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
    离开北山书院, 林泽回到安阳县老杨家脚店住一晚。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三人开始往回家。

    “泽哥,今儿回到家, 那张石头凳子是不是能从木盆里拆出来了?”多福咬了一口脆柿子,好奇问道。

    “嗯, 咱们下晌就到家, 时辰刚刚好。”林泽手里也有一个甜脆的柿子, 这是杨大叔自家种的, 今儿早上专门拿了一小篮子给林泽带着路上吃。

    “石头粉末做的凳子。那可比木头做的结实多了, 还不必辛苦上山采石。”多福满脸期待。

    林泽笑了笑, 水泥项目比咸鸭蛋大很多,他要一点点慢慢铺开, 急不得。

    这一路, 林泽继续担任教书先生,轮番给多福和石头讲学。

    下午三点多,林泽三人再次回到桃花坪。

    刚到村口就碰上外出的族人,大伙将车架拦停,“泽哥儿, 回来了?”

    林泽从车厢里出来,“回来了, 几位叔婶要去哪里忙活?”

    林郁强看了眼儿子石头, 往前走一步, “泽哥儿, 石头凳子是不是能成了?要什么时候去看?”

    原来是这个事, 林泽当即回复道,“这就可以。”

    大家不由露出惊讶之色,他们知道是今天, 没想到林泽一回来就要去看石头凳子。

    林郁强小声问一句,“泽哥儿,能等傍晚吗?咱们不晓得这么快,手里的活还没忙完。”

    林泽看一眼大家期待的脸,“自是可以。这样吧,一会我让石头和多福告诉大伙一声,咱们傍晚就在祠堂那边看石头凳子。”

    林郁强露出安心的神色,忽的想起一件事,“泽哥儿,族长和盛哥在修族谱,你要不先回去瞧瞧?咱们晚些再见。”

    林泽一听就来兴趣了,其实他还没翻过林家的族谱。虽然一直很期待族谱单开一页的那天,但一直忙着求学科考,根本没时间看一看,“行,各位叔伯婶子大娘,我们先回去了。”

    大伙笑着看林泽三人离去,然后默契地加快脚步赶紧去干活。元宵前他们要腌制一批咸鸭蛋,村里自己养的鸭子下的蛋不够用,得去其他村的养鸭大户去买。

    林泽三人到家,石头看不懂族谱,他急着回去看看怀着娃儿的媳妇。

    林泽把人叫住,朝多福道,“去房里拿一匹大红的细棉布来。”

    多福点头,很快就到西厢房抱着一个包袱出来。

    林泽把包袱塞给石头,“让嫂子给娃儿裁几身衣裳。”

    石头推脱着不肯要,“泽哥,我爹娘给备好的了。娃儿的小衣服都裁了好几件。”

    林泽想了想,石头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未出生小娃的东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孕妇却没怎么提,“那给你媳妇,这布料颜色好,穿着也舒服。”

    多福帮着把石头连包袱往外送,“石头哥,泽哥的意思是,你回去说是你自己给嫂子买的。嫂子怀着身子重,等她平安生产,这匹料子刚好能裁身春衫。到时候娃儿满月,嫂子穿着红色的正好。”

    石头平时很少想着这些事,听多福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好像不够体贴媳妇,“多谢福弟,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替我跟泽哥说一句谢谢。”

    多福笑着挥手,等人走远顺手把门关上,然后将骡车牵到后院。

    忙活完回到暖和的堂屋,多福瞧见老爷子、盛大伯、泽哥和三位族老盘腿坐在炕头,小矮桌上摆着好几本书册。

    “柳头县被迫迁徙之事需详写,免得日后子孙有不明之处。”三叔公抚着胡须轻声道。

    “三叔,族里坟茔未迁可要记下?”林郁盛没有动笔,而是问清楚先。

    “自是要记一笔。如今尚在柳头县的坟茔都要记下。”三叔公还没说话,老爷子先开口。

    “我晓得了。”林郁盛点点头,开始提笔写林氏一族何年何月,因何事从柳头县迁往桃花坪。一同迁来的都有哪几家,共多少人。下面继续记族里哪家有谁的坟茔尚留在柳头县还未迁来。

    写完一张草稿,让老爷子和三位叔公看过,确定无误就将这张纸放好,等后面一起抄录到族谱相应的地方。

    “现在写你和泽哥儿的。”八叔公含笑看向并排坐一起的父子俩。

    林泽忍不住抿唇笑,很期待传说中的族谱单开一页的成就。

    林郁盛找到记个人事迹的那本,想了想,看向儿子道,“要不你来试试?”

    林泽一愣,“我来写?”

    林郁盛看向老爷子和几位叔公,“不若让泽哥儿试着起稿子?他文采可比我这个当爹的好。”

    三叔公觉得甚是有道理,林泽年轻没经验,但起个稿子可不正好,“我看行,泽哥儿咱们族谱就在你家,迟早有一天你来写,这回当练练手。”

    老爷子笑而不语。

    林泽胆子也够大,大家都这么信任他了,有什么不敢写的,反正起稿又不是真在族谱上写了,“那我就试试?”

    林郁盛将笔给儿子,“来,先写你自己的。”

    林泽搓搓手,抬手去砚台那沾了沾墨汁,根据族谱其他写好的格式开始落笔:林泽,字清珩,进士及第,帝赐七品翰林院编修,获赦牌楼一座。

    林泽小心写完,把纸给大家一一过目,“以后还会修吗?”

    老爷子笑道,“咱们家的族谱十年一修,你这只有一个开头,后面的估摸要你的后人来写了。官爵、葬地、功绩等都要记在这里。”

    林泽明白了,他心心念念的族谱单开一页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在他生前应该是看不见了,因为他的生平事迹得等死后由后人来记录。

    记录他和他爹的都单独留了一页。

    林泽好奇问道,“哎,阿爷、叔公你们怎的预先把我和我爹的各留了一页?”

    这问题是三叔公回答的,“你俩一个科举中举人,一个年纪轻轻中秀才。咱们林家上下三代人的文气都聚在你们父子身上,定然有大作为,留一页日后慢慢填满。你瞧,这回不又多两句?”

    没想到自己早已经单开一页,这真是全族给他贷款光宗耀祖成就了。

    在世之人基本只有林泽父子俩的那部分添加了几句,其余都在写这次战乱灾荒中死去或者走失的族人。

    林泽学着写了几个人,终于有些明白他们林氏族谱大致会记的内容。

    首先是各支的五服内所有人的简介,比如今年林泽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

    他们林家用的记录方式叫牒记式,主要特点是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写完三个人,已经是一个多小时,林泽算了算时间,到开石头凳子的时候了。

    “阿爷,适才我跟大伙说,咱们傍晚去祠堂那边一起瞧瞧那张石头凳子。”林泽放下毛笔。

    “嗯,好。泽哥儿,我和你三位叔公想在族谱后面写一段话,告诉后世子孙咱们修缮族谱的用意。”老爷子道。

    三位叔公点头表示认可,他们想这事很久了,但不好轻易落笔,这事关乎后代子孙的训诫,不能马虎。想来想去,林泽这个榜眼来写最合适。

    “您说,我想想该怎么写。”林泽道。

    “咱们修族谱是想敦促族人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对族里忠心,各家和睦。禁止林氏族人为非作歹,为人要懂理恭谦。”老爷子早就想了许久,这段话是脱口而出。

    “泽哥儿、盛哥儿你们瞧瞧有没有要添减的?”三位叔公问道。

    “这样挺好。”林郁盛摇头。

    林泽更加没有。

    确定是这个意思后,林泽思索片刻开始落笔写:凡我林氏子弟,敦孝悌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

    老爷子几人将这张纸传阅后,越看越喜欢,真是说到他们的心坎上,“是这个意思!没有一点偏差。”

    三叔公也是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写得真好。”

    至此,今天修族谱的事先告一段落,大家把这些东西仔细收好放回专门存放族谱册子的木箱里。

    “咱们去瞧瞧石头凳子如何了。”老爷子招呼道。

    林泽几人到祠堂时,大家早已经围成一圈,眼巴巴等着。

    林泽也不吊大家的胃口,和多福两人一起把里面已经干透凝固的水泥木盆抬出来。

    “生叔,劳烦你把木盆子倒扣,用铁锤敲盆底,把这块成型的圆凳子弄出来。”林泽大声道。

    大家此时已经发现盆子里装的原先是流动的像泥一样的东西,如今干透后竟然真的像灰色的石头一般。

    “哎,真变成石头了。”

    “粉末搅拌出来的泥,竟然放三天能变成石头一般的东西,真是神了。”

    大伙小声议论着。

    林郁生手脚利索,很快就把水泥块弄出来。林泽蹲下去把隔在中间的油布撕扯下来,露出一个圆型的墩子。

    “你们瞧瞧,是不是一个圆墩子石头凳?”林泽让大家仔细看,然后去拿了根木棍子使劲敲打石头凳子,一点没掉渣。

    “好结实的石头凳!”

    “泽哥儿,我来试试有多重。”

    林泽笑道,“来吧。”

    汉子两手环抱,全身发力,抱起了这个敦实的凳子。

    “真跟石头凿出来的一样重。”汉子小心放下石头凳子。

    “族亲们,大伙说要是咱们把这样的石头凳子、桌子做成吉祥的形状,有没有人家愿意出钱买?”林泽笑问道。

    这话一出,原本的新奇马上变成对挣钱的狂热。

    “那定然是成的,可比找石头凿出来的桌子凳子容易啊!三日便可做好,谁比咱们的快?”

    “是啊是啊,且泽哥儿用来做这石头凳子的就是些碎砖头、碎陶片,那玩意这一带多得是,价钱也便宜。”

    “咱们又有大钱挣了?”

    林泽见大家越说越激动,赶忙抬手制止道,“大伙先听我一言。”

    “好好,泽哥儿你说!”

    “对,大伙都静一静!听听泽哥儿说什么——”

    林泽本想请他爷来说,但是见老人家摆手示意,让他自己来。

    林泽清了清嗓子,“这石头凳子配方是最重要的,用什么东西做的,人家有心的很容易就打听出来。大家记住,要是真把这买卖做成,村里必须建一个作坊,决不能让外人进。”

    大家互相看来看去,都表示强烈支持。事关全族富贵,谁要是不上心,等着被大伙一起收拾吧。

    “好,那这几日大伙再去买一批原料回来,咱们做几张桌椅,你们拿去外头探探底。若是能挣着银子,咱们就商量个章程出来。若是没有销路,便暂时搁置。大伙觉得如何?”林泽跟大家说出自己的打算。

    “泽哥儿,你已经把事情都想全了,咱们听你安排便好!”林郁生大声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林泽自己在京当官,根本不缺银钱。自打高中回乡后,多少人送各种东西来,村里人谁不知道?

    他辛苦做这些为的是什么,大伙心里有数。私下里没少说当初跟着族长逃荒,是这辈子脑子最灵光的时候了。

    “好,即使如此,那咱们就一块干!”林泽朗声宣布道。

    “一块干——”

    全村人跟着心潮澎湃,林泽过上好日子,竟然一点没忘记他们,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锅那也是跟定林泽了。

    “那今儿就先散了,大伙先回去吃饭。”老爷子开口道。

    四人回家的路上,林泽道,“阿爷、爹,我之前琢磨过石头凳子这事,晚上咱们找叔公和生叔他们过来,一块想想怎么安排人手可好?”

    这个项目林泽已经规划很久,现在终于能落地,他得抓紧时间在自己返京前把项目推上正轨。

    刚才在大家面前说得轻松,实际上事情很多。比如作坊的选址、设计,材料采购、处理、保存,产品推广、销售以及整个生产过程成本、账目、安全等问题都是要考虑清楚的。

    老爷子点头,“这是大事,等咱们去京城,村里的事得让他们管着。”

    林郁盛也提醒道,“这事咱们家也商量过,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好的,返京时日不多,得抓紧时间。”

    “有你们帮忙,我可不怕。”林泽笑道。

    “真瞧不出你还是个财迷。”林郁盛无奈道。

    “别听你爹的,他就是个享清福的命。以前是老头子我挣钱养家,现在是你挣钱养家。他上下都靠着,可不是命里带金的?”老爷子哼哼道。

    “是是是,我这当爹的就是容易。”林郁盛哭笑不得,没想到有一天亲爹亲儿子打趣他。

    多福在一旁直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