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扔滚木吧!”董山热切的说题。
“公鸡山的北坡西坡都是光秃秃的碎石,还陡,用滚木砸肯定一砸一个准!”
作为王臣一手提拔的“亲信”豪帅,董山现在急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好让王臣知道他的信任并没有错付。
然而王臣却拒绝了。
“区区几百个吐蕃狗,用滚木太浪费了。”
“传令,把吐蕃狗放近了用重箭射他们!”
顿了顿,王臣又喝道“小乙,拿我弓来!”
乙应了声喏,当即取来王臣的弓箭。
很快,北堡墙上的民壮就开始朝坡下的吐蕃奴从抛射轻箭。
这就是民壮,尽管王臣已经下达了明确的命令,但是这些临时纠集的民壮根本没有形成服从军令的习惯,一个个仍然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
王臣也没有急着发作,现在不是整肃军纪的时候。
民壮的轻箭抛射几乎没什么用,杀伤效果微乎其微。
一是因为吐蕃奴从的间隔很大,二是因为轻箭抛射属于覆盖式杀伤,需要几千上万名弓箭手集中抛射才成形成足够的威胁。
很快,吐蕃奴从就越过半山腰,进入到了百步以内。
一百步对于安西军骑兵标配的角弓来说,略有些远。
不过王臣打算先试试手,当即取出一支箭扣在弦上,然后猛然张弓。
下一个霎那,只听得咯嘣一声,王臣手中的那张角弓便断成了两截。
好家伙,安西军骑兵标配的角弓居然承受不住拉力,被硬生生拉断。
听到异响声,郑乙、崔河、董山还有附近的十几个民壮纷纷看过来。
看到王臣居然拉断了角弓,众人便不由得愣在那里,公子好大力气,居然能把一张上好的柘木角弓拉断!
王臣自己也感觉有些懵逼。
自己的身体肯定出问题了。
之前能嗅到十里外的吐蕃人的气味。
现在更是拉断了安西军标配的角弓,这是完好的角弓!
无论是前世的骨灰级驴友,还是今生的安西骑兵队头,都没有这样的本事!
今生的王臣虽然出身将门,自幼打熬了一身骑射本领,但是身体条件一般,相比普通士兵肯定要强一些,相比猛将却差得很远。
可是,现在,他却轻松拉断一张弓!
很快,林九伯托举着一张弓走过来“公子试试这张弓。”
“这是谁的弓?”王臣伸手接过来,只见这张弓长约一米五,通体漆成黑色,也不知道用的什么材质,不过弓稍应该用的牛角,弓弦用的应该是牛皮绳。
林九伯道“这是吐蕃堡帅慕容谷种的战弓,阿郎留给公子的。”
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林九伯又环顾左右说道“这张战弓有一百五十斤挽力,阿郎要拉开都有些吃力。”
“一百五十斤挽力?”
王臣轻拉了下弓弦,感觉也就那样,并不重。
大唐前期的一斤大约为六百四十克,一百五十斤就是九十六公斤,一百九十二斤。
据新唐书记载,初唐猛将张士贵和盛唐名将王忠嗣用的战弓就有一百五十斤挽力,也就是说这两位猛人都能够轻松的拉开两百斤的强弓。
转念间,王臣就双手猛然发力,将战弓拉开。
霎那间,整张战弓就已经被王臣拉成满月状。
然而即便将弓拉满,王臣也没感觉有多费劲。
甚至连着拉了三次,王臣也是脸不红心不跳。
“公子果然天生神力,不愧是将门之后!”李九伯忍不住喝了声彩。
董山和聚拢过来的民壮也跟着大声喝彩,崔河、郑乙等十八骑安西军则是愣在当场,在他们记忆中,王臣好像也就勉强拉开一百斤的硬弓。
可现在,他竟然毫不费力的拉开了一百五十斤强弓。
这怕是假的吧?崔河、郑乙等人忍不住暗暗的忖道,慕容谷种的这张战弓真有一百五十斤挽力?我怎么不太信呢?
这时候,王臣已经扣了一支重箭并且再次把弓挽满。
属于原主的骑射领悟及肌肉记忆瞬间开始发挥作用。
王家毕竟是大唐将门,骑射就跟吃饭喝水般稀松平常。
王臣虽不受家人待见,但还是打小练就了一身骑射本领,要不然也不能在短短不到两年内当上安西军的骑兵队长。
“队头,那个披甲的!”
“射那个披扎甲的吐蕃狗!”
郑乙手指前方连声的叫喊起来。
王臣从奴从中找到了那个披扎甲的吐蕃兵。
不出意外的话,这人不是吐蕃武士就是仆从部落的首领。
王臣再估算了一下距离,大约有一百多米,不到七十步。
对于普通角弓,五十步就是直射最大射程,距离再远就只能够使用多人抛射的方式进行大面积覆盖式杀伤。
但是像王臣手中这样的强弓,直射的最大射程就大得多。
据战国策记载,楚国的神箭手养由基就能做到百步穿杨。
楚国的一百步约等于唐代的七十步,所以还是有可能的。
转念之间,王臣就已经锁定吐蕃兵,然后悄然松开弓弦。
只听嗡的一声,扣于弦上的三棱重箭就已经闪电般射出,先是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然后挟带着惊人的高速以及惯性,落向披甲的吐蕃兵。
数秒之后,重箭就从空中疾坠而下,正中吐蕃兵的胸口。
吐蕃兵虽然披了铁扎甲,但还是被攒落的破甲重箭整个贯穿。
举着横刀往上走的吐蕃兵当即身体一僵,然后直挺挺的向后倒下。
“彩!”看到这幕,不光是郑乙等安西军,堡墙上的民壮甚至李九伯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大声喝彩,王家小郎的箭术甚至还在阿郎之上。
这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突然间上演。
在王臣一箭射杀披甲的吐蕃兵之后,旁边的吐蕃奴从一下就炸了锅,转身就跑。
这些吐蕃奴从的溃逃很快就漫延到了全军,眨眼间,几百个吐蕃奴从就像受惊的羊群争先恐后的向着山下跑,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
王臣也有些意外,历朝历代的史书上经常有一箭退敌的记载,最夸张的则要数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原本以为这只是虚构的故事,现在看来却似乎是真的,一位真正的猛将,真的可以三箭吓退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