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海大富多家企业协作,通过技术改造和攻关,完成了成套的冲模制作,结束了车身依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当年小批量生产了50辆汽车。
眼前的这一辆,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许大灿后来在达利安造船厂举办的老式汽车博览会上,有幸看到过一辆71年生产的“海大富”牌敞篷汽车。
71敞篷
当时真的被它的制作细节给惊艳到了。
这辆车长4.99米米,即便是许大灿这样的大个子坐进去都不觉得逼仄。
2.2l的排量也保证了动力,双化油器,底盘厚重,驾驶感拉满,完全不是后来轻飘飘像纸壳一样的日系车可比拟的。
还有一个值得夸的优点就是这车的座椅像大沙发一样绵软舒服,唯一有一点让许大灿觉得不协调的就是这车的后备箱太长了。
车库外头,娄半城和娄晓娥看着他熟练地点火,倒车,汽车平稳从车库里倒出,脸上也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怎么感觉这么丝滑?比家里的司机开的都好。
许大灿开着车,就在院子里绕了一圈,车速压的很低,胜在一个平稳。
结果经过这父女俩的时候,娄晓娥突然拉开车门就坐了上去,对许大灿说“载我出去逛逛。”
许大灿刚准备打轮,娄半城也拉开车门坐了上来,还瞪了女儿一眼,说了句“胡闹!”
许大灿瞬间有了种考科目三,被两个考官押车的既视感……
开车驶出院子,许大灿问娄晓娥“嫂子,咱们往哪儿开呀?我可不认识道。”
娄晓娥熟练地给他指路“先往东,过四个路口之后往西,接着往北,然后一直往东开,记住了吗?”
许大灿上辈子听过一个笑话,说京爷家的人方向感极强,两口子在床上睡觉嫌对方挤,男的都对女的说“劳驾你往东挪一点儿!”
许大灿就没有这样的本事,两眼发直“记是记住了,可是嫂子,东边在哪?”
娄晓娥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发出“鹅鹅鹅鹅”的笑声;娄半城也乐得不行,这小子,外地的……
本地人优秀的方向感跟京爷家方方正正、横平竖直的城市格局有很大关系。
京爷家城市格局和道路布局呈棋盘状,每一个十字路口就是一个指南针,对于从小在这座城市长大的人来说,东南西北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娄半城笑着打趣“小许啊,这可不行。回头你开车载领导,领导跟你说“过了北边那个路口,把车停在楼西边儿”,你总不能反问领导,哪边是北吧?”
娄晓娥又笑的够呛,许大灿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也不替自己辩解,只是说“伯伯,我会尽快记住道路的。”
这声“伯伯”(baibai)叫的娄半城心里舒坦。
这才是亲戚嘛,认得清自己的定位。
娄半城指点他说“作为古代数朝的都城,这座城市的布局继承了李朝历代沿袭下来的规整格局,越是靠近皇城,越是体现出四四方方、南北对整的几何形态。你只要认准正南正北的街道,顺着街道的方向定位就一准儿错不了。”
许大灿听懂了,可是听懂归听懂,要让一个习惯了说“前后左右”的人突然之间改说“东南西北”,怎么着也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儿,娄半城对他的驾驶技术还是十分认可的“嗯,开的很平稳,也很有预见性;你记住了,给领导开车,除非领导要求你开快一点儿,否则车速一定不要太快,更不要频繁的刹车。
因为领导都有在路上思考的习惯,车技不佳,很有可能打断领导的思维,下一回就不坐你的车了。”
娄晓娥趁机对娄半城说“爸,要不就让大灿给您开车吧。”
娄半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怎么能允许呢?我无官无职,一介平民,按规定都不该坐汽车。”
娄晓娥气鼓鼓地表示不服,娄半城叹了口气“还是让大灿到厂子里去,在那才能更好的发挥他的才能。”
许大灿注意到,娄半城对自己的称呼变了,这是好事儿呀!
说明娄半城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很好的。
开着车在外头绕了一圈,娄半城就要求回去了。
回到娄家,许大灿见到了娄晓娥的母亲,谭雅丽。
相比起娄半城,谭雅丽的态度就显得热情的有些过了头了。
她一看到许大灿,就拉住了他的手,上下将他打量了一番,当着娄晓娥的面夸他“好英俊的大小伙子!”
完了又问“老家哪的?”
许大灿老老实实回了句“哈城的。”
谭雅丽又拉着许大灿在沙发上坐了,问他今年多大了,许大灿也答了。
等到谭雅丽问他为什么上京爷家来的时候,许大灿一声“伯母”更是喊的她心花怒放,连眼角的鱼尾纹都笑出来了。
听说许大茂那家伙今天晚上不回来后,谭雅丽无论如何都要留他们在家吃饭。
娄家的晚饭算不上丰盛,但胜在精致。
糖醋鲤鱼、珍珠豆腐丸子、浓汤火瞳煮茭白、外加一道炒时蔬;喝的汤就是吴妈中午炖的,老火煨鸡汤。
桌子上四道菜有三道是鲁菜,许大灿推测娄家应该也是祖籍山东。
吃饭的时候,娄半城还特意让吴妈给许大灿倒了杯酒,酒是好酒,入口很柔,感觉酒精的味道刚过嗓子眼就恰到好处的结束了。一点也没有高度白酒那种从喉咙一直燃烧到胃的情况。
但许大灿上辈子就不怎么爱喝酒,除非特别特别熟的朋友相邀,否则滴酒不沾,也喝不出这是什么酒来。
还是娄晓娥给他介绍“这是五粮液,我爸最爱喝这种酒。今天你来了,他可算找到机会贪杯了,你陪他多喝两杯。”
酒足饭饱,又陪着娄半城和谭雅丽喝了会儿茶,说了些闲话,娄晓娥便叫上许大灿回四合院了。
谭雅丽当然不舍得了,可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了不让人家说闲话,也只能依依不舍的送到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