的认知,日复一日地变得麻木,变得冷漠,变得仿佛已然认命。

    然而,若有朝一日,她们亲眼看到,女人还有另外一种活法呢?

    如果说京口的女工太过遥远,司马恒的成功又只是个例,可是,就在近在咫尺的建康城内,郗归毕竟是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江左的侍中,台城毕竟是真真切切地出现了不止一位女官,城中毕竟多了不少活力四射的女人,而淮北战场上,更是传来?了由女人一手缔造的捷报!

    她们压抑了那?么久,终于发现自己本不必如此。

    一个人的不甘或许太过脆弱,以至于当事人不敢离经叛道地去反抗,生怕一步走错,就会万劫不复。

    可是,如果周围的女性都想要反抗呢?

    那?些?为?官做宰、出身优渥的男人,之所以能够在内宅之中获得颐指气使的权力,鄙薄她们不识大体、不晓是非,不过是因为?作为?世家之间联姻载体的内帏女子,在论及朝堂之事时,往往没有倚仗罢了。

    《谷风》中的弃妇,独自走在归家的路上,咽下比苦菜还要苦的眼泪,哽咽地说了句:“宴尔新昏,如兄如弟。”1

    既是祝贺新婚,又为?何要说“如兄如弟”?

    郭景纯注《尔雅》,云古者谓婚姻为?兄弟。

    缘何如此?

    因为?婚姻结的是两姓之好,是为?官做宰、抛头?露面?的男人的两姓之好。

    只要姻亲双方的男人立场一致或是相?似,那?么,女人就不能在这一场付出华年、付出精力、付出心血的婚姻中获得任何真正的只属于自己的底气。

    可是如今,有人愿意为?她们声援。

    那?些?勇敢地走出内宅的先?行者,给了她们勇气,给了她们光芒。

    于是她们也能够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够直接反驳其夫君、儿?子有关表彰女军一事的任何负面?意见。

    当一个女性当权者出现,只要她真正愿意为?所有女性做些?什么,就一定能够做到——哪怕不能一蹴而就,也能水滴石穿。

    这世上之事,从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

    有北府军作底气,有女军的煌煌战绩摆在眼前,又有来?自自家的各种反对之声,再加上郗归那?双仿佛已经洞悉一切的眼睛,很快,内阁就通过了王皇后?关于大范围表彰女军的提议。

    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万千女性的斗志。

    多少年来?,女人总被?放到一个低于男人的位置之上。

    他们从不正面?承认自己的侵夺,只冠冕堂皇地说,女人生来?就比不上男人。

    可女军的将士们告诉大家,就算在那?最为?原始的、令男人都为?之自豪的力量领域,女人,也是可以打败男人的。

    无论是攻城略池,还是治国安邦,从来?都不该是仅仅只属于某一个自私性别的权力。

    太昌七年八月,女军攻克位于项县之东的陈郡,彻底粉碎了诸如“项县之胜只是占了出其不意的先?机”“女军只能打小仗,不能取大胜”之类的无稽之谈。

    九月,女军围颍川郡,朱庠、何冲围襄城郡。

    十一月,李虎、高权克梁郡,围陈留郡。

    太昌八年正月初十,郗途收复高平郡。

    拿下高平的消息传来?时,建康正下着大雪。

    郗声年事已高,前月又染了风寒,此时正是凶险的时候。

    使者达达的马蹄声,陷在了建康的积雪里,以至于守在门外的护卫,竟未早早察觉有人到来?。

    直到一片雪白中出现两个黑色的人影,他们才?连忙过去察看。

    只见马上之人一跃而下,拿起?马背上好生包裹的信囊,一把扯下了挡风的护具,露出来?两张皲裂到红扑扑的年轻面?容。

    “罗苗,乐禾,你们怎么回?来?了?!”

    守门的护卫大吃一惊,无他,只为?大军出征半年多来?,其余三?路无不捷报连连,只有郗途这一路,不过每旬按例送回?主帅的报告罢了。

    留在建康和京口的将士,无不为?东路军的战况感?到焦心,就连郗声的病,也未尝没有因心急而吹风受寒的缘故。

    只是郗归向来?沉得住气,说慕容氏抢先?占了山东,这一路本就不好打,让大家不必着急。

    可谁又能真的不急?

    好在,今日,东路终于派人回?来?了。

    那?乐禾人如其名,咧着一张嘴笑道:“郗将军已于正月初十,率军拿下了高平,派我等回?来?报信。还请老?兄通传一声,我二人要求见女郎。”

    对于郗氏和北府军而言,高平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地方。

    永嘉乱后?,郗照率家人、部曲、乡勇,一路自高平金乡南迁。

    他本是为?了与大家一道寻个安身之处,最后?却实在看不下去胡人对汉人的种种残害,不忍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所以执意留在了江北抗胡。

    这一抗就是数年,打到最后?,高平郗氏,竟只剩下了郗照一人,而当初同行的部曲乡勇,也早已伤亡过半。

    可这仍旧不会改变这个事实——这支抗胡力量,其先?始,是脱胎于高平郡的。

    即便是后?来?在江北加入郗照队伍的流民,也依旧对高平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感?情口口相?传,在北府军成立后?,融合着郗司空当年江北抗胡的种种故事,逐渐在北府军所有将士心中,将高平郡塑造成了一个很难替代的符号。

    过去的数十年中,江左数次北伐,有大有小,有成有败,可却无不以长安、洛阳为?目标,还从未有人到过高平。

    以至于当这消息传来?之时,人们甚至振奋欣喜得有些?无措。

    郗声原本心风寒而格外不适的身体,在听了这个消息后?,竟也似有好转。

    他挣扎着坐了起?来?,连连说道:“阿回?,我要去高平……我要回?高平……”

    说到最后?,竟是老?泪纵横。

    郗归自然明白高平对于郗声的意义?。

    作为?郗照在江左生下的第一个孩子,郗声自小便知道自家是来?自北方高平。

    那?时的侨姓世家,还不知道司马氏将在江左迁延这样?长的岁月,只以为?很快就能回?到北方。

    郗声也不例外。

    如王引、郗照这般的能臣,也许早就窥见了司马氏难以北伐的事实,所以致力于维持一个荆扬相?持的局面?,保证江左的安稳。

    可郗声不知道。

    他盼了许多年,直盼得父亲死了,弟弟死了,才?终于不得不灰心放弃。

    可他的儿?子却不肯放弃,为?此,甚至不惜走上附逆之路,落了个败亡的结果。

    好不容易一切都停止了,侄女却又想拼上一拼。

    郗声那?时实在是怕极了。

    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失去亲人,不想再继续失去。

    可郗归竟然做到了!

    高平郗氏的子弟,数十年后?,重新夺回?了高平。

    他怎能不亲自去看一眼呢?

    郗归看着郗声瘦得皮包骨头?的面?容与枯槁的白发,小声劝道:“伯父,您好生休养身体,待开春回?暖,我陪我一道去。”

    “不,不——”郗声颤抖着手,摇摇晃晃地抓住了郗归的衣袖,“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这几年来?,我虽努力保养身体,可终究是年龄大了。当年嘉宾出事,我又气又怒,内心悲恸,却又不敢表露出来?,最终伤了根本。去年又大悲大喜一番,身体早已大不如前。”

    “与其病逝在这南国,倒不如拼此残躯,去高平一趟,也算是替父兄了却一桩憾事。”

    第192章 考验

    对于郗声的这?一方执念, 郗归虽然同情理解,可却?还是觉得不妥:“建康到高平的这?一段路,至少?要到淮河才有水路可走。淮南的这?一段,只能靠牛车马车来拉。您本就病着, 又如何能受得住行路的颠簸?更别提这?一路冲风冒雪、挨寒收冻的种种苦处了。不如再将养一段时日?, 等身体恢复后再出发。”

    可郗声却很是坚持, 他固执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阿回?, 我活了这?几十年?, 还从未到过北方, 从未见过河水。你就让我临死之前,去看上一眼吧。”

    “等过了这?遭,他日?黄泉相见?, 我这?个无用的儿子, 也能多点勇气去面对父亲。”

    郗归听着这?话, 心中已然升起了不详的预感,可作?为晚辈, 终究没有拗过郗声这个当事人的坚持。

    太昌八年?元夕, 曾两度担任徐州刺史一职的南昌县公郗声, 拖着病体残躯,在京口?军民的簇拥之下,最?后看了次京口?的灯会。

    次日?一早,他便在郗如的陪伴之下,登上了前往高平郡的马车。

    太昌八年?四月初八, 郗声携郗途、郗如, 代先父郗照,于高平郡金乡县, 祭祀郗氏列祖列宗。

    四月十四,郗声病逝于金乡。

    他是?郗照渡江后生下的长子,是?郗归在这?世上与郗照间最?深的联系,其出生、成长与死亡,无不与这?个王朝的起落兴衰有关。

    他是?江左初年?动荡朝局的亲历者?,又在临终前亲眼窥见?了汉人得以挥鞭北伐的光明前途。

    他这?一生,数次见?证了司马氏王业在建康的起伏。

    人们常常喜欢感慨朝代兴亡,可从始皇统一六合到如今的江左,除了炎汉之外,又何曾有过漫长的国祚?

    江左世家总爱怀念中朝,可中朝也不过只短短存在了五十一年?,便迎来?了永嘉丧乱、五胡乱华的惨淡局面。

    至于北方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胡族朝廷,就更是?短祚了。

    如此种种,以至于对生于这?个动荡时代的人而言,一个朝代,或许只是?一个人短短的一生。

    可偏就有人,盼了一辈子,也没能盼到心心念念的改朝换代、兴师北伐。

    那是?郗岑的遗憾,如今,郗归、郗途与郗声一道,帮他弥补了几分。

    武侠小说里,一个转场,便是?花开花落五十年?,郭靖黄蓉在襄阳的血战,彻底成为遥远的故事,转瞬就到了元顺帝至元二年?。

    而等主人公从小小少?年?长到二十多岁时,竟已是?明朝的天下了。1

    郗归未穿越前还曾感叹过,许多抱憾而终的宋遗民,只要再多活几年?,就能看到汉人光复天下。

    可在不见?希望的日?子里,别说几年?,就连几日?都难以坚持。

    郗岑的郁郁而终,绝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前途黯淡,而是?因为看不到北伐的希望。

    好在,从今往后,江左所有百姓,都不必再经受这?样的绝望了。

    郗声躺在金乡的一间小屋里,在郗途与郗如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他的视线一点点模糊,仿佛看到了小时候,作?为江北抗胡流民军家眷之一的乳娘,言笑晏晏地逗他说:“咱们北人终究是?吃不惯这?江南的饭,郎君要快快长大,长大了回?高平,也好让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人,能沾光回?家,再不受这?漂泊异乡的苦。”

    “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是?郗声这?辈子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就这?样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战时一切从简,是?以丧礼办得很是?简单。

    但就是?这?样简陋的葬礼,却?仅凭着葬于故园这?一点,便不知胜过了江左多少?风流人物?。

    丧礼结束后,郗如带着几个女军的伙伴,走在北方陌生的街巷上,心里很是?萧索。

    数十年?来?,高平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胡族的侵占,每一次军队的经过,对于这?座城市而言,都是?一场深入肌理的痛楚。

    盘剥,争抢,死亡……

    这?种种苦难,曾无数次地上演,以至于谁也说不清楚,如今的高平郡内,是?否还有郗照从前同乡的后人。

    多年?的苦难使?得这?些百姓本?能地不信任任何军队——即便这?是?北府军,是?一支汉人的军队。

    王师又如何?

    在他们在忍受胡人欺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又可曾有过王师来?解救他们?

    他们其实打心眼里希望这?支来?自江南的军队能够永永远远地守护他们,可胡族长久以来?的欺辱凌虐所造就的不安全感,又让他们忍不住远远避开这?支军队。

    他们怕北府军并没有表现出来?的这?么好,更怕北府军即便真的不凌虐百姓,却?也会在胡族调转枪头打回?时,毫不留情地弃城而去,徒留他们面对异族的怒火。

    永嘉丧乱以来?,江左几十年?的偏安,不仅令南方许多士庶放弃了北伐的希望,更令北方汉人学会了认命。

    他们平静地接受了胡人战力远胜南方的预设,即便北府军收复高平,也认为他们不过是?出于侥幸。

    民心的扭转并非一时能够做到,可大军却?不能因此停下征战的步伐。

    因而就有了郗如此行的另外一个任务。

    郗归之所以点了南烛与之同行,便是?因为郗如除陪伴郗声之外,还要试着第一次以郗氏小女郎的身份,去赢取一郡百姓的信任。

    这?是?一场考验,更是?一次锻炼、一个机会。

    对此,郗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她虽然年?纪尚小,可却?生来?聪慧,又受郗归多年?教导,耳濡目染地学了不少?治理之术,依样画葫芦地做上一番,倒也有了不少?成效。

    江左三长制与分田入籍之事,已然推行多年?,有成规可用。

    更何况高平久经战乱,多的是?无主荒地。

    不听话的大族,早已被郗途按照当初三吴的法子制服。

    至于其余百姓,则由郗如与南烛一道,用分田的利益,来?消解这?数十年?南北悬隔所带来?的隔阂。

    郗如的身份为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她对百姓们说:“我是?江左司空郗归的侄女,是?高平郗氏第四代唯一的孩子。郗司空将?我带在身边教导数年?,绝不会忍心让我置于险境。”

    “从今日?起,我便住在高平。即便慕容氏大军卷土重来?,我也绝不会弃城而去。”

    “北府军成立五年?,打过不计其数的胜仗,从未做过抛弃百姓、弃城而逃的卑劣之举。”

    “我郗如今日?向大家保证,若有不虞,郗如必将?与北府军将?士共卫高平。”

    “这?是?我汉人的河山,我高平郗氏的故土!北府军既然收复,就绝不会再拱手让人!”

    “诸位乡亲,从今往后,大家尽可放心了!”

    百姓们不知道郗如的承诺是?否真实有效,可她尊贵的身份,毕竟还是?给了他们信心。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即便郗归想?尽力抹去门第的影响,可贵人的性命重过平民,早就是?一条人尽皆知的无形铁律。

    身无长物?的底层百姓,被异族欺压了那么多年?,怎能轻易相信别人无缘无故施舍的好意?

    相比之下,自然是?天之骄子与自己共存共亡更能打动人。

    无论?如何,郗如在高平郡的工作?终于正式展开了。

    当分田之事推行起来?,先前伺机而动的一些先达长者?,也自避居的乡间出来?,与北府军或多或少?地达成了合作?。

    来?自南国的生机,渐渐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宛如田间那一株株翠绿的秧苗。

    相比之下,河南的境况便要差得多。

    符石大败之后,诸胡之间连绵的征战持续太久,以至于耽误了农时。

    去年?粮食已然歉收,今年?又将?是?一个荒年?。

    战争不仅会带来?立时的死亡,更会带来?无边无际的萧索与悲伤,以及,真实存在的瘟疫病毒与大片被搁置的荒田。

    正是?由于疫病与饥荒的存在,使?得西路北府军的进展很是?艰难。

    襄城郡和颖川郡的城墙很是?坚固,大军已然包围许久,眼看两座城池将?要断粮,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可北府军也实在是?坚持得够呛。

    大军出征在外,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极为巨大的成本?。

    这?半年?来?,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从南方出发送来?,而这?途中的消耗,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运粮之人同样要吃要喝,如此一来?,运粮成本?就太过高昂。

    原本?攻城略池、推进生产,可以弥补这?个窟窿,可眼下疫病泛滥,两座大城也还未攻下。

    北府军虽然收复了周遭的县乡,可却?既无法立刻通过生产获取粮食,也不能拿到襄城、颖川二郡之中的粮草财物?。

    再这?样下去,只怕缺粮的胡族会盯上北府军的粮草,反倒来?找他们的麻烦。

    郗归看着舆图上僵持不下的标记,沉吟着问道:“桓元那边可有新消息?”

    顾信抿唇答道:“桓氏原本?自襄阳北伐,溯丹水而上,一路倒是?顺利,只是?前些日?子被拦在了上洛郡,迟迟未能更进一步,更遑论?收复长安。”

    “无论?如何,他也算为我们牵制了姚秦的兵力。”

    顾信听了这?话,亦是?点头同意:“女郎,事到如今,焦心也没有用处。襄城、颖川、陈留这?三郡,个个都是?硬骨头。自古攻城略池,耗上三五年?都是?常事,将?士们需要时间。”

    “可他们也需要粮草和药材。”郗归在脑中快速计算着运粮路上的消耗,“你将?谢墨在淮水一带分田入籍、劝课农桑以及屯田垦荒的数据找出来?给我。”

    “还有几路大军半年?以来?的伤亡率、疫病感染情况,都统统找出来?。”

    “明天一早,叫大家来?开个会,把情况都拢起来?议一议。”

    郗归还要再说,门口?却?有人通报道:“女郎,伴姊舍人说,先前您吩咐她从杜仲树中提取的东西,已然做好了。”

    第193章 巩固

    在郗归的授意下?, 伴姊从杜仲的树皮、树叶与果实中,提取出?了一种胶质,通过硫化等工艺进行加工,成功做出?了轮胎。

    在江左, 马始终属于稀罕物资。

    辗转自代北、西南而来的马匹, 几乎全都上了战场, 纵使有例外,也不会用于运送货物。

    数十年来, 江左陆路交通, 始终都靠牛、驴、骡甚至是人力来维持。

    然而千里运粮, 总避不开陆路。

    牲畜的消耗与车辆的磨损,严重拖慢了运输的速度,也增加了粮食的损耗。

    轮胎的出?现, 为那?些铁制、木制的粮车提供了绝佳的保护, 使得队伍不用再一次次因为车轮损坏而停下?休整。

    河南多平原, 这一发明,对要?将粮草送至襄城、颍川一带的将士们而言, 其意义不亚于诸葛武侯当年在山路崎岖的蜀地制出?的木牛流马。

    轮胎不像火药那?般必须保持神秘的色彩, 它一经使用, 便为伴姊带来了盛名。

    许多人不肯相信,这样?难得的奇物,竟是?出?自一个流民女子?之?手。

    渐渐地,有消息自京口传出?,说北府军之?所以能有远胜其他军队的锐利兵器, 也是?因为伴姊研制出?了灌钢的缘故。

    这名声越传越盛, 使得伴姊的一颗心?,渐渐由欣喜振奋而变得愧疚不安。

    她羞愧地对郗归说道:“灌钢与轮胎, 分明都是?缘自女郎的指点,如今这般的夸赞,我实在是?居之?有愧。”

    郗归微笑着说道:“我只是?提出?了几个设想,若没有你夜以继日、成百上千次的实验,根本不会有如今这般可?以大量生产的灌钢与轮胎。”

    她见伴姊仍有不安,接着说道:“没有上峰的授意,京口是?不会乱传消息的,你就当我是?千金买骨吧。”

    郗归相信,这广袤的土地之?上,必然不乏聪慧之?人,也定然会有不少?对于器物营造、农学算学等感?兴趣的“偏财”。

    她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北府军,即便出?身低下?,即便身为女子?,即便不通政务不晓军事,也能靠一技之?长有所成就。

    “千金买骨?”自从当年开蒙之?后?,这些年,伴姊实验之?余,常常手不释卷,怕的就是?听不懂郗归的嘱托,被新来的聪慧之?人抢占了在郗归跟前的位置。

    因此,郗归一说出?这四个字,她便明白了其中意味,再不必如小时候那?般,需要?郗归细细地掰开揉碎讲给?她听了。

    对此,郗归也十分欣慰。

    她摸了摸伴姊进入青春期后?日渐丰盈的小圆脸:“我相信你的聪明才智,你也要?有这个自信才好。若是?真?觉得不安,便多用你这颗聪明的小脑袋,做出?更?多的好东西?来。好教大家知道,智慧原也不是?由门第性别来决定的,我们江左,就是?出?了个不亚于公输班的女博士!”

    伴姊腼腆地笑了。

    尽管她在营造署里,已经是?说一不二的舍人,可?在郗归面前,却总也忍不住露出?孩子?般的依赖。

    与郗归相处的时刻太过温馨,以至于她总忍不住想找出?更?多的话题来延续这时光。

    她问郗归:“女郎,这两个多月来,前线将士致力于防疫,并?未急着攻城。如今药材、粮草的运输已经不成问题,需要?多做出?一些火药、用于攻破颍川和襄城吗?”

    郗归想到两个多月前集会商议的结果,缓缓摇了摇头。

    “不,我们不急着攻城。六月到了,江南、淮南的早稻,还有北方各地的冬小麦都该成熟了。粮草已然不成问题,接下?来,我们有的是?时间耗。”

    四月时,北府军集合各路消息,对北方各郡的疫情和各个势力之?间的战况进行分析研判,最终做出?了转攻为守、以静制动的决策。

    几路大军在拿下?目前所有能够拿下?的县乡之?后?,并?未急着攻打诸如颍川、襄城这样?重兵严守的城市,而是?开始做分田、播种、防疫等巩固成果的工作。

    到如今,大多数地方的民众都已对北府军顺服不已,今夏的农时也并?未耽误,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们,都不必担心?饱腹了。

    等到颍川、襄城外新麦成熟、饭香阵阵时,城内怕也支持不了几天了。

    郗归知道伴姊着急,不过,她并?不想在这时候冒进。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伟人留下?的箴言。

    生产是?物质保障,纪律则是?铁的原则和保证。

    越是?到了最后?攻关的时候,便越是?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免得功亏一篑、覆水难收。

    北方诸地的民心?,郗归势在必得。

    相比之?下?,一城一池暂时的归属,倒没有那?么重要?。

    她不是?桓元,不用急着靠北伐的战绩,来与北府军分庭抗礼。

    想到这里,郗归与伴姊急切的目光对视,安抚地说道:“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到达了中原。至于什么时候更?进一步,那?就要?看桓氏什么时候先动了。”

    “桓氏?”军事一途,实在并?非伴姊的专长,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眯着眼?睛看向舆图。

    “是?的,桓氏。”

    在北府军运粮车队因轮胎而如虎添翼的这两个多月里,桓元亲自率领军队,攻破上洛郡,直奔长安而去。

    据说苻石之?子?苻泓尚在长安,可?京兆已然被羌人姚昶所建的后?秦占领,一旦桓元抵达长安城外,这三方人马,便要?碰到一起了。

    当年桓阳北伐,驻军灞上,可?三辅之?地豪杰大族却并?未前去相迎。

    永嘉乱后?,诸胡纷纷,能够在北方继续扎根立足的汉人豪族,无不是?眼?光毒辣、心?思缜密之?辈,他们要?为家族未来考量,绝不会像普通民众那?般,轻易被田地打动。

    也正因此,桓元若想得到长安,不仅需要?战胜姚秦与苻秦,更?需拉拢这些汉人大族。

    从某种程度上讲,后?者甚至要?比前者要?难对付得多。

    桓元心?心?念念想要?拿到传国玉玺,却没想到苻泓竟会甘心?将此物拱手让人,献给?江左。

    眼?看玉玺落入郗归之?手,他便更?加疯狂地想要?收复长安——赶在北府军进入洛阳前收复长安。

    他以为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可?郗归知道,事情并?不会这样?容易。

    她不是?没有劝过桓元,可?桓元并?不相信,只以为她忌惮自己会抢了北府军的头功。

    既然如此,郗归劝过几次之?后?,便也歇了心?思。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桓元非要?冒进,那?就尽管去吸引胡人的注意力好了。

    反正北府军已经在收到国书之?后?,派人潜入长安。

    她只要?保证苻泓的安全、不让奉上玉玺之?人寒心?即可?,至于长安,且先看桓元与姚昶战况如何吧。

    对于这些,郗归并?未展开细说,她只是?笑着看向伴姊眯着的眼?睛,开口劝道:“好孩子?,用功是?好事,可?也要?注意身体。你的眼?睛是?不是?有些模糊了?营造署的玻璃研发得怎么样?了?实在不行,先教人打磨水晶,做出?几副镜片来试试。你这样?成日里眯着眼?,实在是?不方便。”

    伴姊笑得眼?睛弯作一对月牙:“女郎放心?,我都记着呢。您说过,这镜片不仅能矫正视力,还能用来勘察远处的的敌情。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一定忘不了。我们正在试验,要?不了多久,将士们就能用上望远镜了。”

    “你呀。”郗归见她一心?想着望远镜,并?不在意自己的眼?镜,不由叹了口气,点了点她的额头,故意吓唬道,“要?留意身体才好,回头要?是?瞎了眼?睛,看你还怎么研究新东西??”

    七月,江淮之?间飘满了稻花的香气。

    谢墨持久的努力并?未白费,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从前江淮间大片的荒土,都种上了青翠欲滴的水稻。

    百姓们终于能在这片土地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胡族的侵扰与劫掠。

    谢墨行走在天边,闻着醉人的稻花香气,心?中升起了一种难言的感?受。

    对他而言,这一年多的日子?实在太过特别,既不同于从前在家中的锦衣玉食,也不同于前些年的戎马生涯,而是?一种温和、柔软、而又十分坚韧的生活。

    战场上的搏杀固然充满了蓬勃的活力,可?田野之?间,却也孕育着另一种古老而不屈的生命力。

    这是?千百年来,汉人与游牧民族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曾经在锦衣玉食中遗忘了的真?正家园。

    谢墨终于明白郗归想让他看到怎样?的根基、怎样?的力量,这让他生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他知道,正是?自己这一年多来的付出?,才成就了如今这番和乐的田园图卷。

    他想:“我会牢记这种感?受,会为了这些百姓、这些田地而战。”

    太昌八年九月,桓元终于和姚昶在长安城外打了起来,苻秦反倒因城墙与护城河的缘故,暂时靠着存粮龟缩城中,没有受到太多战乱的波及。

    就在诸胡的目光被长安战事所吸引的时候,襄城、颍川二郡之?外,将士们用新收获晒干的春小麦,制成美味的饭食,日日支着大锅,摆给?城墙上的守军看。

    距离二郡被围,已过去了整整一年。

    太昌六年,苻石举兵南征之?时,虽在二郡储存了不少?粮草,可?对这样?的大城而言,粮米的消耗是?个极大的数目,坐吃山空,终究不是?办法。

    城中已然挨了几个月的饿,如今日日被饭香熏着,如何还能坚持得下?去?

    有关投降的议论,很快就悄声蔓延了开来。

    二郡守将恼羞成怒,不约而同地接连斩杀了好几批人。

    可?饱腹求生乃是?人之?天性,如何能轻易被抑制住?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斩首并?未制止城中的颓丧,反倒增加了军中将士和平民百姓的反抗之?意。

    滔滔的民愤汹涌着,正酝酿着一股巨大的洪流。

    第194章 长安

    太昌八年冬十二月初九, 桓元大败姚昶,长?安城外的姚秦军队,西撤至扶风郡一带。

    十二日,苻秦守将开城门而降, 秦主苻泓奔洛阳。

    同日, 桓元入长安。

    十四日, 桓元克咸阳。

    十九日,在?东取潼关与西征扶风之间, 桓元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扶风。

    他要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 彻底将姚昶击败, 为此,甚至甘愿暂时放弃潼关与弘农,更遑论北方的冯翊、北地、新平等郡。

    姚昶虽痛骂桓元的意气用?事, 但?却无可奈何, 只能整顿军队, 奋力一战。

    然而,连连战败的军队, 终究比不过锐气正盛的桓氏兵马, 姚昶终于在?除夕夜大败于桓氏, 只能于大雪纷飞中仓促西逃。

    桓元看?着越来越厚的积雪,没有接着去追,而是?在?安排好扶风郡的防务后?,带着亲兵,策马回?了长?安。

    这是?桓元在?长?安度过的第一个春节。

    这座古老的都城, 曾是?其父桓阳一生的执念。

    当年桓阳北伐, 驻军灞上?,距离收复长?安仅有一步之遥。

    可那时江左却传来了种种不利于北伐的消息, 桓阳不敢保证,自己能够心无旁骛地拿下长?安,更害怕在?长?安作战之时,江左突出变故,自己被断了后?路,北伐军也会因此落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于是?,权衡利弊之后?,桓阳终究选择了更为稳妥的做法,退兵回?了荆州。

    在?后?来的许多?年中,这次撤退始终是?桓阳下半生最大的意难平。

    他临终之前,耿耿于怀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因为谢瑾阻拦而未能等到的九锡之礼,另一个便是?曾近在?眼前但?终究未能收复的长?安。

    人在?意气风发的时候,总以为往后?还会有无数的机会,可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刹那间的动摇,一次犹豫摇摆的放弃,常常便意味着一辈子的错过。

    桓元曾亲眼看?到,自己的父亲出于种种顾虑,放弃了近在?咫尺的长?安,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帝位,可却始终无法在?心中真正放下,最后?只能郁郁终日,抱憾而终。

    桓元知道,父亲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所谓的稳妥,为了往后?千百年有个干净的身后?名。

    可司马氏江山的稳妥,与他一个姓桓的有何关系?

    他退了这一步,难道史书就不会将他视为乱臣贼子了吗?

    不会的。

    只有胜利者,才?有书写历史的权力。

    真正皇权在?握之人,又何必惧怕刀笔吏的阴谋?

    桓元嗤笑一声,策马入城,于纷飞的大雪之中,观察这座古老的城池。

    在?他的想象中,这座代表了前汉辉煌与中朝历史的城池,应当如王朝般巍峨恢宏。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鹅毛般的大雪遮掩了血迹与脏污,可却无法遮盖这座城的破旧与萧条。

    桓元从小?就梦想着一个金碧辉煌的长?安,一个古朴厚重?、承载了汉人千年历史的长?安。

    可当他真正踏入长?安,才?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的瑰丽与盛大。

    它繁华又破败,简洁又狡诈,每一条街巷都充满了矛盾的元素,但?无论如何,都没有班孟坚《两?都赋》中那种“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的宏伟。

    或许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冷酷代价——战乱不仅夺去了无数百姓的性命,也摧毁了长?安城全盛的生命力。

    在?这个乱世?,一切都是?折衷的。

    好的坏的掺杂在?一起?,就连胜利都显得没有那么炫目。

    “不过没关系,我终究还是?到了长?安。”桓元这样想道。

    他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颇为自豪——他完成了父亲乃至江左无数人物都未能做到的成就,成为了江左立国以来,唯一一个收复长?安的汉人。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那是?属于元帝的遗憾,不是?他的。

    如今,日光与长?安,都在?他的脚下。

    桓元开怀长?笑:“有这样的功劳在?,谁又能再用?北府军的战功,来抹杀我的成就?”

    太昌九年的新年就这样到来了。

    长?安内外,桓元的手下正在?尽情地盘剥劫掠,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

    而桓元则在?接受着他父亲未能得到的三秦豪族的恭维,内心颇有些飘飘然。

    建康城中,收复长?安的消息,已然沿着丹水与大江,传进了台城之内。

    无数世?家正在?度过一个难言的元旦,在?为长?安喜讯高兴的同时,他们忍不住去猜度这件事对于朝堂的影响。

    郗归虽不太听劝,可到底处事公道,不会乱来,那桓元可是?个疯子,若是?他往后?胜过了北府军,那他们岂不是?得在?这疯子手下活命?

    一时间,这些人竟比郗归还盼着北府军快快收复洛阳,好杀一杀桓元的风头。

    对于这种种心思,谢瑾心知肚明,可却并未理?会。

    陈郡谢氏正在?举办家宴,他作为家主,平静而温和地接受了族中的祝贺,一个个过问了家中子弟的学问,问候了长?辈与老人,又对来年提出期许。

    自从接任家主一职以来,他已经这样度过了许多?年。

    今年有这样好的消息在?,他本该感到开心,可却实在?提不起?精神?来。

    阿回?不在?,少度不在?,嘉宾不在?,他纵是?有一肚子的话,也不知该向谁说。

    好在?时局一切都好。

    一个人的失意与怅然,在?这样上?升的时局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

    于是?他饮尽了杯中的美酒,再次投入堂上?的觥筹交错中去。

    灵魂却好似高高飘起?,不悲不喜地注视着这无聊的一切。

    郗归并未在?建康过年。

    她于昨日到了京口,于城郊的空地上?大宴京口军民,共同为这一年来北伐的捷报和北府军麾下各地的政绩而庆贺。

    元日,她祭拜了高平郗氏的列祖列宗,还有北府军无数的阵亡将士。

    她郑重?承诺:“英灵在?上?,北伐已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所有人的努力不曾白费。我们将前赴后?继,共同完成那收复二京、驱逐胡虏、肃静华夏的殷切愿望。”

    郗如不在?,伴姊今日一直陪着郗归。

    对于西路北府军的进度,她仍是?有些不解:“女郎,桓元如今已经动手,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火药加紧攻城?”

    对于伴姊而言,火药攻城,显然是?更有效率的法子,她沉浸科研多?年,习惯了直来直去,不太懂郗归的顾虑。

    郗归叹了口气:“襄城与颍川,均是?河南的重?城。城破之后?,尚要为我所用?。不必非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摧毁坚固的城墙。你放心,这两?座城困了这么久,早就挨不下去了,最迟二月,城中定然生乱。”

    “我不明白,女郎。”伴姊真诚发问,“您说,北方的民心,您势在?必得。可是?这两?城被围困许久,城中定然一片哀嚎,倒不如早早用?火药攻破来得痛快。我不懂,如此这般,怎能收获民心呢?”

    郗归扯了扯嘴角:“早在?围城之前,北府军便已放出消息,也留出了撤退的口子。城中不少大族和平民,已然于那时北逃。如今还留在?城中负隅顽抗之人,其死活、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

    伴姊始终觉得,在?这件事上?,郗归的表现与从前很是?不同。

    她问道:“可是?,若有人不想背井离乡,或是?逃不掉呢?”

    郗归平静地与她对视:“人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每个人都该首先自己尽力保全性命,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的怜悯。我作为北府军的首领,应当首先考虑我的将士。”

    “伴姊,我知道你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仁慈的人。可行军打仗,向来都是?拼命之事,就算有差别,也不过是?伤亡多?少的差异罢了。我并不像你想象中那样心软。”

    “北方诸胡虽因混战而折损实力,可却仍旧骁勇。北府军本就因打败符石而备受瞩目,若再快速拿下襄城和颍川,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将士们当然可以直面这些攻击,可既然桓元一意孤行,执意要去打长?安,那我们为何不让他先出这个风头呢?”

    “早些拿下襄城和颖川,城中便不会因饥馑而多?生饿殍。可我北府军的将士,却会因攻城而增加伤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眼下还没有兼济天下的本事,只能先顾好自己的子民。”

    “不,不是?的。”伴姊心疼地握住了郗归的手,“我知道您依旧慈爱,我并没有质疑您的意思,我先前只是?不懂您的良苦用?心。”

    她语无伦次地安慰面色平静的郗归:“女郎,襄城与颍川郡中,都是?胡人的子民,他们的死活与我们并不相干,您已经做得很好了,真的。”

    郗归微笑了下,温和地看?向伴姊:“你放心,我没事。人生在?世?,总要做出选择。我能够做的,便是?顾好治下的百姓,和不让将士们肆意残杀罢了。”

    说到这,伴姊又想起?一事:“我听说,桓将军一路北伐,往往纵兵劫掠,当地民怨沸腾,苦不堪言。小?女郎则在?高平行分田入籍之事,就连归化的鲜卑人也得到了田地,以至于引发了一些汉人的不满。女郎,您说,对于胡人的子民,我们该怎么处置呢?”

    高平的许多?汉人不能理?解,为什么鲜卑人占领高平时,汉人低人一等,可当王师夺回?高平,鲜卑人却能和汉人一样分到土地。

    想到这里,郗归不由叹了口气。

    对于后?世?的读史者而言,永嘉乱后?、诸胡横行中原的这数十年,或许正是?一场民族大融合的先机。

    可对于生活其中的人而言,仇恨与欺辱,都是?真实发生的。

    千百年后?的同气连枝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知道,胡汉有别,以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195章 洛阳

    郗归轻叹一声, 声音很是欷歔。

    “好孩子,你口?中?的胡人子民,也分为许多种。譬如那些被异族统治的汉人,便并不是自愿成为胡族子民的。”

    “永嘉乱后, 司马氏重建于江左, 可却放弃了北方的故土和百姓。你和你的家人, 不远万里,南渡求生?。可这条路实在太难, 其间充满了鲜血与死亡, 并不是人人都有勇气走的。”

    “那些留在北方的人, 受了胡族多年的欺辱,我们又如何能再施以白眼?,将他们看作胡人的子民?”

    伴姊点了点头, 接着说道?:“可是, 我听说, 有很多汉人大族,都?在胡人的朝廷里做官。”

    郗归轻轻颔首, 为她解惑:“对?于这些人, 只要不曾凌虐欺压汉人百姓, 那便不必追究,可却也不会有胡人在位时那般的高官厚禄了。”

    伴姊抿了抿唇,问出了下一个问题:“那胡人呢?城中?的胡人百姓,我们又要如何处置呢?”

    远在高平的郗如也写信回来?,问了这个问题。

    永嘉末年, 五胡乱华, 然其五胡,却并非自塞外而来?, 而是本就居住于塞内。

    这些人散处民间,虽亦从?事耕织之事,可却仍存犷悍之气。

    一旦有野心勃勃的故族首领出现,联合这些散处之人恢复故业,那么,这些人的危害,便要比自塞外入侵的寻常异族严重得?多。

    中?朝创立之初,便有大臣敏锐地察觉了这个问题。

    那时关中?、陇西屡屡苦于胡族侵染,江应元深虑四夷威逼,做《徙戎论?》以呈惠帝,建言将氐、羌等族迁出关心,并州匈奴发还本域。

    然而惠帝并未采纳此?论?,当时因循守旧的一众君臣,谁都?未曾想到,短短不足十年的时间,那些曾被放任的胡族,便借着八王之乱的东风,彻底颠覆了这中?朝江山,占据了中?原大地,也成就了江应元的远见之名。

    虽说如此?,可而今回过头去,细细琢磨,却不难发现,当初江应元之《徙戎论?》,也不过只是一时措置之策,并非上上之选。

    因为胡族一旦徙于塞外,便如同纵虎归山,若是散处倒还好,可一旦在此?汉人鞭长莫及之处,出了个并兼的英雄,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便会酿成严重的边患。

    中?朝的失败让江应元被目为难得?的深识远见之人,可来?自后世的郗归却知道?,辽金元清之发迹,无不与被置于塞外的胡族有关。

    纵容胡族杂处中?原,固然有其危险,可贸然迁至塞外,也绝非良策。

    真正要做的,应当是一面保证自家政治清明,兵力强盛,一面扶绥胡族,使之同化。

    不过,这就并非一时之功了。

    而眼?下的郗归,需要考虑的不止是胡族的威胁,还有汉人的想法。

    无论?如何,北府军收复的,毕竟是汉人的江山。

    墨家崇尚兼爱之说,可儒家却讲亲亲之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即便没有胡汉的差别,也有亲疏远近之分,更何况还隔着曾被欺压的仇恨呢?

    然而,数十年的异族统治,不止带来?了仇恨,还有无数的胡汉通婚、血脉融合。

    如今的胡汉之间,早已并非泾渭分明。

    有汉人因鲜卑人分得?田地而不满,就会有汉人因自家鲜卑姻亲得?到田地而高兴,这原本就不是能够一刀切的事情。

    高平已然成为了胡汉杂糅的高平,北方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如此?。

    这就是现实。

    除了正在混战的羌人、氐人、羯人、鲜卑慕容部、鲜卑乞活部外,更北的地方,尚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鲜卑拓跋部。

    拓跋部虽未染指中?原,可却已拿下了北方大片的土地。

    如此?情势之下,郗归是绝不会把慕容燕境内的胡人逼到境外,让他们为拓跋部出力的。

    于是她说道?:“无论?胡人汉人,只要能为我所用,便是我的子民。”

    她已经如此?回复了郗如,如今又再次讲给伴姊听:“高平的分田入籍之事,并未因此?中?断。主动归附的胡人,可以和汉人一样分得?土地,只是有两个条件:一、必须与汉人通婚;二、家主必须是汉人。”

    “拿到户籍的胡人,可以在三代之后自立门户,只是仍旧不能聚居,不能来?往过密。”

    “土地和减税可以保证他们的生?计,三长和守卫的监督则会防范他们作乱。有安稳的日子过,这些人又何必非要打打杀杀?若真有那般不识好歹的,那便杀鸡儆猴,以示效尤。”

    伴姊眨了眨眼?睛:“您的意思是,驯化他们?”

    郗归“嗯”了一声:“民力是重要的资源,若是驱逐这些人,不啻于为拓跋部作嫁衣裳。可若是诛杀,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反抗。因此?,扶绥与同化,才是最适宜的法子。”

    “伴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彻底抹杀痕迹。过去数十年的动乱,注定了北方已经不是从?前的北方。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太昌九年正月十四日夜,元宵还未至,襄城郡便爆发了叛乱。

    饥饿的军民合力击杀了守将及其亲信,对?着北府军打开了城门。

    朱庠命北府军将士带好口?罩防具,在城外施粥,同时登记人口?信息。

    城中?的两万多人,暂时都?被安置在了城门外喝粥服药。

    火堆点燃了一座又一座,形容枯瘦的襄城军民,一个个麻木地围在火堆跟前,等候着北府军的吩咐。

    他们也想一拥而上,抢夺粮食,可最终还是被北府军手?中?凛凛的刀枪逼退。

    领受任务的百夫长冷哼一声,将大刀收起,沉声说道?:“老弱妇孺出列排队,其余人都?好好等着。若是守规矩,那就每个人都?有吃的。谁要是想乱来?,那就别想活了!”

    于是大多数人都?嗫嚅着后退,他们已然在城中?忍了这么久,自然能够再等几个时辰,先前之所以不听管控,不过是循着本能试探一二罢了。

    百夫长看着他们的动作,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教将士们送了热水过去,以免这些人等得?太久,冻坏了身体。

    军医带着将士们进城,挨家挨户进行消杀,以防疫病传播。

    几个时辰之后,何冲率领掩住口?鼻的将士,进城查探有无顽固守军负隅顽抗。

    元夕,北府军定下了以工代赈的规矩,除了染疾隔离之人外,城中?原本的壮年男子,都?在将士们的带领下,进城收拾尸体,再次消杀。

    正月十七,北府军入襄城。

    襄城的事迹和进城消杀的经验被写成报告,分别送给了建康的郗归和颍川的女?军。

    女?军命人在颍川各城门下大肆宣扬襄城归降之事,又以食物和医药诱惑。

    不消两日的工夫,颍川亦是开门投降。

    当此?二郡轰轰烈烈地分田入籍,热火朝天地准备继续北伐之时,桓元似是因此?受了刺激,竟在一月底重兵拿下潼关之后,一路朝着洛阳打了过去。

    “他疯了吧。”郗归收到这个消息后,冷漠地翻了个白眼?,“二月的时节,雪都?未化,他竟要通过崤函古道?,穿行崤山深谷去洛阳?”

    顾信轻笑一声:“谁让桓将军没能拿到传国玉玺呢?荆州居地利之便,本以为玉玺是唾手?可得?之物,没想到那苻秦国主,竟舍近求远,将玉玺送到了建康。桓元没了玉玺,可不得?加紧征伐,在战功上压北府军一头吗?”

    “这么说,倒是我低估了传国玉玺的影响。”郗归轻叹一声,依旧为桓元的糊涂感到可惜,“若我是他,便先趁机休整,稳定时局,以免关中?豪族趁机作乱。纵是要征伐,也该在拿下潼关之后,先取冯翊、北地、新平等郡,如何要冲风冒雪、翻山越岭地往洛阳去呢?”

    “谁知道?呢?可能是疯了吧?他不是一直都?是这个脾气吗?打起仗来?就什?么都?不顾。”顾信并不在意桓元的疯狂,在他看来?,桓元自取灭亡,落败是迟早的事,根本不值一提,“桓氏去打洛阳,北府军该如何应对??襄城、颖川既已拿下,是不是也该往荥阳去了?若真让桓元取了洛阳,往后可就不好处置了。”

    “哪儿能这么简单就拿下洛阳,他连陕县都?未拿下,如何真能到洛阳去?”郗归看向?舆图,沉吟着说道?,“襄城、颍川目标太大,恐怕自东南往洛阳、荥阳去的路上,早已布满了埋伏。”

    她缓缓移动舆图上的磁石标志:“二郡各出一小支队伍往荥阳赶,吸引胡人的目光。至于攻城的主力——让李虎、高权尽快拿下陈留,沿雎水两岸行军,接收荥阳郡。”

    太昌九年二月十七,陈留郡被围困一年零四月之后,终于开门投降。

    高权在陈留整顿队伍,接收陈留军民,行防疫消杀、分田入籍等事,李虎则率领一半将士西征,直奔荥阳而去,一路斩杀了不少游窜的小股胡人军队。

    二月十八,桓元下陕县,命部下秣马厉兵,东征洛阳。

    二月廿一,羌人姚昶袭长安,冯翊、北地、新平、长城四郡助之,长安告急。

    廿四日,桓元回师救长安。

    廿六日,长安困解,姚昶率军奔扶风。

    廿七日,荥阳郡守降于北府军。

    同日,姚秦国主姚昶战死于陈仓,桓元取雍县。

    三月初十,桓元率军西征。

    四月廿五,桓元取略阳郡。

    五月初七,桓元克天水。十八日,下陇西郡。

    五月廿四,北府军克洛阳,国主苻泓肉袒出降。

    至此?,二京收复,举国欢腾。

    第196章 僭主

    太?昌九年五月廿八, 西征陇西郡的桓元,在得知洛阳光复的消息后,于营帐中?摔杯暴怒,命人掘姚昶墓, 鞭尸遂忿。

    次日, 桓元率军回长安, 旋又北征,两月之内, 连取冯翊、北地、新平三郡, 每下一城, 即屠城泄愤,以?报此三郡随姚昶阴袭长安之仇。

    八月初六,桓元称帝于长安, 国号曰“楚”, 年号始兴。

    在桓元疯狂攻城略池的这几个月里, 郗途连克济阴、濮阳、东燕、任城四郡,已?然兵临鲁郡城下。

    洛阳情势稳定?之后, 女军连取汲郡、枋头二地, 朱庠亦克河内郡。

    至此, 北府军所到之处,已?东临慕容氏所立之南燕,北接拓跋部之领土。

    在这种种捷报的作用下,当桓元自立的消息传来时,北府军将士不仅没有因此产生压力, 反因有机会取桓氏领土而振奋了?一番。

    谢墨已?在江淮之间摩拳擦掌了?几个月, 为的便是趁桓元露出破绽之时,举兵征伐, 尽收其土。

    谢瑾与顾信虽然面上冷静,可内心也无不对郗归下一步的打算感到好奇,他们?想知道?,接下来,北府军究竟要先从哪里下手。

    郗归从容不迫地命台城起草诏书,斥责桓元叛国之举,言明桓氏部属如有弃暗投明、主动投奔北府军者,可不以?附逆论?处。

    诏书一封发往荆州,一封发往长安,一路公诸于众,引发议论?无数。

    长安城内,医者正在为桓元包扎伤口。

    亲信赵复看着那一个个染血的布条,心中?很是不忍:“主公何必这么?拼?北府军攻打陈留,用了?快两年的时间,您却于两个月内连取三郡,就连受伤都不曾停歇。您身为主帅,何必如此自苦呢?”

    桓元身着衮服,端坐明堂,冕旒背后的神情晦暗不明。

    良久,赵复才听到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当然要快!郗归有慢的资本,可我却没有。可恨姚昶那个贱人,竟硬生生将我从陕县逼了?回来,害我不能亲征洛阳。如若不然,而今还有北府军什么?事??”

    “收复二京的功劳,原本都该是我的!传国玉玺也该是我的!”

    “郗归当日被休,就该死在建康才对,如何竟能到了?京口,成就如今这般气候!”

    “北府旧部,本已?是明日黄花,凭什么?她一个女人,竟能重建北府军,与我荆江二州的兵马分庭抗礼?!”

    桓元咬牙切齿地说?道?:“还有那李虎,不过只是郗归身边的一个侍卫,朱庠更是我桓氏的襄阳守将,可事?到如今,他们?竟一个个地爬到我头上作威作福,跟我抢这一份收复洛阳的功劳!”

    “他们?凭什么??嗯?”桓元愤怒地拂袖,一举掀翻那实木所制、镶嵌白玉的精美桌案。

    医者惶恐地劝道?:“陛下,当心伤口啊!”

    桓元冷笑一声,并未因伤处传来的疼痛而变色,而是冷冰冰得问道?:“说?吧,建康又有什么?动静了??”

    赵复擦了?把汗,觑着桓元的神色,回禀了?那封诏书的内容。

    桓元再度冷笑,喉咙里发出桀桀的怪声,衬得这高阔的宫殿无比阴森。

    赵复向?前?膝行几步,看到从桓元臂间渗出的殷红鲜血,沉痛而急切地唤道?:“主公!主公!!陛下!!!”

    桓元扯了?扯嘴角,重新坐了?回去,面无表情地闭上了?眼睛。

    医者接到赵复的示意,颤颤巍巍地继续包扎伤口。

    半晌,才满头大汗地提着药箱告退。

    桓元看着医者仓惶的背影,不免嗤笑一声。

    “我桓氏军中?,如何能有这般胆小如鼠的东西?”

    赵复担忧地说?道?:“他是医者,只要会治伤便可。倒是您,陛下,您如今是一国之君,可要保重身体?才好啊!”

    赵复本是桓元的伴读,虽不大擅长行军打仗,可却对桓元别有一番敬爱之心。

    他心中?揣度着桓元的心思,故意说?道?:“您一定?得好好的,可不能让北府军看了?笑话啊!”

    “呵,北府军!”桓元紧紧握住了?双拳,“他北府军凭什么?与我平起平坐?不过是郗归近水楼台,与那王池沆瀣一气、夺了?权柄罢了?!”

    “可笑那些迂腐世家,当日对着父亲,那般地不假辞色,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父亲登基。可当那两个女人打出什么?共和?行政的幌子来时,他们?便连个屁都不敢放了?。”

    “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懦弱蠢货,活该他们?在妇人手下出不了?头!”

    赵复始终静静地站在阶下,一言不发地听着桓元发泄心中?的不满。

    桓元念及那封诏书的内容,不由越想越怒:“她说?我叛国,说?跟着我的人都是附逆?荒唐!若我是叛国之人,那郗岑是什么??她郗归又是什么??!”

    桓元紧紧盯着赵复:“你说?,我对她难道?还不够好吗?她说?要换建昌马,我便换与了?她!她说?让我打长安,我便打给?她看!我早早地就对她发出了?结盟的邀请,可她偏偏置之不理,要将我逼到如今这般地步!”

    “那谢瑾有什么?好?竟挑唆地她与我决裂?你说?啊!”

    赵复无可奈何地答道?:“陛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您又何必沉浸其中?,平白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过去?”桓元冷哼一声,“永远都不可能过去的。他谢瑾抢了?我的女人,郗归占了?我的地位,怎么?能就这么?轻易过去?”

    “我桓元走到今日,靠的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战绩,谢瑾与郗归又有什么??”

    “她郗归难道?就想着凭着那什么?劳什子高坐建康、运筹帷幄的好名声,便要夺走我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一切吗?”

    忽然,桓元于暴怒之中?轻笑一声,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慢条斯理地说?道?:“来人,拟诏!郗归谢瑾,沆瀣一气,谋害先帝,把持朝政,杀彼皇族,乱此江山,狼子野心,罪不容诛——”

    他一字一顿地念完这一段话,笑着说?道?:“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二人的阴险,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桓元!才是一心为国的板荡诚臣!”

    “自立又如何?我之所以?自立,为的是——清君侧!”

    建康。

    今年的八月,长江下游淫雨霏霏,终日笼罩着一层雾气。

    郗归先后与亲信、阁臣商议防治水患之事?,直到丑末才歇下。

    潺潺的雨声冲刷着地面,击打着窗扉,仿佛隔绝了?人世间一切喧嚣与污秽。

    一声惊雷骤起,宛如在郗归耳边炸响。

    她心有余悸地看着床帐,数着自己的心跳。

    就在方才,郗归梦到桓元疯狂地冲到她跟前?,直拉着她往暴雨里去。

    起初,他还假意怀旧,虚伪地说?道?:“姑姑,从前?沁芳阁内,你也是这样与我一道?听雨的。”

    到了?后来,他温和?的假面被大雨冲掉,便露出了?一副疯狂的魔鬼面孔。

    他说?:“我的名声不干净了?,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姑姑,你既不愿做我的皇后,那就与我一道?下地狱吧!”

    电闪雷鸣之下,桓元狰狞的面孔,成了?郗归这场梦境的最后注脚。

    她闭上眼睛,于又一次的惊雷中?想道?:“这意味着什么?呢?桓元向?来疯狂,此番虽在长安称帝,可却根基不稳,委实不能说?有多大胜算。他会甘心于这样的结果吗?如果不,他会怎么?做呢?”

    郗归在脑海中?反复回想着因战况变动而生了?变化的舆图。

    江左北伐,历来有两个弱点:一者为兵,一者为马。

    这些年来,郗归靠着给?将士们?待遇和?尊崇,终于让从军成为了?北府军治下最为光荣、最有盼头的出路之一,北府军再也不缺兵员,就连民兵训练,也蔚然成风,根本不怵桓氏与胡人。

    然而马匹却始终是江南的弱点。

    纵然北府军专门成立养殖战马的部门,也难以?保证那些来自西南与代北的马匹,能够真正在江南的土地上繁衍下来。

    北府军必须打通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够获取马匹的通道?。

    拓跋部在北方的国土,一直绵延到了?柔然以?南。

    如此广袤的土地,北府军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

    更何况,柔然骁勇,不亚于五胡,纵是击败了?拓跋部,也必将陷入与柔然的缠斗之中?。

    可对于眼下的中?原大地而言,休养生息比什么?都重要。

    民力,还远没有达到足以?远征至此的地步。

    那么?,要想获得战马,就只能打通去西域的通道?,抑或是,将巴蜀之地据为己有。

    而这两处,如今都在桓元手里。

    桓元的自立,彻底打消了?郗归的最后一丝顾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既然桓元已?经决意撕破脸,那么?,就准备为北府军让路吧。

    谢墨已?摩拳擦掌了?许久,不如便索性西去,将他在江淮之间的活动范围,扩展到江夏、竟陵一带,甚至是,拿下襄阳与荆州。

    荆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重要性,桓元一定?不会轻易放弃,谢墨若僵持在此,恐怕会耗费许多时日。

    郗归在风雨声中?沉吟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若让朱庠去荆州战场,谢墨倒可以?从北方西征,去打河东郡,以?及陕县、弘农和?潼关。

    对了?,还有江州。

    江州幅员辽阔,东临海域,西至茶陵,北接大江,南至汝城。

    既然桓元已?经将重心放到了?长安,自立为桓楚的皇帝,那么?,也是时候吐出江左的江州了?。

    太?昌九年秋九月,朱庠率北府军连克江夏、竟陵二郡,与桓楚逆军战于襄阳。

    同?月,迟眉率女军围平阳,谢墨带兵攻陕县。

    何冲则返回江南,连取寻阳、豫章二郡,临川、庐陵、安成诸郡见此情状,纷纷易帜,背离桓氏。

    战事?正酣之时,一则流言悄悄传播了?开来。

    第197章 交卷

    太昌九年十月, 驻守下?邳的北府军接连攻克东海、琅琊二郡,江左举国欢腾。

    中朝所封亲王,与属地士人关系颇密,甚至姻娅相连, 主臣相托。

    辟王国士人为掾属, 更是时人眼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之事。

    元帝践阼之前, 乃是中朝的琅琊王。

    而与之共同创立江左基业,开辟“王与马共天?下?”之局面的丞相王引, 便是出身琅琊临沂。

    至于?东海, 则是八王之乱后期, 赫赫有名的东海王司马越的封国。

    后来东海王在出征石勒的途中忧惧而死,八王之乱彻底终结。

    五胡之乱的序幕终于?完全揭开,异族的铁骑横行中原, 元帝与王引则继承了东海王司马越与琅琊王氏王衍所留下?的政治遗产, 放弃在北方与诸胡争锋的打?算, 决意投身东南,再创基业。

    事实?上, 当日拥立元帝在江左践阼的侨姓世家, 大多都是出自东海、琅琊二郡。除了琅琊国内的诸葛氏、颜氏外, 更有不少东海王原本的属臣。

    这些人本就出身山东,即便并无北伐的雄心壮志与能力禀赋,也对故国颇有几分怀恋。

    也正因此,北府军在东海、琅琊二郡的胜利,大大抚慰了这群南迁世家的心灵。

    这群世家子弟虽不通武艺, 可却最擅长舞文弄墨、附庸风雅。

    捷报传来之后, 他们便一个个争相属文,三天?一小会?, 五天?一大会?,一遍遍炫耀自己的文辞,仿佛是他们横戈立马、收复故国似的。

    在这样的氛围作用下?,桓元那番狗屁不通的污蔑之言,显然缺乏大肆传开的媒介。

    先帝之死早已尘埃落定,琅琊王坟头的草都几丈高了,此时跳出来说郗归弑君,又有谁会?相信?

    在好些大臣看来,郗归虽主意正,不听劝,又野心勃勃,没有女子应有的样子,可却从不妄杀。

    如此妇人,怎会?做出弑君之事呢?

    也有人从北府军的种种动向中,发觉郗归并非他们所想象的那般心慈手?软。

    可事到如今,谁又敢不审时度势?

    就算真是郗归弑君,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司马氏无德无才,岂会?值得?他们拼死效忠?

    郗归无论如何?,也算是个明理之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桓元的不甘心,他们若是中了计,难道?要迎桓元这个疯子做新君吗?

    就这样,桓元歇斯底里的污蔑并未在江左朝堂上造成多大的影响,民间更是完全不信如此这般的荒谬之语。

    然而,看似平静的局势之下?,有两个人却坐不住了。

    深宫之中,王池面无表情地看着?跳动的烛光,已然枯坐了半个多时辰。

    姚黄担忧地劝道?:“娘娘,别伤神了。郗司空何?等人物,岂会?将这种荒诞不经的阴谋放在眼?里?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无论如何?,都和您没有关系了。”

    “怎么?会?没有关系呢?”王池心下?凄然,可面上却依旧冷漠,“郗回不是常说吗?凡是做过?的事情,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姚黄咬了咬下?唇,犹豫片刻,坚定地驳道?:“但这跟我们有什?么?相干呢?先帝醉酒,中伤妃嫔,这才落了个身死人手?的下?场,我们可什?么?都没做。”

    “总有人要认下?的,若是这件事被当作攻讦郗回的把柄,若有别有用心之人,借此煽动民心,纠集势力,那她又该如何?是好?”

    姚黄心疼地看向王池:“郗司空能走到今日,定然不会?缺了这点应对的本事。娘娘,您就不要为此忧虑了。”

    王池缓缓摇头:“我不能不担忧。姚黄,你?明白吗?郗回不能输,她绝对不能输!几百年来,好不容易出了个这样的女子,好不容易有人愿意这样为天?下?女子谋生路,她绝不能输!”

    她闭上眼?睛,流下?两行清泪:“你?不懂这世间男子多是怎样的品性,不晓得?他们是多么?地贪婪和自私。他们死死守着?男女有别的界限,用德容言工来捆缚我们,好让我们用血肉为他们垒就踏脚石!”

    “郗回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她杀出了被郗岑连累、被王氏绝婚的绝境,硬生生拼出一条路来,直将数以万计的男人压在手?下?。”

    “那些人服气郗回,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而是因为她是郗归,是一直在赢的郗归!”

    王池说着?说着?,声音带了几分落寞:“可一旦她输了,形势就会?瞬间逆转。那些男人会?迫不及待地夺回权柄,会?变本加厉地剥削女人。而女人,就再没有如今这般的希望了。”

    姚黄安静地听着?。

    对她而言,无论是现在还是从前,无论郗归有没有出头,她都是王池身边得?用的侍女,从来不曾受什?么?磋磨,也没有什?么?干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可她仍旧希望王池开心,所以也愿意与她一道?,盼着?郗归能一直赢下?去。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能保证她不会?输掉这一局呢?

    姚黄踌躇着?,提起了一个人:“张贵嫔自从到了京口,便与娘娘断了联系。说起来,弑君之事,究竟谁是谁非,还得?她来指认才是。”

    “娘娘,我们要不要去找——不,我们不能找她,不能再与她扯上关系!”姚黄抿了抿唇,“要不要给郗司空递信,让她先找到张贵嫔,以免有人借此来做文章?”

    “不了。”王池叹了口气,拒绝了她的提议,“她会?想到的,这点小事,还用不到我们提醒。我只是、我只是担心。”

    “娘娘,您后悔了吗?”

    “不,我绝不会?后悔。”王池攥紧拳头,一字一顿地说道?,“我首先要顾好自己的性命,然后才能兼顾其他。若我连活着?都是妄想,若连我自己都只能为人鱼肉,又怎会?有余力去忧虑天?下?女子的未来?”

    “那您今日是——”姚黄迟疑地问道?,“我们能做什?么?吗?”

    王池再次摇头:“身处深宫的我们,恰恰什?么?都不能做。姚黄,我只是忧虑,这世上从来都没有十拿九稳的事,更何?况,司马恒安静得?太久了。先帝之死,本就是她与郗回生隙的开端,你?说,她会?不会?借此机会?,污蔑郗回呢?”

    宫外,顾信也有同样的忧虑。

    郗归一边翻阅前线战报,一边听顾信说起此事。

    她挑眉看向跟在顾信身边学习的朱肖:“阿肖,你?说呢?你?觉得?她会?怎么?做?”

    对于?这个间接造就了祖父悲剧的公主,朱肖始终怀着?一种难言的心情。

    当初孙志乱起,吴兴虽非首当其冲之地,却也不是全然太平。

    庆阳公主一介女流,自然无法凭借那两百护卫脱身,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家这个吴兴最大的世族,寻求祖父的庇护。

    可是,北府军入城之后,祖父只是想让她帮着?探听消息,她却投靠了北府军,迟迟不肯离开府衙,以至于?引起了陆然与张敏之的怀疑,最终酿成了后来的动乱。

    而当动乱落下?帷幕的时候,又是这位公主,亲自带着?祖父,走上了那条赴死的悲壮之路。

    朱肖每每想起此事,心中便深恨不已。

    他不恨郗归。因为人生世间,各有所求,北府军与朱氏立场不同,那便各凭本事分个胜负。

    他厌恶陆然。因为陆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硬生生将吴兴搅了个翻天?覆地,让别人来为他的阴谋算计承担代价。

    可他最恨的还是张敏之与庆阳。

    张敏之与祖父相交多年,最后却凭着?这信任,害得?祖父走投无路。

    而庆阳公主更是过?分!

    她明明承了祖父的恩惠,可却两面三刀,恩将仇报,害得?吴兴朱氏几尽灭门。

    朱肖厌恶庆阳公主,更瞧不起她。

    自从北府军崭露头角,这些年来,江左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奇女子。

    她们有的出身高门,有的是底层女性,身份虽各有不同,可却无不怀有一分悲悯之心,是郗归在这世上真正的门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她的教导。

    只有司马恒不同。

    她靠着?心狠手?辣的算计,为郗归立下?功劳,获得?了北府军的庇佑。

    而后又凭借皇族的身份,在建康城中混得?风生水起。

    诚然她确实?为北府军赚取了资财,帮郗归清除了一些舆论上的小障碍,可却依旧与整个北府军格格不入。

    朱肖觉得?她张扬,愚蠢,放肆,贪婪,可却也明白,在郗归眼?里,庆阳公主只是一个可怜人。

    北府军的女郎是那样地仁慈,她看出了这公主的名头之下?,是一个怎样倔强的可怜灵魂——一个即便贵为公主,却也免不了被压迫、被规训,以至于?当她想要追求权力之时,举目四?顾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只能凭着?本能撞个头破血流的可怜灵魂。

    她对着?这灵魂伸出了援手?,可这灵魂却是那样地不驯,以至于?明明获得?了郗归的垂爱,却还是贪婪地想要以一种破坏的姿态去索求更多。

    朱肖厌恶这愚蠢的贪婪,可却无能为力。

    终于?,庆阳公主在私心的指引下?行差踏错,又因着?不忿愈走愈偏,不再拥有郗归的怜惜。

    直到今日,一个更大的选择摆在了她的面前:忠诚还是背叛,到了该她交卷的时候。

    想到这里,朱肖觑了眼?夫子的脸色,又微笑着?抬头,看向郗归,最终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女郎,先帝驾崩当夜,庆阳公主与琅琊王饮酒作乐,彻夜不散,本就身负嫌疑。宫中拿人之时,公主抬出女郎的名号,这才躲过?了一劫。”

    “后来您处置了琅琊王,弑君之事也随之闭幕,大家都未曾想起,还有一个躲在暗处的庆阳公主。”

    “这本是对于?公主的宽容,可她却因您的略加惩戒而与北府军生出嫌隙,府中更是多次传出抱怨之言。”

    他坚定地对上了郗归的目光:“女郎,如今桓氏心怀鬼胎,四?处散布流言,学生只怕公主会?一时糊涂、酿成大错。”

    第198章 毒杀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郗府外来了位不速之客。

    当日吴兴世族生乱,北府军将将惨胜,折损了三分之一的人手,宋和也因此受到了郗归的斥责。

    他那时之所以选择去吴兴, 为的便是一鸣惊人、出人头地。

    可?谁都没想到, 吴兴并非他的机遇, 而是一场劫数。

    动乱平定之后,宋和?唆使庆阳公主带朱杭入京, 用朱杭的“甘愿一死”, 唱了一场鸣冤的大戏, 狠狠将了三吴世族一军。

    那是一个狠厉而有用的法子,显然不是出自司马恒的手笔,那就只能是出于宋和?的授意。

    然而, 这?主意虽令世族受创, 也为北府军在三吴的动作赢得了更?多?的合法性, 甚至给司马恒带来了一场后来的泼天富贵,可?对宋和?而言, 却实在收获寥寥。

    他不得不为自己一时的动摇, 而选择咽下长久的苦果, 在北府军蒸蒸日上、如日方升的这?几年里,沉寂地埋头苦干,扮演一个默默无?闻的勤恳角色。

    他一次又一次地复盘,终于知道自己错在了何处,又输在了哪里。

    原来, 即便那时的他早已口口声声提醒自己, 郗氏女郎并非寻常人物?,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 可?却并未真正打心底里给予她足够的重视。

    正是这?潜意识里的轻视,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凭借司马恒身为公主的权力,为自己搏得一个更?好?的前途。

    可?他却忘记了,郗归并不仅仅是他旧主的妹妹,并非仅靠着血缘成为北府军的主人。

    她是一个果决的首领,是包括宋和?自己在内的很多?人的主君。

    自古以来,掌握兵权的主君,其权威,都是不容侵犯的。

    可?当这?主君是一个女子时,宋和?却盲目地忽略了这?一点。

    他以为与司马恒合作,是于北府军和?他自己都有利的好?事?,所以才纵容着自己的私心,去借着方便公事?的名义,为自己捞取进入上层社会的政治资本。

    可?却没有完全察觉,郗归并不允许这?样的放肆之举。

    当宋和?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无?奈地溢出了一个苦笑。

    数十年思维的惯性,让他始终对女人怀了一份轻视,对权力秉持着几分狂热,而正是这?些,导致了他在吴兴的惨败。

    看透这?些之后,宋和?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他前半生争来争去,可?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倒还不如不争。

    他一面心灰意冷,想要放弃争夺,就此作罢;一面又颇不甘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在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面前扬眉吐气。

    这?几年来,他一遍又一遍揣度着郗归的脾性,终于对这?位主君生起了真正的佩服,有几分明白了她所坚持的“道”。

    可?终究是太晚了。

    信任的镜面一旦破裂,就很难恢复如初,更?何况,如今的郗归,早已并非太昌三年那般景况,她根本不缺人用。

    这?些年来,宋和?辗转在三吴和?徐州各地做官,看到了无?数个出身贫寒的“宋和?”,靠着北府军的资助读书?明理,一步步进入徐州府学的明亮学堂。

    他总是忍不住想,若是自己当初也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比他们所有人都学得更?好?,会顺顺利利地自一众学子中脱颖而出,清清白白地授官裂组,不必承受父母的抛弃,不必遍尝人间的苦辛,不必经历寺庙中的清苦,更?不必为了前途,染上“阴毒”“附逆”这?般的评价。

    宋和?设想了很多?次,但每次都勒令自己快快停止想象。

    他不允许这?样懦弱的沉浸于“可?能”之中的自己,只坚定地在心里说道:“如今的一切便是最好?的,那些人的路子虽然顺遂,可?却不如我?经历丰富,不如我?了解官场,不如我?洞察事?务。”

    可?是,这?真的是最好?的吗?

    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他又为什么打心底里嫉妒那些能够坐在徐州府学里安心读书?的年轻学子,一边鄙夷他们年轻气盛、见?识短浅,一边又艳羡他们的机会呢?

    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接受这?一点——凭什么我?背了这?一身污名才爬出泥淖,还要三五不时地被人嘲讽不择手段,可?这?些人却能够干干净净地读书?、自然而然地有个光明前途?

    明明,我?也并不输给他们啊。

    可?这?世上之事?,并不是总有理由可?讲。

    与此前无?数寂寂无?名的贫寒学子相比,宋和?已然足够幸运——他曾成功地等到郗岑,又赢得了他的赏识,在桓阳、郗岑当权秉政之时,短暂地接触过?那许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权力;当郗岑落败之后,他又顺利地进入郗归的阵营,不出意外?的话,也会因此而获得一个尚算安稳的前途。

    可?人活在世上,最怕的就是比较。

    宋和?承认,自己确实不甘心。

    如今的他已然认同了郗归的“道”,可?却因此而更?加不甘心作为最初追随她的人之一,被郗归远远落在后面。

    他要让郗归知道自己的能力,要让她知道自己才是他最忠诚的追随者。

    他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极致。

    这?几年,宋和?辗转做了三地的父母官,每到一处,便积极地勘定田册,垦荒劝农,加强教化,还时时检查推进三长制的实施情况。

    他任职的这?几个地方,虽然都是小?县,可?却也是一方百姓的家乡。

    生民和?乐,便是一方父母官最大的政绩。

    其间的成就快慰,如今已足够安抚宋和?那颗自小?流离的心。

    他就是从这?样的小?地方入手,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地积累推行新政的经验,一步步靠着这?看似微末的功绩,充实着自己的手札,等待有朝一日,将这?些全部献给郗归时,看到她眼中的惊诧。

    宋和?致力于这?样的“微末”功业,并未刻意打听过?司马恒的消息,可?司马恒却主动跑来找他。

    那时先帝刚刚驾崩,人人都知道庆阳公主对着宫中的内侍和?禁卫,喊出郗氏女郎的名号避祸。

    宋和?听闻此事?时,对这?位无?知公主的愚蠢,难免更?生几分厌恶,连带着对那个曾试图与之成亲的自己,也更?唾弃了些。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司马恒在郗归这?里碰了钉子后,竟跑到他跟前,前言不搭后语地说着种种埋怨之言,言谈之间,竟是要挑起他对于郗归的不满。

    对此,宋和?只想叹一句“荒唐”。

    这?位天真的公主,哪怕已经年近不惑,却依旧无?知得吓人。

    在她眼中,权力的运行似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弄权,谁都能凭着好?恶争权夺利。

    可?宋和?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司马恒有时的确有一种野兽般的敏锐直觉,可?更?多?的时候,她根本不明白错在何处——就像从前的宋和?自己。

    二者的区别在于,当处于下风的时候,宋和?懂得暂避风头,司马恒则会在恐慌与不安的驱使下,做出种种病急乱投医的举动。

    当潜意识里不再想着从郗归手里分权之后,宋和?很容易就看破了司马恒的穷途末路。

    他本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人身上,可?随即又想到,蠢人往往是危险的,因为谁都不知道他们会做出怎样的荒谬选择。

    于是,宋和?决定将计就计,看看司马恒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坦白讲,司马恒的不满其实很单薄。

    她虽然怨恨郗归分薄了自己的权力,可?却什么都不敢做,只能暗暗地昧下些钱财,在众人面前暗戳戳地说几分郗归的坏话罢了。

    纵是这?些,她也做得提心吊胆,既没能给郗归添绊子,自己也不痛快。

    宋和?眼见?司马恒成不了气候,本已打算与之断开联系,不再暗暗盯着她。

    可?就在这?时,桓元于长安称帝,而司马恒这?个与郗归生了嫌隙的桓氏故媳,竟似因此而生了几分蠢蠢欲动的危险心思。

    当桓楚刻意传出的有关郗归弑君的流言,一步步蔓延进了建康时,司马恒终于行动了。

    她被桓元的许诺轻易打动,想借着自己当日弑君的嫌疑,将郗归一道拉下马来,而后再带着钱财脱身去桓楚,当彼国独一无?二的大长公主。

    宋和?当然察觉了她的动作。

    事?实上,有他们如今的亲密打底,再加上宋和?落魄的现状,司马恒做这?些事?时,根本不会避着宋和?。

    对于这?样的信任与轻视,宋和?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不满已久。

    终于,他轻笑着放下那些伪造的书?信和?账目,拿出一包粉末,加在了司马恒稍后会喝的茶汤中。

    宋和?想:“如此蛇蝎心肠的女人,实在不必再留在世上。我?已经过?够了如今这?般的日子,既然注定不能清白,那索性便脏到底,痛痛快快地活一场,再不受那些指指点点的气。”

    直到断气之前,司马恒还不明白,宋和?为什么会杀她。

    宋和?嘲讽地看着她扭曲的容颜,泄愤似的说道:“你凭什么觉得,我?与你不是仇人呢?一个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公主,明明什么都不懂,可?却凭着这?天潢贵胄的身份,以及与生俱来的天真愚蠢,获得了女郎的垂爱,应因此享受了常人不能想象的权利。”

    “你明明获得了这?么多?,可?却丝毫不知满足,竟还想恩将仇报,去害自己的恩人,你这?样做,让我?这?种从一开始就从未被她真正寄予厚望的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你——嫉妒——”司马恒痛苦地捂着肚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是的,我?嫉妒。”宋和?嘲弄地说道,“我?嫉妒你,厌恶你,恨不得杀了你。早在你一次次对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我?面前炫耀你那因女郎而得的权力之时,我?就想杀了你了。”

    “你杀了我?,郗归不会放过?你的!”司马恒竭力吼道。

    “这?就不必公主操心了。”宋和?凉薄地说道,“有本事?的人,总会比没本事?的人出路多?些的。”

    第199章 错位

    九年冬十月, 庆阳公主暴毙府中。

    这消息如?同入水之?石,引发了一阵不小的议论。

    先?帝暴毙次日发生在琅琊王府的场景,再次被世人回想起来。

    北府军与宫中给出了同样的说法,说司马恒涉嫌弑君, 畏罪自尽。

    郗归本不?欲将这样的名声加到司马恒身上, 可无论如?何, 总不?能让别人以为?是她心?虚杀人。

    对一个人的怜悯,与整个大局的安稳, 这二者究竟孰轻孰重, 她还?是分得清的。

    尽管如?此, 郗归还?是有些唏嘘。

    “司马恒该死吗?”忙完手头的事务后,郗归站起身来,走向窗边。

    那是一个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女人, 从不?轻易屈服于?狡猾的命运。

    她的兄长将她当作安抚桓氏的棋子, 她的丈夫将她看作与皇家?联姻的工具, 从未有人问过她的意愿,可她还?是在一次次逆境中尽力搏一个翻盘。

    她是天?生的投机者, 有着野兽般的敏锐直觉, 可惜的是, 日薄西山的司马氏皇族,根本无心?培养一个真正聪慧有能力的公主。

    她的能力与眼界,根本无法与其野心?相匹配。

    以至于?在窥见权力的诱人滋味之?后,虽百般万般地神往,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她就像一个懵懵懂懂的人偶, 在一个尔虞我诈的场合中横冲直撞, 最后不?出意外?地落了个粉身碎骨的结果。

    她的刀剑能够杀死乱军,可却无法抵挡哪些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司马恒死于?一种矛盾的错位——一种先?天?生就、而后又由她自己?选择进入的错位处境。

    十月的风已然带上了萧瑟的气息, 庭院中落了不?少黄叶。

    它们沉静地躺着,不?知是否知晓,这便是它们作为?叶子的这一生的穷途末路。

    郗归看着在风中飘荡着盘旋落下的树叶,无端想起了两句诗——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庆阳公主府之?豪奢华丽,不?亚于?石崇位于?洛阳的金谷园。

    可再丽侈的屋宅,若没了主人,也免不?了高?台坏、曲池渐、樵夫稚子踯躅歌其上的命运。

    很快,生机勃勃的野草就会彻底占领这座府邸,所有的人事纷纷,都会掩埋在时?光的尘埃中。

    正如?当日海内知名的金谷园,如?今也不?过只是故纸堆里的一个传奇罢了。

    金谷园的绿珠,死于?身不?由己?。

    石崇之?祸由来已久,绝非仅仅因为?孙秀之?流对绿珠的觊觎。

    可绿珠身如?萍草,从来都是生不?由己?,死不?由己?,只能悲戚地叹一句“愿效死君前”,而后便以一种看似自愿的方式,无可奈何地坠楼而死。

    司马恒这一生,不?过是个地位更高?的绿珠。

    她看似拥有尊贵的身份、丰裕的金钱、近在眼前的权力,可事实上,所有这些,她都未曾真正拥有过。

    她是被巍巍皇权碾碎的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女子,纵是侥幸清醒,却也仍旧挡不?住下坠的惯性。

    越是挣扎,便越是泥足深陷。

    围观者尽可骂她一句愚蠢,可世间千千万万人,又有几个生来聪慧?

    在她懵懵懂懂的幼年时?期,从来也没有机会像男人一样地去?学习那些需要刻苦取得的有用知识。

    她被拉扯着,进入那条只属于?女人的“容易”道路。

    以至于?后来虽有了机会,却也不?肯选择那条更加艰难的道路,而是只想靠捷径来接近权力。

    郗归为?司马恒而叹息。

    她同情?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却也没有空暇去?慢慢纠正。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郗归要处理?北府军的事务,要教导志向远大的郗如?,实在不?可能花太多心?思在一个固执的成年公主身上——若有多余的时?间,她更愿意花在蒙学中那些懵懂的孩子与府学中那些未来的栋梁身上。

    于?是她在公事之?余,冷眼看着司马恒的挣扎,以及宋和的选择。

    几年过去?了,司马恒的挣扎,以一种悲壮而倔强的姿态宣告失败;而始作俑者,则一直在郗府等候郗归的处置。

    那些出身高?门之?人,总是鄙薄宋和的不?择手段,说他?阴险狠毒、不?足与谋。

    他?忍耐了许久,想洗刷身上的污名,可却一直没有成功。

    直到昨夜,他?终于?又一次亮出爪牙,毫不?掩饰地在郗归面前心?狠了一次。

    傍晚的风有些凉,郗归从南星手里接过暖炉,看到宋和又一次面无表情?地被引进庭院,直直跪到地上。

    坦白讲,她有些失望,但还?是觉得,以宋和的心?计和智识,不?至于?如?此冲动行事,所以愿意给他?个机会,听听他?怎么说。

    她沉声开口:“我早就说过,你不?该自作主张,同样的错误,你一犯再犯,究竟意欲何为??”

    孰料宋和竟轻轻笑了。

    他?说:“意欲何为??女郎,过去?的这几年,我每天?都在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他?毫不?掩饰地开口:“我承认自己?是一个贪心?的人,既想要功名利禄,又想要清白名声,可现实却是,就因为?我出身卑微,便要被一次次地拦住去?路,而当我拼尽所有搬开这拦路大石之?时?,又会被人嘲讽不?择手段。”

    “不?择手段又如?何?我这样出身的人,本就没有从容的底气。我只能不?断地往上爬,不?断地想要抓住些什么,才能有点牢靠的安全感。”

    宋和看向郗归,这一次,他?真正坦诚地承认了自己?在吴兴的错误:“坦白说,我就是害怕,我怕自己?会再次一无所有,所以不?择手段地想要拿到些保障。正因如?此,当庆阳公主抛出成婚的诱饵时?,我才会立刻动心?。”

    “可我那时?还?是太蠢。”宋和嘲弄地提起当初的自己?,“我在婚姻一事上,被世家?嘲了许多年,以至于?一有机会尚主,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没想到却酿成了大祸。”

    “就是这一次行差步错,便让我在北府军如?日方兴的这几年中,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再也不?可能赶上顾信等人。”

    “人活在世上,总要学会吸取教训。我告诉自己?,既然已经因为?冒进而失去?了一次良机,那就绝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

    “这几年来,我辗转三地,每到一处,便勤勤恳恳地推行新政,教化百姓,从无投机取巧、盲目冒进之?举。”

    宋和从袖袋中拿出手札,双手托举着呈给郗归。

    郗归从南星手中接过这个并不?单薄的卷轴,回到书案前徐徐展开。

    宋和自嘲地笑了一声,继续说道:“我虽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可却还?是兢兢业业地做了这么多,为?的便是有朝一日,将这些东西呈给您看。可谁能想到,如?今东西是给您了,但却是在这样一番情?境之?中。”

    手札分门别类地写?得很清楚,有对于?各项新政的种种理?解,有具体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各种试行的解决之?法。

    郗归一行行看过去?,虽未来得及看完,但还?是不?能不?打心?底里赞一句用心?。

    她叹了口气,看向宋和:“清和,你做得很好,若能一直这样下去?,假以时?日,堪为?良相。”

    宋和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直白的夸奖,一时?有些错愕。

    “堪为?良相,堪为?良相……”宋和苦笑着摇头,自嘲地说道,“一个在士民?间恶名累累的‘小人’,如?何能做良相呢?”

    在世家?眼中,他?是为?了功名追随郗岑的附逆之?人,曾为?了趋炎附势,在郗岑得势之?时?,与不?少门阀结下梁子,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险小人。

    而在北府军治下平民?的心?里,正是在宋和主管吴兴事务之?时?,向来在江左无往不?利的北府军,第一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败,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可却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他?们不?记得宋和曾千里迢迢地,在王含担任徐州刺史之?时?,为?尚在北固山的北府旧部后人市得大批铁矿石;不?知道宋和曾为?了戴罪立功,在吴兴熬得呕心?沥血;也并不?相信他?已经痛改前非,愿意真正为?北府军效力。

    民?众或许不?了解宋和,但却绝不?会吝于?痛骂一个符号化的庸官。

    即便近几年宋和辗转为?官之?时?,治下百姓无不?感念他?的善政,可那终究只是一小部分人。

    涓涓细流,是改变不?了滔滔江河的流向的。

    对于?这一点,宋和一直都很清楚,但却仍然抱有希冀。

    直到彻底被司马恒的不?知餍足激怒的那一刻,宋和才真正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可能终此一生都无法获得那些世家?子弟所拥有的身份,抑或是司马恒这般可以随意作践的来自郗归的偏爱。

    “多可笑。”他?想,“我竟是输给了这种货色。”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宋和想,既然我已经在郗归与民?众心?中留下案底,那便索性将错就错,换一条路来走。

    司马恒本来可以不?必死。

    宋和知道,按照郗归的规矩,他?应该把所有证据都交给她,然后等待最终的处置。

    可他?却不?愿意这么做。

    像司马恒这样的背主之?人,就该死得彻彻底底,他?绝不?接受郗归出于?怜悯的考虑,放过这个可怜又无能的蠢货。

    这世上可怜之?人何止千万,难道就因为?司马恒出身高?贵,因为?她是个女人,所以就天?然地要比别人多几次被原谅的机会吗?

    既然他?没有被原谅,那么,司马恒也不?该被宽恕。

    桓元狼子野心?,始终想作践郗归的名声,宋和决不?允许郗归因为?一个无知蠢妇的陷害,而与弑君这样的罪名联系在一起。

    于?是司马恒死了。

    想到这里,宋和抬起头来,看向端坐桌案之?后的郗归:“女郎,相信我,我会成为?你最忠诚的信徒。”

    “我知道您会怪罪我自作主张,可那又如?何?与您所图谋的伟大事业相比,司马恒的性命算得了什么?我个人的前途又算得了什么?”

    “您已经看到了证据,司马恒勾结桓氏,意欲陷害于?您。我虽有过私心?,可却绝不?允许,北府军唾手可得的光明前景,因为?司马恒的自私而毁于?一旦。”

    “她必须死!”

    第200章 酷吏

    郗归想到司马恒留下的那些不尽不实的证据与?书信,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是一个危险的人?,且直到死,都固执地想把她拉下水,让她与朱杭一般、成为她实现野心?的踏板。

    郗归知道, 自从吴兴重逢以来, 自己的确对司马恒有些许偏爱, 但这因?同情而生的偏爱中,也夹带着傲慢与轻视。

    她不相?信司马恒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浪, 也根本没有对她的未来加以太多考虑。

    这是一个简单、张扬而率性的女人?, 她的天真与?野心?合在一起, 共同造就了一种孩子般的莽撞与冲动。

    难怪那些男人?总喜欢天真得不那么聪明的年轻女孩,毕竟,就连她自己都觉得, 与?司马恒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很?是放松。

    不过, 郗归一直信奉一个道理——成年人?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她欣赏司马恒的直白与?野心?, 也觉得她的天真很?是可爱,可却并无精力也无意向去慢慢教导她, 使得已然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思维模式的司马恒改头换面。

    “真可笑。”郗归想, “我偏爱她, 可却放纵她。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难道我便?没有责任吗?”

    她可以找出一大堆诸如事?务繁忙无暇顾及之?类的借口,可却不能?改变一个事?实?——点到为止的提醒,对司马恒而言并不奏效,而她虽然清楚这点, 却也的确放纵司马恒肆意行事?, 没有在她一次次危险试探的时候强硬阻拦。

    宋和的确杀了人?,可她自己又何尝没有出力呢?

    郗归叹了口气, 与?宋和对视:“你可曾想过,杀了庆阳公主,你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宋和用了一个漫长的白天,彻底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又能?要什么。

    他答道:“我诛不义之?人?,虽说手段偏激,可却罪不至死。女郎,北府军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权力也越来越多,不是人?人?都能?够秉持初心?、抵挡住权力的诱惑。你我都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总会有人?为了一己私欲背叛初心?,而对于背叛者,我们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杀一儆百,以示效尤!”

    “司马恒不是第?一个背叛者,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治国如耕稼,总要芟除芜秽、砍伐冗枝才是。您需要一个人?、一把刀,好将那些害群之?马揪出人?群,处决示众。”

    “清和,你要做这样的人?吗?”郗归缓缓摇了摇头,眼底浮现几分慈悲。

    “女郎,我要做什么样的人?,从来都不是自己能?选的。”宋和苦笑一声,自嘲地说道,“我生得太早了,若晚一些,便?能?凭本事?进入徐州府学,清清白白地做人?做官,也就不必再沾染这些了。”

    “可这终究只是妄想。三?十多年来,我坠于尘网之?中,左右挣扎,前顾后?盼,既贪心?,又不体?面,白白惹了一身污名,可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从前我总是怨世道不公,怨生不逢时。可后?来我想明白了,女郎,我这一生,能?在寺庙中读尽典籍,能?于学成后?得遇郎君,已比寻常人?幸运了太多。”宋和面无表情地说着,却在垂头之?时,悄悄滑落了一滴泪水。

    他斩钉截铁地开口,不知究竟是说给郗归听,还是在劝服自己:“我实?在不该再贪心?了。”

    “人?这一生,便?如同纨素一般。大家都清清白白地来到世上,自去渲染属于自己的那一幅画卷。老?天生来就没给我太多机会,可却让我在书卷中生了野心?,挣扎着弄脏了这一幅白素。”

    “女郎,脏了就是脏了,世人?都看在眼里。嘉名难立,可恶名的传扬,却容易得很?。我争来争去,不过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实?在是累了。”

    “左右我也没有父母妻儿,也不是非要那清白名声,不如索性弃了这些,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郗归直视宋和:“如先前那般,好生做一方父母官,也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不。”宋和仍旧摇头,“女郎,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贪心?的人?。人?这一生,若不能?轰轰烈烈、痛痛快快地活一场,又有何意趣?勤勤恳恳地待在穷乡僻壤中做事?,我不是做不到,只是不甘愿。”

    “我自小便?畅想着出人?头地,如今既然不能?搏个贤名,那骂名也不是不行。”他认真地与?郗归对视,“女郎,我不要此世的赞颂,而要青史的镌刻。纵是被人?嘲笑,被人?误解,我也要轰轰烈烈地、留在北府军的历史之?上。”

    这是一条谁都未曾想过的道路。

    鲜花着锦的背面,总会有腐烂污浊之?事?。

    自利是人?的天性,郗归非常清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志同道合,更?不是所有志同道合者都能?始终初心?不改、携手并进。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这本就并非寻常人?能?够轻易达到的境界。

    对于更?多人?而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才是不断修行的必为之?功。

    北府军如今的确比太昌三?年增添了许多实?力、扩充了势力范围,可却也面临着更?多由内而生的风险。

    教育、整顿、监察、巡视,这些一直都存在,顾信做得很?好,可精力终究有限,郗归也因?对他寄予厚望的原因?,暂未允许他使用太过激进的法?子。

    而宋和口中的“芟除芜秽、砍伐冗枝”,绝非顾信目前采取的那种传统方式。

    他要以一种激进的手段,像毒杀司马恒一样地,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私心?。

    郗归沉吟着,而宋和还在继续陈说他的理由:“女郎,我知道您欣赏顾信对于法?家的推崇,只是不忍心?见他这样一个人?才,因?激进手段而饱受非议,所以才选择了更?加保守的方式,让他主理教化之?事?,培养出更?多崇法?尚德的人?才。”

    “可我并不怕这些啊。”他自嘲地说道,“反正在世人?眼中,我本就是一个小人?,不是正适合做这些严刑峻法?之?事?吗?”

    郗归没有说话。

    圣人?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可乱世之?中,哪有那么容易实?现“有耻且格”的愿景?

    若能?实?现“免而无耻”,就已然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然而,汉初休养生息,推行黄老?之?术,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纵然上层阴行“外儒内法?”之?事?,可明面上到底是不提倡法?家的。

    更?何况,数十年来,江左谈玄论道,更?是鄙薄法?家之?言。

    若想在这样的世道下,以严刑峻法?达到政治清明,实?在是太难了。

    这也是郗归先前为何要让顾信首先致力于培养人?才的原因?所在。

    可宋和却说,他甘作一把这样的刀,以严刑峻法?灭乱法?之?状。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郗归问他。

    宋和笑道:“女郎,我当然知道。我若想有退路,自然能?绑了庆阳公主,拿着证据请您处置,可我却没有那么做。非但如此,我还可以给您一份认罪书,写?明是我自作主张,杀了阴谋背叛的庆阳公主。”

    他从袖袋中拿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信封,再次呈给郗归:“有此物在,您还不能?安心?吗?”

    “女郎,您放心?,我想要的很?简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北府军的未来一片光明,我既不能?拥有美名,那便?作一个严守法?令的酷吏,用刑罚来维持您想象中的清明局面,这难道不好吗?”

    “一个王朝,总要有主理讼狱之?事?的官员。顾信名声太好,不该被这样的事?毁了前途。像我这样一身污名、没有姻亲、只有野心?的人?,不是正正合适吗?”

    坦白讲,从前还在郗岑门下时,宋和就嫉妒顾信。

    诚然顾信并未做错什么,可他那样的出身,那样的前途,本就令宋和感到不公。

    更?何况,顾信还单纯得如同稚子一般,异想天开地想要改变这个浑浊的世道,恢复想象中的清明。

    对于宋和而言,这一路太过艰难,从来都只有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同流合污这一种选择,可顾信却那样天真——他怎么可以那样天真,他凭什么能?够那样天真?

    宋和知道,郗岑欣赏顾信的理想,郗归也同样看重,他们是同样有高远理想的人?,只有自己不是。

    可那又如何呢?

    这条路,终究还是他比顾信要适合。

    郗归说,她要好好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建立新的执法?司。

    宋和伏首告退。

    他今日跪了许久,膝盖又疼又涨,可心?里却有一种荒凉的满足感。

    于是这满足感支撑着他,克服了膝盖的痛楚,一步步挪出门去。

    他知道自己这一生都不会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名臣了。

    可那又如何呢?

    一旦新的执法?司成立,只要他始终秉持着依法?办事?这条红线,那么,无论多么位高权重的人?,也不得不接受他的监督。

    恶名又如何?

    家大业大的时候,总会需要恶犬看门,只要这庭院足够有名,那恶犬也能?留下名姓——他不怕这恶名。

    天已经完全黑了,宋和走出郗府,看着月明星稀的深色天幕,心?中还是按捺不住地生起了苍凉之?感。

    年少读书的时候,他鄙夷酷吏的残暴,笑他们不懂全身保命,甘愿被人?当作刀使;也瞧不起好些循吏,认为他们靠着宽厚无为博得好名声,实?际上只是放纵豪□□人?,并未有所建树。

    他那时野心?勃勃,坚信自己一定会比这些人?做得都好。

    可时移世易,兜兜转转,他竟也要自愿去做张汤那般的人?物了。

    何谓命数?

    命数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不过没关系,做酷吏,也能?做得轰轰烈烈、青史留名。”宋和这样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