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暗自生悔 百无是处几采购
    这就表明,只要深圳公司能够在拿到伦敦公司的设计之后,在中国大陆找到合适的配套工厂,再以合适的价钱,辅以合适的质量,把这些设计给变现,那就可以很认真的说,订单其实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可和之前的四象公司完全不同,四象公司只能被动的根据客人的大致要求开发,索取大量的样品,供客人挑选下单,有很大的可能会一无所获,与之相比,英特利公司的这种模式绝对是更有的放矢啊。

    还有,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和迈阿密,伦敦公司直接面对面,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直接和他们联系的,这也是我之前在四象公司一直耿耿于怀,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机会啊,而这个机会现在就摆在了我的眼前,我有什么理由不充满干劲,准备大干一场呢?

    既然有那么大的期待,那为什么又说有些后悔呢?

    这个也是有情可原的,虽然我只来了几天,却明显的感觉到这家公司也太不正规了,要什么没什么,没有社保,没有加班工资,没有扣税, 与四象公司相比, 简直就是个小作坊式的草台班子啊,在管理上甚至都不如之前龙岗那家林道公司,可是如果把它和四象相比,也确实有些不公平, 整个深圳关内, 又有多少家公司能在待遇方面与四象公司相提并论呢?

    最最让我心里很不得劲的就是这bill的二奶竟然就住在办公室里,这特么算是个什么操作啊?怎么能一点也不顾及同事们的眼光和公司的形象啊, 要说, 你这台湾人应该也不缺这点钱啊,二奶都能包的起, 估计给二奶的钱肯定要比我们的工资高上不少吧, 那为什么就不能出去租个房子呢?房子的租金对你来说,不就是个仨瓜俩枣的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还有让我不爽的是人员配备,你看看办公室里的这帮人的素质, 连良莠不齐都算不上, 哪里有良啊?全是莠啊, 我是真的觉得他们都很差, 这并不是咱自负, 也不是咱眼界高, 只是从这几天的做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们确实不大行, 这完全不是深圳关内的那一套玩法, 说实话,我是真的有些看不下去了.......

    自从我按照bill的要求, 第一时间就把bombay订单的定金请款单交给了niel,请他帮忙向美国公司给请一下款, 他接了过去,说了声奥之后, 就再也没了音信,到底请了没有啊, 没有的话, 是什么原因?有的话,大概什么时候付款?要是付款了,那有没有水单啊?能否提供一下啊,这样我也好发给人家工厂看看, 让人家注意查收啊,也方便我催他们尽早准备材料, 第一时间开始动工啊。

    可是这niel经理不说话, 我作为一个新人,总不能一个劲的催吧,你想想,整个公司都是这种工作态度,我这么卖力,会不会让他们觉得,奥, 就你阿瑟能蛋啊, 你厉害啊,你着什么急啊, 如果付了,我自然会通知你啊。

    就因为想到了这些,我便没有再去催, 而是先去做做其他工作,很快,董总那边已经把盖了章,签了字的订单回传了,然后在打电话的时候,又问了问其他的一些情况,最后当然很关心预付款的问题了,便捎带着问我大概什么时候能付款给他们。说实话,虽然是我在跟进这个项目,可是我这心里根本就没有一点谱啊,不过,董总既然问我了, 我总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吧,这个事可不能含糊啊,这会严重的影响工厂合作的信心的。

    这些是难不倒我的, 于是, 我稍微那么发挥了一下,解释了一大通, 最后说了句,等美国公司这边付出来之后,我马上就会把水单发给您的......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什么信,我只好时不时的去找一下告niel,可是,他还是那副老样子,不吭也不响,偶尔也回我一句,说,美国那边最近财务请假,可能要晚几天,不过,他已经在催了,就这几天吧。

    话已如此,如之奈何?别无选择,唯有等待......

    没过多久,我就见识到了这份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密度了,伦敦公司这边几乎每隔那么两,三天就会有新的设计发过来,既然是设计嘛,自然就未必说一定就是尽善尽美的,但是报价是第一道关口,只有从中国大陆这边拿到价钱,他们才能去做比较,才能决定要把这个订单放在台湾,南美,或者是美国本土,又或者在中国大陆来做,这个当然也不仅仅只是价钱的问题,还包括品质掌控,出货时间,打样时间等等,但是能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当然是首选之项。

    每次来了新的设计图稿,niel就会直接通过邮件转发给我们几个去分别处理一下,这些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小case,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可是,很快,我发现那几个家伙可就不同了,他们常常是手足无措,眉头紧蹙,满面愁容,不用问也会知道,不是工厂找不到,就是报价弄不出来呗。

    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最后拿到了工厂的报价,我可以肯定说的,他们也未必知道这个价钱是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与产品的真实成本来比,你是贵了还是便宜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这一家,已经是让他们黔驴技穷了,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既然如此,只有一家报价,那又何谈比较呢?没有比较,你自然是不知道什么情况了。

    除了供应商资源匮缺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产品工艺和结构理解的不够透彻,所以才不知道深浅,也就经常闹笑话了。有一次,一个不锈钢的冰桶,就是老外他们喝酒啊,咖啡啊,可乐啊,都喜欢加冰,这个冰桶就是放在吧台上装冰的,大概高度34cm,上口直径25cm,下口直径15cm左右,厚度1.2mm.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搞的,也不知道是从哪家拿到的价钱,我甚至都怀疑他他们是直接去超市里看了一款类似的,然后直接就报给了bill,多少钱啊?fob 深圳,us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