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老丈人的教诲
    按原来的计划政坛不倒翁的徐达不在朱樉拉拢的名单里,因为徐达在大明军队里的威望无与伦比。

    自古参与夺嫡之争的武将难以善终,他的站队行为绝对会挑动朱元璋的敏感神经。

    马车到了魏国公府,徐达直接将朱樉带到了书房里。

    管家徐伯是老丈人的远房亲戚,端着茶具进来后说道:“老奴就在门口候着,老爷和姑爷有需要直接唤老奴。”

    徐达点点头,徐伯离去前拉上了书房门。

    屋里有个不大的铜炉,老丈人喜欢自己泡茶。将铜壶里的水烧开以后,泡了一杯清茶递给朱樉。

    徐达抿着茶水轻声问道:“老夫随陛下征战数十年一生识人无数,你知道老夫最看重你身上的哪点吗?”

    朱樉摇摇头,毕竟以前的老丈人一直对自己看不上眼,从和徐妙云定亲开始就反对。

    如果不是自己先下手为强,搞不好老丈人真凭着战功把这门亲事给退了。

    徐达慢条斯理的解释道:“你身上最让老夫满意的地方是知进退、明得失这一点,能成大事者最难的是审时度势做出取舍。”

    “你在开封毫不设防将兵权直接交于陛下是步难得的妙棋,陛下虽然嘴上怪罪你其实心怀愧疚。

    这帝王的亏欠之情往往比宠幸更加难得珍贵,因为再多的宠爱终究望的到尽头,而是愧疚则是会让人深陷其中的无底洞。”

    老丈人的话让朱樉有些羞涩,略带谦虚说:“说实话小婿当初想的不过是留一条退路,避免让新生的大明重新陷入内战的窘境罢了。”

    徐达点点赞同道:“这也是老夫欣赏你的第二点识大体、有敬畏,

    像你今日将遗诏和虎符交还给陛下,在陛下心里你是顾全大局、懂得进退之人。

    这样的你才是陛下可以视为左膀右臂之人。”

    老丈人说的很现实,事实上朱元璋正是这样现实的人,在他眼里有能力的皇子才是老朱家的亲生子。

    而老朱家的家法《皇明祖训》和嫡长子继承制自然是给他那个自小展现出超越常人天赋的大哥量身定制的,他现在能和朱标平起平坐自然是表现出了应有的价值。

    朱樉很认同老丈人的话,说出了原因:“小婿这样做的原因还有一个,像我爹这样的开国雄主调兵压根就用不着虎符,他一句话就可以让大明的百万军队倒戈。

    与其将这些催命符藏着掖着不如拿出去正值春秋鼎盛的老头子那里换取一些印象分,至少将来能念着我的好。”

    徐达满意的笑了,随即说道:“你小子做对了,这一点一滴的愧疚之情看似不多,但积年累月汇聚成江河迟早有一天会压倒陛下心目中的那杆天平秤。”

    朱樉腼腆的点点头,徐达话锋一转说道:“老夫今夜叫你过来,是为了教你为官之道。”

    此言一出朱樉愣住半晌后问道:“小婿一个藩王还用学为官之道?”

    徐达耐心解释道:“王朝之下除了皇帝以外只有臣子和百姓,只有学好了为官之道,你一个亲王方能在这京师之中如鱼得水。

    假以时日你侥幸能登基为君,也要知道那御座底下的大臣们都在想什么和说什么才行。”

    后世的官场斗争多在台面之下显得温情脉脉,现在的官场斗争动不动就身死族灭。

    朱樉拱手作揖说道:“还请老泰山教我。”

    徐达微笑道:“为官之道在于「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所谓思危正是居安思危之意,身处高位者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脚下每一步都应当脚踏实地。”

    “善战者亡于阵,善泳者溺于水,善骑者坠于马。切记真正的危机都是隐藏在不起眼的小事当中。”

    死过一次的朱樉感触良多,徐达继续说道:“所谓思退正是以退为进,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时得失并不能注定一世成败。”

    “退一步不是胆怯更不是退缩,而一种是防守,退一步亦是韬光养晦,蓄势待发,更是另一种姿态的前进。进退自如方能在官场之上如鱼得水。”

    朱樉点点头认同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知耻方能后勇。有时候退后一步比前进一步更需要勇气。”

    徐达闻言一脸欣慰说道:“所谓思变,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孙子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就是告诉我们兵书、阵图只是死物,懂得变化是取胜的关键。在官场里用《周易》的话来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大势并不是一层不变,只要做好了准备才能在身处变局之中做出一番成就。”

    朱樉望着这个儒雅的像文人一样的老丈人,怪不得他能在历次风波之中稳如泰山屹立不倒,其修为不亚于一只千年老狐狸。

    朱樉俯身拜道:“老泰山的教导让小婿受益良多。”

    徐达将他扶起后问道:“你遇刺之事是遭有心之人算计,那张中已被陛下凌迟处死。

    检举之人刘伯温至今被关在天牢之中,陛下让老夫问你该如何处置?”

    怪不得刚才总觉得老丈人在借为官之道教自己如何为君,朱樉一听原来是朱元璋的主意,这大概率又是朱元璋给自己出的一道考题。

    朱樉沉吟许久后,认真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将刘伯温削爵为民后放了吧。”

    徐达有些意外道:“刘伯温的师傅张中乔装打扮给你爹下毒,他刘伯温恩将仇报差点让你在荒郊野岭身死。

    这样的仇恨不亚于血海深仇,你可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轻飘飘将他放了。”

    如果换作以前,睚眦必报的朱樉恨不得把他刘家祖坟都刨了,可死过一次后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朱樉认真说道:“以前的小婿以为脚下的地盘够大,麾下的兵马够多就能成为君临天下的王者。”

    “可是小婿死而复生后才发现了,真正王者的威严不是来自外物,而是源于广阔到足以容纳天地的胸襟。

    既然齐桓公能饶恕射中他带钩的管仲,李世民能原谅向李建成献计打压他的魏征。我的父亲朱元璋能原谅有着血海深仇的元帝。

    我朱樉又何尝不能原谅一个迷途知返的刘伯温呢?”

    徐达听完击节赞叹道:“贤婿已经可以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