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how old are you
    “大明宝钞?”

    有几个人皱起眉头。

    有几个人会心一笑。

    笑的,自然是已经听过这法子的人。

    皱起眉头的,则是心里一惊,想的是又整什么幺蛾子了。

    其实早期朱元璋发放大明宝钞,极为草率,很多官员都看出了问题。

    但是谁敢说话呢。

    老朱自己也隐隐知道有问题,但是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没铜又没银,他老朱也只能硬上。

    直到遇见了朱安宁。

    朱安宁给出的锚定宝钞的法子,其实非常简单,却又如此地有用。

    他老朱没有银两去锚定,但是现在即将有粮食了啊!而且最重要的是,锚定粮食后,好像可以整一整那些异族啊,这才是关键!

    这事,可以整!

    朱元璋笑呵呵地,用手指点了点朱标。

    “标儿,你来说,反正这事情以后也是你管。”

    对于老朱的指指点点,朱标多少是有些无奈的。

    什么都他管,他直接坐那位置好不好……

    不过说真的,当皇帝可真累啊……以后自己的子孙会不会也这般苦逼呢?

    朱大儿同志,叹了口气,走到了台前,扫视了一眼下面的众臣,开始解释这件,其实他已经和老朱盘算了很久的事情。

    粮仓早已建好。

    锚定宝钞需要的粮食重量也已经确定。

    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只用稻米和小麦去锚定。

    对于不同年份的,不同品质的粮食,他们甚至还设计了些价格上的区别。

    只是他们也知道,设计很美好,到时实际操作起来,估摸会很骨感。

    两父子就是因为这江南贪腐案和粮草数量始终是比较紧缺的这个问题,而迟迟不敢推动这宝钞一事。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怕了,只需要两季,有两种新主粮加入,粮草数量理应能得到极大的补充,他们必须要在此时动手。

    与此配合的的,还有对六部和一些基层官僚的清洗……这事情已经迫在眉睫。

    除了因为战争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

    朱元璋和朱标迟迟没有想好,该用谁去替代这么一大批官僚,这件事情始终困扰着他们。

    特别是朱标,他一直觉得大明对于地方的管控力度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而对于杀不杀,他们两父子倒是难得地统一了意见,查清楚的了,都该死,一个都跑不了。

    但是替换的人,真是难搞。

    他们现在也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反正这大明宝钞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再拖了。

    大明宝钞的推行,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策的调整,更是事关边疆!他们继续配上朱安宁的搅屎棍之策,其实也就是离岸制衡的法子,快速稳定边陲!

    朱元璋和朱标都知道,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朝野动荡,甚至动摇国本。

    这次殿内的都是应天府中,核心或者信得过的人。

    朱标深吸了口气。

    “诸位大人,大明宝钞的发行,已有几年……”

    他看向了众人,继续说了下去。

    “但是使用情况,大家应该了解吧。”

    这个问题直击灵魂深处。

    听过朱安宁新策的人是三缄其口。

    打死不发表意见。

    而另外一些,却也是不太敢说话。

    谁敢说嘛……

    明令上,明初是禁用白银金子进行交易的。

    但是实际上……嘿嘿,大家都懂。

    所谓的“大数用钞,小数用钱,钱钞兼行”制度,有一个相当让人难受的点,那就是朱元璋在禁止流通金银的同时,又规定了金银与宝钞之间的兑换比率,“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这样一来,人们手中的金银就被朝廷用宝钞换走了,但是他们却无法用宝钞向朝廷兑换金银。

    这个其实是相当扯淡的。

    因为相互兑换加准备金才符合金融规律,老朱妄图通过行政手段来左右金融规律,这就是扯淡的点了。

    他重罚使用金银的人又如何。

    还不时偷偷用金银。

    这让宝钞每年都在贬值。

    实际购买力和面值根本不匹配……

    其实现在还好,但是在朱安宁的口嗨下,朱元璋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结果……那便是崩盘……

    就这么简单,一定崩盘……

    只有加了锚点之后,才能让大明宝钞稳定下来!

    而且痛定思痛之后,他和朱标还琢磨出了不少缺点。

    比如面板太单一这种问题,他们也给了方案去解决。

    “怎么,没人有意见?”朱元璋在那轻哼了一声,那是多少有点嘲讽。

    平时骂自己博清名的时候,这些官是一个比一个骂得狠。

    现在轮到讨论实事了,却又一个两个连屁都不敢放……真是令人讨厌。

    老朱走下去,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示意了下。

    “善长,你说。”

    这一下让李善长是有些脱力。

    怎么这事就得让自己

    来呢?旁边的刘伯温不是更加能说会道么?

    心里面腹议了两句,回答还是要回的。

    李善长拱了拱手连忙应了句。

    “上位,关于大明的宝钞制度,臣以为此乃一大善政,对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祉,实有不可估量之益处。宝钞之发行,旨在减轻铜钱鼓铸之辛劳与成本,同时便利商贾转输贸易,促进市场之繁荣。此举既减百姓之负担,又为我朝经济发展注入新之活力,实乃英明之举。”

    他又不是什么傻子,上来就先夸了一波。

    这就是他比刘伯温要高明的地方,那就是知人心……

    听过朱安宁计策的人,都知道朱元璋点人说话,就是要说现在这宝钞制度的不对,这才能顺利引出新政。

    但是李善长上来却先夸了一段,让朱元璋舒舒服服地,然后才开始转折。

    “但是,宝钞之流通虽广,但亦存在伪造之虞。且商贾百姓,家中都留有些金银,日常用度难免还是会使用……”

    韩国公作为职场高手,说话永远有分寸。

    这些弊病是老朱想听到的,他说就是了,但是更多的话,就要慎言了。

    朱标和朱元璋都很熟悉这个老臣的做派。

    其实有他这一段引子,已经完全足够了。

    朱标笑了笑,递了个眼神给李善长,这老人立马识趣地后退了一步。

    “宝钞在通行过程中,的确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病。韩国公说得很对,所以,新政,势在必行。”

    太子爷,从袖中,掏出了一份长长的卷轴,开始给一众人解释。

    何为粮食,锚定宝钞。

    又如何,去与边境的地方,通商。

    以及最重要的是,搅屎棍该怎么搅!!!

    朱标读的书,要比老朱多上许多。

    所以他的讲解,深入浅出。

    很快,就讲得通通透透。

    最后那兵部董俊,听得是一拍大腿。

    叹气说道:“若能在敌国,或者边境,同行这宝钞同时允许兑换粮食,那真就是拿捏住了对方了啊!”

    他一下就听出了跨国兑换中,最为阴损的兑换额度问题。

    平日那就是你想怎么换怎么换,我要搞你,一下就可以卡死你。

    这阴损啊!

    董俊也好,杨思义也好,那几个阁臣也是,都不由得看了看朱标,又看了看朱元璋,似乎在犹豫,这究竟是谁想出来的阴损法子。

    最终,一众大臣,都把目光移向了朱元璋。

    这般阴毒……确实是有点老朱的作风。

    他们的目光,却也是把朱元璋给看乐了。

    “怎么?这般断子绝孙的法子,就一定是咱想的啊?啊,杜佑你说!”

    “啊?上位……”那内阁大臣杜佑是一脸苦涩,他本就比较古板,就是那种兢兢业业的秘书,突然被老板提了这个问题,是让他相当难受。

    幸好的他的同僚王本还算圆滑,连忙接了话。

    “上位,我与诸位大人,是感叹上位才思之全……”

    这马屁才刚开始拍。

    朱元璋就摆了摆手,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我就告诉你们吧,这法子,可不是我和标儿想的,是那少詹事,朱安宁想的,你们,要夸,就夸他罢!”

    这话说出。

    除了朱标,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化了不少。

    认识朱安宁的刘伯温李善长等人,是知道,这永乐庄庄主,是时候要被洪武帝正式启用了,今天不断提起他,给他官职,就是信号!

    而不认识朱安宁的人,则是惊讶于,这少詹事什么来头!!!

    既能给出番薯土豆此等神物,又能给出这等定国之策,实在是人才!怎么之前自己没听过?!

    于是,认识朱安宁的,与不认识朱安宁的,都吸了一口凉气。

    一众人都在开始盘算,是否这洪武朝又有一个新的勋贵要崛起的时候。

    朱元璋却没有停下这朝会后的二次小会,只见他挥了挥手,又给了众人一阵意外。

    “把赵集给我召进来。”

    这话是对门外的小太监说的。

    “赵集?”

    “赵大人,工部的人啊。”

    “难道是这空缺了许久的工部尚书,终于要有人接了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几人在嘀咕,朱元璋却也没有管他们,而是坐回了龙椅上,等待了起来。

    朱标也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茶杯,润了润喉。

    前半场结束,还有下半场呢,各位大人稍安勿躁。

    这下半场,可就是没多少人知道了哟。

    朱标瞄了眼自己父皇案台下的那杆长长的火绳枪,嘴角是不自觉地弯曲出了个弧度。

    有此利器,再配合朱安宁的新粮,和宝钞之策,何愁不能万国来朝!!!

    朱标也是有心气的。

    他父亲建立明朝,那他就要把这大明,推至鼎盛!

    不多时,候了已经许久的赵集,匆匆忙忙从门廊外走了过来。

    穿着官服的赵集,要比在永乐庄铁冶显得庄重些。

    他看着满殿的大臣,便也是立马就知道了,自己的成果……不对,应该是朱安宁和自

    己的成果,要公示了。

    “工部赵集,见过陛下,太子!”

    他缓了缓心神,进到了殿内,朝上面一拜,便开始等朱元璋回话。

    老朱也没有整什么多余的仪式感。

    那是相当直接地从案台下掏出了那把没炸膛的火绳枪,走了下去,递给了赵集。

    众人都是一脸懵地看着这火绳枪,只觉得有些新奇。

    李文忠和兵部的董俊,新奇至于,更是有些按捺不住想要上前端详。

    明显这就是火器。

    他们也算是见得多火器了,那见过这款。

    “赵集,介绍一下你的杰作吧!好好给诸位大人,特别是曹国公和兵部尚书,讲讲你这枪啊,怎么使,有多好用。”

    朱元璋,拍了拍赵集的肩膀,眼中满是欣赏。

    这才是他喜欢的大臣,专业,不贪,有理想,知道舍命给他老朱打工,真是太赞了。

    赵集看着朱元璋的目光,知道,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是!”他应承了一声,然后回头看向了好奇的大臣们,准备开始介绍。

    赵集站在一众大臣面前,手中握着火绳枪,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诸位大人,请看这把火绳枪。”赵集举起手中的火绳枪,让已经靠得很近的李文忠和董俊得以仔细端详,“相比我们之前使用的火门枪,它有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它的射击精确度大大提高了。”赵集接着说了下去,昨日他和朱安宁已经试过了,就他们这种水平,都能做到击发不会太过偏离,那代表这枪绝对比火绳枪要好使!“火器手只需扣动扳机,双手可以稳定地握持枪身,实现三点一线的瞄准射击。在一百步的距离上,杀伤力惊人,足以洞穿树木,远飞现在火门枪可比。”

    “多少步?”

    李文忠原本只是端详,当他听到100步这个距离后,猛地抓住了火绳枪,一副要抢过去的狰狞样!

    赵集却也是犟着把枪拉了回来,回道:“曹国公,一百步,甚至于,我认为一百五十步,都有杀伤。”

    “嘶!!!”

    懂行的开始吸气。

    不懂行的,虽然懵逼,但是也听得出很是厉害就是了。

    “再者,火绳枪的操作也更加便捷稳定。”赵集没有管李文忠,他继续介绍,“射手可以双手持枪,保持射击姿势的稳定。而且,它只需要一人便可操作!这火绳点着后,扣动扳机便可以让火绳进入火药仓,击发弹丸!单人就可操作!”

    他再强调了一遍。

    这才是火绳枪最让人兴奋的点,火门枪这种傻大粗的东西,是没办法和火绳枪竞争的!

    董俊听完,已经不是两眼放光了,那是宛如一个痴汉,他上去对着那枪管摸了又摸,像极了发情的猴子。

    把站在他身边的王本等人摸得一阵毛骨悚然。

    但是董俊毫不在乎,作为兵部尚书,他知道这枪的价值。

    “不愧是赵大人,真是巧夺天工!”董俊,赞叹着。

    却引来了赵集的皱眉。

    “此物,并非是我设计。”

    “嗯?”

    “此物,是东宫赞读,朱安宁朱大人所设计!”

    “朱安宁?怎么又是他……”

    躲在永乐庄房车里的朱安宁,猛地打了个喷嚏。

    他刚在房车里脱下衣服……

    倒不是说他要做什么变态事情。

    而是那金吾卫在给他圣旨的时候,还塞给他一个小布袋。

    他打开才发现是官服。

    九品官府他有,但是不就是芝麻官嘛,平时他也懒得穿。

    这少詹事可就不一样了,四品啊,衣服真就高级了不少啊!

    嘿嘿,自己也是高官了哦。

    他对着镜子,傻笑了起来,虽然不想当,但是当了又有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