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这不是废弃钢轨
    老董眼看余阳拎着酒瓶对嘴吹,连忙伸手阻拦。

    “我好不容易来趟十里营,还想着你带我参观参观,顺便介绍一下建厂进度,这一瓶酒闷下去,怕不是要进医院。”

    “没事领导,我酒量极好,咱只要记住这句话就行。”

    “我特娘的记住了。”

    老董没好气的回了句。

    在他看来。

    提到拆了东山大院,余阳忽然变得激动,应该跟东山府老孙有关。

    试问,十八九岁年龄,没太多见识,面对高层窥视、狠人上门、警察抓人,谁能保持淡定?

    余阳作为年轻人,忿忿难平之下,说几句狠话,倒也能理解。

    老董劝慰道:“好东西,谁都想要,其实像老孙这种人,有很多。”

    “尤其官企改革后,官企数量变少,许多人失去了钱袋子。”

    “而当前经商环境对民企不怎么友好,那些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奢靡生活的人,自然会对民企生出歪心思。”

    “再就是,如同董建,下一代也要活着啊!”

    “所以,老孙不是最后一个,也不是位置最高的。”

    “你要做的唯有向前冲,冲到更高的地方,然后利用位置更高的人,把老孙踩在脚下。”

    余阳肯定明白这个道理,下意识点点头。

    但他更在意拆了省大院卖菜……

    老董眼看年轻人听进了自己的话,极为欣慰的站起身,打量办公室。

    三元农业新创,现有事物主要为了应急,桌椅橱柜大多是木料厂批量制作,表面只用砂纸进行了简单打磨,没喷漆,也没设计什么造型。

    但电脑城销售经理隔三差五帮忙补办的办公用品,倒是应有尽用。

    不止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固定电话、纸墨笔夹。

    还有投影仪、摄像机、录影机、饮水机……

    这些东西,搭配钢混结构的古风民舍,以及简简单单的装修风格,倒也有点原生态的感觉。

    老董左瞧瞧,右看看,瞅到从小洋楼搬过来的黑檀木茶台,上前打量一番。

    “好东西!”

    “这是南河泛县的一个光头大胖子赠送,我没喝茶的习惯,您若喜欢,我让人送家去。”

    “你这是打算让我经常喝茶啊?”

    余阳微微一愣。

    像老董这种人,似乎最怕喝茶。

    连忙改口,“我的意思是,您请人喝茶,咱到时候也能有個牌面。”

    老董摆摆手,“样子货,拿出来用,怕上面知道,不拿出来用,又没人知道,要这何用?”

    余阳听着耳熟,极为认可的点点头,“有道理!”

    闲聊片刻。

    长矛兵常禄跑来告知,饭菜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开席。

    余阳当即带着老董,来到办公区后方的农家小院。

    时逢中午,食堂开饭。

    嫂嫂们从那边打包了几样炖菜,摆好盘子,又用小灶做了一份孜然豆腐皮、孜然香菇。

    然后凉拌三样小菜,再端上一份菌汤火锅。

    余阳瞅着火锅,想起那天在乡大院第一次制作火锅,品尝到最后,乡长说了句这钢轨怕不是承担十几年粪便尿液。

    瞬间没了胃口。

    但不能说火锅不干净,毕竟锻造过程中进行了高温消毒,还剔除了杂质。

    至少老董吃的就挺香。

    “这火锅不错,尤其那句广告词,家中常备,对工薪阶层来说,大冬天的,三天两头的吃顿简单火锅,算不上什么负担。”

    余阳见状,想到另一个时空的火锅菜品,干脆从隔壁农家小院,摘了两根黄瓜洗了洗,再拿起给半成品蔬菜部门只做的刮皮刀,一手摁着黄瓜不翻个,一手使劲刮。

    如此,一片片长条状的黄瓜片,就出来了。

    端到老董面前,用筷子夹住一片,先在锅里涮两秒,再沾点自己碗里的麻汁,然后塞嘴里。

    “啧啧……”

    老董有样学样,“唔,鲜脆带着火锅味,不错不错!”

    于是,连吃一盘黄瓜片。

    直接干饱了肚子。

    期间,由于下午还有事,俩人都没怎么饮酒。

    等吃饱喝足,回到办公室,沏茶解解腻。

    话题又回到三元农业未来发展的问题。

    余阳拿出最近两天制作的全新规划图。

    “高速公路东侧的耕地,属于十里营,用于打造蔬菜基地。”

    “高速公路西侧的耕地,属于韩垓乡,那边人口是十里营的两倍,耕地面积是十里营的三倍,约10万亩。”

    “如今蔬菜种植项目差不多走上正轨,接下来是赚钱,后续几乎不会再调整整体规划。”

    “三元农业打算承包韩垓乡的10万亩耕地,用来培育大豆种子,进而扩大种植区,拿下佛陀庙30万亩耕地,延伸出一系列农副产品,比如豆腐、豆浆、豆粉、豆油。”

    老董微微皱眉,“现在是科技时代,育种不再局限于杂交,在这方面,咱们东方相对落后,你确定三元农业拥有这方面人才?”

    余阳手里有农夫和农田,变相等于有了人才和技术,但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很难解释。

    不过,可以迂回,转移话题,等以后再说。

    “领导,三元农业的初期目标是上市,有您在,融资不是问题,但上市后,股票走势如何,这要看咱能拿出什么。”

    “现有的蔬菜产业,它需要规模和产量,才能略微提升股价。”

    “而技术不一样,如果我们搞出一款可以让大豆产量提升20%的大豆种子,不是我吹,泰市当场就能起飞。”

    老董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技术相比蔬菜产量,更难获得,“可有把握?”

    “肯定可以。”

    余阳从抽屉里拿出9号塑料大棚种植的大豆,“这是首轮培育的种子,我让种子站技术员拿去检验,蛋白质约有41%。如果在第二轮培育过程中,通过肥料、农药、光照等因素,增强蛋白质含量,差不多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既然你有信心,我就不再多说,但种子涉及粮食安全,关乎到地区稳定,我最多让泰市农户种植三元农业的大豆种子。”

    “无碍,也无需市里出面,等培育出大豆种,我打算免费交给农户种植。”

    “哦?”

    “比如第一代大豆种子,技术员估算之后,亩产400斤,我会告诉农户,种不到400斤,豆种费用全退,并且收获的种子,三元农业以高出市场一成的价格收购。

    反之,如果种出400斤以上,三元农业以高出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400斤,再以高出市场价两成的价格,收购400斤以上的那部分。”

    老董琢磨琢磨,“就怕农户玩田忌赛马,虽然全都种出400斤以上,但上报的时候,却把一部分改为400斤以下,要求退还种子钱,再把令一部分改为400斤以上,甚至搞出亩产800斤的笑话,只为卖出比市场高两成的价。”

    “那我就赢了。”

    “嗯?”

    老董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是啊,当农户仔细研究产量规则的时候,说明农户今年肯定采用三元的大豆种子。

    这个时候,三元种子瞬间有了市场。

    而农户收获大豆,卖给三元农业,无论价格高一成,还是价格高两成,三元农业都可以推出农副产品,保证稳赚不赔。

    如此,更多农户加入这个计划,三元农业推出更多农副产品……

    一套产业链就这么形成了。

    老董看向涵盖韩垓乡、佛陀庙,总计40万亩耕地的第二套产业规划,眼神格外复杂。

    为什么以前扶持的企业,都没这么给力过?

    是那些企业偷懒,还是企业家私吞了扶持的拨款?

    这事要回去好好调查调查。

    不过,对三元农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育种。

    没有种子,一切都是空谈。

    老董起身道:“回去后,我让种子机构,给你挑选一批优良豆种送过来。”

    “不必了领导,三元农业只研究野生大豆种,省得今后陷入专利纠纷。”

    “也对!”老董点点头,看向秘书。

    后者合上记事本,收起圆珠笔,表示已经全部记下。

    老董拿起桌子上烟盒和打火机,“走,去瞧瞧厂区。”

    “我先带您体验体验,十里营的轻轨运输。”

    “轻轨运输?”

    “是啊,轻型运输轨道,加上机车,不就构成了轻轨吗?”

    “有道理。”

    “等拿下西边韩垓乡的耕地,轨道穿过那个桥洞子,我们还能叫地铁呢。”

    “……”

    “估计在咱们东方,十里营将成为第一个修建轻轨和地铁的偏远乡镇,这事您可要大书特书,上报上电视。”

    “那就不必了。”老董连连摆手。

    如果事情传到京城,怕不是要成为他一生的笑话。

    然而余阳却脸色严肃,“领导,我认真的。”

    “……”

    “您认真想想,咱这轨道和机车,除了不在地下跑,它跟地铁有什么区别吗?”

    “似乎没什么区别。”

    “那咱泰市能修地铁吗?”

    “肯定不能,就两个县城,压根不符合要求。”

    “那为什么十里营可以修轨道?”

    “伱这是厂区轨道。”

    “这不就对了!”

    余阳来到泰市行政规划图面前,拿铅笔连接十里营和东岳天外桥,“等我有钱了,这些耕地,三元农业全都要,到时候给您修一条厂内轨道,如果您现在承认它是轻轨,咱泰市不就有了轻轨?”

    “???”

    好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