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转正
    “你这不是捧杀我吗?”

    朱樉脸上满是警惕之色,望着朱元璋向后挪了几步。

    朱元璋哑然失笑道:“虎毒尚且不食子,你是咱的儿子。”

    “你就是犯再大的错,咱断然不会加害于你。”

    “况且你又没犯错,咱更加于心不忍。”

    朱元璋眼神真诚,表情严肃。

    历史上秦王被毒杀,这桩谜案到底是不是跟朱元璋有关呢?

    朱樉脑子里一团乱麻,他现在真的弄不清楚。

    朱元璋倒是看出了他心中的防备。

    “要不要咱赐你一张丹书铁券?你才能对咱推心置腹了。”

    “您老还是收了神通吧。丹书铁券那玩意儿,儿臣搁着烫手。”

    朱樉可是清楚知道,历史上有两张丹书铁券,能免死六次的李善长。

    可是全家老小,一个不落的去阴曹地府报到了。

    免死金牌?免不了一点,改名阎罗王的催命符还差不多。

    朱元璋见到他一副胆小如鼠的模样,便不再存心逗弄。

    随后岔开话题,“咱昨日通宵达旦,冥思苦想。”

    “觉得这四辅官确实有些儿戏,咱想了一个办法。”

    “决定设立几位殿阁大学士,来辅佐咱处理政务。”

    听到大学士,朱樉小心脏抑制不住怦怦狂跳。

    难道永乐朝才出现的内阁,要提前到来了吗?

    “老头子,准备设立几名大学士呢?”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念出了他心里的名单:“咱准备设立四殿二阁大学士。”

    “华盖殿大学士邵质、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谨身殿大学士吴沉、文渊阁大学士宋讷。”

    这四个人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宋讷是国子监祭酒,吴沉是《精诚录》的总编。

    《精诚录》是朱元璋去年下令编纂,取自四书五经里「敬天、忠君、孝亲」的内容。

    可以说是大明版本的教科书,排名第一的邵质是礼部尚书。

    而最年轻的吴伯宗是洪武四年,辛亥科的状元,都已经五十岁了。

    “这四个老头加起来几乎三百岁了,还能处理政务吗?”

    朱樉严重怀疑,朱元璋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熬老头。

    “正因如此,咱才决定要吸收年轻血液。”

    “咱要任命你为东阁大学士。”

    朱樉一下就来了精神,东阁在左顺门旁边的庑房。

    虽然是排名最末尾的大学士,好歹有个奔头。

    “那么大学士是什么品级?有什么职能呢?”

    “正五品,随侍左右,以备顾问。”

    朱元璋说完,朱樉直接没了兴趣。

    什么叫顾问?领导问你,你才是顾问。

    领导不问你,充其量最多算个秘书,说到底要看领导的眼色行事。

    “儿臣体弱多病,难以胜任大学士这一要职。”

    “请父皇还是另请高明。”

    朱元璋本来想用一个闲置,将他吊住给自己白打工。

    没想到,朱樉一点要上当的意思都没有。

    “你是咱的儿子,大明的藩王。”

    “连一点勇于担当的觉悟都没有?”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朱樉倒是没有半点怯弱:“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不做就不会错了。”

    “你小子岁数不大,哪来这么多的歪理邪说,一套一套的。”

    朱元璋被这小子不要脸的逻辑,给气笑了。

    门楼上的三通鼓敲响,十六个精壮的火者抬着御辇,来到了华盖殿时。

    文武百官在殿前广场上,井然有序的排队等候。

    太子朱标的铜辇在华盖门前,等候朱元璋到来。

    御辇停在门前,朱标立刻迎了上来。

    “儿臣恭请父皇圣安。”

    朱标刚俯身下拜,就被朱元璋上前一把扶住。

    “朕躬安。”

    朱元璋面带微笑,亲热的拉着朱标的手。

    两个人一同携手同行,锦衣力士撑开黄罗伞盖走在两人身后。

    走着走着,朱元璋发现少了个人,回头对朱樉骂道:“还不赶紧滚过来?”

    朱樉有些委屈,大哥从小到大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朱元璋对大哥永远是和颜悦色。

    当事人朱标反倒很羡慕,朱元璋和朱樉之间亦父亦友的亲近。

    隔得老远,文官队列里不少言官,目不转睛盯着朱樉。

    朱标和朱元璋并肩走在前面,朱樉故意落后半个身位。

    自从朱元璋,将不杀言官定为铁律以后。

    这帮都察院御史,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

    到处寻找目标攻击,朱樉可不想招惹上这些黏人的苍蝇。

    刚走进华盖殿,文武百官排好队列。

    黄狗儿站在台上,手中拂尘一甩。

    “有事起奏,无本退朝。”

    大太监黄狗儿的话音一落,群臣中,

    一身正四品绯红官袍,胸前云雁补子的官员向前走了几步,越过众人。

    出班启奏道:“臣袁凯弹劾秦王罔顾朝纲,目无法纪。”

    不少人满脸疑惑,抬起头定睛一看。

    原来是鼎鼎大名的‘疯狗御史’袁凯,堪称都察院的劳动模范。

    曾在年底创下,一个月弹劾上百人的记录。

    袁凯这人是出了名的,跟秦王朱樉有仇。

    秦王在紫禁城里吐口痰,都会被袁凯上折子弹劾。

    听到弹劾秦王,御座上的朱元璋一下子来了精神。

    “袁爱卿请讲,朕愿闻其详。”

    袁凯挺直腰板,朗声说道:“秦王今日早朝,没有到石亭点名册上签字。”

    “臣觉得应当算作秦王旷朝。”

    “按照《大明会典》所注,无故缺席朝会。”

    “处以罚俸一年,官降一级。”

    不少大臣对朱樉投以同情的目光。

    大殿内原本跃跃欲试的言官们,一下子变得偃旗息鼓。

    在场都是人精,心里都一清二楚。

    疯狗袁凯自从装疯卖傻,被抓了现场之后。

    从此死心塌地给朱元璋,专门干脏活。

    专门处理那些皇上,看不顺眼的人。

    朱樉本来想偷一次懒,少绕点远路。

    万万没想到,直接掉进了亲爹挖的坑里。

    “其中可有什么隐情?秦王放心大胆说出来,朕又不是不能原谅你。”

    面对明知故问的亲爹,朱樉拱手作揖说道:“儿臣心服口服,没有半点不服。”

    朱元璋面带笑容,顿了顿说道:“念在你是初犯,朕就从轻发落。”

    “将秦王樉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一职,降为中军都督府都督。”

    “以后五军都督府大小事务,由中军都督府署理。”

    毕竟大都督府,都拆分成了五军都督府。

    朱樉以前挂的大都督只是个虚职。

    听完,朱樉松了一口气,这算是临时工转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