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内部纷争,各自结党
    荀谌自从进了北新城,就开始留意城里的景象。


    一个城经营成什么样子,他只需要打眼望去,便能看出七八分来。


    要说这袁熙,荀谌记得自己投靠袁绍时,其名声并不显,相反,据说性格还有些懦弱。


    三年前,据说这袁熙和袁绍因为某些事情分歧颇大,袁熙罕见地顶撞了袁绍,惹得袁绍很不高兴。


    之后不知是赌气还是想证明自己,这袁熙竟然提出,要带兵马去幽州前线,和公孙瓒对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彼时虽然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中战败,但仍保留了大部分实力,还是那个北地霸主。


    对付公孙瓒及其手下的白马义从,就是名将稍有不慎,也会饮恨,何况从来没带过兵的世家子?


    然而让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是,袁绍最后竟然答应了。


    开始的时候,支持袁谭袁尚两派的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吃了一惊,心道难道袁绍有扶持次子袁熙的意思?


    然而任命当下来后,他们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袁熙给了个北新城城守,类似于县尉的虚职,俸禄只有二百石。


    另调拨骑军三十,步军三百,以为守城之用。


    袁绍手下掾属得知这个消息时,一度怀疑这袁熙是不是亲生的。


    不然的话,给袁熙这点兵马,真不是想把他害死?


    荀谌听说后,却只是微微一笑,他作为袁绍手下的首席谋士,对袁绍的性格颇为了解。


    袁绍此人性格与一般人不同,在身处逆境的危急之刻,常常能有坚毅果决之举,但在平常小事上,却显得有些优柔寡断。


    在袁熙这件事上,便是如此。


    袁绍其实颇为宠爱自己的几个儿子,但又死要面子,所以荀谌一眼就看出来,袁绍并不想真心去让袁熙守城。


    毕竟面对公孙瓒军,危险实在太大了。


    界桥之战中,就连袁绍自己,也差点被公孙瓒军的一支被打散的骑兵杀死。


    按照荀谌的想法,袁绍这是想让袁熙知难而退,乖乖呆在邺城。


    后来事实证明,荀谌猜对了,袁绍有次喝多了,私下和荀谌对谈,言语之中,也吐露出当初确实是这么想的。


    但出乎袁绍的意料,那袁熙是个楞头青,竟然十分干脆得答应了下来,次日就带着印绶上路了!


    袁绍拉不下面子阻止,眼睁睁看着袁熙就这样离开了邺城,一走就是三年。


    后来荀谌和袁绍几次私下假面时,袁绍对此事也多有后悔之意,毕竟袁绍就这么几个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也是袁氏的损失。


    荀谌对此三缄其口,只是听着,从未发表过一个字的看法。


    因为他后来得知,袁绍袁熙父子闹翻,竟是在于对曹操的态度上。


    彼时曹操作为袁绍偏将,出力颇多,又因其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可以说此时袁曹两家的关系极好。


    但也是在这时候,荀彧离开了袁绍,投奔了曹操。


    这件事情,荀彧事先和荀谌并没有太多沟通,让荀谌处境颇为尴尬。


    好在袁绍并没有追究荀谌之事,毕竟最迟的时候,袁绍只是个挂名的渤海太守,却没有自己的地盘,急需一处起兵之地。


    而荀谌只一张嘴,便说服冀州刺史韩馥交出冀州,让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就到了冀州这块富庶的立足之地,从而立下大功,成为袁绍谋首。


    冀州既得,其士族谋士纷纷归附,四庭八谋齐聚袁绍麾下,一时间袁绍风头无两。


    但袁绍手下的这些谋士武将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开始怀着各种心思站队结党。


    与一般士族不同,这些出身大族的谋士,自视甚高,胃口也很大,而且他们本来所在的大族,就是在各州的大地主,势力颇为庞大。


    他们的目标,根本不会局限于一城一郡一地,而是刺史州牧,三公九卿!


    所以袁绍要开出很高的价格,才能让他们忠心归附,好在彼时很多谋士都看好袁绍,认为他有天下霸主之相,所以暂时也没出什么大的问题。


    但以袁绍现在的地盘,是满足不了这些大族士人的。


    荀谌猜测,荀彧当时也是看到袁绍手下能人太多,很难有出头之日,这才投奔了曹操。


    而那时的曹操,相对就惨得多,因为大部分的士族子弟都投靠了袁绍,所以他只能大力任用寒族士子和平民。


    但这也有一个好处,这些人出身寒微,胃口不大,一个百十石的小官职位,就能让他们忠心效死,从性价比上来说,可袁绍手下那批人高得多了。


    荀彧投奔过去后,立刻被曹操奉若上宾,可以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了。


    荀谌深知袁绍性格,其对于背叛自己的人,可以说极度痛恨,必杀之而后快。


    所以荀谌在荀彧投奔曹操后,开始谨言慎行,刻意低调,免得被袁绍迁怒到自己。


    所以这几年来,荀谌当初的风头,已经被田丰沮授等人压过。


    荀谌就这样在低调过了三年。


    直到北新城再次传来消息,那袁熙竟然搞出了几件大事!


    一是杀死了南单于于夫罗之子刘豹,二是击败了数百白马义从。


    袁绍为此找了几个谋士分析,大家最后说来说去,都觉得极为不可思议。


    如果是假的,那就麻烦了。


    如果是真的,那麻烦更大。


    彼时由于去年邺城之乱的缘故,袁绍对内整肃,对外攻打黑山军张燕,好不容易稳定了并州形势,下一步本来打算从青州下手,攻打公孙瓒的盟友田楷。


    但临近的幽州出了问题,不查清楚,便不好出兵。


    不管袁熙是谎报军情,还是有勾结公孙瓒的嫌疑,总要有个说法,袁绍最终决定,派袁谭并荀谌高览,以防备南匈奴和公孙瓒军为由,带兵去北新城调查此事。


    这个任命很耐人寻味的,荀谌属于中间派,至今没有表明支持谁,高览却是私下偏向于袁尚的!


    这三人凑在一起,谁也猜不透袁绍打的是什么主意。


    所以眼下荀谌只能把目光放在北新城上,力求先查证出事情真伪,回去怎么也好有个交代。


    他此时没想到,自己在观察北新城的街道,袁熙也在偷偷观察他。


    袁熙一边和袁谭不咸不淡说着话,一边也在想着荀谌的事情。


    荀谌此人,自从公元191年说动韩馥教出冀州,直到200年官渡之战担任谋主这九年间,竟然没有丝毫事迹。


    官渡之战后,荀谌更是直接消失,史书再无一丝记载。


    此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