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溪见张军答应,兴奋得连连点头,小脸都有些泛红:“明白了,谢谢张老师。”
走出办公室,夏小溪才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疯狂的跳动。
在他的印象里,老师、教授、专家年龄都比较大,为人也比较刻板。
可张军身上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这也让夏小溪知道,原来年轻人也可以像张军这样,即有年轻人的朝气,说话还随和,同时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张军在化肥厂待到九点就去了杂志社。
沈灵珺则留在化肥厂的阅览室看书。
化肥厂毕竟是个大厂,很多设施都是有的。
现在很多大厂内部都跟一个小城市一样。
他们有自己的一切商店,比如供销社、理发店、影院等等。
内部有时候还会把内部影院的电影票当做福利发给员工。
化肥厂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级别,但诸如篮球场、阅览室这些还是有的。
张军赶到杂志社恰好是上午九点半。
张军刚到,林东就走了上来:“老弟,你那个饭店的事,我跟我们社长说了,他还真有点兴趣。”
“等会你可以跟他聊聊!”
张军问道:“东哥,你们这个社长为人怎么样?”
林东说道:“有点安于现状,偶尔也会给人走点后门,没有太大的品德问题。”
“原则上的问题他一般都不会犯。”
这样的人在张军看来就已经挺好的。
毕竟水至清则无鱼,现在的工资又低。
哪怕是一个社长,一个总编,一个月的工资基本也不会超过八十块。
现在说这个收入已经很高,可对于他们这个级别的人来说,这个收入真不算高。
他们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挣点钱也很正常。
张军从来不要求所有人都能像圣人一样,能做到无欲无求。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人人都是这样,这个天下就太平了。
哪怕是张军自己,也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
她也希望自己能过得很好,他也希望自己丰衣足食,家里不愁钱花。
但他不会因为这些去做违背自己原则的事。
张军说道:“那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跟你们社长见见。”
林东看了一下时间:“现在还有半个小时,要不你先去跟社长谈谈,过半个小时我来找你。”
张军略微思索了一下,这个社长肯定不会立刻加入。
现在肯定只是找自己了解一下,是不是加入,肯定还会考虑。
“那行!”张军也想看看这个社长的为人。
林东立刻去找了社长,再回来时,社长已经答应见面。
林东叮嘱道:“老弟,我们社长叫于友文,有点笑面虎的意思。”
“跟谁说话都是笑呵呵的,从来不会把面子搞得太难看。”
“但他背后会怎么做还真不好说。”
“你最好不要跟他交底太多。”
张军心里还是感激林东的,毕竟他是真的为自己在考虑:“我明白!谢谢东哥。”
敲开社长办公室的门,张军也见到了于友文。
一个五十左右,穿着板正,戴着眼镜的男人。
于友文看到张军,顿时脸上堆满笑容:“你就是张军吧?我早就听林东提起过你。”
“他为了你的稿费还特意来找我签字特批。”
“你的翻译稿件我也看了,是个大才啊!”
于友文上来就是一顿猛夸,顺带还给林东说了几句好话。
张军心里却很清楚,要说于友文有多欣赏自己,那也未必。
他如果真的欣赏自己,早就会跟自己见面。
可他一直没有见自己,说明他只是认为自己翻译还不错,却没有跟自己结交地意思。
现在也就说说场面话。
张军在跟人打交道这方面,也早就成了人精:“于社长过奖了,我这都是自学的,不是科班出身,有点上不得台面。”
“而且我也不是翻译专业出身,以后也没打算从事这个行业,就是兼职混口饭吃。”
张军这话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他是在告诉于友文,我是泥腿子出身,东西也是我自学的,但我没打算从事这个领域,我也用不着巴结你。
于友文“哈哈”一笑:“果然是少年才俊啊!”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
“我们这些前浪,可快要不行了!”
“坐……都坐!”
“我们坐下说话。”
“林东,你也坐!”
林东自然听得出这话是在赶自己走。
如果真想让自己坐,就不会特意点自己名了。
林东说道:“社长,我手里的工作还没忙完呢!”
“你们两个聊,有什么事是要用到我,喊我就行。”
“我就先出去了。”
林东说着已经退到门口。
林东走后,于友文很亲热的拉着张军坐下:“张军,我听林东说,你在农学领域,也有不错的建树?”
张军说道:“翻译只是我的兼职,农业研究才是我的主要方向。”
于友文心里暗暗吃惊,他早就问过林东关于张军的事,得到的结果也很让他震惊。
一个人自学,居然能把英文学到这个地步。
而且在农业研究方面,还能有如此成就。
他不知道的是,张军不仅仅是英语,世界几大主流语言,他都非常精通。
俄语、日语、德语、法语、韩语、阿拉伯语等他都精通。
于友文感慨道:“你这样的人才着实是少见,日后定有一番建树。”
“不过我有点好奇,你不管是研究农业,还是做翻译,都比做生意有前景吧?”
“怎么忽然想着跟人合伙做饭店?”
张军可不会跟他说实话:“赚点外快嘛!”
“我是农村人,在城里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不是临时工就是兼职。”
“能多赚点就多赚点。”
于友文“嘿嘿”一笑:“小张,你跟我可没说实话呀。”
“做生意有风险,你不可能不知道。”
“为了这点钱,把自己搭进去,不像你这种聪明人做出来的事。”
张军说道:“于社长,你是做杂志的,应该也有报社的朋友吧?”
“你对国内的情况,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一些不能发的新闻,你应该也有所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