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如果……万一呢。
    “大明现在正处在新一轮温寒变的过渡期……”

    “气温比之隋唐时期已经凉了许多……”

    “随着时间流逝,最多不过百年,将会彻底进入寒冷期。”

    “汉朝时期的极端天气就会频频出现……”

    “陛下可以找人翻找一下史书,定然可以从蛛丝马迹里,看出这种变化。”

    朱元璋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就相信陈景恪的话。

    可陈景恪一直以来的表现,也让他不敢无视。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

    那大明的运气也不好啊。

    陈景恪严肃的道:“但大明面临的局势,比汉朝还要恶劣无数倍。”

    “我们的人口比汉朝时更多,负担也就更大。”

    “汉朝时期因为王景的治理,黄河水患还没有那么严重。”

    “所以,臣以为有些事情,必须提前布局。”

    朱雄英也是一脸凝重,他已经彻底相信了陈景恪的话。

    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怀疑过是假的。

    朱元璋久久不语,感情上他比较倾向于相信陈景恪的推理。

    可理智告诉他,证据还不够。

    主要是周期太短了,很难说是周期变化,还是异常气候。

    陈景恪也知道自己的证据不足,但没办法啊,他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吧?

    华夏历史确实足够长,可秦朝时期那几场大变故,几乎将先秦史书毁灭的七七八八。

    他只能拿汉朝之后的史书记载当证据。

    咦,不对,好像还有个东西可以作为证据。

    他连忙补充道:“陛下,还有一件事情,可以用来佐证温寒变,且可以查到先秦时期的相关记录。”

    朱元璋问道:“哦,何事?”

    陈景恪说道:“犀牛和大象……这两种动物,喜欢生活在温度高的地区……”

    “陛下可以翻一下史书,汉朝时期中原地区,关于大象的记载就比较少。”

    “这是因为寒冷期,大象和犀牛南迁了。”

    “隋唐时期温暖期到来,大象和犀牛再次北上。”

    “在关中乃至山东河南地区,都发现过野生的犀牛和大象。”

    “宋朝关于大象犀牛的记载更多,淮水流域生活着大批的野生象群和犀牛。”

    “现在,犀牛和大象的活动区域,已经南迁到了荆襄一带。”

    “而且随着气候变冷,还会进一步南迁,最终退缩到云南一带。”

    “陛下可以查找先秦的史料,看看哪个时期关于大象犀牛的记载很多,大概率就是温暖期。”

    “鲜有这两种动物的记载,就说明是寒冷期……”

    “如果我没猜错,这种突然变少和突然增多,间隔的时间应该在三百到五百年之间。”

    虽然寒冷期到来,并不是所有大象和犀牛都能迁走。

    但残留的那些,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杀光。

    所以,寒冷期中原王朝对这两种生物的记载,相对比少上许多。

    朱元璋脑海里顿时浮出一篇文章,《孟子·滕文公》: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生活有虎豹和犀牛大象的。

    而且定然是数量很多,百姓饱受其害。

    否则不会因为驱赶,就‘天下大悦’。

    如果陈景恪说的规律是真的,那通过大象和犀牛出现在史书里的频率,确实可以判断温寒变的真实性。

    不过他并没有说信还是不信,而是问道:

    “还有吗?”

    陈景恪摇摇头:“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如果再发现别的证据,我会禀明陛下的。”

    朱元璋点点头,忽然说道:“你还是没有解释,为何河套地区不能种树。”

    “就算温寒变是真的,和那里种树又有什么关系?”

    陈景恪一想确实如此,他对小冰河气候的介绍远远不足。

    于是就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说道:

    “温暖期,气候会整体变暖,降水线也会往西北方向移动……”

    “大概就是在这里……晋陕和河套的雨水会增多。”

    “寒冷期,气候整体变冷,北方尤其明显……”

    “而降水线也会向东南退缩,大概是在这里……”

    他又画了一条虚线:

    “臣并不知道具体的线在哪里,这只是大致画的,给陛下做个参考。”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陈景恪继续说道:“寒冷期,降水线向东南移动,晋陕和河套地区降雨减少。”

    “天气变冷本就不利于草木生长,加上雨水不足,就更难以存活了。”

    朱雄英挠了挠头,疑惑的道:“汉朝是寒冷期,为何河套就水草丰美。”

    “唐朝是温暖期,开始荒漠化了呢?”

    朱元璋心中赞许不已,果然不愧是咱的乖孙啊,就是聪明。

    陈景恪也有点意外,这小伙子脑子很灵活啊。

    “草木能保土保水……”

    朱元璋和朱雄英都面露疑惑,保土他们知道,保水是什么意思?

    陈景恪顿了一下,解释道:“打个比方,天上下了十份雨。”

    “森林可以吸纳七成的水,草原可以吸纳五成……”

    “到了干旱时期,草木就可以依靠,事先储备的水份存活下来。”

    “汉朝时期,河套还是草原,晋陕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

    “所以,即便当时是寒冷期,这两地依然能保持不变。”

    “而到了唐朝,因为无节制的砍伐、垦荒、放牧。”

    “晋陕和河套地区的草木大面积消失,导致土地裸露……”

    “没有了草木,天上下十份雨,有九份都流走了。”

    “而且这些流走的水,还裹挟大量的泥沙。”

    “剩下的一份水,太阳一晒也就没了。”

    “唐宋时期,即便土地荒漠化,河套依然是重要的产马地和农垦区。”

    “单纯是因为降雨量足够,再加上还能从黄河引水灌溉。”

    “可是到了寒冷期,降雨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又没有储水的能力……”

    “基本上很难种植草木了。”

    朱雄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说白了,一切都是因为人在破坏。

    汉朝时期,河套地区人还比较少,草木没有遭到破坏。

    隋唐时期大量迁徙百姓过去,草木就被破坏了。

    现在恰好赶上寒冷期,就很难种活草木了。

    陈景恪等了一会儿,见他们没有再提出疑问,才继续说道:

    “现在河套和晋陕地区,还有不少草场存在。”

    “随着气候的逐年恶劣,当地百姓活不下去,必然会拼命压榨这最后的绿色。”

    “直到最后,整片大地都化为荒漠。”

    “到那个时候,要么朝廷想办法将他们迁出来,要么他们活不下去……”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朱元璋却明白是什么意思。

    活不下去的百姓就会造反。

    前世历史上,明朝晚期动乱最频繁的区域,正是陕甘。

    李自成就是陕地人。

    不造反不行,气候恶劣,连年天灾,朝廷又无力赈灾,还要征收各种税。

    百姓除了造反,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朱元璋想的更多,河套可是最重要的养马地之一。

    还是抵抗草原侵袭的,桥头堡和重要补给站。

    如果这里彻底荒芜,将直接影响到大明的战马储备。

    还会让大明的边防,失去一个支撑点。

    影响实在太大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温寒变真的存在。

    可作为皇帝,他要做最坏的打算。

    万一是真的呢?

    不敢赌,也不能赌。

    如果温寒变是真的,如果大明真的即将进入寒冷期,北方气候……

    咦,朱元璋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寒冷期北方气候反常,降水线也向东南移动,那南方呢?

    南方受不受影响?

    想到这里,他连忙追问道:“你只说了北方,南方呢?”

    “若寒冷期到来,南方会如何?”

    陈景恪心道,你终于问出问题的精髓了,也省了我许多口水。

    “南方也会受到影响,淮水都能结冰,长江沿岸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比北方的情况要好很多。”

    “越往南,气候就越是温暖甚至炎热,受到寒冷期的影响也就越小。”

    “到时候大明的粮食安全,就只能靠湖广、江西和两广来确保了。”

    朱元璋的表情愈发凝重。

    靠这三个地方提供的粮食,能维持偌大的国家吗?

    答案毫无疑问,不行。

    所以,朝廷必须要想别的办法。

    陈景恪刻意没有提中南半岛,以及南洋列岛。

    不是不想提,而是害怕这时候提了,会引起朱元璋的误会。

    以为自己是想引导朝廷南征,故意伪造的温寒变概念。

    若真如此,就弄巧成拙了。

    毕竟,他的鹰派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天天给朱雄英讲开疆拓土的故事。

    朱元璋怀疑他,也不奇怪。

    不过他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宋朝时期,中南半岛稻米一年三熟,这个事就已经传入中原。

    还引进了占城稻,和中国南方水稻进行杂交。

    培育出了生长周期短,口感更好的水稻。

    朱元璋可是能写出皇明祖训的人,他既然能列出那么多不征之国,定然是做过了解的。

    对中南半岛的情况肯定很清楚。

    不用自己刻意去提醒,只要他相信了温寒变存在。

    早晚会将主意,打到中南半岛上面。

    就算他想不到,自己再找机会提醒也不迟。

    反正以现在大明的情况,就算提了暂时也没办法南征,不耽误这一时半会儿的。

    还有个原因是,这事儿真不急。

    大明至少还有几十年时间做准备,南征的机会多的是。

    现在,先留出时间,让朱元璋去证实温寒变的真实性。

    接着,陈景恪又讲了一些小冰河期的气候特点。

    着重强调了,这个时期的气候是如何恶劣,生存是如何困难。

    并且还拿东汉末年做类比。

    从表情就能看得出,朱元璋内心非常沉重。

    眼看讲的差不多了,陈景恪就果断结束了今天的讲课。

    朱元璋又问了好几个问题,才终于起身离开。

    在走之前,还警告两人:“不要讲此事告诉任何人。”

    陈景恪自然不会乱说。

    朱雄英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保证不会透露半个字出去。

    ——

    回到自己的寝宫,朱元璋对孙福说道:

    “将伺候太孙的那几个人……嗯,全部送去凤阳守皇陵吧。”

    孙福连忙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元璋没有再说什么,他本来想将这几个人全杀了灭口的。

    但想想又觉得没必要。

    温寒变之事,如果是假的,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如果是真的,早晚都要公开。

    只有公开,朝廷才能名正言顺的做准备。

    只是在朝廷做好准备之前,暂时不宜公开罢了。

    当然,杀了也没关系,就是几个奴仆而已。

    只是乱杀人会让周围人不安,积累的恐惧多了,容易生变。

    且这是伺候朱雄英的仆人,他也不想轻易见血,怕不吉利。

    所以,才改口将这些人送到凤阳守祖坟。

    这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随口处理完,就转而思考起今天陈景恪说的话。

    首先黄河之事是证据确凿的,是选择阵痛,还是选择长痛?

    他个人是倾向于短痛的,可这么大的事情,就算他是朱元璋,也不可能一言而决。

    怎么说服群臣是个很大的问题。

    就算说服了,怎么改道也是个大问题。

    至于温寒变,这个问题眼下还不重要。

    但也不能不管。

    还是那句话,陈景恪一直以来的表现,让他积累的足够的信誉。

    就算如此荒谬的推断,朱元璋也不敢直接断定就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呢?万一呢?

    眼下就是最佳布局的时机。

    如果错过了,那后面就只能硬抗。

    想想汉末三国时的情况,他对大明熬过寒冷期不抱任何希望。

    提前布局,或许还有一些希望。

    但问题就在于,万一这个推断不成立,温寒变并不存在。

    那他做的所有准备,都是劳民伤财。

    所以还是要想办法,来证实这个猜测。

    脑子一团乱麻,如果标儿在就好了,还能和他商量一下。

    要不叫他回来?

    不成不成,朱元璋马上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温寒变就算是真的,大明还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眼下宝钞最重要。

    不过虽然朱标不在,他还是有一个人可做商量的。

    那就是马皇后。

    想到自己的贤内助,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坤宁宫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