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瑜伽菩萨戒本》
    好请大家打开补充《讲义》第五页。

    我们这一科讲到持戒种性的相貌,前面两段是讲到摄众生戒跟摄善法戒的相貌,以下的止持我们讲到摄律仪戒,就是菩萨在面对断恶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这当中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总说,第二科是别释。先看总说:

    善能制止所不应作,谓十种恶不善业道。

    菩萨内心当中能够有一种调伏恶业的力量。什么是恶业?有十种的恶业,事实上下面的文章只讲到七种,身口七支。那为什么叫十恶业呢?因为身口七支的每一支当中都有贪瞋痴的烦恼,所以七支事实上等于十支的意思。我们先看第一个、别释当中的不杀生:

    不违他命,善顺于他,同忍同戒。

    在不杀生当中,就是不去恼害众生的生命,积极一点要能够善顺于他,能够恒顺众生的希望,内心当中安住在忍辱跟持戒当中,所以不杀生的基本精神是不恼害众生、是不恼害众生。

    我个人的生命有一个小小的经验,提供给大家作个参考。几年前我住在净律寺的普贤院,普贤院是一个独栋的房子,有一天,门外有两只燕子在那边叫,叫得很大声,我在那个地方拜佛,本来是想不管,但是因为叫声很特殊,所以就去看一下。

    一出去看,哦,这两只燕子准备在屋檐下筑一个巢,好像很高兴的样子。但是它筑的巢的位子我不欢喜(呵──),因为它筑在我洗衣机的正上方。诸位都知道,燕子筑巢以后,它会经常排泄,会把洗衣机弄脏的。我心里想:这个地方的屋檐这么大,你一定要在我的洗衣机上面筑巢,我就不同意。当然人的福报大,我就用布把那个地方盖起来不让它筑巢,我说:你其它地方都可以筑,但是这个地方不可以。

    但是这些燕子也很固执,它一定要在那个地方(哈──),它就在那边叫,我就不管它,我就去拜佛了。但是拜一拜的时候,所以我们一个人把心带回家,你要经常跟佛菩萨感应道交,佛菩萨会给你一些消息,我们日间的妄想就会停下来,我内心当中就出现了一句话,就是恒顺众生,佛陀要我们恒顺众生,不要对众生有所损恼。

    所以那个时候我对恒顺众生这句话有点感触,就出去就把遮盖的布拿开了,你要盖就盖吧。这两只燕子很欢喜的就盖了一个房子,我就没关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在下面做一个板子遮盖它的排泄物。隔那以后,这两只燕子还真是不可思议,看到我就很欢喜,看到我点点头表示很满意,我看它也跟它打个招呼,相处到现在都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呵──)。

    这个意思我在想,有时候我在读「普贤十大愿王」,恒顺众生这个地方有深意,从理论上来说菩萨是大功德者,你看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那还得了,他内心当中的福报、智慧、见地都不是我们凡夫做得到的,理论上应该是我们去恒顺菩萨,理论上。但是佛陀是告诫菩萨要恒顺众生,你要恒顺众生。

    诸位知道为什么?如果是我们凡夫去恒顺菩萨,那我们跟菩萨永远没办法交集,因为我们做不到,我们举「我跟燕子」的事情,等燕子来恒顺你,它就是没有那个见地它才做燕子,它要知道一个人要能够忍、要能够让步,它现在会做燕子?它若有这种德行早就做天人了,它就是程度不够、它不知道让步,所以它做燕子。所以既然你的德行比它高,你要让它、你要随顺它。

    诸位要知道一点,如果今天菩萨不恒顺众生,菩萨不可能跟我们在一起的,以菩萨的功德他不可能来到人间的,不可能的,他那个自受用的境界多么的清净安乐,他跟我们在一起完全是大悲心。

    所以这个地方,恒顺众生这句话是很有深意。就是说即使我们今天功德再大,但是你要知道我们也曾经从苦恼中走过来,我们以前也跟这些不知道东西南北的众生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有多一分的包容、宽恕,让众生有成长的空间。所以这个地方「不违他命,善顺于他」,就是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益的因缘,我们尽量要能够恒顺众生的希望,不损恼有情。当然不损恼有情、不杀生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反过来,如果我们经常损恼众生,让众生起烦恼,我们自己的果报就容易短命多病。再看不盗:

    于他事业随彼所欲,废己所作而为成办。

    不偷盗不但是不偷盗、不盗取他人财物,更主动的说,对于众生的事业能够「随彼所欲」,随顺众生的希望来成办众生,使令他的事业能够成办,乃至于这个事业跟菩萨本身的事业有所冲突,菩萨能够「废己所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办众生的事业。这个偷盗的果报是使令财物不坚固,不能坚固就容易破坏;若能够守偷盗戒、能够不偷盗,财物就能够不虞匮乏。再看不淫:

    其心温润、其心纯净,恚心、害心不久相续,随生随舍,起贤善心。

    不淫的相貌是内心经常温和善顺,经常保持一种纯净之心。什么叫纯净之心呢?就是偶尔有一些恚心、害心瞋恚之心生起的时候,他马上能够对治,所以「不久相续,随生随舍,起贤善心」。邪淫的果报会使令一个人堕落到污秽卑贱的环境,所以有些人会生长在贫民窟,从小在一种污秽的环境,那就跟邪淫有关系。第四个不妄语:

    尊重实语,不诳惑他。

    对于真实语特别的尊重赞叹,不欺诳众生。这个地方讲真实语倒是满重要的。我们看东西的文化:东方的文化比较偏重在人文的科学,对生命的内涵很透彻的去研究;西方的文化比较偏重在自然科学,研究外在的物质。

    不过诸位要知道一点就是,其实不管东方、西方的文化有个共同点,就是很尊重真实语,这个真实语很重要。你看曾国藩先生,曾国藩先生是一个通达儒学的大师,他临终的时候,他的弟子跪在地上,请求他最后开示,他就讲出一点说真实语,以这个当做你终身奉持的原则。西方的文化也是这样,西方人认为:一个人可以犯错,但是你没有权力说谎。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讲话只有两个原则:第一个、你保持默然,这个问题牵涉到你个人的隐私,你可以不回答,你有权力默然。你要嘛就讲真实语,要嘛就默然,讲话就是这两个原则而已。

    为什么不讲妄语呢?因为你讲妄语,你后患无穷。你讲一个妄语,你后面要讲百千个妄语来掩盖它,你讲出第一句妄语的时候,就表示你永远没办法回头,你没有回头时,那这个业要一直造下去,没有煞车的一天,愈造愈大。那我们一个人为什么会讲真实语呢?这点很重要。

    你一开始就相信你自己不圆满,这个修行很重要,经常保持惭愧心,相信你自己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你就容易很坦然的面对你的过失,没错,我本身不圆满,我还在学佛,不要把自己神格化、圆满化,你自己圆满化以后,你就很难面对你的过失,你就会容易去遮盖你自己。

    你遮盖一次,你后面要用很多的问题来遮盖,一直遮盖,遮盖到最后,你经常活在虚妄当中,你就很难看到真实相。所以妄语牵涉的过失相当的广泛,会让你看不清真实相,严重一点会起颠倒。所以这个地方讲真实语在修行当中是很重要。

    不离他亲。

    这个地方是不两舌,我们不要去乖离别人的亲厚因缘。乖离就是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构两头。向甲方说乙方的坏话,向乙方说甲方的坏话,破坏别人的亲厚关系。两舌的果报,你就容易招感不如意的眷属,你旁边的朋友没有一个人跟你有好因缘,恶因缘很多,你怎么到这个道场遇到恶因缘,到另外一个道场也遇到恶因缘,这怎么回事呢?就是你有两舌的业在你的内心当中,招感不如意的眷属。不绮语:

    亦不好乐,不轻尔说无义无利不相应语。

    绮语就讲出一些「无义无利」的话,简单的说就是这些戏论的话、开玩笑的话。在修行当中,有时候我们比较枯燥压力,讲讲开玩笑的话无可厚非,但是你不要养成习惯。在律上说:一个人经常讲戏论的话会有什么问题?讲久了以后你这个业、造戏论的业很重,你讲话「言不信重」,就这个问题。

    就是当你开始要认真讲一些真理、圣贤道理的时候,人家不相信你,也不尊重你。我讲这个话是圣贤之道!是啊,是圣贤之道,但是透过你的嘴巴讲出来人家不相信,这句话由别人讲人家就相信。这怎么回事呢?这是你内心当中那个戏论的业太重,所以你要正经的时候,那个业就表现出来「言不信重」,这个当然对你弘法利生会有障碍。

    言常柔软,无有麤犷;于己僮仆尚无苦言,况于他所。敬爱有德,如实赞彼。

    这个是不恶口,就是讲话不要麤犷,我们讲话最好是圆融一点,不要像刀剑一讲话就伤人,不但对于长辈,对于下辈的僮仆都不要有麤犷的话,对于有道德的人应该要如实的赞叹随喜。恶口的果报会使令一个人相貌丑陋,你讲话经常去伤人,你来生的果报会相当丑陋。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

    ─《瑜伽师地论》─

    前面的相貌就是菩萨持戒种性的相貌。菩萨的持戒种性一言以蔽之,就是菩萨在内心当中产生增上惭愧。增上惭愧从自利的角度来说,就是「虽作恶业,速疾能悔」,菩萨内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他即使生起过失,他马上能够产生调伏、警觉的力量,马上能够改过;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于诸有情不极损恼」,他能够以方便力来教化众生,使令众生也能够防非止恶,这个就是菩萨的增上惭愧,也就是菩萨持戒种性的相貌。

    在《大智度论》龙树菩萨的开示当中,龙树菩萨讲完〈持戒品〉以后讲一个小故事,讲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持戒的公案来跟我们作勉励。他说: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曾经做一个大力毒龙,这个大力毒龙的性情特别暴恶,这个是暴燥,它得到这个果报体,它就会表现这个恶行出来。它虽然性情暴恶,但是它过去有善业力,所以还是有大威力。

    什么大威力呢?就是一般身体羸弱的众生,这个毒龙眼睛瞪他一眼,这个众生就死掉了;如果是身体特别强壮的众生,这个毒龙吹一口气,这个众生也会死掉:它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一天,毒龙在龙宫里面想:现在人世间有三宝住世,我应该利用这个生命有限的时间去求受八关斋戒、去栽培一个福报。大力毒龙就以神通力变现一个人的色身,从龙宫里面来到寺庙里面受八关斋戒。

    受八关斋戒以后很欢喜,得到这个戒法以后,它就到树下去打坐,念佛、念法、念僧。打坐的时候打瞌睡了,打瞌睡以后神通力失掉,就现出龙原来的相貌出来,就像大蟒蛇的相貌一样。这个时候有一个打猎的猎人经过,看到大蟒蛇在树下盘绕,这个猎人心想:这个蛇的皮太美丽了,我如果把这个皮剥下来送给国王,国王会送我很多的珍宝。

    这个猎人就用手杖压住龙王的头,用刀子剥它的皮,这一剥的时候大力毒龙就醒过来了,它心里想:以我的威力,我可以把一个国家的人民全部杀死,这个人怎么能够障碍我呢?但是它要发脾气的时候,它的戒体发挥作用了,它的内心当中说「不可以,我今天受了八关斋戒,我要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等等」,所以它就安住在戒体当中,就安忍,这个时候它就等待这个猎人把它的身体全部的皮都剥光。

    剥光以后它很痛、痛苦,但是它内心当中因为有戒体力量的摄受,它还是保持理性,它就慢慢的游到大海去,想回它的龙宫,但是因为流血流太多,招感很多蚂蚁来吃它的肉,它心想「我如果游到龙宫去,这些蚂蚁会因为这样而死亡」,所以它就发了一个愿,它说:我今生用这个血肉来滋养你们的色身,我来生用佛法来滋养你们的法身。发了这个咒愿以后,内心当中就安住在它内心的戒体,它的肉就全部被蚂蚁吃光,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它因为安住戒体的关系、持戒的关系,就生到忉利天去了。那这个地方是说,菩萨的持戒,他内心当中是增上惭愧。

    什么叫增上惭愧?就是说生命是我们所好乐的、善业也是我们所好乐,但是如果生命跟积集善业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我不爱生命,但惜无上道」,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持戒而亡,但是我们能够得到生生世世的安乐;我们今天贪爱今生的快乐来破除戒法,这样子你虽然能够得到暂时的安乐,但是你要付出长劫痛苦的代价。

    所以这个增上惭愧就是说,他对于善业的追求、对于恶法的断除产生一种强大的意乐,而这样的意乐,甚至于不惜牺牲生命的代价,这个就是菩萨持戒种性的相貌,他内心当中看到的是业,他不把今生暂时的因缘看得很重,是这个意思。好,我们看《讲义》的二十一页:

    己二、障持戒度

    庚一、与声闻共学戒

    辛一、举应同法

    这一科是障持戒度,以下的七条戒,假设我们有所违犯的话,就会障碍我们持戒善根的生起,叫障持戒度。这当中有七科,先看第一科庚一、与声闻共学戒,说明菩萨有的戒法是共声闻修学的,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举应同法,先说明共修之法,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毘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 ,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

    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就像薄伽梵世尊(薄伽梵就是世尊)在声闻戒的别解脱(别解脱是约果法来说,就是持一条戒得一分的解脱)、或者是毘奈耶中(毘奈耶翻成中文叫调伏,这个是约教法。其实别解脱跟毘奈耶都是属于声闻戒的一个名称),佛陀在声闻戒当中,为了要将护他故,为了保护众生的善根,而建立种种的遮罪,这个遮罪就是使令诸声闻人很多事情不能造作。

    为什么制定这些遮罪呢?主要的目的是使令一切有情众生,对于三宝「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换句话说,佛陀知道众生的善根生起,是要靠这些声闻人美好的威仪,就是一些如法如律的美好的威仪,使令众生对三宝没有信心的生起信心、已经生起信心的令倍增长,这个地方是应该共学的。我们再看下一段:

    辛二、正明应同

    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

    在声闻当中有关护世讥嫌戒,为护持众生的善根所安立的戒法,这一点菩萨应该要等同声闻来修学。这个地方佛陀没有把它列出来,因为等同声闻,你受过菩萨戒也一定受过声闻戒,所以就没有把它列出来,但是强调这一点应该要等同声闻来修学。

    辛三、释应同意

    为什么要等同修学呢,它的理由何在呢?

    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

    为什么在遮罪当中,有关「将护他故」的戒法要等同声闻修学呢?因为声闻人他以自利为胜,声闻人的心情是以出离心为他的殊胜,他的心情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声闻人完全以自利来当他生命的目标,他尚且不弃舍去保护众生的善根,来护持他的威仪,因为这样的威仪,使令众生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来修学佛陀所制定的学处,何况是菩萨以利他的大悲心为殊胜,怎么能够不护持威仪来保护众生的善根呢!这个地方是说这个道理。

    这意思就是说,佛法的弘传是以人为根本,说是「佛法二宝赖僧弘传」,意思就是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的道理再好,但是佛法的本身不能够弘传自己,法本身没有弘法的力量,这个法能够在世间普遍的流通,是靠一个有明了性的补特伽罗众生来担当这个责任,是要有一个心识,这个心识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达,才能让这个法灯灯相传流通后世。众生对于佛法第一个印象,就是弘法者的威仪、美好的德行。诸位可以想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法师穿上袈裟,到外面去闯红灯、随便嚼槟榔,你想想看众生对三宝还有没有信心?

    当然是失去信心。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今天我们法师要护持自己的威仪,当然对自己有摄心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将护他故,使令众生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生净信者令倍增长,这一点菩萨一定要等同声闻来修学,使令正法久住。这个地方是说明与声闻共学戒。

    庚二、与声闻不共学戒

    辛一、遮罪中不共

    壬一、明菩萨不共之法

    癸一、与不同法

    有些地方我们跟声闻不能共学,共学的话就犯戒,这当中有两科,先看辛一、遮罪中不共,遮罪当中不应该共学,这当中又分成两科,先看壬一、明菩萨不共之法,不共学之法,这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癸一、举不同法,不同学之法: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毘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

    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如世尊在别解脱当中,讲到声闻人有关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声闻人以出离心为自体,所以佛陀在制戒的时候依止三个原则来制戒:

    第一个是「少事」,换句话说,佛陀制定声闻人要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事情要减少,事情愈少愈好,就是说有关盖道场、印经、放生这些都应该少,因为声闻人是以出离心为自体,所以简单的说就是佛陀要声闻人少管闲事,就是所谓的少事。

    第二个是「少业」,前面的事是属于事物,这个业是指人际关系,声闻人在戒法当中,佛陀是制定声闻人要尽量减少人世间的往来,人跟人之间的连络、沟通这些都不需要,因为你根本不想成就佛教事业,你也就没有必要跟人家合作,但自观身行就可以了,所以这点是少业,减少人际关系的往来。

    第三个是「少希望住」,对于一切人事的境界,你不要存有任何希望跟期待。其实这三个地方关键点在下面这个「少希望住」,这一点是声闻戒跟菩萨戒最大的差异,从精神上来看就是有我没有希望。菩萨对生命是有希望的、有希望的,他有两个希望:第一个、他想上求佛道,他想要成就无上菩提的无量功德庄严;第二个、他对众生也有希望,他希望能够度化众生,这一点跟声闻人不同。声闻人的心情,对于众生是不是善根进步了、是不是变得比较好,声闻人认为他跟我都完全没有关系。

    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声闻人跟菩萨种性的人对生命的看法有所不同。当然菩萨在初学的时候,也可能安住在少事少业,有可能,他必须要作一些自我调伏的功夫,但是他内心当中是有希望的,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佛陀在声闻戒当中,因为要符合声闻人以出离心为自体的心情,所安立「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这样的遮罪,使令声闻人能够不造作,能够专心专意的趋向偏空涅槃。在这一个部分的戒法,「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你不应该等同修学,等同修学就是犯戒。

    癸二、释成其相

    说明不共学的理由。

    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

    为什么在这一部分菩萨不等同声闻修学呢?因为声闻人的心情是以自利的出离心为殊胜,所以不顾利他,他对众生善根的成就与否没有任何的希望,所以他对于利他的事业当中,他是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这一件事情对声闻来说是一个妙法、这是一个契机的法门,因为这样的法门契合他的心情、契合他的目标。

    「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但是菩萨是以大悲心为殊胜,这种大悲心乃至于不顾自身的利益,经常发愿「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所以在利他的事业当中,如果我们也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就不契合我们因地所发的菩提心,跟我们当初在佛前发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相违背,就是你奉持这样的戒法,你的所作所为跟你当初所发的愿刚好相冲突,这样子就不名为妙,因为不契合我们当初的因地发心。说明不能共学的理由何在,就是你的行为必须跟你的目标要相随顺。

    癸三、广显不同之法

    前面是把不应该共学的理由说出来,这以下说明不应该共学的内涵有哪些。

    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奢耶衣 、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

    这当中有五个法,有五个戒法是不应该等同声闻共学。「如是菩萨为利他故」,这个地方是说明不共学的因缘,就是菩萨有必须成办利他弘法的事业,你现在准备要筹备一个利他的事业,或者你现在要筹备一个念佛堂、或者你要办一个斋戒会,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从这种非亲里的、非亲属的长者、居士、婆罗门,乃至于这种恣施家,就是有信心的居士家,第一个不共学,你要跟他乞求种种的衣服,多少衣服呢?乞求百千种种衣服,在乞求的过程当中,「观彼有情有力无力」,这个要注意,你要知道他的能力是不是堪可,他有多少能力,你就使令他做多少的事情,随其能力来加以布施。

    第二个「如说求衣,求钵亦尔」,钵的乞求也是一样。「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这一点在声闻戒是不允许的,就是你自己去求种种的布料,来亲自量身订做衣服;但这个地方菩萨有利他的因缘是可以开缘的。第四个「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奢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憍奢耶衣」就是高级的蚕丝所做的衣服,乃至于种种的卧具,事各至百。

    第五个「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就是财宝,包括黄金白银,乃至到百千俱胝,俱胝就是亿,乃至于超过这个数目,如果有利他的因缘都可以来乞求积存。「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这个地方是说菩萨有利他的因缘,有五条事,包括衣服、卧具,乃至于财宝,这一点的蓄积上不能跟声闻共学。不过这个地方要注意,即使你有利他的因缘能够蓄存,你都应该要说净,要根据声闻法说净的。好,我们再往下看:

    壬二、明同则成犯

    癸一、明染违犯

    假设我们跟声闻人共同修学,那就犯戒了,犯戒当中有染违犯跟非染违犯,先看染违犯:

    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菩萨在利他的事业当中,假设你不去蓄存这些财宝、衣钵,你是怀着嫌恨心看不起对方;或者是瞋恼心,这个众生过去曾经对不起你,所以你故意不去接受他的财宝。你内心当中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 ,你就是希望少管闲事,这样子就犯到你的菩萨戒,就违背你当初的发心,这样子是染违犯,因为你这样子的嫌弃心、瞋恼心,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刚好跟你当初的菩提本愿互相冲突,当然所谓的冲突就是会折损菩提心,所以就犯了菩萨戒。

    癸二、明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你内心当中不是安住在嫌恨、恚恼之心,是一时的懒惰懈怠,不想发心来成办佛教事业,那个只是一时的因缘,偶尔在菩萨道总是会有一些懈怠的心生起;或者是一时的忘念无记,忘了对方的存在,没有去找他来乞求。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或是一时的忘念无记,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这样子也是犯戒,但是犯的是轻的突吉罗罪。

    这一条戒没有开缘的情况。这意思就是说,菩萨本身一方面在修行自利之余,他内心当中是有希望,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对于珍宝的蓄存,乃至于衣钵资具的蓄存,这个地方的精神我们再重复看一下。这一条戒值得我们注意,就是在第二十三页的癸三、广显不同之法,一开始佛陀讲得很清楚,「如是菩萨为利他故」,这个地方是一个关键点。你要成办一个利他的事业,你内心当中已经有一个目标存在了,依止这个目标,你才能够去积存种种的资具,就是有利他的因缘出现。假设你内心当中没有利他的因缘,你积存这么多珍宝,刚好是放纵你个人的欲望,你就违背了上求佛道的这种清净心。这个地方就是说,蓄积这些珍宝有一定的目的,不是你个人受用,是你内心当中有一个要成办的佛教事业现前,以这样利他的因缘来蓄存,这样子才是对的。

    这个地方是说明与声闻不共学戒当中遮罪的部分;有关性罪的不共学,我们下次再加以说明。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