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比郑和舰队还强大的水师
    贾似道做为历史上被骂的最惨的南宋宰相,很多人只会记得他最喜欢斗蟋蟀,像个堵徒,然后逼死良将向士壁、曹世雄,逼反刘整,错用范文虎等种种恶事。

    贾似道对南宋加速灭亡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不能把所有的锅放在他一个人身上,除了前面几任权相已经给他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南宋的皇帝烂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贾似道无论在军事和民事上都是有些自己想法和能力的,只是受限于那个时代,有的能做成了,有的没做成。

    比如历史上的鄂州之战,贾似道从汉阳进入危急的鄂州城内督师,亲自指挥鄂州保卫战,为了防止蒙军挖地道进入鄂州,贾似道多了个在一夜之间在城墙内侧修筑起环城木栅,忽必烈得知消息后,为贾似道的军事才能震惊,说那句名言:“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鄂州之战后,贾似道也没有同意蒙古岁币的要求,虽然掩瞒议和真相有错,但至少对史弥远、韩仛胄时代给付岁币强一百倍。

    连当时的南宋官员、诗人刘克庄也赞:“投袂而起,倍道疾驰,身先将士,蒙犯矢石。以衮衣黄钺之贵,俯同士卒甘苦卧起者数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扫如山之铁骑,不世之功也。”看这段描写,贾似道在战场上,甚至能身先士卒的。

    便是与贾似道为政敌的文天祥,亦赞叹此役是:“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

    再说贾似道另一件没干成的事,就是有名的公田法。

    贾似道这个想法非常超前,而且知道南宋土地兼并严重,当时南宋战争频繁,粮食需求极大,土地集中在权贵和地主手上,朝廷都收不到多少税,推进公田法,和明朝的一条鞭,清朝的摊丁入户,赵与芮的重丈田地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想为朝廷增收,打击地主。

    为此,贾似道自己带头捐献出浙西良田一万亩作为公田。

    就凭这条,你放后面几百年都没有人会这么干。

    当然,他这么干严重得罪地主,自然也和王安石一样干不成。

    贾似道这要是遇到现在的皇帝赵与芮,有赵与芮刀把子开路,这事就绝对能干成,南宋估计还能多活几年。

    贾似道是个很有想法,很大胆的人。

    正如赵与芮对他的观察后说他,此时的贾似道除了没杀过人,啥事都敢干。

    你都敢弄全天下地主的田,还有啥事不也干?

    潼关地处金境,贾似道居然也敢去,赵与芮就知道他是可以好好培养的。

    贾似道遇到昏君,或许会成为权臣奸臣,但是遇到赵与芮,以后也只有好好替赵与芮卖命的份。

    赵与芮把贾似道送到潼关后没几天,就来到临安造船厂。

    临安原本就是南宋造船业的中心,不但有官方船厂,也有大量私人船厂,赵与芮掌权后,把大量原来定海的船匠都被赵与芮迁移到这边,使的临安造船厂成为当世最大的造船厂。

    在赵与芮之前,临安造船厂按占地面积算,也是南宋最大的造船厂,船匠数也最多,但造的船却不是最多的,质量还不如私人船厂的。

    主要原因还是官方不够重视工匠待遇,加上官员腐败,自然什么都干不好。

    赵与芮各种改制下,工匠们待遇上去了,临安造船的产量质量也上去了。

    在赵与芮改制前,临安官办船厂造的船种类太多,几乎什么船都造。

    主要包括海船(远洋船、浅海船),河船(客货混杂船、货船、客船、纲船、家船、贩米船、寺观庵舍船只、粪船、渔船、撩河船),湖船(御舟、湖舫、车船、钓鱼船、渔船、瓜皮船、小脚船、采莲船、放生船)等。

    赵与芮后来区分船厂,像临安最大的船厂,只造海船,其他船都不造。有的船厂只造货船,客船,也有的船厂只造纲船等。

    然后大量的中小型船只交给私人船厂,官方主要造军中和民用的大型船只。

    此时的临安第一造船厂,只造一千料以上大型船只,全厂有工匠两千多户,如果材料足够,全力打造,年造船只最少三百艘以上。

    因为赵与芮大全国各地都新建了不少船厂,加上目前海上没什么压力,所以在他过去几年里,只保持每年全国新增五百艘千料大船,中小型船则随时向私人船厂采购,基本保证一年新增一千艘船以上,同时淘汰一些老旧陈船。

    这次他到临安船厂,主要就是看三角帆的作用如何。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也只有四边形的横帆,所以郑和下西洋路线基本都是沿着海岸线二十公里内走的,不敢去远海。

    此时的四角帆易于操作,风量大,顺风时速度比较快,但反过来,一旦逆风,就要落帆,需要人力来辅助前进,不然会极慢。

    赵与芮在宝庆四年就提出三角帆,船厂工匠们多番研究,最终造出了现在的三角帆。

    等赵与芮到了岸边,现场已经聚集了部份工匠和官员。

    一艘两千料尖底远海船正在岸边静静的等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三角帆布置和船身方向平行,所以又叫纵帆,他利用了类似于伯努利原理,竖帆之后,由于背风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就小,迎风面空气流动速度慢,压强就大,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迎风面向背风面的推力,再因为是竖帆,就是船帆和船身是平行的,就会把船向背风面推。

    但是一直这样推是会翻船的,所以小型的三角帆船走的都是‘之’字形。

    可大型船只走‘之’字形也不行啊,所以就产生了多桅船。

    采用横纵结合的方式,将方帆和三角帆并用,这样无论顺风还是逆风,都有不错的船速。

    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升降方帆或三角帆。

    历史上从两桅到三桅四桅,都是逐步进化改进,经过无数代人的试验。

    赵与芮现在也是刚起头,第一艘打造成功的多桅船是两桅。

    主桅挂方形大横帆,后桅挂三角帆。

    这也是着名的卡拉克帆船的雏形,是十四世纪第一种多桅两帆船。

    这种船当时出来后,既能在大西洋的强风中高速行驶,又能在地中海多变的贸易风操控自如,很快得到了推广。

    现场官员向赵与芮解说了之前他们的短距离试航,的确和皇帝所说的那样,顺风逆风都可以,速度比以前的船快了很多。

    他们从临安城出发,到济州岛,来回两千四百里左右,同时用了两艘船,一艘老式船,一艘新式多桅船。

    前者来回用了十二天,平均日速两百里,平均时速才八里左右。

    新船来回用了八天,平均日速三百里,平均时速十二里左右。

    当然,这只是当时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遇到不同的季风,速度体现也不会相同,总体来说,新船速度大增是肯定的。

    赵与芮走在船上,一边听一边看,官员和工匠们对皇帝都是一脸钦佩的表情,因为这是皇帝提出来的,即便皇帝没有参与制造。

    赵与芮这时拍拍一根桅杆,突然把四周的船监官员嵇安和几个匠官叫到身前:“这船既然可以两桅杆,是不是也可以三桅杆?四桅杆,然后添加不同的横帆竖帆?”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纷纷点头,嵇安道:“回陛下,是这个理呢。”

    “你们再试试,先弄个四五百料小船试试,三桅或四桅的,然后试着竖横帆各种搭配,看谁最快。”

    “是,陛下。”众人赶紧答应。

    赵与芮应该知道可以三桅四桅,但不知道纵横帆怎么搭配。

    后世的着名的盖伦帆船是前两桅横帆,后两桅竖帆,这也是风帆战船的巅峰了。

    “等等。”赵与芮这时又捏了捏风帆:“这是单层的?是不是也可以多层?”

    众人相互看了下,接着也纷纷点头,可以试试。

    后世的发展就是多层风帆加多桅。

    赵与芮只是就把后世知道的东西说了出来,但至于怎么弄,他就不知道了,全得靠工匠们自己琢磨和试验。

    最后他抬头看看天色,想起这还是大清早。

    这多桅船出来之后,从临安到定海,来回一天都不要,上午出发,晚饭还来的及回来吃晚饭。

    他当即转身招呼身后的人:“走,咱们去定海水师大营看看。”

    众人纷纷惊呼:“陛下。”

    谁也没想到皇帝突然要离京。

    但赵与芮道,现在临安到定海一天能跑来回了,去看看水师就回来。

    众人劝不住,只好纷纷上船,也顺便试试这快船有没有这么厉害。

    启航之后,赵与芮脸色严肃的对一些官员和船场场监嵇安等人道:“三角帆出来后,藏是藏不住的,很快民间也会有人打造。”

    “朝廷也不会下旨禁止民间打造,有些东西,不一定是朝廷造的最好。”

    “三角帆和横帆的利用,层次的适合,民间自然也会有工匠会有独特的创新。”

    “朝廷要做的,就是等民间有相同的船帆出来后,多注意观察,学习民间船厂的优点,为我所用。”

    “将来,甚至还会传到海外,如果海外有更好的,咱们也要学习,并拿来为我所用。”

    众人听完,纷纷点头,称赞皇帝圣明。

    大伙当然是拍马屁,赵与芮圣明个屁。

    当初他当魏王时,向先皇宁宗申请白糖专卖五年。

    现在时间早就过了,他的黄泥水淋法还保持的相当隐密,民间已经有人知道是用黄泥水弄的,但不知道过程。

    民间用了黄泥水后,糖质还是带着淡淡的黑红色,无法做到官方白糖那么雪白。

    这肯定还是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即便有的民间糖厂做成功了,也不会告诉别人。

    所以白糖的技术,赵与芮估计还能再保持好几年。

    而且赵与芮最狠的一招就是给田多的收重税,这让民间想制糖的人,也不会有大量的田地去种甘蔗,所以无论民间糖厂有多厉害,肯定是搞不过官办。

    但这船帆是保不住的,你开出去别人就能看到,再琢磨琢磨,也能打造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也是他为什么现在说这么大气的原因。

    宝庆六年赵与芮的三角帆船问世,加上他六七年来对水师的重视和投入,此时大宋水师无论船速,载重,和规模,均已经超越了大明巅峰时期的郑和舰队。

    加上他在船上装载的重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大宋水师,举世是无敌的。

    但偏偏他的对手是陆上难敌的蒙古骑兵。

    赵与芮空有当世最强水师,却无处发挥,心情还是相当郁闷。

    要打蒙古,还得靠骑兵啊,赵与芮在船上无奈的想着。

    ---

    与此同时,数千里外的吐蕃大地上。

    格日勒扭头看着远处的两座山。

    这边原是叠州城西三里外,叠州南北全是山,只有东西有路,所以这附近有两座山比较近,中间有溪河相连,宋人来了之后,发动民夫,先炸山取石,在山体中挖造粮仓,接着用取下的石头在两座山之间建新城墙,连接起原来的叠州城。

    这工程相当大,他们一万多吐蕃人,从宝庆四年干到六年还没有完全干好。

    但经过一两年的建设,叠州城现在雄伟壮观,愈加的坚固,城内占地面积扩大,以山群与城墙相连,几乎成了他们吐蕃境内最大的雄关。

    而在叠州城外,不远的地方,原本还有两条路可以通过,如果有蒙军进吐蕃,不想打叠州,可以直接绕道。

    但宋人在这两条道上分别修建了两个小型城堡,据说叫什么棱堡。

    自至,从西夏进入吐蕃的南路,完全被封堵。

    蒙古人想进来只能从西面绕行,还要通过戈壁荒漠,行程更远数百里。

    宋人是不打算走了?格日勒看着两座山下忙碌的身影,忍不住心里嘀咕了几句。

    “格日勒大哥,什么时候出发啊。”就在他看着远处若有所思时,格日勒听到身后传来声音。

    他转过头,看到已经判若两人木尔提。

    宝庆四年和宋军大战时,木尔提才十六七岁,相当稚懒,也很惊恐。

    在叠州住两年多后,木尔提个子也高了不少,加上常年的训练,身体越发强壮,幽黑的皮肤上散发着力量的光泽。

    连现在的格日勒看到木尔提都感觉到他非常悍勇。

    木尔提这两年训练非常刻苦,骑射精绝,被宋人选为哨骑。

    原本他们五千吐蕃人是自成一军的,但这两年陆续有一百多人被充入宋军阵中。

    木尔提为宋军哨骑某营的什长,十人小队的队长。

    手下统领下五个宋人五个西夏人,令四周大量的族人羡慕不已。

    而且木尔提加入宋军之后,每月有一贯月钱,五斤白糖,五斤精盐,原本吐蕃人每户每年要向宋人交税一匹马,一头牛,十只羊的条件中,可以任选一个免交。

    木尔提选择不交牛。

    同时木尔提家中分到的十五亩田中,税二成改为税一成。

    他这个待遇,更是让吐蕃族人们眼热。

    连格日勒都暗暗眼红。

    他到现在才是吐蕃军一个百人都头,手下全是自己的族人,且没有军饷。

    每年还要向宋人交足额的牛马羊和粮税。

    木尔提现在不但被免税,还有额外的军饷收入,小日子蹭蹭往上,越来越滋润,格日勒因为和木尔提住隔壁,又是好友,很多族人都想把女儿嫁给木尔提。

    但木尔提居然想娶汉人,说暂时没有成亲的打算。

    木尔提的心变了,格日勒暗暗的长叹。

    “走,出发。”这时格日勒向木尔提点了点头,转身驱使马车。

    他这次和木尔提还有几个族人一起,带了大量的东西去若盖草原商易场交易。

    宋人在若盖草原设交易场,主要是宋人和吐蕃各部的交易。

    他们叠州城的吐蕃人,自己有货物也可以去交易。

    刚开始开他们在叠州每训练五天休息一天,后来逐步改为六天休一,七天休一。

    第一年最苦,从宝庆五年下半年开始,又改为七天休二。

    休息的两天,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若盖草原交易。

    他们一行八人,有五个是军人,其中只有木尔提是宋军哨骑。

    他们的马车是用木尔提的钱向宋人买的,因为只有木尔提每月能拿到一贯铜钱。

    宋人的铜钱在这边很好用,非常受吐蕃各贵族的欢迎。

    而且格日勒后来发现,宋军们基本发的是会子或铁钱,只有吐蕃人发的军饷是铜钱。

    所以叠州城里,是会子和铜钱、铁钱交互使用的。

    想想也是,这边距离宋军很远,宋军在这边有一万五千兵马,如果个个发铜钱,而且每个月发到位,仅运输铜钱和铁钱就是很费事的。

    此时四川终宋一朝,都是用铁钱比较多,这边也有铁钱也是很正常,现在比例还在一比六左右,一贯铜钱能换六贯铁钱,这还是赵与芮登基后想尽办法的成果。

    之前川陕地区,无论宋金蒙控制的地方,铁铜都是十比一。

    赵与芮上台后大量打造铜钱,少发会子和铁钱,会子和铁钱现在都增价了,至少在宋境内是增值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两年宋人在叠州城先后找到了铁矿,铜矿,煤矿,还有一种是宋人拿来建房的岩石矿(白云岩),但这时赵与芮也不知道白云岩有什么其他作用,当地建筑用。

    叠州城开始有了自己的匠作局,自己打造兵甲,格日勒还听木尔提说,明年开始,叠州要自己打造铜钱了,就要还是为了和吐蕃各部交易。

    叠州城越来越完善,宋人还有郎中在这里免费替他们看病。

    这才两三年功夫,已经要取代逻些(拉\\萨)成为他们吐蕃境内最重要最大的城池了。

    但这里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寺庙,格日勒暗暗的想着。

    “驾”此时十几匹马和一辆大马车行驶在高原上,格日勒狠狠甩了也马鞭,回头看看队伍。

    他们一行八人,带了一辆大马车,马车上装满了东西。

    这马车要四匹马拉着,他们带了十八匹马。

    八匹马轮流换这马车,另八人各骑一匹,还多出两匹为备用,以防路上有损失。

    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他的马可能会更多。

    只要跑完这趟,至少又有大赚一笔,格日勒心中乐呵呵。

    “木尔提,这马车不错啊。”这时边上有个叫阿布的骑上来,与木尔提并肩骑行。

    木尔提闻言摇头晃脑:“当然不错,我存了二十贯铜钱买来的。”

    “一年免费包修。”

    “啥叫包修?”有人奇怪的问。

    “就是一年内,坏了之后,卖马车的帮我免费修理。”

    “这破车能用一年?”也有人觉的不可能。

    木尔提道:“两年都能用,咱们这车确实好。”他说话时表情骄傲,还说咱们,严然把自己当宋人自居。

    格日勒边上看着有些不是滋味,他再次回头看看马车,却不得不承认比他们的马车好。

    宋人的马车又大又牢,车轮、车轴用的两广特有铁梨木,非常耐用,唯一的缺点就是贵,而且有钱也不一定买到。

    他们制造工艺与一般马车也不同,车轴上有轴承,滑动轴承,宋军用的是铜铁材料,卖出来的是包铜铁,长途出行会用各种动物油,比如猪油什么一路抹猪油。

    车架上也有减震,通常是采用弹性较大的桐木或是竹板层叠组合而成。

    这些可不是赵与芮想到的,古代的马车基本都有过,但没有全面运用的,赵与芮的工匠们只是把他们能想到的合部集合到一起,然后在各部件又选择了最好的材料,组成了现在这个时代最强的马车。

    木尔提这马车能载六百斤,还不是宋军最大的型号。

    其实只要用两匹马就能拉起来,但他们用四匹马,速度快了不少。

    这马车上今天装了两百斤白糖,全是他们几家人这半年来积存下来的。

    “我看宋人老是有马车马骡运白糖过来,他们在四川制糖吗?”格日勒忍不住问木尔提。

    木尔提经常和宋军在一起,消息比较灵通。

    刚来叠州时,宋人说白糖是从江南运过来的,千里运输不易,所以卖价高。

    但格日勒发现宋人运糖频率挺高的,不像是江南运过来的。

    “咱们在资州大规模种了。”木尔提又是咱们。

    格日勒四周看去,几个人都没什么反应,好像很自然似的,他心里更觉得怪怪的,族人们这才经过两年左右,很多已经被宋人同化?

    (更新字数不变,改成大章单更试试,因为要冲均定,有了均定和追定才有后续推荐,求大伙支持订阅)

    喜欢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请大家收藏:()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