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告示
    十月下旬,“小雪”刚过。

    北方的气温已经无法再跳到零上了,但京畿地区仍旧没有见到一朵雪花。

    南北气温的变化使得郭居静再一次感到大明的辽阔。一个月前,他们还在温暖的广东南部,气温高的时候,还得挽起袖子才能让自己感到舒服。可自从过了淮安,寒冷便取代温暖成了新的理所应当。

    船行一月,仍在一国;一时之间,四季皆存。这是绝大多数欧洲人甚至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不过比起广东的温暖,郭居静还是更熟悉北京的清寒。只需要闭上眼睛,再向耶稣基督借一缕略带寒意的微风,郭居静就能想回想起佛罗伦萨的冬天。

    使团几乎是在天津卫开门的下一刻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他们在太阳初升时出发,直到艳阳高挂才抵达位于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外。

    永定门是北京外城的正南门,位于西便门到东便门这段城墙的正中。“永定”寓为“永远安定”。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寄托,更是耻辱后的亡补。

    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由古北口进攻北京,发起庚戌之变。俺答自石匣营至密云,转攻怀柔、昌平,抵通州,纵兵四掠。适时,正阳门外人口增多,近畿地区却无墙可守。丁严绥靖、人残畜掠、奇耻大辱!

    嘉靖三十二年,明世宗应给事中朱伯辰疏请,令以金、元城故址为基,修京南外城。

    耶稣会龙华民使团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北京。一路上,他们见了许多此前从未见过的光景。新奇的探索感,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兴奋乃至亢奋的状态。

    但当使团驾马驱车来到城下,还是被这人造的天堑给镇住了。

    嘉靖三十二年,增筑“外郭”,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其中。外城周长28里,合14.4公里,城墙通高6至7米,顶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宛如土石巨龙盘桓地上。

    紧接着,使团过河入瓮,巨大的永定门城门楼便映入眼帘。永定门城台北面与墙取齐,南面则以凸势出墙。

    城台高于城墙90厘米,通过坡道与城墙相连接。城楼为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台楼相连,上下竟高三十余米。

    虽说欧式城堡普遍高度也在二十米到四十米间,但是那多是孤立的军事堡垒,而永定门只是一道门。被它护在身后的也不是一个促狭的校场,而是一个巨大而繁华的城市。

    “这就是北京吗?”商人代表迪尼什·若昂抬头仰望永定门的歇山顶,用难以置信的口吻说道。

    “恐怕也只有君士坦丁堡能与之相比了。”商人瓦迪斯瓦夫·阿马托只在吟游诗人的嘴里听过君士坦丁堡的繁华。

    “哼,那地方现在叫伊斯坦布尔。”商人哈拉尔德·布兰特曾到过伊斯坦布尔,还在那里做过一段时间的生意。“而且我敢肯定那里没有这里大。”

    “那些人在干什么?”迪尼什发现城门旁边围了一群人。

    “不知道。”瓦迪斯瓦夫摇摇头。“好像在看个什么。”

    “这是在看告示。”郭居静用葡萄牙语解释道。“但好像没有识字的。”

    “我们也过去看看。”瓦迪斯瓦夫建议道。

    “你认识中文吗?”哈拉尔德嘲讽道。

    “说的好像你就认识了一样。”瓦迪斯瓦夫反唇相讥。

    “让让!”郭居静两步并作三步走,来到人群边儿上。

    人们以为哪个秀才来了,所以主动地让开一条路。但等郭居静走过他们身边,他们才发现这是個外藩人。

    “唉。这些色目人和朝鲜人差不多,识字但不会说。”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农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恐怕也就会说个‘让让’了。”

    “先生,我是澳门耶稣会的传教士,认识汉字也会说汉语。”郭居静很客气。

    “哟!您识字,您才是先生。”老农赶紧拱手,作了不那么标准的揖。

    “那请您给咱们念念吧。”有几个不赶着进城的人已经在这儿等了好一会儿了。

    “告示:东缉事厂‘贪帑勒索案’审结!案犯将在十一月初一于承天门口受刑。届时,大明门将向暂时开放。”郭居静发音标准、吐字铿锵有力,甚至还没有南方人的口音,要是单听他的声音,还以为他是个北方人呢。

    东厂的案子这么快就结了?听告示的群众心下疑惑。但因为这是城门口,有锦衣卫不间断的巡查,所以人们听了后也只是在心里琢磨。

    “东缉事厂的案子?”郭居静就近找了一个看热闹的年轻人,问道:“请问,告示上说的案子是什么呀?”

    “我不知道。”年轻人瞥了一眼守门的兵士,连连摇头。

    “我也不知道。”郭居静视线扫过,人群纷纷避退。反正热闹看完了,也知道怎么回事儿了,赶紧走吧。

    只有那个老农走过来,劝道:“别打听了。要进城就赶紧进城吧。”

    “您知道?”郭居静疑惑道。

    “我不知道。”老农心想:在别的地方我或许还能知道,但在城门口,我肯定就不知道了。

    “我明白了。”郭居静点头谢过,回到队伍。

    使团来到永定门口,毫不意外地被拦了下来:“你们佛郎机人?来京城干什么?”

    受到盘问,自然是龙华民出面解释:“澳门耶稣会,得礼部邀请函,进京面圣。”

    “把函件和通关文书拿出来。”每个月都有地方官进京述职,稍微有点儿品级还要面圣述职,所以兵士也没太惊讶。

    “这是礼部的函件和通关文书。”龙华民在拿出这两样东西的时候,顺手摸了十来个铜板递给兵士。

    他们离开天津时轻车简从,除了人和钱以外再没有带别的任何东西。因此不会被验货,也就没有入城费。几个铜板算是买个“不刁难”。

    “成。没问题了,进城后记得先到南城兵马指挥司登记拿牌儿。”士兵得了几个酒钱,所以多说了两句:“你们这长相走在大街上很容易被巡城的盘查,没有腰牌会很麻烦。给自己省点事儿。”

    “多谢。”龙华民拜谢道。

    “不客气。”兵士点点头,让开路。“快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