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搜出一枚传国玉玺!
    流寇大营内,士兵们正在清点战利品黄金、白银、铜钱、珠宝首饰、古玩字画……一大箱子一大箱子的搬运出来。

    至于盔甲、兵器、帐篷、锣鼓、杂物……更是多的堆积如山,都是流寇们四处劫掠来的。

    聚义大厅内,秦锋坐在虎皮高脚椅上,正在翻看一本账册,这是王左桂留下来的,上面清楚记载着大营中的财物数目

    黄金五千四百八十两。

    白银十八万八千六百五十四两。

    铜钱一百四十四大箱。

    ……

    其余如古玩字画、珠宝首饰、上等丝绸、名贵皮毛……数量都非常可观。

    就是存粮太少了,精米、白面、高粱、粟米、糜子……全都加在一起,只有两万八千多石,之前流寇们有六万多人,就算是节省着用,这点粮食顶多够吃大半个月的。

    没办法,大灾之年,庄稼欠收,就算是流寇们不断的四处劫掠,也弄不到多少粮食!

    难怪王左桂急于诈降、偷袭,为的就是快一点打败天威军,而后集中全力攻破正宁城,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城内的粮食,补充军需。

    否则的话,时间一旦拖久了,大营中的存粮吃光,饥饿的流寇们肯定闹事,那个时候,王左桂就坐不稳大当家的位置了,甚至有可能被造反的手下人杀掉。

    如此想来,王左桂的失败,缺粮是重要原因之一。

    翻看完了账册,秦锋身体后仰,将双腿搭在桌案上,摆了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而后闭目沉思起来,沉思什么?

    当然是俘虏的问题了。

    两场胜仗下来,共计俘虏了五万多名流寇,如何处置这些人,就成了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

    五万多人,就是五万多张嘴,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营中存粮有限,根本支撑不了多久,一旦粮食吃光了,这些人肯定会闹事的,怎么办?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挖一个大坑,将五万俘虏全部坑杀掉,如此就不用担心闹事了,还能将粮食节省下来充做军需,一举两得!

    如果俘虏的是异族人,秦锋肯定会那样做的,可如今俘虏的五万多人,全都是同根同种的炎黄子孙,大肆坑杀手足同胞,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秦锋打死都不会做的。

    杀不得,放了呢?

    同样不行!

    这些俘虏一旦放掉,就会重新变成流寇,四处劫掠、危害极大!

    杀不得,又放不得,那就只能进行安置了。

    庆阳府南部的很多城镇都被战火毁掉了,百姓们死走逃亡、留下了大量的无主荒地,可以将五万俘虏打散,而后分别安置、授予田地,令其安居乐业。

    当然了,要想让这五万多人安居乐业,光授予田地远远不够,还得给予口粮、衣物、耕牛、种子、农具……各种生活物资。

    物资需求量极大,缴获的那些战利品远远不够用,故而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弄粮食、弄银子,唯有如此,才能妥善安置俘虏。

    另外吗,普通流寇可以安置,流寇中的头目们就不行了,这些人有野心、有能力、还有号召力,一旦放到地方上,肯定会继续闹事的!

    又杀不得,杀了这些头目,以后流寇们还敢投降吗?

    杀不得、放不得、安置不得,那就只有流放了,地点就是白城子!

    白城子一带要治河、挖渠、引水、种植红薯,正需要大量的人力,将这些流寇头目们流放过去,既可以利用劳动力、创造社会财富,又能进行监视、免的这些人再干坏事,可谓是一举两得。

    思路理清之后,秦锋取来笔墨纸砚,给三边总督杨鹤写了一封捷报将自己大获全胜、全歼流寇的事情叙述了一遍,并将自己的安置计划写了进去。

    同时请杨鹤挑选一些又清廉、又能干的官吏,派到庆阳府南部来,专门负责安置之事。

    书信写完之后,连同王左桂、王左道兄弟的人头,一起快马加鞭送往固原城—总督府!

    处理完了这件事,秦锋喝了几口水,正想休息一下,就见耗子领着几名士兵进来了,还抬着一口大箱子。

    “锋哥,快来看看,我搜到好东西了!”

    “什么东西?”

    “呵呵,是皇冠和龙袍,听被俘虏的几个流寇头目说,这是王左桂为自己准备的,这小子野心真大,竟然想当皇帝,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一副歪瓜裂枣的样子,那有一点的帝王之相!”

    “是谁给王左桂做的?”

    “问过了,说是几个土裁缝制作的!”

    说话间,耗子打开了箱子,里面果然有几套皇冠和龙袍,明黄色的、材质上乘,上绣五爪金龙……就是样子看着有点怪怪的,根本没有皇冠和龙袍的神圣威严感,反而更像是唱戏用的戏服,给人一种特别滑稽的感觉。

    原来王左桂野心极大,认为乱世英雄起四方,自己肯定能像刘邦、朱元璋那样,扫平天下、登基称帝,于是命人抓了几个裁缝来,逼迫着给自己做皇冠和龙袍。

    裁缝们为了活命,只能答应下来,问题是,几个民间土裁缝根本没见过皇冠和龙袍的样子,又如何制作呢?

    好在其中一个裁缝喜欢看大戏,见过戏子穿戴的皇冠和龙袍,于是照猫画虎、硬着头皮做了几套出来。

    做成之后,王左桂如获至宝,收藏在箱子当中,时常拿出来穿戴一番,过过假皇帝的瘾,顺便梦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当上真皇帝,号令天下!

    结果皇帝梦没做成,反而丢了项上人头。

    “跳梁小丑,活该如此!”

    “嗯,这是什么?”

    翻开上面的几件龙袍,发现底下有一个小檀木盒子,六寸大小、极为精美,上面还挂着一把精致的黄金小锁。

    里面是什么宝贝,竟然用黄金锁锁着?

    在好奇心驱使下,秦锋拔出了逆鳞宝刀,只是轻轻一划,黄金锁就脱落了,而后打开檀木盒子一看,里面竟然是一枚玉玺。

    其色纯白,四寸大小、上交五龙,其中一角损坏了,用黄金进行了修补,玉玺正面刻着八个小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一侧面刻着六个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另一侧面刻着四个字天命石氏!

    “这是……这是……嘶嘶!”

    查看之后,一向稳如泰山的秦锋、都不禁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了,因为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东西的名字——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历史悠久,故事极多……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兵吞六国、统一天下,成为了古往今来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

    称帝之后,秦始皇命能工巧匠镌造了一枚玉玺,做为发布旨意之用,称之为‘天子玺’,又名‘传国玺!’

    据史书记载此玺是用一块极品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的,方圆四寸、上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之后大秦灭亡,玉玺几经周转,落入了刘邦手中,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玉玺!

    又过了二百多年,王莽篡政、建立新朝,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取玉玺,太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掷之于地,结果摔破了一角。

    王莽心疼的要命,让工匠用黄金修补上,于是这枚传国玉玺又有了一个名字金镶玉玺!

    新国八载而亡,之后刘秀建立东汉,玉玺又归了姓刘的。

    又过了二百多年,曹丕废献帝,代汉自立,国号大魏,为了证明老曹家政权的合法性,命人在传国玉玺的侧面刻下七个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

    又过了几百年,南北朝时期,后赵皇帝石勒得到了传国玉玺,本着别人能刻,我也能刻的精神,命人在玉玺侧面又刻了四个字天命石氏,以证明自己才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

    ……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儿皇帝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契丹兵攻入洛阳城,后唐皇帝李从珂无力抵挡,又不愿意做契丹人的俘虏,于是携带妻子儿女,登上玄武楼自焚身亡了。

    至此,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有消息说,玉玺随李从珂一起被大火烧毁了。

    还有消息说,玉玺没有烧毁,而是落入了契丹人手中,被带到了北方草原上,之后又在女真人、蒙古人手中流传。

    再后来,朱元璋驱逐鞑虏,建立了大明帝国,文治武功、青史留名,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可是朱元璋临死之前却称自己有三大遗憾之事

    第一是没能招降蒙元大将—王保保。

    第二是没有擒获蒙元太子,未能斩草除根。

    第三就是没能从蒙古人手中找回传国玉玺。

    因为皇帝治理国家,如果手中没有传国玉玺,就会被世人讥讽为‘白版皇帝’,意思是说,你这个皇帝是自封的,并没有获得上天的认可,没有足够的合法性!

    这件事情,成了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之后大明历代皇帝,都想方设法寻找过传国玉玺的下落,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