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完颜平的对蒙策略
    在金国的中都,那座巍峨的皇宫深处,完颜亮端坐于龙椅之上,耳畔回响着大臣们接连不断的奏报声。

    “启禀陛下,”一位大臣步出队列,声音中带着几分凝重,“时下蒙古草原之上,风云变幻,部族间的争斗愈演愈烈。近两个月来,我朝驻守西京路的军队屡遭蒙古部落侵袭,损失颇为惨重。为保边疆安宁,臣斗胆恳请陛下,加派兵马,强化西京路的防御部署。”

    完颜亮轻轻蹙起了英挺的眉峰,对那些蒙古部落的倔强与狡黠感到颇为棘手。他屡次遣精兵强将,誓要将这些游牧民族彻底平定,却总似在与无形的幻影作战。

    蒙古人仿佛草原上的风,一见金军大军压境,便如流沙般四散逃逸,无迹可寻;待到金军士气低落,体力耗尽之时,他们又如鬼魅般再现,给予致命一击。

    大规模出征,犹如捕风捉影,蒙古部落仿佛融入了广袤无垠的天地间,踪迹难觅;而小股部队出击,又无异于羊入虎口,不过是为那些骁勇善战的蒙古勇士增添了几分战利品罢了。这番局势,着实令完颜亮头疼不已,仿佛陷入了一场无解的棋局,每一步都步步维艰。

    刘鹗,一位金国重臣,缓缓自队列中步出,对着高高在上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行了一记深重的敬礼,举止间满是恭谨。

    他沉声启齿,言语中带着不容小觑的决绝。

    “陛下,微臣心中藏有一计,或可破那蒙古之困局。只是,此计施行起来,需调动举国之力,物资与人手皆需大量投入,其耗费之巨,非同小可。但一旦功成,蒙古部落将再难在广袤草原上立足,其势必衰。”

    完颜亮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整个人瞬间振奋起来。“好!刘卿速速道来,这究竟是何等妙计?”

    刘鹗嘴角轻扬,语态温和而坚定:“在西京路上,我们目前仅仅掌握了几座较为显赫的城池,这些城池中,我们的士兵守卫尚算得力。然而,若要真正将西京路牢牢握于掌心,构建军寨乃是当务之急。不仅如此,我们还需有计划地将大批百姓迁徙至此,借由一座座军寨的拔地而起,缓缓而坚定地侵蚀草原蒙古部落的领地,如细流汇成江海,无声中改变这片大地的归属。”

    完颜亮微微颔首,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之中,随后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究:“那么,依卿之见,此等宏图大略,自启动至成形,大约需耗时几何?”

    刘鹗闻言,目光笃定,拱手答道:“回陛下,初步筹谋,此计划若能顺利推进,约莫需时三至五载。其间,需迁移百姓约莫三十至四十万众。一旦我等在辽阔草原上稳固根基,那来自北方草原的隐患,便可一劳永逸地拔除。”

    刘鹗的话语刚落,户部尚书张忠科便按捺不住,跨前一步,面向完颜亮拱手言道:

    “陛下,刘侍郎之策确有可取之处,然则我国金土之上,人口本就稀疏。若贸然将大批百姓迁往西京路,恐怕我朝之税收根基与农耕命脉皆将为之动摇。此事干系重大,还望陛下审慎权衡,再做定夺。”

    完颜亮目光轻转,落在了静立一侧的完颜平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探询:“镇南王对此有何高见?”

    完颜平原本只是在一旁默默旁观这场文臣之间的热闹,未曾想父皇竟会点名询问他的意见。短暂的错愕之后,他调整了一下步伐,从容不迫地踱至大殿中央。

    完颜平恭敬地答道:“父皇容禀,儿臣细思两位大臣之言,皆有其独到之处,言之成理。然而,付诸实践之路,却似布满荆棘,阻力重重。或许,我们不妨另辟蹊径,将驻守山东路的六弟兵马调回,集中力量清扫西京路的蒙古侵扰。随后,再从昔日宋土所辖的子民中,甄选壮丁,迁徙至西京路。如此布局,既能加速西京路的收复进程,又可强化金国南疆的安宁防线,实为一石二鸟之策。”

    听完完颜平的一番陈词,金国朝堂之上,众臣纷纷颔首,表示对此提议的赞同。如今,金国与南宋已握手言和,战事消弭,那十余万精兵在南境闲置,犹如明珠暗投,何不将其锋芒转向西京路,清剿那些蠢蠢欲动的蒙古人呢?

    见满朝文武皆无异议,完颜亮龙颜大悦,缓缓开口:“此计甚妙!既然诸位卿家皆无异议,那便依此计行事吧。兵部速速起草公文,将老六的兵马调遣至西京路。户部亦需加紧筹备,详察何处百姓可迁徙至西京路,以助军威。”

    两日之后,身处东平府的完颜旭正紧锣密鼓地调集兵马,一份突如其来的调兵文书悄然送达他的手中。

    完颜旭缓缓展开文书,细细阅读之后,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想来是大哥见我手握重兵,心生顾虑,生怕我在这东平府坐大了吧。唉,罢了,既然西京路那边军情如火,刻不容缓,那我便暂且放下手头之事,前往西京路一趟吧。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休整一日,养精蓄锐,随后大军即刻开拔,目标——西京路。”

    在鹤壁古城那片尘土飞扬、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李振正凝神指挥着繁复的土建施工,汗水沿着坚毅的脸庞缓缓滑落,却丝毫未减他眼中的决绝与专注。这时,不良从远处匆匆而来,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仿佛春风拂面,瞬间驱散了周遭的疲惫与紧张。

    “主公,大喜讯!”不良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将手中的消息轻轻递给了李振。

    原来,金军已悄然撤退,这无疑是给连日来紧绷神经的李家军带来了一缕难得的喘息之机。

    李振接过消息,目光掠过字里行间,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

    李家军虽底蕴深厚,战力超群,但在与金军、宋军的接连两场鏖战中,亦是损失惨重,战士们的疲惫与伤痕,如同无声的见证,诉说着战斗的残酷与不易。

    此刻,金军的撤离,无疑为他们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休整窗口。李振深知,此刻的休整,不仅是对身体的恢复,更是对士气与意志的重新凝聚。他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与希望,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段难得的时光,让李家军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