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大奇事
    <divid="content_main">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岁,伴庄椿寿。

    已是大魏建国四十余年,历经两任皇帝韬光养晦,到如今仁景帝时已是国力日盛,百姓安居乐业。

    人吃饱喝足便爱凑热闹,每日发生的新鲜事不计凡几,但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却有四件。

    排首位的自然是深宫里那些香艳的秘闻了。

    当今皇上仁景帝十六岁亲政,如今已有二十载。他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但其“惧内”的名声更是天下皆知。普通男人家中三妻四妾尚且不足,但他堂堂一国之君,因立了个爱吃醋的皇后,便一夕之间遣散六宫,真是古来未见!

    皇后杨氏乃一州府小吏家的二女,于仁景帝微服民间时所识。传闻中这位皇后并非年轻貌美,也不是才华横溢,更无显赫家世,但皇帝对她的宠爱可是十余年来未曾减少半分。

    便举上一个例子。

    宫中传说有一日不知为何皇后恼了皇帝,便将他从寝宫里赶了出来。皇帝也不往别处去,天寒地冻的就在门外摆上案几席地批阅折子,任宫人们怎么劝也不动。最后还是皇后不忍心,方才放了他进去。

    当然,传闻是传闻,有人便质疑当不得真。

    这里就有一事是铁证。

    皇帝除了前面几个妃嫔生下了几位公主外没有儿子,但那皇后杨氏多年却一无所出,这下可急坏了众大臣。每日都有皇室宗亲进宫哭诉对大魏皇位的忧心,朝堂里也是各种劝谏皇帝纳妃。

    但仁景帝却不以为意,非但力排众议拒纳后宫,对皇后杨氏的宠爱更是日复一日,不曾有丝毫削减。除了处理朝政之时,与皇后是形影不离。

    好在几年前,皇长子出世,虽皇后不肯再生,但也算好歹暂时平息了宗亲大臣们的担忧。

    帝王之爱,本就广泽但却情浅,哪有帝王能做到如此极致的?

    他们的故事被说书人编成了无数版本于坊间流传,越传越是玄乎。甚至有民间妇人将皇后的画像高高供起,祈求护佑自家男人对自己一心一意。

    离了庙堂就是江湖,人们关心的除“情”字外便是生死大事。

    大魏国既重文也尚武,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男儿们多多少少都会学些拳脚强身健体。有了这底子,江湖中武功高手更是频出。

    但这些高手们也有怕的。怕什么?

    从五年前开始,江湖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杀手组织叫作“天下盟”。

    行有行规,杀手也有杀手的规矩。

    但这个天下盟是个不讲规矩、不讲道义的,只要出得起钱,便是老弱妇孺也一个不放过,更可怕的是他们从未失过一次手!

    光是杀人也便算了,但他们不单不给人一个痛快,还会用尽各种残酷刑法和手段将人折磨得生不如死!其手段之残忍、用刑之惨烈,连朝廷里专司刑职的人听了都背心发凉!短短四年时间,江湖上便有十数个大的家庭被其灭门。

    所幸天下盟收费极贵,并不是什么人都出得起价。

    天下盟做的人命官司,自然也是存心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自然出入都极为谨慎。若有人想要找天下盟做生意,先得去某个山上的某块大石旁,压下三串铜钱,每串九个,用银线相串。但那几串铜钱没人去取,天下盟的引路人会暗中观察数日,觉得安全了方才会引见其去见天下盟的盟主。

    不少武林高手江湖好汉自愿除去天下盟,但偏生找不到它的踪迹,便扮作顾客的模样,也有成功骗过引路人的。不过便是骗过了引路人也没什么用,见不过天下盟主的真面目,引路人也都是死士,只要身份一揭穿,便只有死路一条。

    天下盟的盟主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从没人见过——见过的人没有活着的。盟主亲自谈买卖,亲自分任务。杀手们通过“竞标”的方式得任务,也就是说,杀手们想赚钱也得抢!

    一时间关于这个盟主什么说法都有,还有鼻子有

    <divid="content_main">

    眼的。官府为此也抓了不少人,但最后都证明是假的,便全放了。

    天下盟一时之间成了朝廷和整个江湖最忌惮的组织。

    就这么一个组织,便在大半年前突然消失了。

    有人说是宁王所为,有人说是内讧,反正在挂出来示众的尸首中,或许便是谁家那卖瓦缸的邻人。至于他们的盟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第三件事则发生在远离京城的西海。

    西海郡有一户富商姓齐,齐家产业遍布天下,富可敌国。齐家当家的老太爷生了十个女儿后才得一个儿子。而那个儿子又生了四个女儿,才又得一个儿子。是以齐家虽然家财万贯,却只有一个男丁来继承。

    偏偏那齐家少爷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对自家生意从来不感兴趣,每日只知道捣鼓一些莫名其妙的机巧玩具。齐老爷怒其不争,却又因为有老太爷护着,不敢打不敢骂,只能任由他去。

    如今齐老太爷也九十有余了,齐老爷自知本事不够,生怕老太爷仙游后齐家无人打理,便下了重金寻人去海外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

    这“重金”是真的“重”!虽然根本不知道那传说中的仙岛在何处,却仍然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除熟悉水性外,齐家对出海的人立下了“三不选”的规矩。

    一是有家有室有老有小的不选;二是有行无德的不选;三是无技无能的不选。

    经过重重筛选,每年都有十数人被大船拉出海,但从来没人回来过。虽然如此,年年报名出海的仍是络绎不绝。

    以上三件不算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当今的宁王爷洛星宸。

    宁王是什么人?

    先帝的独子,当今仁景帝的侄子。

    原来大魏国帝位传贤不传长,先帝驾崩时宁王尚年幼,按常理应让亲王或大臣辅政。但先帝基于对天下万民负责的心思,毅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弟弟,改原太子为宁王,托予新帝抚养成人。

    仁景帝也不负所托,如亲父般将他养大。甚至在皇后尚未生太子时,便有人猜测皇帝意欲立宁王为储君,直到太子出世后,此传言才不再有人提起。

    这宁王不是凡人,最被人广为议论的有两样,一则是他那“贤王”之名。

    当年宁王方才十八岁,刚在朝中受职管理中书,便在众多被积压的折子中发现有人状告方平郡郡王之独子欺男霸女、目无王法,不但霸占平民的田宅,还强抢人家中美娇娘,致使别人家破人亡。

    自高祖开国后,大力封赏各同姓王侯和有功之臣。这方平郡王按辈分来说是宁王的祖父辈,于皇室有极高威望。而他家几代单传,如今膝下仅有一个独子,与仁景帝同辈分,因此连仁景帝也要给其几分颜面。

    于是那二世祖便仗着家中祖荫,嚣张跋扈早已不是一时之言,各种告状的奏折更是不间断地上报,但是后来均无音讯。

    仁景帝也不是不知,只是涉及开国功臣和洛家长辈,不好处理,只是私下让人劝其收敛着些。

    这宁王年轻气盛,当下未报予仁景帝,亲自去了方平郡,且不顾郡王拦阻,抓了他那恶霸儿子!后又大开衙门,坐阵中堂,受各方状纸。

    一时之间,状告者如云,其罪行罄竹难书,证据确凿。宁王便当场喝了亲卫拦下方平郡王的人,将他那恶叔叔当即问斩!

    方平郡王痛失爱子,联合其他几个洛氏宗亲上京告状。

    大殿之上,宁王令人搬出如山的状纸,当场痛斥方平郡王教子不严,纵子行凶。面对铁证如山,其一身浩然正气令几位洛氏宗亲不敢再多言。方平郡王告状不成,只能悻悻而回,不多久便郁郁而终。

    但从此宁王便在民间得了“贤王”的称号。

    除了为民请命的贤能,另一样让人议论的则是这宁王出色的相貌。

    都说女子美则倾国倾城,而宁王却是倾尽了天下女人心。

    传闻中他生得修长昳丽,萧疏轩举,鼻如悬胆,目似朗星,更是能文能武,犹善骑射。

    虽大魏国向来出美人,皇家洛氏更是人中龙凤,但听闻当

    <divid="content_main">

    年宁王的出生仍是惊动了整个皇城,连先帝也惊叹说此子面相奇丽,怕一生不能顺遂,便召来当时的景王如今的仁景帝再三嘱咐,切要保他一世平安。

    早些年宁王常在地方走动,也曾出使别国,所到之处女人们都争相去看,回来后莫不念念不忘。听闻连邻国的公主也誓言非君不嫁,还遣人来朝说亲。

    要说那公主也有“第一美人”的头衔,本应是天造地设一对,但宁王却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