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豆腐屋
    威尔谢大道3575号,对于不熟悉韩国城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门牌号。


    但对于韩国城附近的居民,特别是远渡重洋来到洛杉矶求学的留学生来说,这个地名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欢迎来到BCD豆腐屋!几位?”


    BCD豆腐屋是洛杉矶韩国城的传奇餐厅,也是韩国饮食在北美大陆最具知名度的品牌之一。八十年代末,李熙淑与丈夫和孩子远渡重洋来到洛杉矶,在获得圣莫妮卡学院图像设计专业的学士学位后,李熙淑选择了一条亚洲移民最青睐的成功之路-开餐馆。


    李熙淑以家乡北仓洞为名,以特色美食嫩豆腐汤为主打菜品。在韩国,相比起大酱汤和泡菜汤,嫩豆腐汤并不是一道受欢迎的常见菜式。但就是这么一个在韩国也算冷门的菜肴,被李熙淑做出了自己的风味,她创新性地在嫩豆腐汤里加入海鲜、牛肉等各式配菜,佐以独创的秘制辣味酱料,BCD豆腐屋迅速在洛杉矶亚裔社群里风靡。


    时至今日,BCD豆腐屋已经成为了一个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餐饮集团,被纽约时报称作“韩国的麦当劳”。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嫩豆腐的味道与芝士汉堡有什么相似之处,而是因为BCD豆腐屋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营业。


    无论是深夜宿醉想喝一碗醒酒汤,还是清晨起早要吃一顿缓神饭,BCD豆腐屋的出品与味道始终如一,数十年未曾改变。


    对求学于南加大的亚裔留学生来说,距离他们仅3英里的BCD豆腐屋,也许不是他们最青睐的美食圣地,但一定是他们频繁光顾的食堂。


    一锅豆腐汤,一条小黄鱼,几碟开胃小菜,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亚裔学子的青春从盛放到逝去。


    韩易也不例外。


    如果和同学约饭,他是万万不会选择这家店的。想吃韩国菜会去两条街开外的姜虎东烤肉或者先农汤,想吃曰本菜会到稍远一些市中心的小东京觅食,而如果要吃华国菜,则会调转车头,驶向东边的圣盖博、阿卡迪亚和罗兰岗。


    但一个人的时候,韩易总会选择避开用餐高峰,独自驾车来到这里。坐在窗边,一口又一口地咽下鲜辣的豆腐汤。


    在天高地远的异国他乡,一个人的孤寂时光总是很多。


    “一位。”


    韩易朝老熟人点点头,笑道。


    “欢迎回来!”


    前厅经理是个架着细长黑框眼镜的瘦高中年男人,过去的四年里,韩易与他不知道进行过多少次这样的对话。看到韩易,他那本就狭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显得温和而友善。


    “你最喜欢的位置还空着。”


    “谢谢。”韩易点点头,轻车熟路地坐在了倒数第二排靠窗的桌子前。


    “还是老样子?”


    负责点单的服务员也是再熟悉不过的面孔,扎到脑后的利落马尾,面饼般摊开的慈祥脸孔,这个大妈对于韩易的喜好再熟悉不过了。


    “泡菜牛肉豆腐锅,特辣。再要……”


    “一杯冰可乐。”


    异口同声的二人相视一笑。


    “好的,马上来。”


    四年里,韩易从来没有与BCD豆腐屋的任何员工闲聊过,他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也不知道他的。在这个人来人往的公共场合,双方似乎都没有时间添两句关心。


    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也能一眼认出韩易,将他的喜好熟记于心。


    这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抽离的感觉,是韩易选择在这里与新世界第一次接触的根本原因。


    还沉浸在震惊、彷徨和一点点兴奋中的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另一个时空的至亲之人,但他需要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消化这一奇遇。


    过去的七年着实辛苦,时针的每一次转动,都在他的肩头压上更重的砝码,让他只记得用力呼吸,低头向前。


    谁会想到,自己能获得一次重来的机会呢?


    生鸡蛋溶入汤汁里,银筷搅拌下将豆腐、牛肉和泡菜紧紧包裹,形成独特而奇妙的风味。豆腐锅不是什么人间至味,毕竟韩国菜也没什么能真正称得上珍馐的东西。


    可韩易吃得异常认真,随着每一口咀嚼和吞咽,七年前的记忆和七年来的种种,都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买单,谢谢!”


    韩易抹了抹有些湿润的眼眶,提高了音量,时间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豆腐屋里已经变得人声鼎沸。


    “一共是19.64美元。”


    掏出钱包里的大通银行卡,放在结账的小黑盘里,任由前厅经理拿去柜台。韩易还想最后再试试这张卡的真实性。


    “已经支付好了,祝你今天愉快!”


    支付成功了,韩易心中最后一丝疑虑烟消云散,今天这场奇遇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他真的拥有了一亿八千五百万美元。


    韩易怔怔地看着经理递回的结账单和卡片,呆坐了许久。


    前世困扰整个家庭,把自己拖入漩涡的灭顶之灾,还没有这笔钱的零头。


    不会再重新经历一次了。


    想到这里,来到这个世界的韩易终于冲刷干净了内心的所有负面情绪,整个人被天降横财的狂喜和劫后余生的释然淹没了。


    不带丝毫犹豫,他在结账单的小费一栏签下20美元。


    在合理的范围内,他想要把这份喜悦传递出去。


    就在韩易的笔锋离开纸面的同时,摆在桌上的手机随着振动,又泛起了光芒。


    现在的韩易对这部手机的动静非常敏感,屏幕一亮,他便抓起来仔细端详。


    两条短信。


    一条大通银行的消费短信,支出19.64美元。


    一条……大通银行的入账短信,收入39.64美元?


    “上一段人生终于牺牲和付出,这一段人生始于获得与满足。”


    推送信息适时弹出。


    “我们鼓励任何对你产生正面情绪反馈的支出,以现金奖励,或者其他的形式,具体数额以正向反馈的强度为基准。注意,若进行有违所在地法律的消费,会被罚没双倍于支出的数额。”


    “再一次重申,做你应该做的,按你的心意去生活。”


    也就是说,只要将钱花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就能获得更多的钱?


    越是让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能为自己带来越大的奖励?


    这是什么神仙世界啊?


    从起床到现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接一个颠覆世界观的信息密集轰炸,让韩易的处理器有些过载。晕乎乎的他走出餐厅,坐在BCD豆腐屋室外的候客区里,低下头,用双手掩住脸,试图梳理清楚事情的脉络。


    什么是能让自己产生正向反馈的支出?


    什么样的正面情绪最为强烈,能让奖励标准达到最高?


    利用这样的机制,我能完成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韩易是个聪明人,事实上,能在2012年的蓉城获得南加州大学本科的录取,天资都不会太过愚笨。短短十数分钟,韩易耐心地将脑海里那一团乱麻逐根逐条抽丝剥茧。应该做的、想要买的、能尝试的、不能碰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生游戏,如画卷般在他心中缓缓展开。


    有了雄厚资本的加持,那些从前只敢夜里臆想片刻便束之高阁的美梦,也被抹上了几分真实的底色。


    十点整,费尔南多-冈萨雷斯的电话,伴随着《别停止相信》的铃声,将韩易从自己的世界里抽离了出来。


    “韩先生,接您的车已经到指定地点了。我们应该在哪里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