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血缘
    姚家老太爷今年九十了。

    以前是个秀才,进士不第,便留在乡里,做了个塾师。

    清廷倒台后,各类新式学堂兴起,他便斗志昂扬,去了县里的女校当老师。

    可惜时运不济,赶上了侵略者进城。

    一个文弱书生,想救女学生,谈何容易。

    更何况,守军都跑了。

    最后他和其他老师一起,被拦在了操场上,用枪杆子顶着,眼睁睁看着一个个花季少女被奸污。

    有那性子刚烈的,反抗激烈,当场被击毙,死了也不得安宁,还要被鬼子羞辱尸体。

    性子柔顺的倒是活了下来,却被带去了他们大本营,肆意凌辱,死的死,伤的伤,病的病,残的残。

    人间惨剧,不过如此。

    老太爷是个读书人,自小接受的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育。

    一想到这些女学生后半生都要活在阴影和痛苦之中,他就不忍心。

    好在姚家略有资产,他便想办法,把那些侥幸逃生的学生接了回来,养在他家院子里。

    还请了西医过来治疗。

    那些女学生伤好病愈后,大多数都投军革命去了。

    只有两个性子怯懦的没走,留在姚家,给老太爷当了姨太太。

    老太爷原本就有发妻和两个通房,民国时期,通房都叫姨太太了,这下更是热闹了。

    发妻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姨太太前前后后加起来给他生了五个儿子,十二个女儿。

    这么一大家子,靠他一个人养活,谈何容易。

    他还因为救助女学生,散尽家产,一贫如洗。

    那时国内的形势越发严峻了,他还有一家老小要照顾,便躲去乡下,务农为生。

    倒是幸运,一日台风来袭,狂风暴雨压垮了姚氏祖宅。

    放晴后一看,嘿,老祖宗还在神龛下面的供桌里藏了两箱金元宝。

    他便静悄悄地,去钱庄换成了当时流通的大洋。

    一大家子躲在药王庄避世,一直撑到了新中国建立。

    然而新中国只允许一夫一妻,老太爷左看舍不得这个姨太太,右看舍不得那个姨太太。

    一直拖着。

    最后是怕影响孙子高升,这才咬咬牙,全都让她们改嫁了,子孙则留在了姚家。

    如今在部队的那个,就是发妻生的小儿子的儿子姚敬宗。

    姚敬宗今年五十一,十四岁参军,十五岁参加长征,解放战争时期表现优异,后来又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功赫赫。

    因为长期驻守东北而很少回乡。

    抗美援朝时期,姚敬宗生怕自己有去无回,便把老婆孩子送回了乡下,那时候他老婆已经有了身孕。

    后来姚敬宗活着回来,又把老婆孩子接走了。

    东北离这里太远,老太爷千万要多坚持几年啊。

    坚持到姚栀栀和姚晶晶都嫁人了就好了。

    到时候一切成了定局,谁也不能怎么样。

    姚二担这么想着,围在老太爷病床前,一口一个爷爷,叫得亲热。

    以至于后半夜别人都睡了,只有他精神抖擞地守着。

    他在心中不断祈祷:“爷爷你可要好好活着,求你了。”

    *

    姚栀栀没有跟去卫生所,姚家人太多了,还轮不到他们这一辈的过去伺候。

    她在琢磨接下来的安排,姚桃桃生大姐的气,跑过来跟她睡在了一起。

    夜深人静,姐妹俩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熄了灯,姚栀栀打着芭蕉扇:“二姐,我上次落水,有些事记不清了,你跟我说说呗。”

    “你想知道什么?”姚桃桃现在最喜欢跟五妹在一起,大概是因为五妹身上的反抗精神吸引了她。

    她支起半边身体,准备好好帮妹妹答疑解惑。

    原身没留什么记忆,姚栀栀赶补全姚家的信息——

    “咱爷爷好像是老太爷的小老婆生的?”

    “对,是老太爷救的一个女学生,被畜生凌辱过,救回来后想跳河轻生,老太爷怜香惜玉,就把她留下做了小老婆。”

    “这算不算恩将仇报?对于太奶来说。”

    “应该不算,他们那个年代,三妻四妾很正常的,听说太奶对她们都挺好的,没闹过什么矛盾。”

    “也对,乱世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是啊,其实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就像一把种子随便撒下去,总归会出几个拔尖的好苗子。太奶的小孙子是最出色的一个。”

    “你说的是部队那个吧?”

    “对,你那时候还小,没见过,我见过一次,53年的时候他回来接他老婆孩子,可有气质了。对了,他有个女儿,跟你一年生的,生日就差一天。”

    “是吗?这么巧?”

    “对,叫姚晶晶吧,她比你大一天,要是这次老太爷挺不过去,他们应该会回来的,到时候见了面,你还得管她叫姐姐。”

    “喊名字得了,就差一天。”

    “我倒是没意见,只怕到时候爸妈要挑你的理。”

    “我才不怕呢。”

    “哈哈,栀栀我喜欢你现在这样。哎呦,以前你那个窝囊样,真的气死我了。现在这样最好。”

    “窝囊会被人欺负的,与其这样,不如我来欺负别人。”

    “哈哈,对的,就该这样想。对了,大姐的事,你有办法了?”

    “有了,如果成功的话,可以一箭三雕。”

    “栀栀你真厉害,回头好好跟我说说你的安排,今天不早了,睡吧,明天还要去公社看看老太爷。”

    “嗯。”

    姚栀栀耳边很快传来均匀的呼吸声,二姐睡着了。

    她却困意全无,脑子里一遍一遍地过,到时候如果有什么突发状况,她应该怎么补救。

    第二天一早,她领了签到的礼包,吃完饭便跟二姐去了公社卫生所。

    到那的时候,病房里面已经挤满了人,她们作为第四代,又是姨太太这一支的,只能挤在走廊里等着。

    很显然,太奶在世的时候虽然没有对四个姨太太不满,但是她的子孙后代,对于另外四支很是嫌弃。

    尤其是当下这个社会环境,他们会说另外四支是封建糟粕的产物,是封建余孽。

    幸亏大家都是贫农,要不然很有可能被批评。

    等到太奶那一支的都走了,才轮到了二姨太那一支的,姚二担是四姨太这一支的,相对应的,姚栀栀他们要等到倒数第二波才能进去。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还好姚栀栀机智,带了李婧给她的那几份过刊。

    她把那几篇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的报道看了一遍又一遍。

    记者是怎么遣词造句的,是怎么从小事着眼,往大了去发散的,都要学。

    最后以根深蒂固的糟粕思想必须破除为主旨,又一笔带过的讲了几个例子。

    都是为了论证自由婚姻的好处。

    姚栀栀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二姐推了她一把,到他们了。

    四姨太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一个女儿死于难产,一个女儿死于疾病,还有一个是被夫家打死的。

    所以只剩一个独苗儿子,独苗儿子又不能生育,只能换了个姚二担回来。

    前两年四姨太和她的独苗儿子先后去世,整个这一支就只剩下毫无血缘关系的姚二担一家。

    所以他们这一支,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姚二担和王芳领着五个女儿进去。

    老太爷已经醒了,眼神浑浊,像是风暴席卷过后的车窗玻璃,怎么也擦不干净。

    夫妻俩跟老太爷说了说话,便让五个女儿来给老太爷问好。

    前面四个还好,老太爷没什么反应,只是神色淡淡地看着。

    到了姚栀栀的时候,老太爷不知道怎么,竟然强撑着想要坐起来。

    姚栀栀以为老人家快走了,临终前有什么遗言,赶紧扶了一把。

    没想到老太爷更激动了,握住她的手臂,嘴巴一张一合,看不出来想说什么。

    将近九十岁的人了,牙齿早就掉光了,颧骨凹陷,咬合肌也萎缩了,在姚栀栀看来,他就像是一条搁浅的鱼,想要找水喝。

    姚栀栀赶紧提醒:“二姐,端碗水来。”

    姚桃桃眼力见儿好,已经端着一碗凉白开来了。

    姚栀栀接过来,小心翼翼地喂老人家喝下。

    老太爷喝了一口便别过脸去,看来不渴,姚栀栀把碗放下。

    老太爷继续拽着她的手,啊啊呜呜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姚栀栀实在是听不懂,只好耐心地陪着。

    以至于后面一支的人过来看望老太爷的时候,她还在病床前坐着。

    老太爷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只管盯着姚栀栀,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姚栀栀一下子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

    有人嘀嘀咕咕的,说她平时肯定没少在老爷子跟前邀宠。

    还有的,惦记着从前神龛下藏着金元宝的传奇故事,总想着老太爷可能还藏了什么好东西,想留给姚栀栀。

    要不然怎么一直抓着她的手不放呢。

    又不是亲重孙女,没有血缘关系的好不好?

    一群人嘀嘀咕咕的,很快把话传到了太奶那一支的长房长孙耳中。

    姚敬业是生产队长,也是姚家一大家子默认的中青代话事人。

    他做事圆滑,不爱得罪人。

    听完小辈学舌,只是笑着说道:“那说明二担家的跟老太爷有缘分,这有什么好紧张的。至于什么金元宝,没有的事,咱们老姚家这些年可都是靠种地为生,是实打实的贫下中农,你们可不要到外面胡言乱语,没事找事。”

    小辈们一听,也有道理。

    就算真的藏了什么,一旦被人知道,他们就要被打成落后分子了。

    “可是大伯,真的很奇怪啊,姚栀栀她凭什么,太爷爷跟她那么亲热?”说话的是姚敬业亲弟弟家的女儿。

    姚敬业笑笑:“不说了吗?缘分。行了,都回吧,等会我去看看。”